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装置及冷风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1543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下水装置及冷风扇,涉及冷风扇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下水装置,用在冷风扇中,其中,下水装置包括用于将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引流至湿帘中的第一下水槽。其中,第一下水槽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水口、底部设有第一下水口;至少部分导流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下水槽内,用于将水泵管路的出水导流至所述第一下水槽内;其中,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直接落至导流结构上,并沿着导流结构流至第一下水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降低冷风扇中的下水噪音,进而降低冷风扇的噪音,提升用户体验。

A launching device and a cooling fa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aunching device and a cold fan,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cold fan. The main technical scheme is as follows: a launching device is used in a cold fan, and the launching device includes a first water tank for draining the outlet of the water pump pipe in the cold fan to the wet curtain. Among them, the top of the first lower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water inlet, th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outlet; at least part of the diversion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tank for water diversion to the first sink in pump pipeline; the pump pipeline of cooling fan in the water falls directly to the guide structure, and along the diversion the structure of flow to the first water tank. The utility model is mainly used to reduce the noise of the water in the cooling fan, and then reduce the noise of the cold fan and improve the user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水装置及冷风扇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风扇
,特别是涉及一种下水装置及冷风扇。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冷风扇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了家庭和企业的必备电器设备。冷风扇是一种全新概念的风扇,兼具送风、制冷、取暖、净化空气、加湿等多功能于一身,以水为介质,可送出低于室温的冷风,也可送出温暖湿润的风。其中,冷风扇的加湿降温过程如下:冷风扇上的循环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取至位于湿帘(又称为蒸发器或蒸发滤芯)上部的水槽中,再通过水槽底部的下水口逐渐浸入湿帘中,湿帘被浸淋后,风扇开动,加速湿帘上的水蒸发,以达到加湿降温的目的。而多余的水通过湿帘下部的滤网水槽回流至水箱。但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冷风扇至少存在如下问题:(1)循环水泵抽取的水直接落到湿帘上部水槽的表面,会产生较大的噪音。(2)多余的水通过湿帘下部的滤网水槽回流至水箱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针对这一问题,现有相关技术在滤网水槽底部接一根波纹管进行导流,以降低噪音。但是,多一根波纹管会增加一些零件的成本,降低产品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下水装置及冷风扇,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冷风扇中的下水噪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下水装置,用在冷风扇中,其中,所述下水装置包括:第一下水槽,用于将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引流至湿帘中;其中,所述第一下水槽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水口、底部设有第一下水口;导流结构,至少部分所述导流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下水槽内,用于将水泵管路的出水导流至所述第一下水槽内;其中,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直接落至所述导流结构上,并沿着所述导流结构流至所述第一下水槽内。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具有一倾斜面,用于使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沿着所述倾斜面流至所述第一下水槽内。优选地,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的范围为:30°≤α≤75°。优选地,所述第一下水槽的槽底包括:第一槽底,所述第一下水口开设在所述第一槽底上;第二槽底,所述第二槽底高于所述第一槽底;其中,所述导流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槽底上,且所述倾斜面的上部靠近所述第一进水口设置,所述倾斜面的下部位于所述第一槽底上。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上的倾斜面的宽度为设定宽度;其中,所述设定宽度满足:能使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均能落在所述倾斜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一下水槽的槽底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槽底和第二槽底的连接部;其中,所述倾斜面的下部位于所述第二槽底和连接部的连接处。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为斜面结构、弧面结构或垂直于槽底的平面结构中的任一种。优选地,所述第一下水口为多个,且多个第一下水口均匀排布在所述第一槽底上。优选地,所述第二槽底和第一槽底之间的高度差为L;其中,所述L的范围是:3≤L≤8mm。优选地,所述下水装置还包括第二下水槽,用于将冷风扇中流经湿帘后的水导流至水箱内;其中,所述第二下水槽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水口,用于连通湿帘的出水部;所述第二下水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二下水口,用于使所述第二下水槽内的水流入冷风扇的水箱内;其中,所述第二下水口为靠近水箱侧壁设置、且向水箱侧壁方向倾斜设置的斜口,以将进入所述第二下水槽内的水斜向下导流至水箱的侧壁。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下水槽包括:水槽本体,所述第二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水槽本体的顶部;所述水槽本体的槽底开设有第三下水口;防浪板,所述防浪板安装在所述水槽本体的下方,且所述第二下水口开设在所述防浪板上;其中,进入所述水槽本体内的水经所述第三下水口流到所述防浪板后,沿着所述防浪板流向第二下水口,最后经所述第二下水口斜向下流至水箱的侧壁。