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香雄专利>正文

建筑物的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921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物的加固结构,其特征是在建筑物中央设置混凝土圆柱,混凝土圆柱高出屋面板顶标高1.5~2m,一层楼面设置混凝土加固梁,顶层楼面设置混凝土加固梁,顶层楼面的混凝土加固梁上方设置钢拉索,钢拉索与混凝土加固梁之间设置撑杆,混凝土圆柱与混凝土边梁之间设置钢丝绳进行拉结,钢丝绳中央设置紧固螺栓,在混凝土圆柱下面设置基础,基础可采用四边形承台或三角形承台。本发明专利技术安全性能好,承载力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物的加固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加固结构,适用于建筑领域。
技术介绍
对于低层建筑物,在建筑物主要构件如梁柱不满足要求时要进行加固,传统的梁柱加固方法是加大截面法。对于梁而言,一方面加固部分不易与原有部分形成整体,难以整体承载,另一方面由于缩小了建筑物的净高,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对于柱而言,由于柱荷载会传递给下面基础,在加大柱截面的同时要重新扩大柱下面的基础,而扩大柱下基础工作量大且难度很大。由此可见,单纯采用加大截面法可能会带来加固效果不明显,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建筑物的加固结构,解决传统加固技术效果不好和使用功能不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建筑物的中央设置混凝土圆柱,并在混凝土圆柱与混凝土边梁之间设置交叉布置的混凝土加固梁,混凝土加固梁会与混凝土梁出现交叉,交叉位置位于混凝土梁的中部,相当于给混凝土梁提供了中部支承点。由于混凝土梁最大弯矩发生在中部,而中部支承点会大大减少混凝土梁的最大弯矩,改善了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另外,混凝土加固梁会将大量楼板荷载传递给混凝土圆柱,而不仅仅是传递给混凝土柱,从而减少了混凝土柱的荷载。通过钢拉索拉结混凝土边梁卸掉混凝土边梁上面的部分荷载,并把这部分荷载传递给混凝土圆柱。建筑物中央设置混凝土圆柱,混凝土圆柱直径为0.8~1.5m,混凝土圆柱高出屋面板顶标高1.5~2m,一层楼面设置混凝土加固梁,混凝土加固梁高度为300~500mm,宽度为250mm;顶层楼面设置混凝土加固梁,混凝土加固梁高度为300~500mm,宽度为250mm;顶层楼面的混凝土加固梁上方设置钢拉索,钢拉索与混凝土加固梁之间设置撑杆,撑杆直径为28~32mm,根据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撑杆间距对钢拉索的应力影响很大,故针对不同混凝土加固梁的跨度和混凝土圆柱凸出屋面板的高度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根据大量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撑杆间距设置与混凝土加固梁跨度以及混凝土圆柱高出屋面板高度相关,撑杆间距设置参数采用表1,当混凝土加固梁跨度以及混凝土圆柱数值与表1不同时采用插值方法确定撑杆间距。表1撑杆间距设置参数混凝土圆柱与混凝土边梁之间设置钢丝绳进行拉结,混凝土圆柱与每根混凝土边梁拉结的钢丝绳有四道,钢丝绳中央设置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用于调整钢丝绳的预应力。钢拉索与撑杆连接部位设置专用撑杆连接套,撑杆连接套设有内螺纹,撑杆端头与撑杆连接套进行螺纹联接,混凝土加固梁中撑杆联接部位设置活塞式液压缸,活塞式液压缸与智能控制系统相连,智能控制系统输入外部监控设施的位移信号,输出活塞式液压缸油量控制信息,达到预压撑杆的目的。