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0147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12:15
该隔振装置(1)设置有: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11);第二安装构件(12),其安装到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任一方;弹性体(13),其使第一安装构件(11)与第二安装构件(12)彼此连接;以及支架(B),其连接到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方并压配入第一安装构件(11)。第二安装构件(12)设置有从径向外侧包围第一安装构件(11)的止挡壁部(14)。第一安装构件(11)形成有朝向止挡壁部(14)开口的通孔(11b)。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周面设置有覆盖通孔(11b)的止挡弹性体(19)。止挡弹性体(19)利用支架(B)弹性变形并穿过通孔(11b)朝向第一安装构件(11)的外周面侧突出。

Vibration isolation device

The vibration device (1)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ubular mounting member (11); second (12), the mounting member is mounted to the vibration generating section and a vibration receiving either part of the elastic body; (13), the first mounting member (11) and the second mounting member (12) to each other connected; and the bracket (B),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vibration generating section and a vibration receiving section of the other party and press fit into the first mounting member (11).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member (12) is provided with a stop wall (14) that surrounds the first mounting member (11) from the radial side. The first mounting member (11) forms a through hole (11b) facing the opening of the stop wall (14). The inner circumference of the first installation member (11) is provided with a stop elastomer (19) covering a pass hole (11b). A stop elastomer (19) is protruded from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st mounting member (11) by elastic deformation of a support (B) and through through a through hole (11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隔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振装置。要求2015年5月28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108632号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隔振装置的构造,该隔振装置包括: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第二安装构件,其安装到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任一方;弹性体,其使第一安装构件与第二安装构件彼此连接;以及支架,其连接到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方并压配到第一安装构件。第二安装构件包括从径向外侧包围第一安装构件的止挡壁部。第一安装构件的外周面的面对止挡壁部的部分配置有止挡弹性体。作为这种类型的隔振装置,已知如下两种构造。在第一构造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第二安装构件包括:止挡金属部件76,其具有一对腿壁部82和使一对腿壁部82的上端彼此连接的顶壁部80;嵌装筒金属部件74,其被接合在外周面内接于一对腿壁部82的状态下;筒状的第二安装金属部件14,其嵌合于嵌装筒金属部件74且内周面连接有弹性体。止挡壁部被构造成包括顶壁部80和腿壁部82的相对于顶壁部80的连接部分。在第二构造中,第二安装构件被形成为从径向外侧全周地包围第一安装构件的筒状,并且第二安装构件的周向上的一部分用作止挡壁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965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现有技术的隔振装置中,为了使止挡壁部与止挡弹性体之间具有窄间隙或无间隙,例如,需要减小硫化成型模具中的形成间隙的部分的厚度,或者需要对第二安装构件进行塑化以使止挡壁部接近止挡弹性体。因此,难以制造具有窄间隙或无间隙的隔振装置。已经考虑到前述情况作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容易形成并且其中第一安装构件的止挡弹性体与第二安装构件的止挡壁部之间具有窄间隙或无间隙的隔振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该问题,并且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振装置,其包括: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第二安装构件,其安装到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任一方;弹性体,其使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与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彼此连接;以及支架,其连接到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方并压配到所述第一安装构件。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包括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止挡壁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形成有朝向所述止挡壁部开口的通孔,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周面配置有覆盖所述通孔的止挡弹性体。所述止挡弹性体利用所述支架弹性变形并穿过所述通孔向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外周面侧突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当将支架压配到第一安装构件时,止挡弹性体弹性变形、穿过通孔朝向第一安装构件的外周面侧突出并与第二安装构件的止挡壁部侧接触或靠近该止挡壁部侧。当响应于振动的输入,止挡壁部和第一安装构件相对移动以彼此接近时,穿过通孔向第一安装构件的外周面侧突出的止挡弹性体会对止挡壁部侧加压。因此,例如,为了使止挡壁部与止挡弹性体之间具有窄间隙或无间隙,无需减小硫化成型模具中的形成间隙的部分的厚度,或者无需对第二安装构件进行塑化以使止挡壁部接近止挡弹性体。也就是,当将支架压配到第一安装构件时,能够通过增大止挡弹性体的厚度并使止挡弹性体显著地弹性变形来充分地压配支架。