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减震储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938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减震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储能机构,它包括第一挡板、减震弹簧、第一管口、阻尼壳、第二挡板、第二管口、第三管口、固定板等,其中当活塞机构受到冲击力后可以在阻尼壳内上下移动,阻尼壳内的高压惰性气体在活塞机构的压缩下进入气动马达工作,气动马达带动发电机发电;本发明专利技术正常工作时将冲击的能量经气动马达和发电机转换储能起来,实现了快速吸收冲击能量及快速衰减震动的目的;其结构简单紧凑,节能性高,具有较好的实际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减震储能机构所属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减震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储能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减震技术通过减震器来完成对冲击力的吸收减震,并利用阻尼器加速震动能量的衰减,在不同工况下产生的不同的冲击力仅仅通过单一的减震方式来吸收冲击的能量,其功能单一且不能有效地将冲击的能量转化利用;另外现有的减震技术不能将震动的能量给存储下来,从而造成了能量上的浪费,所以就需要设计一种汽车减震储能机构。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汽车减震储能机构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减震储能机构,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汽车减震储能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挡板、减震弹簧、第一管口、阻尼壳、第二挡板、第二管口、第三管口、固定板、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四管口、气动马达、支撑条、发电机、活塞机构、第一固定块、齿条、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推动杆、第一T形环槽、连接套,其中第二挡板安装在阻尼壳一端外圆面上;固定板一端安装在第二挡板外圆面上;气动马达一端安装在固定板端面上;第三管口与第四管口均安装在气动马达上;发电机通过3个周向均匀分布的支撑条安装在气动马达上,且发电机轴与气动马达轴相连;活塞机构安装在阻尼壳内;活塞机构将阻尼壳分为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与比第二空腔内均冲有高压惰性气体;第一管口安装在阻尼壳靠近第一空腔的端面上,且第一管口与阻尼壳上所开的通孔配合;第二管口安装在阻尼壳外圆面上,且第二管口靠近第二挡板,与第二空腔相通;第一管口与第三管口通过软管相接通;第二管口与第四管口通过软管相接通;齿条安装在阻尼壳内圆面上,且齿条与活塞机构相配合;第一固定块端面上开有第一T形环槽;第一固定块安装在第二空腔端面上,且第一固定块与活塞机构配合;推动杆一端通过连接套安装在活塞机构上,且连接套位于第一空腔内;推动杆另一端穿出阻尼壳;第一挡板一端安装在推动杆端面上;减震弹簧嵌套在阻尼壳外侧,减震弹簧一端安装在第一挡板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挡板上;两个第一弹簧呈现180度分布在第二空腔内,两个第一弹簧一端均安装在第二空腔端面上,另一端均安装在活塞机构上;两个第二弹簧呈现180度分布在第一空腔内,两个第二弹簧一端均安装在第一空腔端面上,另一端均安装在活塞机构上。上述活塞机构包括活塞壳、连接块、第二限位环、第三T形环槽、缠绕机构、第一齿轮、驱动轴、支座、第三齿轮、螺纹孔、驱动轮、第二锥齿轮、软杆、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二齿轮、第一固定轴、导向轮、第一锥齿轮、第二固定轴、齿条槽、固定环、第一限位环、驱动条、驱动槽、第三固定轴、容纳腔、第四固定轴、第三限位环,其中活塞壳上具有容纳腔;活塞壳外圆面上开有齿条槽;容纳腔端面上开有贯通的螺纹孔,且螺纹孔靠近齿条槽;活塞壳通过与阻尼壳滑动配合安装在阻尼壳内,且活塞壳上的齿条槽与齿条滑动配合;驱动轴安装在活塞壳上,且驱动轴与活塞壳轴线重合;缠绕机构位于活塞壳内,且缠绕机构安装在驱动轴上;第一齿轮位于活塞壳内,第一齿