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亚九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手持式振动噪声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889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手持式振动噪声检测仪,包括检测主体,所述检测主体的底部设有把手,把手的底部通过拉绳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内活动贯穿有手带,且手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手带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固定块,且手带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块的外侧并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手带活动贯穿第一通孔并延伸至第一通孔的外侧,所述手带的外侧开设有卡槽,且卡槽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卡槽中的一个卡槽内活动卡接有卡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高效实用,手带调节方便,便于穿戴到人体的手腕处,可有效的避免便携式手持式振动噪声检测仪从手中脱落而导致其摔坏,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A portable handheld vibration and noise de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手持式振动噪声检测仪
本技术涉及噪声监测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手持式振动噪声检测仪。
技术介绍
振动噪声检测仪是一款基于微处理器最新设计的机器状态监测仪器,具备有振动检测,轴承状态分析和红外线温度测量功能,其操作简单,自动指示状态报警,非常适合现场设备运行和维护人员监测设备状态,及时发现问题,保证设备正常可靠运行,可测量振动速度,加速度和位移值,当保持振动速度读数时,仪器立即比较内置的ISO10816-3振动标准,自动指示机器报警状态,可测量轴承状态BG值和BV值,它们分别代表高频振动的加速度和振动速度有效值,当保持轴承状态读数时,仪器按内置的经验法则自动指示轴承报警状态,振动检测仪是测量物体振动量大小的仪器,在桥梁、建筑、地震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振动检测仪还可以和加速度传感器组成振动测量系统对物体加速度、速度和位移进行测量。随着科技的发展,振动噪声检测仪越来越小型化、轻便化,便携式手持式振动噪声检测仪便是振动噪声检测仪小型化、轻便化的一种体现,但是现有的便携式手持式振动噪声检测仪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从手中脱落,使得便携式手持式振动噪声检测仪跌落在地上,进而导致便携式手持式振动噪声检测仪摔坏,因此现有的便携式手持式振动噪声检测仪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手持式振动噪声检测仪。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手持式振动噪声检测仪,包括检测主体,所述检测主体的底部设有把手,把手的底部通过拉绳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内活动贯穿有手带,且手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手带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固定块,且手带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块的外侧并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手带活动贯穿第一通孔并延伸至第一通孔的外侧,所述手带的外侧开设有卡槽,且卡槽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卡槽中的一个卡槽内活动卡接有卡柱,卡柱远离卡槽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通孔的外侧并连接有拉杆,且拉杆位于固定块的下方,固定块与拉杆之间设有套接于卡柱上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块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拉杆连接。优选的,所述卡槽为V字形结构,卡柱靠近卡槽的一端设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头。优选的,若干个卡槽等距排布于手带的外侧。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与卡柱相适配的第二通孔,且卡柱活动贯穿第二通孔并延伸至第二通孔的外侧。优选的,所述拉杆的表面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手带活动穿戴于人体的手腕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固定环、限位块、固定块、卡槽、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复位弹簧、拉杆、卡柱相互配合,能够方便快捷的对手带进行调节,以便穿戴到人体的手腕处,有利于避免检测主体从手中脱落而导致其摔坏,本技术结构简单,高效实用,手带调节方便,便于穿戴到人体的手腕处,可有效的避免便携式手持式振动噪声检测仪从手中脱落而导致其摔坏,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手持式振动噪声检测仪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手持式振动噪声检测仪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手持式振动噪声检测仪的手带与卡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检测主体、2把手、3固定环、4手带、5限位块、6固定块、7卡槽、8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复位弹簧、11拉杆、12卡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便携式手持式振动噪声检测仪,包括检测主体1,检测主体1的底部设有把手2,把手2的底部通过拉绳连接有固定环3,固定环3内活动贯穿有手带4,且手带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手带4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固定块6,且手带4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块6的外侧并连接有限位块5,固定块6上开设有第一通孔8,手带4活动贯穿第一通孔8并延伸至第一通孔8的外侧,手带4的外侧开设有卡槽7,且卡槽7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卡槽7中的一个卡槽7内活动卡接有卡柱12,卡柱12远离卡槽7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通孔8的外侧并连接有拉杆11,且拉杆11位于固定块6的下方,固定块6与拉杆11之间设有套接于卡柱12上的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10的一端与固定块6连接,复位弹簧10的另一端与拉杆11连接,卡槽7为V字形结构,卡柱12靠近卡槽7的一端设有与卡槽7相适配的卡头,若干个卡槽7等距排布于手带4的外侧,第一通孔8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与卡柱12相适配的第二通孔9,且卡柱12活动贯穿第二通孔9并延伸至第二通孔9的外侧,拉杆11的表面设有防滑纹,手带4活动穿戴于人体的手腕处。本技术中,在使用便携式手持式振动噪声检测仪的时候,可以先把手带4穿戴在人体的手腕处,以避免其从手中脱落而导致其摔坏,具体使用时,拉动拉杆11,拉杆11带动卡柱12贯穿第二通孔9向下移动,当卡柱12的卡头与卡槽7分离时,调节移动手带4并把手带4穿戴在手腕处,再把手带4调节到与手腕处相适配的位置,松开拉杆11,复位弹簧10复位带动拉杆11向上移动,拉杆11带动卡柱12贯穿第二通孔9向上移动,当卡柱12的卡头卡接在卡槽7内即可,最终手带4固定在手腕处,当检测主体1跌落的时候,手带4通过拉绳可以把检测主体1拉住,避免检测主体1从手中脱落而导致其摔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便携式手持式振动噪声检测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手持式振动噪声检测仪,包括检测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主体(1)的底部设有把手(2),把手(2)的底部通过拉绳连接有固定环(3),固定环(3)内活动贯穿有手带(4),且手带(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手带(4)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固定块(6),且手带(4)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块(6)的外侧并连接有限位块(5),所述固定块(6)上开设有第一通孔(8),所述手带(4)活动贯穿第一通孔(8)并延伸至第一通孔(8)的外侧,所述手带(4)的外侧开设有卡槽(7),且卡槽(7)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卡槽(7)中的一个卡槽(7)内活动卡接有卡柱(12),卡柱(12)远离卡槽(7)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通孔(8)的外侧并连接有拉杆(11),且拉杆(11)位于固定块(6)的下方,固定块(6)与拉杆(11)之间设有套接于卡柱(12)上的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10)的一端与固定块(6)连接,复位弹簧(10)的另一端与拉杆(1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手持式振动噪声检测仪,包括检测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主体(1)的底部设有把手(2),把手(2)的底部通过拉绳连接有固定环(3),固定环(3)内活动贯穿有手带(4),且手带(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手带(4)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固定块(6),且手带(4)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块(6)的外侧并连接有限位块(5),所述固定块(6)上开设有第一通孔(8),所述手带(4)活动贯穿第一通孔(8)并延伸至第一通孔(8)的外侧,所述手带(4)的外侧开设有卡槽(7),且卡槽(7)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卡槽(7)中的一个卡槽(7)内活动卡接有卡柱(12),卡柱(12)远离卡槽(7)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通孔(8)的外侧并连接有拉杆(11),且拉杆(11)位于固定块(6)的下方,固定块(6)与拉杆(11)之间设有套接于卡柱(12)上的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亚九
申请(专利权)人:杨亚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