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拌和宽幅全厚半刚性基层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9133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振动拌和宽幅全厚半刚性基层施工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⑴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合格后确定配合比;⑵施工前对路面下承层进行检查验收,清除下承层表面,测量放样定出路面边桩与中桩;⑶在所述路面两侧按10m间隔打钢钎设基准线;⑷对振动拌和设备进行动态标定;⑸按所述步骤⑴确定的配合比将各原料投入所述振动拌和设备中进行拌和,得到拌和料;⑹对所述下承层表面进行洒水润湿,然后采用功率≥250KW的摊铺机将所述拌和料进行摊铺,使其在纵向、横向以及竖向均匀分布;⑺摊铺路面厚度至40~60cm、宽度至7~16m后,按下述方式进行碾压,并压实至设计厚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性强、提高基层施工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动拌和宽幅全厚半刚性基层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路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施工工艺,尤其涉及振动拌和宽幅全厚半刚性基层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虽然半刚性基层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甘肃省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基层基本都采用半刚性结构,然而半刚性基层抗裂性不足、反射裂缝多、耐久性不足、疲劳破坏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沥青路面的长期使用性能,迫使沥青路面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便退出服役期。从施工工艺的角度出发,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拌和的不均匀性导致粗细集料离析、混合料局部或整体水泥用量过大,分层施工的方式将基层由整体受力变为分层受力,导致层间产生弯拉应力破坏基层整体受力性能,接缝离析、层间结合差。尤其是在甘肃戈壁地区铺筑时,温差大、干旱少雨,可用水资源少,拌和及养生用水极度匮乏,并且有效施工工期较短等问题对半刚性基层的铺筑提出一大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性强、提高基层整体施工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振动拌和宽幅全厚半刚性基层施工工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振动拌和宽幅全厚半刚性基层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⑴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合格后按质量百分比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振动拌和宽幅全厚半刚性基层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⑴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合格后按质量百分比计确定混合料配合比:粒径0~3mm的石屑25%~35%、粒径3~5mm的碎石3%~5%、粒径5~10mm的碎石10%~20%、粒径10~20mm的碎石24%~36%、粒径20~31.5mm的碎石12%~25%;同时,确定P.O 42.5水泥用量为所述混合料的2.5%~4.5%,水用量为所述混合料的4%~6%;⑵施工前对路面下承层进行检查验收,清除下承层表面,测量放样定出路面边桩与中桩;⑶在所述路面两侧按10m间隔打钢钎设基准线;⑷对振动拌和设备进行动态标定;⑸将所述混合料、所述P.O 42.5水泥和所述水投...

【技术特征摘要】
1.振动拌和宽幅全厚半刚性基层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⑴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合格后按质量百分比计确定混合料配合比:粒径0~3mm的石屑25%~35%、粒径3~5mm的碎石3%~5%、粒径5~10mm的碎石10%~20%、粒径10~20mm的碎石24%~36%、粒径20~31.5mm的碎石12%~25%;同时,确定P.O42.5水泥用量为所述混合料的2.5%~4.5%,水用量为所述混合料的4%~6%;⑵施工前对路面下承层进行检查验收,清除下承层表面,测量放样定出路面边桩与中桩;⑶在所述路面两侧按10m间隔打钢钎设基准线;⑷对振动拌和设备进行动态标定;⑸将所述混合料、所述P.O42.5水泥和所述水投入所述振动拌和设备中,同时,在振动频率≤60Hz的条件下进行拌和,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贵张亚刚杨万红窦晖张星宇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路桥建设集团养护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