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变换元件、热电变换模块及电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0303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12:53
元件本体(11)由多个第1热电变换部(111)和多个第2热电变换部(113)在一个方向上交替排列而成。一对电极(15,16)与多个第1热电变换部(111)及多个第2热电变换部(113)中的任两个电气连接。绝缘体部(13)覆盖第1热电变换部(111)的下侧及上侧。传热部(17,19)设于绝缘体部(13)的与第1热电变换部(111)侧相反的一侧。

Thermoelectric components,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modules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The element body (11) is arranged alternately in one direction by a plurality of first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units (111)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units (113).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etween a pair of electrodes (15, 16) and a plurality of first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units (111)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units (113). The insulator section (13) covers the lower side and the upper side of the first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unit (111). The heat transfer unit (17, 19) is located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insulator (13) and the first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unit (111) 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电变换元件、热电变换模块及电气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电变换元件、热电变换模块及电气设备。
技术介绍
提出了具备由p型热电变换材料形成的多个第1热电变换部和由n型热电变换材料形成的多个第2热电变换部交替排列而成的元件本体的热电变换元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热电变换元件以一对电极电气连接到形成于基板的导电图案的状态安装到基板。热电变换元件通过在其基板侧的相反侧配置热源所产生的热电变换元件内的温差来发电。另外,该热电变换元件的元件本体的外表面中设有电极的部分以外的部分由绝缘体部覆盖。元件本体经由绝缘体部与基板及热源热耦合。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12403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专利文献1所述的热电变换元件安装到基板时,电极、导电图案具有厚度,因此往往在基板与绝缘体部之间形成有空气层。另外,热电变换元件的绝缘体部的表面由于制造原因而产生微细的凹凸。热电变换元件的绝缘体部与热源接触时,绝缘体部与热源成为点接触状态。在这些情况下,存在元件本体与基板或者元件本体与热源之间的热耦合不充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事由而提出,目的是提供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电变换元件、热电变换模块及电气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电变换元件,其特征在于,具备:由多个第1热电变换部和多个第2热电变换部在至少一个方向上交替排列而成的元件本体;由与多个所述第1热电变换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的电极和与多个所述第2热电变换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的电极组成的一对电极;覆盖所述第1热电变换部的与第1热电变换部和第2热电变换部的排列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侧及与第1方向侧相反的第2方向侧的至少一方的绝缘体部;以及设于所述绝缘体部的与所述第1热电变换部侧相反的一侧的传热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09 JP 2015-1169671.一种热电变换元件,其特征在于,具备:由多个第1热电变换部和多个第2热电变换部在至少一个方向上交替排列而成的元件本体;由与多个所述第1热电变换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的电极和与多个所述第2热电变换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的电极组成的一对电极;覆盖所述第1热电变换部的与第1热电变换部和第2热电变换部的排列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侧及与第1方向侧相反的第2方向侧的至少一方的绝缘体部;以及设于所述绝缘体部的与所述第1热电变换部侧相反的一侧的传热部。2.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变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部具备:覆盖所述第1热电变换部的所述第1方向侧的第1副绝缘体部;以及覆盖所述第1热电变换部的所述第2方向侧的第2副绝缘体部,所述传热部设于所述第1副绝缘体部的与所述第1热电变换部侧相反的一侧和所述第2副绝缘体部的与所述第1热电变换部侧相反的一侧的两方。3.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电变换元件,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第1副绝缘体部的与所述第1热电变换部侧相反的一侧和所述第2副绝缘体部的与所述第1热电变换部侧相反的一侧的至少一方的传热部由多个副传热部构成。4.权利要求1到3的任一项所述的热电变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部与所述一对电极的至少一方连续地一体形成。5.权利要求1到4的任一项所述的热电变换元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1热电变换部分别具有位于所述第1方向侧的第1部位和位于所述第2方向侧的第2部位,多个所述第2热电变换部分别具有位于所述第1方向侧的第3部位和位于所述第2方向侧的第4部位,多个所述第1热电变换部中未与所述电极连接的第1热电变换部的第1部位与相邻的一个第2热电变换部的第3部位电气连接,其第2部位与相邻的另一个第2热电变换部的第4部位电气连接,多个所述第2热电变换部中未与所述电极连接的第2热电变换部的第3部位与相邻的一个第1热电变换部的第1部位电气连接,其第4部位与相邻的另一个第1热电变换部的第2部位电气连接。6.权利要求1到5的任一项所述的热电变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部具有第3副绝缘体部,所述第1热电变换部和所述第2热电变换部具有层状的形状,在第1热电变换部和第2热电变换部的排列方向的面的部分区域中,所述第1热电变换部与所述第2热电变换部接合,在所述排列方向的面的其他区域中,在所述第1热电变换部与所述第2热电变换部之间介入所述第3副绝缘体部。7.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电变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副绝缘体部未覆盖所述第2热电变换部的所述第1方向侧,所述第2副绝缘体部未覆盖所述第2热电变换部的所述第2方向侧。8.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电变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部由热传导率比形成所述绝缘体部的绝缘体材料高的绝缘体材料形成,覆盖所述第1副绝缘体部的所述第1方向侧、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幸子近川修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