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五金框架拼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090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框架技术领域,尤其是立体五金框架拼装结构,包括有X、Y、Z向支撑杆以及转接件,支撑杆的拼接端上均具有快插孔以及在拼接内拐侧面上设有拼接槽;拼接槽的内向侧面做凹弧面设计;所述转接件根据需要设有相应数量及角度的外凸插脚,转接件分别对应拼接在框架的端头或中部;转接件上还设有与上述的拼接槽轴向连通拼接的凹槽以及与拼接槽的内向侧面衔接的凹弧部;拼接时,转接件的外凸插脚上包覆一塑胶套,塑胶套跟随外凸插脚对应插入快插孔,塑胶套迫紧外凸插脚及快插孔的插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快速完成框架的安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且安装完成后,拼装部件不易脱离,连接强度大,外型更加美观并增强了立体感。

Stereoscopic hardware frame assembly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rame, especially three-dimensional metal frame structure, including X, Y, Z to a supporting rod and a connector, a splice end supporting rod are fast and turn on the side of Jack is provided with a splicing groove in the splicing; side splicing slot within the concave arc surface of the design; transfer the convex pin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a corresponding number and angle of the adapter corresponding stitching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end or middle; connector is also arranged on the groove and the axial groove splicing and splicing connected inward side and a splicing groove engagement concave portion; stitching, convex pin adaptor coated with a plastic cover, plastic with convex pins inserted into the corresponding socket, the plastic sleeve pressing convex pins and quick plug jack.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fast completion of the installation work of the frame, and high work efficiency. After installation, the assembling parts are not easy to be separated, the connection strength is large, the appearance is more beautiful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feeling is enhan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五金框架拼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框架
,尤其是涉及组装式框架。
技术介绍
现有大多数框架,如布衣柜框架、储物框架等,为了方便运输、包装,大都是散装部件结构,需要购买后再组装。在安装成框架时一般通过接头连接完成,现有的接头和杆件之间一般是通过螺钉配合或者紧配合组装在一起。采用螺钉配合连接时,需要工具拧紧,此种安装方式较为麻烦,所需安装时间长;且螺钉外露,不美观,还会容易松动,连接不紧等,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紧配合组装,对于五金件来说,时间一长还是容易松动滑脱,连接不稳定,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快速完成拼装且连接稳固的立体五金框架拼装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立体五金框架拼装结构,包括有X向支撑杆、Y向支撑杆、Z向支撑杆以及转接件,所述X向支撑杆、Y向支撑杆及Z向支撑杆均是型材,X向支撑杆、Y向支撑杆及Z向支撑杆的拼接端上均具有快插孔以及在拼接内拐侧面上设有拼接槽;拼接槽的内向侧面做凹弧面设计;所述转接件为五金件,转接件根据需要设有相应数量及角度的外凸插脚,构成三脚转接件、四脚转接件、五脚转接件,三脚转接件、四脚转接件和五脚转接件分别对应拼接在框架的端头或中部;所述转接件上还设有与上述的拼接槽轴向连通拼接的凹槽以及与拼接槽的内向侧面衔接的凹弧部;拼接时,转接件的外凸插脚上包覆一塑胶套,该塑胶套跟随外凸插脚对应插入快插孔,塑胶套迫紧外凸插脚及快插孔的插接。