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雄专利>正文

空气源热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8782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源热泵,包括主压缩机构、加热器,至少两个第一换向装置、两个第一换热器和两个第一节流机构,还包括回液装置,回液装置出口端通过第一低压气体管与主压缩机构入口端相连,主压缩机构出口端依次通过加热器与高压液体管相连,回液装置入口端通过高压气体管与主压缩机构出口端和加热器之间的管道相连;第一节流机构一端与高压液体管相连,第一节流机构另一端通过第一换热器与第一换向装置的换向节点相连,第一换向装置的低压节点与第一低压气体管相连,第一换向装置的高压节点与高压气体管相连。冬季运行时,能实现从室外空气中吸热化霜,在化霜时能连续供热,并可以避免气液冲击。

Air source heat pu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ir source heat pump, which comprises a main compressing mechanism and a heater, at least two of the first reversing device, two of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and two first throttle mechanism, also includes a liquid return device, liquid return device outlet end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first entrance. The low pressure gas pipe and main compressor, the main compression the outlet end mechanism followed by the heater and the high-pressure liquid is liquid return device between the outlet end of the pipe entrance structure and a heater connected by high pressure gas pipe and main compressor; one end of the first throttle mechanism and the high pressure liquid pipe connected to the first node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throttle mechanism reversing heat exchanger and the first reversing device through the first is connected low voltage node and the first low-pressure gas pipe first reversing device, high voltage node first reversing device and a high pressure gas pipe is connected. During the winter operation, the heat absorption frosting can be achieved from the outdoor air, and it can be heated continuously during the frosting, and the gas and liquid impact can be avoi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源热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属于制冷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空气源热泵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但现有的单台空气源热泵供热量都较小,作为集中供暖系统的热源时,单台空气源热泵的供热面积都不大,要承担大的集中供暖面积时,必须采用多台空气源热泵、通过水系统并联同时供热的方式,这种方式不利于集中供暖系统的运行调节,也不利于空气源热泵水系统的防冻,水系统的水力平衡也会使整个热泵系统的造价上升;另外,现有的空气源热泵一般都是采用逆循环热气除霜的方式化霜,众所周知,这种除霜方式存在冷热量互相制约的问题,整个供暖季因为化霜所带来的能耗浪费相当大,同时,在化霜时,空气源热泵也不能正常供热;另外,其它常用化霜方式,例如:热气旁通除霜,在除霜时,通常也需要停止供热。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2月27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0610037147.3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热回收多联机,其系统组成分别如图15所示。从图15中可知:当换热器2是热水加热器,换热器3是室外空气-制冷剂换热器时,就构成了一个大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在该系统中,多个换热器3并联在高压气管5、中压液管6和低压气管7之间,各个换热器3可以独立地分别扮演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角色,因此,在冬季制热工况下所带来的益处是当某一换热器3需要除霜时,通过四通阀4的切换,可以使该换热器3由蒸发器转化为冷凝器的角色,而其它换热器3继续扮演蒸发器的角色,从室外空气中吸热,并继续通过换热器2向用户供热,从而达到了从室外空气中吸热化霜,并连续供热的目的,克服了逆循环热气除霜方式所存在的缺陷。但图15所示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在冬季制热工况下工作时,压缩机1的排气直接进入换热器2为用户生产供暖热水,高压气管5中的制冷剂气体几乎是处于停滞状态,由于高压气管5外表面长时间的向空外空气中散热,制冷剂气体会凝结成液体,这些制冷剂液体如果不能及时通过毛细管8排走,那么除霜时,与制冷剂过热蒸气混合,又会重新气化,造成高压气管5中压力工况急骤变化,使四通阀4容易损坏。