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国海专利>正文

一种工艺技术凹影瓷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1589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艺技术凹影瓷雕,其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塑样开模;2倒坯;3起坯;4干坯;5进窑烧成。通过一种工艺技术凹影瓷雕生产出的产品的亮点在于不开灯时是一种凹雕作品,凹雕的神奇效果在于利用光线差及观赏时的视觉差,让人感觉是3D型的浮雕效果感,它以光源相反(顶光变底光,底光变顶光,左光变右光,右光变左光),比起传统的浮雕更为灵动,人在移动观赏时不同角度观赏它会显示不同的浮雕感,神奇之至,美不胜收,开灯后的效果为有明暗变化立体且神奇的影雕瓷板画,观赏之人无不惊叹。上彩可分为前面上彩和背面上彩。前上彩有3D式的彩色浮雕也有开灯后的彩色影雕,而背面上彩不开灯时为白瓷浮雕,开灯后变成彩色的画面感的影雕,有不可思议的神奇效果。

A concave shadow porcelain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艺技术凹影瓷雕
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工艺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工艺技术凹影瓷雕。
技术介绍
传统陶瓷工艺技术生产出的产品都为圆雕的陶瓷摆件,摆放占用空间且所表达的内容无法达到画面感的感观效应,有相对的局限性(不可能有背景及层次感)。感观较为单一,而一些陶瓷灯具也为圆雕没有影雕独特的画面感,没有观赏性,市面上其它材料也有凹雕产品但没有通灯后与影雕相结合的效果显得单调。且通常瓷器大多用于日用品,工艺品,而把它变成一幅画挂于墙上的很少。圆雕工艺品相对于画面的整体感及感观性有局限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因此而生,本专利技术技术一种工艺技术凹影瓷雕生产出来的产品是瓷板凹雕也是影雕,它是画面感观也是浮雕感观,它上彩后感观更为立体,其上彩的前观为白瓷,不开灯时是一种凹雕作品,凹雕的神奇效果在于利用光线差及观赏时的视觉差,让人感觉是3D型的浮雕效果感,它以光源相反(顶光变为底光,底光变为顶光,左光边右光,右光变左光)。比起传统的浮雕更为灵动,人在移动观赏时不同角度观赏它会显示不同的浮雕感,神奇之至,美不胜收,开灯后的效果为有明暗变化立体且神奇的影雕瓷板画,观赏之人无不惊叹。上彩可分为前面上彩和背面上彩。前上彩有3D式的彩色浮雕也有开灯后的彩色影雕,而背面上彩不开灯时为白瓷浮雕,开灯后变成彩色的画面感的影雕,有不可思议的神奇效果。这项技术可广泛用于灯具装饰装潢各类工艺品,日用品的辅助功能,提高这些产品的档次及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圆雕相对画面的感观有极限性,解决了圆雕的的局限性是画面感的浮雕氏影雕效果,并解决了影雕不开灯没有观赏效果的局限性,而且使影雕有了更强的色彩层次感。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工艺技术凹影瓷雕,其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一、塑样开模:先手工塑出样品的主样,开好主样模具,在于模具为模具留好空间,反向开模,而这副反向模具还要分别开出主模块与面板模块需可分离可组合的模具,把主样模烘干倒坯,留住坯体一同在开一副模具(这副模具的成品为辅助起坯和烧成作用)。二、倒坯:模具为平板单面凹槽模具,需先用水平尺测好水平面,放好模具,以单点慢而稳注浆,坯不可厚(否则通光不好,这点很重要,而且对后面的干坯烧成要求很高,难度加大很多),回浆(只能吸浆才不会留下浆纹),还要同时倒一件顶烧成的辅助坯体。三、起坯:坯体因干燥收缩会咬死模具,无法起坯,而不及时起坯它会因继续收缩而产生坯体开裂,那样坯就没用了(模为凸状才会这样),那么就应当把模具带着坯体翻转一面,掀起主模块再翻回模具,留主面板模块和坯体,用刀去掉多余的坯体边条把辅助坯体的正面反扣到主样坯体的背面压上木板小心的连带模具一起翻转使辅助坯体为底,拿走模具,起坯才算完成(有下榻的及时回正,有小裂痕的用浆水补好)。四、干坯:本工艺技术制出的坯体为薄的平板坯体及易变形或开裂,应以阴干(用塑料袋子开几个很小的口把坯体装在里面),而坯体表面还要以同样湿度的泥片条压住边沿(才不会变形)。五、进窑烧成:在坯体上上一层瓷与瓷的隔离剂(氧化铝),用压边泥条压住坯体边沿一同进窑烧成,有的产品根据需要还要反面烧成(比较少,只需反扣一面)。