轮安装在驱动轴上;固定环一端安装在活塞壳内端面上;第一限位环安装在固定环端面上;第二齿轮端面上开有第三T形环槽;第二齿轮端面上开有通孔;两个驱动条对称安装在通孔内圆面上;第二齿轮通过第三T形环槽与第一限位环的配合安装在固定环上;软杆外圆面上开有外螺纹;软杆外圆面上对称开有两个驱动槽;连接块一端安装在软杆端面上;第二限位环安装在连接块端面上;第三限位环一端安装在软杆远离连接块的端面上;软杆一端安装在缠绕机构上;软杆缠绕在缠绕机构上;软杆另一端通过第三限位环与第一T形环槽的配合安装在第一固定块上,且软杆上的驱动槽与驱动条滑动配合;软杆外圆面上所开的外螺纹与螺纹孔配合;第一固定轴一端安装在活塞壳内壁上;导向轮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且导向轮外圆面与软杆外圆面接触配合;支座安装在活塞壳端面上,且支座位于第一空腔内;第三齿轮通过第二固定轴安装在支座上,且第三齿轮与齿条啮合;驱动轮安装在第三齿轮端面上;第一锥齿轮安装在驱动轮端面上;第二锥齿轮通过第四固定轴安装在活塞壳上,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三锥齿轮通过第三固定轴安装在活塞壳上,且第三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四锥齿轮安装在驱动轴上,且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上述缠绕机构包括缠绕轮、容纳槽、引导轮、第三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二T形环槽,其中缠绕轮外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20个容纳槽;每个容纳槽内均通过圆柱销安装有一个引导轮;缠绕轮安装在驱动轴上;第三固定块端面上开有第二T形环槽;第三固定块通过第二固定块安装在缠绕轮上。上述第二限位环与第二T形环槽配合;软杆外圆面与引导轮配合;连接套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驱动轴上;推动杆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套内;推动杆的直径等于软杆的直径;支座、第三齿轮、驱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连接套、裸露在第一空腔内的第二固定轴、第四固定轴、第三固定轴,以上所有的体积之和等于第一固定块的体积;齿条距离阻尼壳内上下两端面均具有间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空腔与比第二空腔内均冲有高压惰性气体为氦(He)或氖(Ne)或氩(Ar)或氪(Kr)。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二锥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第四固定轴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三锥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三固定轴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减震弹簧为压缩弹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推动杆一端焊接在连接套内。相对于传统的汽车减震储能技术,传统的减震储能机构中阻尼壳被压缩后,阻尼壳中活塞两侧的空间体积变化率因为推动杆的存在是不一样的,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增加补偿空间,这种方法的使用会造成机构复杂度提升。为了使用简单机构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活塞机构能够通过软杆的增加或者消失,从而以适应活塞两侧的空间变化。