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8971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1:58
一种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装置,有效的解决因温度检测不全面导致计算不准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环境箱、热室、冷室、试件框、检测系统和电气柜,热室和冷室都只有五个壁面热室和冷室配合安装在环境箱内,热室的开口面与冷室开口面连接,试件框安装在热室与冷室之间,试件安装在试件框内,试件与试件框之间设置有填充物环境箱内分布有多个感温元件;采用“聚胺酯夹芯彩钢板”的新型保温材料,锁钩式联接,绝热性能好,拆装方便。聚氨酯材料导热系数为0.020;采用原装LTM8663温度采集模块,18B20数字型温度传感器国内专用模块,高稳定性;同国内同类产品相比测试周期短,检测门窗传热系数为8~10小时;采用直流调功PID控制,具备自诊断功能。

A testing device for insulation performance of exterior windows

A building outside the window insulation performance detection device, effectively solve the temperature detection due to incomplete inaccurate calculation problems;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box, heat environment chamber, cold chamber, specimen box, detection system and electrical cabinet, hot chamber and cold chamber are only five wall hot chamber and cold chamber with the installation environment in box, opening hot chamber and cold chamber opening connection specimen box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hot chamber and cold chamber, the specimen mounted on the specimen box, specimen and specimen box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ller box environment is distributed with a plurality of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use of new insulation the material of polyurethane sandwich color steel plate \, the lock hook type connection, good insulation properties, convenient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polyurethane material is 0.020; the original LTM8663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module, 18B20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of domestic special module and high stability; with the domestic similar products compared to the short test period, detection of door and window heat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 is 8 ~ 10 hours; DC power modulation PID control with self diagnostic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保温性能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装置是一种能够实现模拟建筑外窗使用时特定的室内、外气候条件,并通过准确测定通过外窗试件传递的热量,标定建筑外窗保温性能的专用检测设备。在实际生活中,建筑物通过建筑外窗流散出的热量极大地浪费了能源。目前,国家正强力发展节约型社会,普及节能型建筑是当前急需的一方面,国家对建筑外窗的保温性能指标提出了严格的强制性指标,所以需要一种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装置来检测外窗的保温性能,来选择保温性能更好的外窗,降低通过建筑外窗流散出的能量。现有的保温性能检测装置不能全面的检测出室内详细部位的温度,只能检测室内一部分的温度,在实际计算中会存在较大的误差,极大地影响的对外窗保温性能的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装置,有效的解决因温度检测不全面导致计算不准确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环境箱、热室、冷室、试件框、检测系统和电气柜,热室和冷室都只有五个壁面,热室和冷室配合安装在环境箱内,热室的开口面与冷室开口面连接,试件框安装在热室与冷室之间,试件安装在试件框内,试件与试件框之间设置有填充物,环境箱内分布有多个感温元件,热室内表面的每个壁面均布六个感温元件,热室内的空间内分为上中下四层,每层均布四个感温元件,热室外表面与内表面对应布置六个感温元件,试件框热侧表面均布二十一个感温元件,试件框冷侧表面均布十六个感温元件,试件的热侧面均布二十个感温元件,试件周边的填充物热侧表面均布十二个感温元件,填充物冷侧表面均布六个感温元件,冷室内的空间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均布三个感温元件。进一步的,热室包括热室箱体、电加热器、内外表面温度传感器和照明灯,电加热器放置在试件框旁。进一步的,冷室包括冷室箱体、制冷蒸发器、导流屏、冷风机容霜电加热器和冷风气流风机组成,制冷蒸发器放置在冷室中间,导流屏安装在制冷蒸发器面对热室的一面上,制冷蒸发器上放置有冷风气流风机和冷风机容霜电加热器,冷风气流风机和冷风机容霜电加热器配合安装。进一步的,环境箱、热室箱体和冷室箱体都采用聚氨脂夹芯彩为材料制作的钢板。进一步的,环境箱内设置有环境调控系统,环境调控系统包括加热器和暖风机,加热器和暖风机配合安装在冷室上。进一步的,环境箱外设置有制冷机组,制冷机组与冷室内的制冷蒸发器7配合连接。进一步的,环境箱外设置有除湿器,除湿器与热室箱体内部连接。