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畸形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088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脊柱畸形矫正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操纵杆的动作同时操纵脊柱后路螺钉连接器在水平位置的任意角度移动,当需要倾斜移动时不需要再单独水平和纵向移动达到倾斜移动的目的了,且手腕比手臂更加容易控制操纵杆,当操纵杆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其通过平移丝杠的精确控制达到脊柱某处的移动,且可以实时定位在当下位置。而脊柱的升降是通过升降杆来驱动升降丝杠实现的,可以实时定位,无论是升降还是水平移动,均是在同一处进行操作,集约化较强,极大地方便了医生的快速操作,眼看着脊柱,手直接动作即可实现任意角度的移动,极大的增强了脊柱移动的精确性和便利性。

Orthodontic device for spinal deformit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pinal deformity correc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can also manipulate the spinal posterior screw connector move at any angle horizontal position by lever action, when the need to tilt moves do not need to separat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movement to tilt the purpose of moving, and easier to control than the wrist arm lever, when handling the rod is moved to the specified position, the spine somewhere by precisely controlling the screw translational movement, and can be real-time positioning in the present position. The spine lift is lifting rod to drive the lifting screw rod through the real-time positioning, whether it is lifting or horizontal movement, are operating in the same place, intensive and strong, which greatly facilitates the rapid operation of the doctor, seeing the spine, mobile hand direct action can be realized at any angle, great to enhance the accuracy and convenience of the mobile sp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脊柱畸形矫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脊柱畸形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脊柱畸形是一类常见多发病,由多种原因所导致,可以单一或多种并存,表现为侧弯、旋转、前或后凸畸形、僵直等形式,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尤其好发于幼儿及青少年,不但影响外观,更重要的是极易威胁心、肺、神经系统等功能,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很多一部分病人需要手术进行矫正畸形。现有技术中对脊柱进行矫正的装置,是将脊柱后路螺钉连接器固定在一个可以横向、纵向和上下提升的装置上,其横向移动、纵向移动和上下提升分别是单独设置的,需要在不同的地方分别调整横向、纵向和上下提升,医生在对脊柱矫正时需要来回移动来控制,使得医生在调节脊柱的过程中不能一直盯着脊柱进行调节,影响了矫正质量,且在矫正过程中横向和纵向的移动不能同时进行,需要分别进行横向和纵向来达到所需要的位置,不能一部到位,影响了脊柱的矫正,有时需要来回调整,增加了手术时间的长度,降低了矫正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脊柱畸形矫正装置,其精度高,可以实时定位,且横向、纵向和竖向的操纵部在同一处,可以使得医生不用移动即可以盯着脊柱进行位置的矫正,且横向和纵向可以联动进行,使得在水平方向无论任何角度的矫正均可以一步到位,增加了精度,节省了手术时间。