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生专利>正文

一种管道接驳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1144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接驳机构,包括分别设有管口的第一接驳座和第二接驳座,所述第二接驳座的内径大于第一接驳座的外径,第一接驳座插入第二接驳座内,第一接驳座的外径上设有一个以上用于密封第一、第二接驳座的密封圈,所述第一、第二接驳座之间通过固定机构相互接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接驳座和第二接驳座直接插接即可实现管道的接驳,接驳操作简便,接驳部位少,并且设置多层密封圈,可以有效减少管道接驳部位密封不到位的现象,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耐用性和可靠性。

A pipe connection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ipeline connec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seat and the connecting sea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second nozzle diameter, the second connecting seat is greater than the first connecting seat diameter, the first connecting seat is inserted into the second connecting seat, the first connecting seat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diameter of more than one used to seal the first and second connection seat,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connecting seat through the fixing mechanism of mutual conn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irst connection seat and a second seat connected directly spliced pipeline connection, the connection is simple, connecting parts, and set the multi r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ipeline connection parts of the seal is not in place, improve product availability, durability and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接驳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接驳机构。
技术介绍
液体和气体的传输一般都需要通过管道进行,而管道之间的连接或者管道与输送终端之间需要通过管道接驳结构连接。现有的管道接驳结构采用分离式结构,其具有分离式接驳头,分离式接驳头两端分别与管道接驳,其接驳操作繁琐,还容易出现密封不到位的现象。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管道接驳机构,通过接驳操作方便,密封效果好。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管道接驳机构,包括分别设有管口的第一接驳座和第二接驳座,所述第二接驳座的内径大于第一接驳座的外径,第一接驳座插入第二接驳座内,第一接驳座的外径上设有一个以上用于密封第一、第二接驳座的密封圈,所述第一、第二接驳座之间通过固定机构相互接驳。所述第一接驳座上设有第一凸缘,第二接驳座上设有第二凸缘,第一、第二接驳座接驳时,第一、第二凸缘相互紧贴。所述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套设在第一接驳座外径上的第一螺母和套设在第二接驳座外径上的第二螺母,第一、第二螺母之间通过螺纹旋紧并把把第一、第二凸缘相互紧压贴合。所述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上分别设有六角卡口。所述管道接驳机构还包括管身,第一接驳座、第二接驳座分别通过一体成型设置在管身的端部。所述管身为直管或弯管。所述管身为伸缩管。所述伸缩管上设有伸缩机构,其包括设置在管身上的伸缩内管及伸缩外管,伸缩内管插入伸缩外管内,两者相对伸缩连接。所述伸缩内管的外缘部设有伸缩限位凸缘,伸缩外管的外缘部设有伸缩限位扣部,伸缩限位扣部可扣住伸缩限位凸缘以限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接驳座和第二接驳座直接插接即可实现管道的接驳,接驳操作简便,接驳部位少,并且设置多层密封圈,可以有效减少管道接驳部位密封不到位的现象,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耐用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本管道接驳机构,包括分别设有管口的第一接驳座1和第二接驳座2,所述第二接驳座2的内径大于第一接驳座1的外径,第一接驳座1插入第二接驳座2内,第一接驳座1的外径上设有一个以上用于密封第一、第二接驳座的密封圈3(本实施例优选两层密封圈3,密封圈3的层数可根据密封等级而定),所述第一、第二接驳座之间通过固定机构相互接驳。管道接驳时,只需简单地把第一接驳座1和第二接驳座2对插再锁紧固定机构即可,接驳操作更加简单,有效减少管道接驳时的接驳部位,并且设置多层密封圈,可以有效减少管道接驳部位密封不到位的现象,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耐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驳座1上设有第一凸缘11,第二接驳座2上设有第二凸缘21,第一、第二接驳座接驳时,第一、第二凸缘相互紧贴。第一、第二凸缘能够起到相互定位的作用,保证接驳到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缘11与第二凸缘21之间设有密封垫5。更多重密封设计,更好地保证密封效果,防渗漏。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套设在第一接驳座1外径上的第一螺母41和套设在第二接驳座2外径上的第二螺母42,第一、第二螺母之间通过螺纹旋紧并把把第一、第二凸缘相互紧压贴合,第一、第二凸缘还起到防止第一、第二螺母松脱的效果,并有助第一接驳座1和第二接驳座2的相互紧压效果,使接驳操作更加实用可靠。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母41、第二螺母42上分别设有六角卡口,便于用户通过扳手旋紧两螺母,使接驳操作更加简单。进一步地,所述管道接驳机构还包括管身6,第一接驳座1、第二接驳座2分别通过一体成型设置在管身6的端部。管身6的两端可同时设置第一接驳座1或第二接驳座2,或者分别设置第一接驳座1和第二接驳座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第一接驳座1、第二接驳座2与管身6一体成型的方式使制造成本更加低、接驳部位更加少,更加耐用、可靠。进一步地,所述管身6为直管或弯管,便于管道固定尺寸的布局,或者管身6为伸缩管,便于管道弹性尺寸的布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管上设有伸缩机构,其包括设置在管身上的伸缩内管61及伸缩外管62,伸缩内管61插入伸缩外管62内,两者相对伸缩连接,满足伸缩管伸缩的对接效果。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内管61的外缘部设有伸缩限位凸缘611,伸缩外管62的外缘部设有伸缩限位扣部621,伸缩限位扣部621可扣住伸缩限位凸缘611以限位,防止伸缩内管61和伸缩外管62相互松脱,伸缩内管61和伸缩外管62之间还可设置密封垫或密封圈,进一步防漏。上述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而非以此来限定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依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管道接驳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接驳机构,包括分别设有管口的第一接驳座(1)和第二接驳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驳座(2)的内径大于第一接驳座(1)的外径,第一接驳座(1)插入第二接驳座(2)内,第一接驳座(1)的外径上设有一个以上用于密封第一、第二接驳座的密封圈(3),所述第一、第二接驳座之间通过固定机构相互接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接驳机构,包括分别设有管口的第一接驳座(1)和第二接驳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驳座(2)的内径大于第一接驳座(1)的外径,第一接驳座(1)插入第二接驳座(2)内,第一接驳座(1)的外径上设有一个以上用于密封第一、第二接驳座的密封圈(3),所述第一、第二接驳座之间通过固定机构相互接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道接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驳座(1)上设有第一凸缘(11),第二接驳座(2)上设有第二凸缘(21),第一、第二接驳座接驳时,第一、第二凸缘相互紧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管道接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11)与第二凸缘(21)之间设有密封垫(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管道接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套设在第一接驳座(1)外径上的第一螺母(41)和套设在第二接驳座(2)外径上的第二螺母(42),第一、第二螺母之间通过螺纹旋紧并把第一、第二凸缘相互紧压贴合。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生
申请(专利权)人:邵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