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所生产出的产品是瓷板凹雕也是影雕,它是画面感观也是浮雕感观,它上彩后感观更为立体,其上彩的前观为白瓷,不开灯时是一种凹雕作品,凹雕的神奇效果在于利用光线差及观赏时的视觉差,让人感觉是3D型的浮雕效果感,它以光源相反(顶光变为底光,底光变为顶光,左光边右光,右光变左光)。比起传统的浮雕更为灵动,人在移动观赏时不同角度观赏它会显示不同的浮雕感,神奇之至,美不胜收,开灯后的效果为有明暗变化立体且神奇的影雕瓷板画,观赏之人无不惊叹。上彩可分为前面上彩和背面上彩。前上彩有3D式的彩色浮雕也有开灯后的彩色影雕,而背面上彩不开灯时为白瓷浮雕,开灯后变成彩色的画面感的影雕,有不可思议的神奇效果。而且这项技术可广泛用于灯具装饰装潢各类工艺品,日用品的辅助功能,提高这些产品的档次及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工艺技术凹影瓷雕的流程,包括以下具体步骤:一、塑样开模:先手工塑出样品的主样,开好主样模具,在于模具为模具留好空间,反向开模,而这副反向模具还要分别开出主模块与面板模块需可分离可组合的模具,把主样模烘干倒坯,留住坯体一同在开一副模具(这副模具的成品为辅助起坯和烧成作用)。二、倒坯:模具为平板单面凹槽模具,需先用水平尺测好水平面,放好模具,以单点慢而稳注浆,坯不可厚(否则通光不好,这点很重要,而且对后面的干坯烧成要求很高,难度加大很多),回浆(只能吸浆才不会留下浆纹),还要同时倒一件顶烧成的辅助坯体。三、起坯:坯体因干燥收缩会咬死模具,无法起坯,而不及时起坯它会因继续收缩而产生坯体开裂,那样坯就没用了(模为凸状才会这样),那么就应当把模具带着坯体翻转一面,掀起主模块再翻回模具,留主面板模块和坯体,用刀去掉多余的坯体边条把辅助坯体的正面反扣到主样坯体的背面压上木板小心的连带模具一起翻转使辅助坯体为底,拿走模具,起坯才算完成(有下榻的及时回正,有小裂痕的用浆水补好)。四、干坯:本工艺技术制出的坯体为薄的平板坯体及易变形或开裂,应以阴干(用塑料袋子开几个很小的口把坯体装在里面),而坯体表面还要以同样湿度的泥片条压住边沿(才不会变形)。五、进窑烧成:在坯体上上一层瓷与瓷的隔离剂(氧化铝),用压边泥条压住坯体边沿一同进窑烧成,有的产品根据需要还要反面烧成(比较少,只需反扣一面)。本专利技术一种工艺技术凹影瓷雕,解决了传统陶瓷工艺技术无法把浮雕变为凹雕的工艺技术难题,解决了在生产过程中坯体遇凸模因收缩会咬死模具,无法起坯的工艺技术难题,解决了平板瓷板烧成易变形的工艺技术难题,而且这项技术可广泛用于灯具装饰装潢各类工艺品,日用品的辅助功能,提高这些产品的档次及价值。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如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艺技术凹影瓷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塑样开模:先手工塑出样品的主样, 开好主样模具,在于模具为模具留好空间,反向开模,而这副反向模具还要分别开出主模块与面板模块需可分离可组合的模具,把主样模烘干倒坯,留住坯体一同在开一副模具;二、倒坯:模具为平板单面凹槽模具,需先用水平尺测好水平面,放好模具,以单点慢而稳注浆,坯不可厚,回浆只能吸浆才不会留下浆纹,还要同时倒一件顶烧成的辅助坯体;三、起坯:把模具带着坯体翻转一面,掀起主模块再翻回模具,留主面板模块和坯体,用刀去掉多余的坯体边条把辅助坯体的正面反扣到主样坯体的背面压上木板小心的连带模具一起翻转使辅助坯体为底,拿走模具,有下榻的及时回正,有小裂痕的用浆水补好,起坯才算完成;四、干坯:用塑料袋子开几个很小的口把坯体装在里面阴干,坯体表面还要以同样湿度的泥片条压住边沿;五、进窑烧成:在坯体上上一层瓷与瓷的隔离剂(氧化铝),用压边泥条压住坯体边沿一同进窑烧成,有的产品根据需要还要反面烧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艺技术凹影瓷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塑样开模:先手工塑出样品的主样,开好主样模具,在于模具为模具留好空间,反向开模,而这副反向模具还要分别开出主模块与面板模块需可分离可组合的模具,把主样模烘干倒坯,留住坯体一同在开一副模具;二、倒坯:模具为平板单面凹槽模具,需先用水平尺测好水平面,放好模具,以单点慢而稳注浆,坯不可厚,回浆只能吸浆才不会留下浆纹,还要同时倒一件顶烧成的辅助坯体;三、起坯:把模具带着坯体翻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国海
申请(专利权)人:蔡国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