因此,能够防止硫化成型模具的耐久性降低并且能够防止第二安装构件的破损,从而能够容易且精确地形成间隙窄或无间隙的隔振装置。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容易形成第一安装构件的止挡弹性体与第二安装构件的止挡壁部之间的间隙窄或无间隙的隔振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图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图1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隔振装置的实施方式。隔振装置1包括: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11;第二安装构件12,其安装到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任一方;弹性体13,其使第一安装构件11与第二安装构件12彼此连接;以及支架B,其连接到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方并压配到第一安装构件11。例如,在隔振装置1安装在车辆中的情况下,第一安装构件11经由支架B连接到发动机(振动产生部)。另一方面,第二安装构件12连接到车体(振动接收部)。在沿第一安装构件11的中心轴线O1的方向观察的平面图中,第一安装构件11被形成为多边形。在图示的示例中,第一安装构件11在平面图中被形成为矩形。第二安装构件12被形成为从径向外侧全周地包围第一安装构件11的筒状。在图示的示例中,在沿第二安装构件12的中心轴线O2的方向观察的平面图中,第二安装构件12被形成为椭圆形。第一安装构件11的中心轴线O1和第二安装构件12的中心轴线O2沿相同的方向延伸。第一安装构件11和第二安装构件12被配置成在平面图中各自的长度方向彼此一致且各自的宽度方向彼此一致。第一安装构件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与第二安装构件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彼此一致。第一安装构件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与第二安装构件1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错开。以下,在宽度方向上,将第一安装构件11的外周面与第二安装构件12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隔大的那侧称作下侧,将第一安装构件11的外周面与第二安装构件12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隔小的那侧称作上侧。第一安装构件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与第二安装构件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可以错开,或者第一安装构件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与第二安装构件1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可以彼此一致。弹性体13配置于第一安装构件11的外周面与第二安装构件12的内周面之间的环状空间中的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大间隔的下侧空间。弹性体13形成为一对并沿长度方向配置。另外,在第一安装构件11中,弹性体13在下长边部分11c的外周面的全区域上配置,其中下长边部分11c是在平面图中构成矩形的两个长边部分11c和11d中的相对于第二安装构件12的内周面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宽间隔且位于下侧的部分。一对弹性体13之间的在长度方向上的间隔从上侧朝向下侧逐渐变宽。这里,第二安装构件12包括从径向外侧包围第一安装构件11的止挡壁部14。止挡壁部14是第二安装构件12的周向上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安装构件12中,止挡壁部14由上侧部分(以下,将称作上止挡壁)14a和在第一安装构件11的长度方向的两方向上彼此面对的部分(以下,将称作横止挡壁)14b构成,其中上止挡壁14a位于在宽度方向上面对第一安装构件11的部分中的配置有弹性体13的下侧部分所在侧的相反侧。上止挡壁14a的内周面和一对横止挡壁14b的内周面均配置有外侧止挡弹性体17。配置于上止挡壁14a的外侧止挡弹性体17被形成为梯形,在该梯形中,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沿宽度方向朝内侧逐渐增大,并且面对第一安装构件11侧的下表面是沿长度方向的两方向以及中心轴线O1和O2方向的两方向直线延伸的平坦表面。配置于横止挡壁14b的外侧止挡弹性体17被形成为梯形,在该梯形中,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沿长度方向朝内侧逐渐减小。在图示的示例中,在第一安装构件11的下长边部分11c中,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形成有向下侧鼓出的鼓出部11a。鼓出部11a不一定必须形成在第一安装构件11中。另外,第一安装构件11被形成为筒状,在该筒状中,将一片矩形板体弯折且使其两侧端缘彼此对接,由此在平面图中形成矩形。两侧端缘位于上长边部分11d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处,其中上长边部分11d是第一安装构件11的两个长边部分11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隔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振装置,其包括: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第二安装构件,其安装到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任一方;弹性体,其使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与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彼此连接;以及支架,其连接到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方并压配到所述第一安装构件,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包括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止挡壁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形成有朝向所述止挡壁部开口的通孔,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周面配置有覆盖所述通孔的止挡弹性体,并且所述止挡弹性体利用所述支架弹性变形并穿过所述通孔向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外周面侧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5.28 JP 2015-1086321.一种隔振装置,其包括: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第二安装构件,其安装到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任一方;弹性体,其使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与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彼此连接;以及支架,其连接到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方并压配到所述第一安装构件,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包括从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裕章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