本专利技术中第二挡板安装在阻尼壳一端外圆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减震弹簧与固定板;固定板一端安装在第二挡板外圆面上的作用是为了固定安装气动马达;气动马达一端安装在固定板端面上的作用是为了带动发电机发电;第三管口与第四管口均安装在气动马达上的作用是便于惰性气体的流动;发电机通过3个周向均匀分布的支撑条安装在气动马达上,且发电机轴与气动马达轴相连的作用上将减震机构上能量转化为电能;活塞机构安装在阻尼壳内的作用是改变阻尼壳内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的体积;活塞机构将阻尼壳分为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的作用是便于活塞机构在阻尼壳内来回运动,从而使得阻尼壳内的高压惰性气体可以流动;第一空腔与比第二空腔内均冲有高压惰性气体的作用是便于对活塞机构起到阻尼的作用;第一管口安装在阻尼壳靠近第一空腔的端面上,且第一管口与阻尼壳上所开的通孔配合的作用是便于高压惰性气体的流动;第二管口安装在阻尼壳外圆面上,且第二管口靠近第二挡板,与第二空腔相通便于惰性气体流动;第一管口与第三管口通过软管相接通;第二管口与第四管口通过软管相接通的作用是便于阻尼壳内的惰性气体流动,从而达到带动气动马达运动的目的;齿条安装在阻尼壳内圆面上,且齿条与活塞机构相配合的作用是为了驱动第三齿轮运动;第一固定块端面上开有第一T形环槽的作用是与软杆上安装的第三限位环配合,达到限制软杆运动的同时又不会影响软杆的旋转运动;第一固定块安装在第二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减震储能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减震储能机构,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挡板、减震弹簧、第一管口、阻尼壳、第二挡板、第二管口、第三管口、固定板、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四管口、气动马达、支撑条、发电机、活塞机构、第一固定块、齿条、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推动杆、第一T形环槽、连接套,其中第二挡板安装在阻尼壳一端外圆面上;固定板一端安装在第二挡板外圆面上;气动马达一端安装在固定板端面上;第三管口与第四管口均安装在气动马达上;发电机通过3个周向均匀分布的支撑条安装在气动马达上,且发电机轴与气动马达轴相连;活塞机构安装在阻尼壳内;活塞机构将阻尼壳分为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与比第二空腔内均冲有高压惰性气体;第一管口安装在阻尼壳靠近第一空腔的端面上,且第一管口与阻尼壳上所开的通孔配合;第二管口安装在阻尼壳外圆面上,且第二管口靠近第二挡板,与第二空腔相通;第一管口与第三管口通过软管相接通;第二管口与第四管口通过软管相接通;齿条安装在阻尼壳内圆面上,且齿条与活塞机构相配合;第一固定块端面上开有第一T形环槽;第一固定块安装在第二空腔端面上,且第一固定块与活塞机构配合;推动杆一端通过连接套安装在活塞机构上,且连接套位于第一空腔内;推动杆另一端穿出阻尼壳;第一挡板一端安装在推动杆端面上;减震弹簧嵌套在阻尼壳外侧,减震弹簧一端安装在第一挡板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挡板上;两个第一弹簧呈现180度分布在第二空腔内,两个第一弹簧一端均安装在第二空腔端面上,另一端均安装在活塞机构上;两个第二弹簧呈现180度分布在第一空腔内,两个第二弹簧一端均安装在第一空腔端面上,另一端均安装在活塞机构上;上述活塞机构包括活塞壳、连接块、第二限位环、第三T形环槽、缠绕机构、第一齿轮、驱动轴、支座、第三齿轮、螺纹孔、驱动轮、第二锥齿轮、软杆、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二齿轮、第一固定轴、导向轮、第一锥齿轮、第二固定轴、齿条槽、固定环、第一限位环、驱动条、驱动槽、第三固定轴、容纳腔、第四固定轴、第三限位环,其中活塞壳上具有容纳腔;活塞壳外圆面上开有齿条槽;容纳腔端面上开有贯通的螺纹孔,且螺纹孔靠近齿条槽;活塞壳通过与阻尼壳滑动配合安装在阻尼壳内,且活塞壳上的齿条槽与齿条滑动配合;驱动轴安装在活塞壳上,且驱动轴与活塞壳轴线重合;缠绕机构位于活塞壳内,且缠绕机构安装在驱动轴上;第一齿轮位于活塞壳内,第一齿轮安装在驱动轴上;固定环一端安装在活塞壳内端面上;第一限位环安装在固定环端面上;第二齿轮端面上开有第三T形环槽;第二齿轮端面上开有通孔;两个驱动条对称安装在通孔内圆面上;第二齿轮通过第三T形环槽与第一限位环的配合安装在固定环上;软杆外圆面上开有外螺纹;软杆外圆面上对称开有两个驱动槽;连接块一端安装在软杆端面上;第二限位环安装在连接块端面上;第三限位环一端安装在软杆远离连接块的端面上;软杆一端安装在缠绕机构上;软杆缠绕在缠绕机构上;软杆另一端通过第三限位环与第一T形环槽的配合安装在第一固定块上,且软杆上的驱动槽与驱动条滑动配合;软杆外圆面上所开的外螺纹与螺纹孔配合;第一固定轴一端安装在活塞壳内壁上;导向轮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且导向轮外圆面与软杆外圆面接触配合;支座安装在活塞壳端面上,且支座位于第一空腔内;第三齿轮通过第二固定轴安装在支座上,且第三齿轮与齿条啮合;驱动轮安装在第