如果混凝土圆柱下沉,而原有建筑物的混凝土柱沉降已基本稳定,两者会形成沉降差,从而出现位移应力。为了防止建筑物出现位移差而引起附加应力,在混凝土圆柱下面设置基础,基础可采用四边形承台或三角形承台,当混凝土圆柱直径大于等于1.2m时基础采用四边形承台,四边形承台厚度为700~800mm,混凝土圆柱伸入四边形承台深度为350~400mm,混凝土圆柱钢筋在端部直角弯折,混凝土圆柱钢筋进入四边形承台的锚固长度大于500mm;四边形承台下面布置四根预制小直径桩,预制小直径桩直径为300~350mm,预制小直径桩中心离四边形承台边缘距离为500mm;当混凝土圆柱直径小于1.2m时基础采用三角形承台,三角形承台厚度为600~700mm,混凝土圆柱伸入三角形承台深度为300~350mm,混凝土圆柱钢筋在端部直角弯折,混凝土圆柱钢筋进入三角形承台的锚固长度大于500mm;三角形承台下面布置三根预制小直径桩,预制小直径桩直径为300~350mm,预制小直径桩中心离三角形承台边缘距离为500mm;施工步骤包括:(1)施工预制小直径桩,预制小直径桩压入土层采用小型压桩设备,小型压桩设备的反力机具临时锚固在建筑物的混凝土梁,利用建筑物作为反力装置;小型压桩设备将预制小直径桩压入指定位置;(2)在基础部位开挖土方,绑扎基础钢筋并支设基础模板;预埋混凝土圆柱钢筋完成后浇筑基础混凝土;(3)在建筑物的混凝土楼板下面搭设临时支撑进行卸载;(4)凿除设置混凝土圆柱部位的混凝土楼板和混凝土梁;凿除设置混凝土加固梁部位的混凝土楼板;(5)绑扎混凝土圆柱钢筋并支设混凝土圆柱模板;混凝土加固梁钢筋预埋完成后浇筑混凝土圆柱混凝土;(6)绑扎一层混凝土加固梁钢筋并支设混凝土加固梁模板;然后浇筑混凝土加固梁混凝土;(7)绑扎二层混凝土加固梁钢筋并支设混凝土加固梁模板;活塞式液压缸预埋孔留置后浇筑混凝土加固梁混凝土;(8)在混凝土边梁与混凝土圆柱之间设置钢拉索,在活塞式液压缸预埋孔内安装活塞式液压缸,钢拉索上安装撑杆连接套,将撑杆插入撑杆连接套;(9)在混凝土边梁与混凝土圆柱之间设置钢丝绳,钢丝绳中央设置紧固螺栓;(10)通过活塞式液压缸对撑杆施加预应力;张拉工艺采用如下:从两侧对称同时对撑杆施加第一级预应力,第一级预应力为设计值的60%;从两侧对称同时对撑杆施加第二级预应力,第二级预应力为设计值的100%;(11)通过紧固螺栓对钢丝绳施加预应力。本专利技术安全性能好,承载力高。附图说明图1为顶层加固结构平面示意图,图2为一层加固结构平面示意图,图3为加固结构立面示意图,图4为撑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四边形承台示意图,图6为三角形承台示意图,图7为混凝土圆柱与基础联接结构示意图。1、混凝土圆柱,2、混凝土加固梁,3、钢拉索,4、钢丝绳,5、紧固螺栓,6、混凝土梁,7、混凝土柱,8、混凝土边梁,9、撑杆,10、撑杆连接套,11、活塞式液压缸,12、四边形承台,13、预制小直径桩,14、三角形承台,15、混凝土圆柱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在建筑物中央设置混凝土圆柱1,混凝土圆柱1直径为1.2m,混凝土圆柱1高出屋面板顶标高1.8m,一层楼面设置混凝土加固梁2,混凝土加固梁2高度为400mm,宽度为250mm;顶层楼面设置混凝土加固梁2,混凝土加固梁2高度为400mm,宽度为250mm;顶层楼面的混凝土加固梁2上方设置钢拉索3,钢拉索3与混凝土加固梁2之间设置撑杆9,撑杆9直径为32mm,撑杆9间距为300mm。混凝土圆柱1与混凝土边梁8之间设置钢丝绳4进行拉结,混凝土圆柱1与每根混凝土边梁8拉结的钢丝绳4有四道,钢丝绳4中央设置紧固螺栓5,紧固螺栓5用于调整钢丝绳4的预应力。钢拉索3与撑杆9连接部位设置专用撑杆连接套10,撑杆连接套10设有内螺纹,撑杆9端头与撑杆连接套10进行螺纹联接,混凝土加固梁2中撑杆9联接部位设置活塞式液压缸11,活塞式液压缸11与智能控制系统相连,智能控制系统输入外部监控设施的位移信号,输出活塞式液压缸11油量控制信息。