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清洗钢铁件或铜件的除蜡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9048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清洗钢铁件或铜件的除蜡水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该除蜡水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二乙烯三胺15~25份,一乙醇胺8~16份,三乙醇胺4~12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0~20份,甲醇2~8份,油酸15~25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2~10份,水10~1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对钢铁件和铜件具有很好的除蜡效果,除蜡效率达到95%以上,而且具有非常强的增溶和分散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彻底清除工件表面的蜡垢;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除蜡水能在钢铁件和铜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具有缓蚀的作用,因此防锈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清洗钢铁件或铜件的除蜡水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表面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清洗钢铁件或铜件的除蜡水。
技术介绍
各种合金材料(铜合金,铝合金,锌合金)及钢铁材料经加工后再经机械抛光会在抛光面留有抛光膏等固体微粒粘附,如果不予以清除,会给后道工序电镀造成起泡,起皮等不良影响。除蜡作为五金电镀件前处理的第一道工序,除蜡速度的快慢,除蜡的彻底性对于合金材料的后续加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选择良好的除蜡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除蜡处理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类:有机溶剂法,化学法,电化学法和水基洗剂法等。常用的有机溶剂不能完全去除抛光蜡,特别是其上的金属氧化物,碳化物等磨光料不能被有效清洗掉,有机溶剂不仅毒性大,且有可能水解,在潮湿环境中,会腐蚀金属工件。化学,电化学法除蜡时需使用强酸或强碱,从而不适合钢铁件的清洗。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已经存在很多种金属除蜡水,但是大多数产品存在除蜡速度慢,除蜡效果不理想,被清洗的金属制品防锈性能差,对基材有轻微腐蚀的问题,而且不环保,对水体环境存在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清洗钢铁件或铜件的除蜡水,该除蜡水具有除蜡效果好、除蜡速度快的特点,并且具有防锈的功能,同时不会腐蚀基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清洗钢铁件或铜件的除蜡水,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二乙烯三胺15~25份,一乙醇胺8~16份,三乙醇胺4~12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0~20份,甲醇2~8份,油酸15~25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2~10份,水10~18份。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种用于清洗钢铁件或铜件的除蜡水,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二乙烯三胺17~23份,一乙醇胺10~14份,三乙醇胺6~10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2~18份,甲醇4~6份,油酸17~23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4~8份,水12~16份。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种用于清洗钢铁件或铜件的除蜡水,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二乙烯三胺20份,一乙醇胺12份,三乙醇胺8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5份,甲醇5份,油酸20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6份,水14份。作为优选,所述的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为6502。作为优选,所述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NP-10。作为优选,所述的油酸的纯度大于8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一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清洗钢铁件或铜件的除蜡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二乙烯三胺、一乙醇胺、三乙醇胺、油酸混合,对混合液进行加热,然后搅拌反应,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2)将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甲醇、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加入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3)将水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即得到一种用于清洗钢铁件或铜件的除蜡水。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的加热温度为160~180℃,搅拌反应的时间为20~40min。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采用甲醇作为除油除蜡剂,利用二乙烯三胺、一乙醇胺、三乙醇胺与油酸反应生成油酸咪唑啉、油酸三乙醇胺脂、油酸单乙醇酰胺等产物,油酸咪唑啉和油酸三乙醇胺脂是缓蚀剂的重要制备组分,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从而可以保护金属,防止金属表面发生氧化反应;油酸单乙醇酰胺具有优良的增稠性和泡沫稳定性,用量少且增稠性和安全性高,配伍性好,其与6502以及NP-10具有极好的协同增效作用,能有效地降低金属表面张力,改善本专利技术除蜡水的润湿渗透性和乳化性,从而增强除蜡水的渗透力和溶解力,以达到快速去除蜡垢的目的。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快速的除去钢铁件和铜件表面的蜡垢,而且能在钢铁件和铜件表面形成保护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除蜡水对钢铁件和铜件具有很好的除蜡效果,除蜡效率达到95%以上,而且本专利技术具有非常强的增溶和分散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彻底清除工件表面的蜡垢。