本专利技术包括沿着手术床长度方向滑动设置的可上下升降的手术床固定架,所述手术床固定架上端沿着手术床宽度方向滑动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内球铰接有竖向的操纵杆,所述基座下方设有呈十字交错的转动连接在基座上的第一弧形片和第二弧形片,所述第一弧形片和第二弧形片上分别设有沿着弧形方向延伸的上下通透的滑动孔,所述操纵杆的下端向下依次穿过第一弧形片和第二弧形片的滑动孔,所述操纵杆与滑动孔侧壁之间紧密接触且滑动配合,第一弧形片的一端和第二弧形片的一端分别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套装有大齿轮,大齿轮捏合有小齿轮,小齿轮内经光杠连接有平移丝杠,所述第一弧形片处的平移丝杠经第一丝杠螺母连接有纵向滑轨,所述第二弧形片的平移丝杠经第二丝杠螺母连接有横向滑轨,还包括同时滑动连接在横向滑轨和纵向滑轨上的滑块,滑块下端连接有可上下伸缩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连接有脊柱后路螺钉连接器,所述操纵杆内转动连接有上下端均伸出操纵杆的升降杆,所述滑块上转动连接有竖向的升降丝杠,所述升降丝杠经第三丝杠螺母连接在连接杆的下端,还包括升降传动杆,所述升降传动杆具有可伸缩结构,所述升降传动杆的两端分别经万向联轴器连接在升降丝杠的上端和升降杆的下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操纵杆的动作同时操纵脊柱后路螺钉连接器在水平位置的任意角度移动,当需要倾斜移动时不需要再单独水平和纵向移动达到倾斜移动的目的了,且手腕比手臂更加容易控制操纵杆,当操纵杆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其通过平移丝杠的精确控制达到脊柱某处的移动,且可以实时定位在当下位置。而脊柱的升降是通过升降杆来驱动升降丝杠实现的,可以实时定位,无论是升降还是水平移动,均是在同一处进行操作,集约化较强,极大地方便了医生的快速操作,眼看着脊柱,手直接动作即可实现任意角度的移动,极大的增强了脊柱移动的精确性和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纵向滑道、升降装置、横向滑道和基座之间的连接主视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图(拿掉纵向滑道和升降装置)。图3为图2中所示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基座、操纵杆、弧形片和平移丝杠之间的连接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杆连接到脊柱后路螺钉连接器的一实施例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在操纵杆两侧夹持导向板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6给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沿着手术床长度方向滑动设置的可上下升降的手术床固定架1,所述手术床固定架1上端沿着手术床宽度方向滑动设置有基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内球铰接有竖向的操纵杆3,所述基座2下方设有呈十字交错的转动连接在基座2上的第一弧形片4和第二弧形片5,所述第一弧形片4和第二弧形片5上分别设有沿着弧形方向延伸的上下通透的滑动孔6,所述操纵杆3的下端向下依次穿过第一弧形片4和第二弧形片5的滑动孔6,所述操纵杆3与滑动孔6侧壁之间紧密接触且滑动配合,第一弧形片4的一端和第二弧形片5的一端分别连接有转轴7,转轴7上套装有大齿轮8,大齿轮8捏合有小齿轮9,小齿轮9内经光杠10连接有平移丝杠11,所述第一弧形片4处的平移丝杠11经第一丝杠螺母12连接有纵向滑轨13,所述第二弧形片5的平移丝杠11经第二丝杠螺母14连接有横向滑轨15,还包括同时滑动连接在横向滑轨15和纵向滑轨13上的滑块16,滑块16下端连接有可上下伸缩的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下端连接有脊柱后路螺钉连接器18,所述操纵杆3内转动连接有上下端均伸出操纵杆3的升降杆19,所述滑块16上转动连接有竖向的升降丝杠20,所述升降丝杠20经第三丝杠螺母21连接在连接杆17的下端,还包括升降传动杆22,所述升降传动杆22具有可伸缩结构,所述升降传动杆22的两端分别经万向联轴器23连接在升降丝杠20的上端和升降杆19的下端。所述手术床宽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纵向滑道24,所述手术床上方悬空设有横跨手术床的横向滑道25,所述横向滑道25经竖向的升降装置26连接在纵向滑道24上,所述基座2滑动连接在横向滑道25上。本专利技术中的基座2可以在横向滑道25上间隔设置多个,而横向滑道25本身也可以沿着纵向滑道24设置多个,以此来匹配不同的工况。而无论是升降装置26的升降、升降装置26在纵向滑道24上滑行还是基座2在横向滑道25上滑行,其均是可以实时定位锁死的。升降装置26可以为液压缸或电动推杆,而升降装置26在纵向滑道24上的滑动也可以是经液压缸或电动推杆驱动,基座2在横向滑道25上的滑动也可以是经液压缸或液压推杆驱动。或者升降装置26连接在纵向滑道24上时,在升降装置26下端穿透一个锁紧螺栓顶着纵向滑动用来锁死即可,而在基座2上亦可以通过一个锁紧螺栓来顶着横向滑动来达到锁死的效果。所述操纵杆3向上伸出基座2的部分上设有手握部27。所述手握部27为围绕操纵杆轴心线的母线为弧形的回转体。弧形可以是内凹的弧形也可以是向外凸的弧形。