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塑胶套是一封闭式胶套,塑胶套紧密套接在外凸插脚上,塑胶套的外形与快插孔匹配;且塑胶套的外周面上设有筋条,筋条按插接方向延伸设计,筋条紧贴快插孔的内壁。本技术提供的立体五金框架拼装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快速完成框架的安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且安装完成后,拼装部件不易脱离,连接强度大,外型更加美观并增强了立体感。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其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参阅图1、2所示,系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本技术有关一种立体五金框架拼装结构,包括有X向支撑杆1、Y向支撑杆2、Z向支撑杆3以及转接件。所述X向支撑杆1、Y向支撑杆2及Z向支撑杆3均是型材,方便加工制作。X向支撑杆1、Y向支撑杆2及Z向支撑杆3的拼接端上均具有快插孔11、21、31以及在拼接内拐侧面上设有拼接槽12、22、32;拼接槽12、22、32的内向侧面做凹弧面设计,获得极佳手感及立体效果,方便内侧除尘清洁,同时做凹弧面,还可增加拼接槽12、22、32的壁厚,获得更佳的结构性,提升承载能力。所述转接件为五金件,转接件根据需要设有相应数量及角度的外凸插脚44,构成三脚转接件41、四脚转接件42、五脚转接件43,三脚转接件41、四脚转接件42和五脚转接件43分别对应拼接在框架的端头或中部。所述转接件上还设有与上述的拼接槽12、22、32轴向连通拼接的凹槽45以及与拼接槽12、22、32的内向侧面衔接的凹弧部46。凹弧部46改善转角,同样起到增加手感及立体效果,也方便除尘清洁,增加凹槽45的承载能力。拼接时,转接件的外凸插脚44上包覆一塑胶套5,该塑胶套5跟随外凸插脚44对应插入快插孔11、21、31,塑胶套5迫紧外凸插脚44及快插孔11、21、31的插接。该塑胶套5解决了金属之间的紧配合易松动的问题,连接强度更大、更持久,提升拼接框架的使用性。本实施例优选外凸插脚44为方形体,具有方向性,增加框架拼接稳固性。拼接槽12、22、32及凹槽45组合,实现相应面板紧密组装,配合框架构造封闭体。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塑胶套5是一封闭式胶套,塑胶套5紧密套接在外凸插脚44上,塑胶套5的外形与快插孔11、21、31匹配;且塑胶套5的外周面上设有筋条51,筋条51按插接方向延伸设计,筋条51之间的间距提供筋条51形变空间,以致筋条51紧贴快插孔11、21、31的内壁。该结构简单,便于快速完成框架的安装工作,且投资成本低;利用塑胶套5的涨收特性,增加转接连接的紧密性和牢固性,还可避免金属碰撞的异响。本技术提供的框架拼装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快速完成框架的安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且安装完成后,拼装部件不易脱离,连接强度大,外型更加美观并增强了立体感。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型,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立体五金框架拼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立体五金框架拼装结构,包括有X向支撑杆(1)、Y向支撑杆(2)、Z向支撑杆(3)以及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支撑杆(1)、Y向支撑杆(2)及Z向支撑杆(3)均是型材,X向支撑杆(1)、Y向支撑杆(2)及Z向支撑杆(3)的拼接端上均具有快插孔(11、21、31)以及在拼接内拐侧面上设有拼接槽(12、22、32);拼接槽(12、22、32)的内向侧面做凹弧面设计;所述转接件为五金件,转接件根据需要设有相应数量及角度的外凸插脚(44),构成三脚转接件(41)、四脚转接件(42)、五脚转接件(43),三脚转接件(41)、四脚转接件(42)和五脚转接件(43)分别对应拼接在框架的端头或中部;所述转接件上还设有与上述的拼接槽(12、22、32)轴向连通拼接的凹槽(45)以及与拼接槽(12、22、32)的内向侧面衔接的凹弧部(46);拼接时,转接件的外凸插脚(44)上包覆一塑胶套(5),该塑胶套(5)跟随外凸插脚(44)对应插入快插孔(11、21、31),塑胶套(5)迫紧外凸插脚(44)及快插孔(11、21、31)的插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立体五金框架拼装结构,包括有X向支撑杆(1)、Y向支撑杆(2)、Z向支撑杆(3)以及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支撑杆(1)、Y向支撑杆(2)及Z向支撑杆(3)均是型材,X向支撑杆(1)、Y向支撑杆(2)及Z向支撑杆(3)的拼接端上均具有快插孔(11、21、31)以及在拼接内拐侧面上设有拼接槽(12、22、32);拼接槽(12、22、32)的内向侧面做凹弧面设计;所述转接件为五金件,转接件根据需要设有相应数量及角度的外凸插脚(44),构成三脚转接件(41)、四脚转接件(42)、五脚转接件(43),三脚转接件(41)、四脚转接件(42)和五脚转接件(43)分别对应拼接在框架的端头或中部;所述转接件上还设有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派克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