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及设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0243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12:38
对以在主子午线上的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设定所期望的值的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方式设计的第一模型,实施设想成佩戴眼镜状态的视觉模拟,对校正量(CDD)进行运算,上述校正量(CDD)对通过视觉模拟得到的主子午线上的与配适点(FP)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的模拟值(SDD)和目标下加光度数的差进行校正,将运算得到的校正量(CDD)作为附加于目标下加光度数(FAD)的下加光度数再次设定而设计第二模型。

Design method and design device for progressive refraction lens

For in the principal meridian and the fitting point (FP) light degree plus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setting the desired value of the target (FAD) first model design, implementation plan into glasses state of visual simulation of correction (CDD) operation, the correction amount (CDD) to get through the visual simulation of principal meridian and the fitting point (FP) simulation of light degree plus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value (SDD) and light degree under the goal of differential correction, will calculate the amount of correction (CDD) is attached to the target under the light degree (FAD) again set and design second model plus the number of 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及设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及设计装置。
技术介绍
在眼镜镜片中除了单焦点镜片以外还有渐进屈光力镜片。作为现有的渐进屈光力镜片有如下的眼镜镜片,该眼镜镜片具有沿穿过镜片的大致中央的主子午线而曲率半径渐进地变化的渐进带,在主子午线上的远用中心和近用中心之间附加有规定的下加光度数(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在渐进带的开始点和结束点之间设定了配适点,从渐进带的开始点到配适点附近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与从配适点附近到渐进带的结束点的下加光度数的平均梯度不同,并且,在配适点对远用屈光力附加了约0.5屈光度的下加光度数。通过控制表面度数在配适点设定目标的下加光度数。在专利文献1的现有例子中,无论对每个使用者所开的处方的下加光度数(处方下加光度数)如何,都在配适点作为目标下加光度数对远用屈光力附加了约0.5屈光度的屈光力,因此无论使用者的处方下加光度数如何,都能够看清楚设定为目标距离的约2m处的景物。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597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中的现有例子中,为了在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及设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在赋予第一屈光力的第一区域和赋予第二屈光力的第二区域之间设置下加光度数连续变化的中间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中间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设置主子午线,在所述中间区域的与所述第一区域接近的部分设定所述主子午线穿过的渐进开始点,在所述中间区域的与第二区域接近的部分设定所述主子午线穿过的渐进结束点,在处于所述渐进开始点和所述渐进结束点之间的、沿所述主子午线中穿过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的延长线的位置设定配适点,该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模拟工序,对以在所述主子午线上的与所述配适点对应的位置设定所期望的值的目标下加光度数的方式设计的第一模型,实施设想成佩戴眼镜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5.26 JP 2015-1068871.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在赋予第一屈光力的第一区域和赋予第二屈光力的第二区域之间设置下加光度数连续变化的中间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中间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设置主子午线,在所述中间区域的与所述第一区域接近的部分设定所述主子午线穿过的渐进开始点,在所述中间区域的与第二区域接近的部分设定所述主子午线穿过的渐进结束点,在处于所述渐进开始点和所述渐进结束点之间的、沿所述主子午线中穿过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的延长线的位置设定配适点,该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模拟工序,对以在所述主子午线上的与所述配适点对应的位置设定所期望的值的目标下加光度数的方式设计的第一模型,实施设想成佩戴眼镜状态的视觉模拟;运算工序,对校正量进行运算,所述校正量对所述模拟工序中得到的所述主子午线上的与所述配适点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的模拟值和所述目标下加光度数的差进行校正;以及设计工序,将所述运算工序中求出的所述校正量作为附加于所述目标下加光度数的下加光度数再次设定在所述主子午线上的与所述配适点对应的位置而设计第二模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拟工序中,改变所述第一模型的所述目标下加光度数、由所述第一屈光力和所述第二屈光力的差规定的处方下加光度数、赋予所述第一屈光力的区域的球面度数、散光度数、散光轴方向、棱镜屈光力以及棱镜基底方向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的数值,并实施多次所述模拟工序;在所述运算工序中,按每次所述模拟对所述校正量进行运算;在所述设计工序中,基于预先存储的所述目标下加光度数、所述处方下加光度数、所述球面度数、所述散光度数、所述散光轴方向、所述棱镜屈光力以及所述棱镜基底方向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校正量的关系,对用于设计所述第二模型的所述主子午线上的与所述配适点对应的位置的下加光度数进行设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判定工序,在所述设计工序之后,再次实施设想成所述佩戴眼镜状态的模拟,基于再次模拟值与所述所期望的值的差来判定所述再次模拟值与所述所期望的值是否一致,在所述判定工序中,在判定为所述再次模拟值与所述所期望的值不一致的情况下,再次实施所述设计工序。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见博伊藤步
申请(专利权)人:豪雅镜片泰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泰国,T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