(2)本专利技术的除蜡水能在钢铁件和铜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具有缓蚀的作用,因此防锈期长。(3)本专利技术的除蜡水不含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对钢铁件和铜件表面没有任何腐蚀作用。(4)本专利技术的性质稳定,长期放置不分层,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原料安全环保,无毒,不会对环境及人体造成危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仅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二乙烯三胺15份,一乙醇胺8份,三乙醇胺4份,650210份,甲醇2份,油酸15份,NP-102份,水10份,备用。将称取好的以上原料按照以下方法制备:(1)将二乙烯三胺,一乙醇胺,三乙醇胺,油酸混合,加热至160℃,搅拌反应30min,冷却至室温;(2)将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甲醇,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加入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3)将水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即得到一种用于清洗钢铁件或铜件的除蜡水。实施例2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二乙烯三胺17份,一乙醇胺10份,三乙醇胺6份,650212份,甲醇4份,油酸15份,NP-104份,水12份,备用。将称取好的以上原料按照以下方法制备:(1)将二乙烯三胺,一乙醇胺,三乙醇胺,油酸混合,加热至170℃,搅拌反应25min,冷却至室温;(2)将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甲醇,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加入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3)将水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即得到一种用于清洗钢铁件或铜件的除蜡水。实施例3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二乙烯三胺20份,一乙醇胺12份,三乙醇胺8份,650215份,甲醇5份,油酸20份,NP-106份,水14份,备用。将称取好的以上原料按照以下方法制备:(1)将二乙烯三胺,一乙醇胺,三乙醇胺,油酸混合,加热至180℃,搅拌反应20min,冷却至室温;(2)将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甲醇,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加入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3)将水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即得到一种用于清洗钢铁件或铜件的除蜡水。实施例4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二乙烯三胺23份,一乙醇胺14份,三乙醇胺10份,650218份,甲醇6份,油酸23份,NP-108份,水16份,备用。将称取好的以上原料按照以下方法制备:(1)将二乙烯三胺,一乙醇胺,三乙醇胺,油酸混合,加热至180℃,搅拌反应25min,冷却至室温;(2)将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甲醇,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加入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3)将水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即得到一种用于清洗钢铁件或铜件的除蜡水。实施例5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二乙烯三胺25份,一乙醇胺16份,三乙醇胺12份,650220份,甲醇8份,油酸25份,NP-1010份,水18份,备用。将称取好的以上原料按照以下方法制备:(1)将二乙烯三胺,一乙醇胺,三乙醇胺,油酸混合,加热至180℃,搅拌反应25min,冷却至室温;(2)将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甲醇,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加入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3)将水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即得到一种用于清洗钢铁件或铜件的除蜡水。对比例1:市售的某公司生产的适用于钢铁件和铜件的除蜡水。对比例2:市售的某公司生产的金属除蜡水。测试: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清洗钢铁件或铜件的除蜡水,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二乙烯三胺15~25份,一乙醇胺8~16份,三乙醇胺4~12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0~20份,甲醇2~8份,油酸15~25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2~10份,水10~1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清洗钢铁件或铜件的除蜡水,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二乙烯三胺15~25份,一乙醇胺8~16份,三乙醇胺4~12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0~20份,甲醇2~8份,油酸15~25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2~10份,水10~1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洗钢铁件或铜件的除蜡水,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二乙烯三胺17~23份,一乙醇胺10~14份,三乙醇胺6~10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2~18份,甲醇4~6份,油酸17~23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4~8份,水12~1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洗钢铁件或铜件的除蜡水,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二乙烯三胺20份,一乙醇胺12份,三乙醇胺8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5份,甲醇5份,油酸20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6份,水14份。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清洗钢铁件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啸春李春山校新克彭志坤李春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际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