进一步的,热室箱体和冷室箱体空间内的感温元件采用不锈钢防水套管作为热辐射屏蔽罩,外窗试件及外窗试件周边填充物表面的感温元件的探头用锡箔粘贴于相应的表面,热室箱体和冷室箱体表面的探头用锡箔粘贴于相应的表面上。进一步的,环境箱、热室箱体和冷室箱体采用聚胺酯夹芯彩钢板制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聚胺酯夹芯彩钢板”的新型保温材料,锁钩式联接,绝热性能好,拆装方便。聚氨脂材料导热系数为0.020,比EPS苯板节能35%以上。2、采用原装LTM8663温度采集模块,18B20数字型温度传感器国内专用模块,高稳定性,3、同国内同类产品相比测试周期短,检测门窗传热系数为8~10小时。4、采用直流调功PID控制,用计算机输出信号经RS485及PLC转换控制相应执行元件,人机对话窗口可逐一显示每点温度值,并具备自诊断功能,即任意一点温度探头出现故障,计算机可自动排除该点产生的影响,并显示故障点位置,而不影响整个测试过程的正常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由图给出,本技术包括环境箱1、热室、冷室、试件框4、检测系统和电气柜5,热室和冷室都只有五个壁面,热室和冷室配合安装在环境箱1内,热室的开口面与冷室开口面连接,试件框4安装在热室与冷室之间,热室与冷室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环境,试件安装在试件框4内,试件与试件框4之间设置有填充物,填充物能隔绝冷室和热室之间环境温度的影响,环境箱1内分布有多个感温元件,能精确的检测出环境室内个点的温度,热室内表面的每个壁面均布六个感温元件,热室内的空间内分为上中下四层,每层均布四个感温元件,每个感温元件距最近表面距离约750mm,相邻两测点距离不小于500mm,热室外表面与内表面对应布置六个感温元件,试件框4热侧表面均布二十一个感温元件,试件框4冷侧表面均布十六个感温元件,试件的热侧面均布二十个感温元件,用于检测传热系数时观察表面温度和结霜情况,及抗结路露系数的布点,试件周边的填充物热侧表面均布十二个感温元件,填充物冷侧表面均布六个感温元件,冷室内的空间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均布三个感温元件,每个感温元件距最近表面距离约150mm,相邻两测点距离不小于400mm,能在最大限度降低检测成本的前提下精确的检测出环境箱1内各个位置的温度。在该实施例中,热室包括热室箱体2、电加热器6、内外表面温度传感器和照明灯,电加热器6放置在试件框4旁,热室的内腔尺寸设置为2000×2400×2700,热室的功能是在试件的热侧模拟、恒定热室室内的环境,采用电加热器6是为了避免其它具有较强热惯性电热元件造成的温度波动过大,减小了检测、计算时的误差。在该实施例中,冷室包括冷室箱体3、制冷蒸发器7、导流屏8、冷风机容霜电加热器和冷风气流风机9组成,冷室的功能是在试件另一侧形成一个比热室温度低的稳定均匀的温度场和风速场,以便在试件的两侧形成恒定的温差,制冷蒸发器7放置在冷室中间,导流屏8安装在制冷蒸发器7面对热室的一面上,引导着风在冷室内循环,制冷蒸发器7上放置有冷风气流风机9和冷风机容霜电加热器,冷风气流风机9和冷风机容霜电加热器配合安装,冷风气流风机9为冷室环境提供风速场,当室内环境过冷时,会导致冷风气流风机9上结霜,冷风气流风机9的工作效率降低,冷风机容霜电加热器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发热,冷风气流风机9上的霜融化,冷风气流风机9正常进行工作。在该实施例中,环境箱1内设置有环境调控系统11,环境调控系统包括加热器和暖风机,加热器和暖风机配合安装在冷室上,通过加热器和暖风机配合使用,使环境箱1内的温度与热室内的温度相同。在该实施例中,环境箱1外设置有制冷机组,制冷机组与冷室内的制冷蒸发器7配合连接,由于制冷系统受环境温度和门窗试件规格的影响较大,因此在选配制冷系统时只能按照最低温度的测试要求,同时考虑降温速度来确定制冷功率,采用谷轮5P制冷压缩机组,可使冷室温度在30~70分钟内下降至-22℃。在该实施例中,环境箱1外设置有除湿器10,除湿器10与热室箱体2内部连接,热室在工作时,热室箱体2内会产生水汽,水汽会影响感温元件的测量,除湿器10能将热室箱体2内的水汽除去,提高感温的准确性。在该实施例中,热室箱体2和冷室箱体3空间内的感温元件采用不锈钢防水套管作为热辐射屏蔽罩,外窗试件及外窗试件周边填充物表面的感温元件的探头用锡箔粘贴于相应的表面,热室箱体2和冷室箱体3表面的探头用锡箔粘贴于相应的表面上,避免引线与环境箱1内环境的过多接触导致温度感应误差过大。在该实施例中,环境箱、热室箱体2和冷室箱体3采用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装置,包括环境箱(1)、热室、冷室、试件框(4)、检测系统和电气柜(5),其特征在于,热室和冷室都只有五个壁面,热室和冷室配合安装在环境箱(1)内,热室的开口面与冷室开口面连接,试件框(4)安装在热室与冷室之间,试件安装在试件框(4)内,试件与试件框(4)之间设置有填充物,环境箱(1)内分布有多个感温元件,热室内表面的每个壁面均布六个感温元件,热室内的空间内分为上中下四层,每层均布四个感温元件,热室外表面与内表面对应布置六个感温元件,试件框(4)热侧表面均布二十一个感温元件,试件框(4)冷侧表面均布十六个感温元件,试件的热侧面均布二十个感温元件,试件周边的填充物热侧表面均布十二个感温元件,填充物冷侧表面均布六个感温元件,冷室内的空间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均布三个感温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装置,包括环境箱(1)、热室、冷室、试件框(4)、检测系统和电气柜(5),其特征在于,热室和冷室都只有五个壁面,热室和冷室配合安装在环境箱(1)内,热室的开口面与冷室开口面连接,试件框(4)安装在热室与冷室之间,试件安装在试件框(4)内,试件与试件框(4)之间设置有填充物,环境箱(1)内分布有多个感温元件,热室内表面的每个壁面均布六个感温元件,热室内的空间内分为上中下四层,每层均布四个感温元件,热室外表面与内表面对应布置六个感温元件,试件框(4)热侧表面均布二十一个感温元件,试件框(4)冷侧表面均布十六个感温元件,试件的热侧面均布二十个感温元件,试件周边的填充物热侧表面均布十二个感温元件,填充物冷侧表面均布六个感温元件,冷室内的空间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均布三个感温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热室包括热室箱体(2)、电加热器(6)、内外表面温度传感器和照明灯,电加热器(6)放置在试件框(4)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室包括冷室箱体(3)、制冷蒸发器(7)、导流屏(8)、冷风机容霜电加热器和冷风气流风机(9)组成,制冷蒸发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霞刘训龙刘真真王素琴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建科建筑产品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