所述升降杆19向上伸出操纵杆3的上端连接有转动手柄28。所述转动手柄28为一垂直升降杆19的圆杆。所述连接杆17包括第一套筒1701和第一套筒1701内轴向滑动连接的第一活动杆1702,脊柱后路螺钉连接器18连接在第一活动杆1702下端。第一活动杆1702只能沿着第一套筒1701轴向移动而不能相对转动,只需要在第一套筒1701内设置两个沿着第一套筒1701轴向延伸的两端封闭的滑槽,然后在第一活动杆1702上设置两个滑板,将滑板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即可。升降传动杆22也可以由套筒和套筒内轴向滑动连接的活动杆构成,套筒和活动杆之间只能伸缩而不能转动,结构也是设置滑槽和滑板即可。所述操纵杆3内设有上下通透的穿过孔32,所述升降杆19穿透穿过孔32且转动连接在操纵杆3上。关于此处的转动连接可以是经操纵杆上下端的轴承来达到转动连接的目的。或者是通过在穿过孔内设置环形滑槽,然后在升降杆19上设置环形滑片,将滑片转动连接在环形滑槽内即可。升降杆19只能在操纵杆3内转动而不能轴向移动。所述基座2有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脊柱畸形矫正装置

【技术保护点】
脊柱畸形矫正装置,包括沿着手术床长度方向滑动设置的可上下升降的手术床固定架(1),所述手术床固定架(1)上端沿着手术床宽度方向滑动设置有基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内球铰接有竖向的操纵杆(3),所述基座(2)下方设有呈十字交错的转动连接在基座(2)上的第一弧形片(4)和第二弧形片(5),所述第一弧形片(4)和第二弧形片(5)上分别设有沿着弧形方向延伸的上下通透的滑动孔(6),所述操纵杆(3)的下端向下依次穿过第一弧形片(4)和第二弧形片(5)的滑动孔(6),所述操纵杆(3)与滑动孔(6)侧壁之间紧密接触且滑动配合,第一弧形片(4)的一端和第二弧形片(5)的一端分别连接有转轴(7),转轴(7)上套装有大齿轮(8),大齿轮(8)捏合有小齿轮(9),小齿轮(9)内经光杠(10)连接有平移丝杠(11),所述第一弧形片(4)处的平移丝杠(11)经第一丝杠螺母(12)连接有纵向滑轨(13),所述第二弧形片(5)的平移丝杠(11)经第二丝杠螺母(14)连接有横向滑轨(15),还包括同时滑动连接在横向滑轨(15)和纵向滑轨(13)上的滑块(16),滑块(16)下端连接有可上下伸缩的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下端连接有脊柱后路螺钉连接器(18),所述操纵杆(3)内转动连接有上下端均伸出操纵杆(3)的升降杆(19),所述滑块(16)上转动连接有竖向的升降丝杠(20),所述升降丝杠(20)经第三丝杠螺母(21)连接在连接杆(17)的下端,还包括升降传动杆(22),所述升降传动杆(22)具有可伸缩结构,所述升降传动杆(22)的两端分别经万向联轴器(23)连接在升降丝杠(20)的上端和升降杆(19)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脊柱畸形矫正装置,包括沿着手术床长度方向滑动设置的可上下升降的手术床固定架(1),所述手术床固定架(1)上端沿着手术床宽度方向滑动设置有基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内球铰接有竖向的操纵杆(3),所述基座(2)下方设有呈十字交错的转动连接在基座(2)上的第一弧形片(4)和第二弧形片(5),所述第一弧形片(4)和第二弧形片(5)上分别设有沿着弧形方向延伸的上下通透的滑动孔(6),所述操纵杆(3)的下端向下依次穿过第一弧形片(4)和第二弧形片(5)的滑动孔(6),所述操纵杆(3)与滑动孔(6)侧壁之间紧密接触且滑动配合,第一弧形片(4)的一端和第二弧形片(5)的一端分别连接有转轴(7),转轴(7)上套装有大齿轮(8),大齿轮(8)捏合有小齿轮(9),小齿轮(9)内经光杠(10)连接有平移丝杠(11),所述第一弧形片(4)处的平移丝杠(11)经第一丝杠螺母(12)连接有纵向滑轨(13),所述第二弧形片(5)的平移丝杠(11)经第二丝杠螺母(14)连接有横向滑轨(15),还包括同时滑动连接在横向滑轨(15)和纵向滑轨(13)上的滑块(16),滑块(16)下端连接有可上下伸缩的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下端连接有脊柱后路螺钉连接器(18),所述操纵杆(3)内转动连接有上下端均伸出操纵杆(3)的升降杆(19),所述滑块(16)上转动连接有竖向的升降丝杠(20),所述升降丝杠(20)经第三丝杠螺母(21)连接在连接杆(17)的下端,还包括升降传动杆(22),所述升降传动杆(22)具有可伸缩结构,所述升降传动杆(22)的两端分别经万向联轴器(23)连接在升降丝杠(20)的上端和升降杆(19)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畸形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床宽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纵向滑道(24),所述手术床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宗进于露刘汝银彭晓艳鲁花冯仲锴王新立王西彬李云朋许大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