混凝土圆柱1在减少混凝土柱荷载7对同时自身的承载较大,在混凝土圆柱1下面设置基础,基础采用四边形承台12,四边形承台12厚度为800mm,混凝土圆柱1伸入四边形承台12深度为400mm,混凝土圆柱钢筋15在端部直角弯折,混凝土圆柱钢筋15进入四边形承台12的锚固长度大于500mm;四边形承台12下面布置四根预制小直径桩13,预制小直径桩13直径为350mm,预制小直径桩13中心离四边形承台12边缘距离为500mm。施工步骤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建筑物的加固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物的加固结构,其特征是在建筑物中央设置混凝土圆柱,混凝土圆柱直径为0.8~1.5m,混凝土圆柱高出屋面板顶标高1.5~2m,一层楼面设置混凝土加固梁,混凝土加固梁高度为300~500mm,宽度为250mm;顶层楼面设置混凝土加固梁,混凝土加固梁高度为300~500mm,宽度为250mm;顶层楼面的混凝土加固梁上方设置钢拉索,钢拉索与混凝土加固梁之间设置撑杆,撑杆直径为28~32mm;混凝土圆柱与混凝土边梁之间设置钢丝绳进行拉结,混凝土圆柱与每根混凝土边梁拉结的钢丝绳有四道,钢丝绳中央设置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用于调整钢丝绳的预应力;钢拉索与撑杆连接部位设置专用撑杆连接套,撑杆连接套设有内螺纹,撑杆端头与撑杆连接套进行螺纹联接,混凝土加固梁中撑杆联接部位设置活塞式液压缸,活塞式液压缸与智能控制系统相连,智能控制系统输入外部监控设施的位移信号,输出活塞式液压缸油量控制信息;在混凝土圆柱下面设置基础,基础可采用四边形承台或三角形承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的加固结构,其特征是在建筑物中央设置混凝土圆柱,混凝土圆柱直径为0.8~1.5m,混凝土圆柱高出屋面板顶标高1.5~2m,一层楼面设置混凝土加固梁,混凝土加固梁高度为300~500mm,宽度为250mm;顶层楼面设置混凝土加固梁,混凝土加固梁高度为300~500mm,宽度为250mm;顶层楼面的混凝土加固梁上方设置钢拉索,钢拉索与混凝土加固梁之间设置撑杆,撑杆直径为28~32mm;混凝土圆柱与混凝土边梁之间设置钢丝绳进行拉结,混凝土圆柱与每根混凝土边梁拉结的钢丝绳有四道,钢丝绳中央设置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用于调整钢丝绳的预应力;钢拉索与撑杆连接部位设置专用撑杆连接套,撑杆连接套设有内螺纹,撑杆端头与撑杆连接套进行螺纹联接,混凝土加固梁中撑杆联接部位设置活塞式液压缸,活塞式液压缸与智能控制系统相连,智能控制系统输入外部监控设施的位移信号,输出活塞式液压缸油量控制信息;在混凝土圆柱下面设置基础,基础可采用四边形承台或三角形承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的加固结构,其特征是撑杆间距设置参数采用表1,当混凝土加固梁跨度以及混凝土圆柱数值与表1不同时采用插值方法确定撑杆间距;表1撑杆间距设置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的加固结构,其特征是当混凝土圆柱直径大于等于1.2m时基础采用四边形承台,四边形承台厚度为700~800mm,混凝土圆柱伸入四边形承台深度为350~400mm,混凝土圆柱钢筋在端部直角弯折,混凝土圆柱钢筋进入四边形承台的锚固长度大于500mm;四边形承台下面布置四根预制小直径桩,预制小直径桩直径为300~350mm,预制小直径桩中心离四边形承台边缘距离为5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的加固结构,其特征是当混凝土圆柱直径小于1.2m时基础采用三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香雄
申请(专利权)人:叶香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