三齿轮端面上;第一锥齿轮安装在驱动轮端面上;第二锥齿轮通过第四固定轴安装在活塞壳上,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三锥齿轮通过第三固定轴安装在活塞壳上,且第三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四锥齿轮安装在驱动轴上,且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上述缠绕机构包括缠绕轮、容纳槽、引导轮、第三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二T形环槽,其中缠绕轮外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20个容纳槽;每个容纳槽内均通过圆柱销安装有一个引导轮;缠绕轮安装在驱动轴上;第三固定块端面上开有第二T形环槽;第三固定块通过第二固定块安装在缠绕轮上;上述第二限位环与第二T形环槽配合;软杆外圆面与引导轮配合;连接套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驱动轴上;推动杆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套内;推动杆的直径等于软杆的直径;支座、第三齿轮、驱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连接套、裸露在第一空腔内的第二固定轴、第四固定轴、第三固定轴,以上所有的体积之和等于第一固定块的体积;齿条距离阻尼壳内上下两端面均具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减震储能机构,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挡板、减震弹簧、第一管口、阻尼壳、第二挡板、第二管口、第三管口、固定板、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四管口、气动马达、支撑条、发电机、活塞机构、第一固定块、齿条、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推动杆、第一T形环槽、连接套,其中第二挡板安装在阻尼壳一端外圆面上;固定板一端安装在第二挡板外圆面上;气动马达一端安装在固定板端面上;第三管口与第四管口均安装在气动马达上;发电机通过3个周向均匀分布的支撑条安装在气动马达上,且发电机轴与气动马达轴相连;活塞机构安装在阻尼壳内;活塞机构将阻尼壳分为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与比第二空腔内均冲有高压惰性气体;第一管口安装在阻尼壳靠近第一空腔的端面上,且第一管口与阻尼壳上所开的通孔配合;第二管口安装在阻尼壳外圆面上,且第二管口靠近第二挡板,与第二空腔相通;第一管口与第三管口通过软管相接通;第二管口与第四管口通过软管相接通;齿条安装在阻尼壳内圆面上,且齿条与活塞机构相配合;第一固定块端面上开有第一T形环槽;第一固定块安装在第二空腔端面上,且第一固定块与活塞机构配合;推动杆一端通过连接套安装在活塞机构上,且连接套位于第一空腔内;推动杆另一端穿出阻尼壳;第一挡板一端安装在推动杆端面上;减震弹簧嵌套在阻尼壳外侧,减震弹簧一端安装在第一挡板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挡板上;两个第一弹簧呈现180度分布在第二空腔内,两个第一弹簧一端均安装在第二空腔端面上,另一端均安装在活塞机构上;两个第二弹簧呈现180度分布在第一空腔内,两个第二弹簧一端均安装在第一空腔端面上,另一端均安装在活塞机构上;上述活塞机构包括活塞壳、连接块、第二限位环、第三T形环槽、缠绕机构、第一齿轮、驱动轴、支座、第三齿轮、螺纹孔、驱动轮、第二锥齿轮、软杆、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二齿轮、第一固定轴、导向轮、第一锥齿轮、第二固定轴、齿条槽、固定环、第一限位环、驱动条、驱动槽、第三固定轴、容纳腔、第四固定轴、第三限位环,其中活塞壳上具有容纳腔;活塞壳外圆面上开有齿条槽;容纳腔端面上开有贯通的螺纹孔,且螺纹孔靠近齿条槽;活塞壳通过与阻尼壳滑动配合安装在阻尼壳内,且活塞壳上的齿条槽与齿条滑动配合;驱动轴安装在活塞壳上,且驱动轴与活塞壳轴线重合;缠绕机构位于活塞壳内,且缠绕机构安装在驱动轴上;第一齿轮位于活塞壳内,第一齿轮安装在驱动轴上;固定环一端安装在活塞壳内端面上;第一限位环安装在固定环端面上;第二齿轮端面上开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松研智达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