优选地,所述防浪板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位于所述第三下水口的下方;其中,所述第一板体倾斜向下设置;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为纵向设置的板体,且用于靠近冷风扇中的水箱侧壁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板体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二下水口;并且,所述第二板体的下部设置成向水箱侧壁倾斜的斜面;其中,所述水槽本体内的水经所述第三下水口流到所述第一板体后,沿着所述第一板体斜向下流向第二下水口,最后沿着所述第二板体上的斜面斜向下流至水箱的侧壁。优选地,所述水槽本体内还设置有一倾斜的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第四下水口,用于使冷风扇中流经湿帘后的水先沿着所述挡板流向所述第四下水口,再经过所述第四下水口流到所述水槽本体的底部。优选地,所述下水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湿帘的湿帘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第一下水槽设置在所述湿帘安装结构的上端,且所述第一下水槽的第一下水口与所述湿帘安装结构内所安装的湿帘连通;所述第二下水槽设置在所述湿帘安装结构的下端。另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冷风扇,其中,所述冷风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下水装置。优选地,所述冷风扇包括水箱:其中,当所述下水装置包括第二下水槽时,所述第二下水槽安装在所述水箱内,且当所述第二下水槽包括防浪板,且防浪板包括第二板体时,所述防浪板上的第二板体与所述水箱侧壁的距离为0-2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下水装置及冷风扇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下水装置通过在第一下水槽中设置一导流结构,使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经第一进水口后能沿着导流结构流入第一下水槽内,这样设置,降低了冷风扇水泵管路出水在第一下水槽内的自由落水高度,从而有效降低冷风扇中下水的噪音。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将导流结构设置成倾斜面,使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沿着倾斜面流入水槽内,进一步降低冷风扇中的下水噪音。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将倾斜面的上部靠近第一进水口设置,下部设置在水槽的槽底,以使倾斜面直接将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直接导流至水槽底部,进一步降低冷风扇中的下水噪音。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水装置,通过在位于湿帘下方的第二下水槽的槽底开设一个靠近水箱侧壁设置、且向水箱侧壁方向倾斜设置的斜口,使湿帘下部的出水经第二下水槽导流至水箱的侧壁,进而沿着水箱侧壁下流,有效地减小了水直接自由落入水箱内水面上的噪音。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下水装置通过将第二下水槽设置成水槽本体、防浪板及当板结构,避免了湿帘上的水直接落入水箱中,而是按照较缓曲线缓慢地斜向下流至水箱侧壁,再沿着水箱侧壁流下,最终使冷风扇的下水噪音较小。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冷风扇,由于冷风扇包括上述的下水装置,因此,其包括上述任一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风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风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风扇内部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图5是图3中B处结构的放大图;图6是第二下水槽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结构在第二下水口处的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下水装置及冷风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水装置,用在冷风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装置包括:第一下水槽,用于将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引流至湿帘中;其中,所述第一下水槽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水口、底部设有第一下水口;导流结构,至少部分所述导流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下水槽内,用于将水泵管路的出水导流至所述第一下水槽内;其中,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直接落至所述导流结构上,并沿着所述导流结构流至所述第一下水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水装置,用在冷风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装置包括:第一下水槽,用于将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引流至湿帘中;其中,所述第一下水槽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水口、底部设有第一下水口;导流结构,至少部分所述导流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下水槽内,用于将水泵管路的出水导流至所述第一下水槽内;其中,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直接落至所述导流结构上,并沿着所述导流结构流至所述第一下水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具有一倾斜面,用于使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沿着所述倾斜面流至所述第一下水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的范围为:30°≤α≤7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水槽的槽底包括:第一槽底,所述第一下水口开设在所述第一槽底上;第二槽底,所述第二槽底高于所述第一槽底;其中,所述导流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槽底上,且所述倾斜面的上部靠近所述第一进水口设置,所述倾斜面的下部位于所述第一槽底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上的倾斜面的宽度为设定宽度;其中,所述设定宽度满足:使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均能落在所述倾斜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水槽的槽底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槽底和第二槽底的连接部;其中,所述倾斜面的下部位于所述第二槽底和连接部的连接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斜面结构、弧面结构或垂直于槽底的平面结构中的任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水口为多个,且多个第一下水口均匀排布在所述第一槽底上。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底和第一槽底之间的高度差为L;其中,所述L的范围是:3≤L≤8mm。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装置还包括第二下水槽,用于将冷风扇中流经湿帘后的水导流至水箱内;其中,所述第二下水槽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水口,用于连通湿帘的出水部;所述第二下水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二下水口,用于使所述第二下水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土春胡亚波曾琦曾利胡晓波陈宇强黄波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