另外,图15所示系统开机阶段,由于高压气管5处于冷态,温度较低,而此时,压缩机1的排气压力和温度都较低,故在开机阶段,在高压气管5中会产生大量的制冷剂液体,因为毛细管8为了降低正常运行阶段的漏气损失,其阻力都较大,因此不可能及时排走系统开机阶段,由于暖管所产生的制冷剂液体,所以,开机阶段,在高压气管5中会产生气液冲击,更加容易损坏四通阀4,破坏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从室外空气中吸热化霜,在化霜时能连续供热,并可以避免气液冲击的空气源热泵。为了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1、一种空气源热泵,包括主压缩机构、加热器,至少两个第一换向装置、两个第一换热器和两个第一节流机构,其特征是:该空气源热泵还包括回液装置,所述回液装置出口端通过第一低压气体管与所述主压缩机构入口端相连,所述主压缩机构出口端依次通过所述加热器入口端、加热器出口端与高压液体管相连,所述回液装置入口端通过高压气体管与所述主压缩机构出口端和所述加热器入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一个所述第一换向装置、一个所述第一换热器和一个所述第一节流机构构成一组室外换热单元;所述第一节流机构一端与所述高压液体管相连,所述第一节流机构另一端通过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的换向节点相连,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的低压节点与所述第一低压气体管相连,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的高压节点与所述高压气体管相连。2、一种空气源热泵,包括主压缩机构、加热器,至少两个第一换向装置、两个第一换热器和两个第一节流机构,其特征是:该空气源热泵还包括辅助压缩机构,所述辅助压缩机构入口端通过第一低压气体管与所述主压缩机构入口端相连,所述主压缩机构出口端依次通过所述加热器入口端、加热器出口端与高压液体管相连;所述辅助压缩机构出口端通过高压气体管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的高压节点相连;一个所述第一换向装置、一个所述第一换热器和一个所述第一节流机构构成一组室外换热单元;所述第一节流机构一端与所述高压液体管相连,所述第一节流机构另一端通过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的换向节点相连,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的低压节点与所述第一低压气体管相连。3、一种空气源热泵,包括主压缩机构、加热器,至少一个第一换向装置、一个第一换热器和一个第一节流机构,其特征是:该空气源热泵还包括辅助压缩机构,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换向装置、一个第二换热器和一个第二节流机构;一个所述第一换向装置、一个所述第一换热器和一个所述第一节流机构构成一组室外换热单元;一个所述第二换向装置、一个所述第二换热器和一个所述第二节流机构也构成一组室外换热单元;所述主压缩机构入口端通过第一低压气体管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的低压节点相连,所述主压缩机构出口端依次通过加热器入口端、加热器出口端、高压液体管分别与所述第一节流机构、第二节流机构一端相连;所述辅助压缩机构入口端通过第二低压气体管与所述第二换向装置的低压节点相连,所述辅助压缩机构出口端通过高压气体管与所述主压缩机构出口端和加热器入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所述第一节流机构另一端通过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的换向节点相连,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的高压节点与高压气体管相连;所述第二节流机构另一端通过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向装置的换向节点相连,所述第二换向装置的高压节点与高压气体管相连。4、一种空气源热泵,包括主压缩机构、加热器,至少两个第一四通阀、两个第一换热器、两个第一节流机构和两个第一单向阀,其特征是:该空气源热泵还包括辅助压缩机构和回液装置;一个所述第一四通阀、一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一个所述第一节流机构和一个所述第一单向阀构成一组室外换热单元;所述辅助压缩机构入口端通过第一低压气体管与所述主压缩机构入口端相连,所述主压缩机构出口端依次通过所述加热器入口端、加热器出口端、高压液体管与所述第一节流机构一端相连;所述辅助压缩机构出口端通过高压气体管与所述第一四通阀的高压节点相连;所述第一节流机构另一端通过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一四通阀两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换向节点相连,所述第一四通阀的低压节点与所述第一低压气体管相连,所述第一四通阀的另一个换向节点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入口端、第一单向阀出口端、高压排气管、回液装置与所述第一低压气体管相连。5、一种空气源热泵,包括主压缩机构、加热器;至少一个第一四通阀、一个第一换热器、一个第一节流机构和一个第一单向阀;至少一个第二四通阀、一个第二换热器、一个第二节流机构和一个第二单向阀;其特征是:该空气源热泵还包括辅助压缩机构和回液装置;一个所述第一四通阀、一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一个所述第一节流机构和一个所述第一单向阀构成一组室外换热单元;一个所述第二四通阀、一个所述第二换热器、一个所述第二节流机构和一个所述第二单向阀也构成一组室外换热单元;所述主压缩机构入口端通过第一低压气体管与所述第一四通阀的低压节点相连,所述主压缩机构出口端依次通过所述加热器入口端、加热器出口端、高压液体管分别与所述第一节流机构和第二节流机构的一端相连;所述辅助压缩机构入口端通过第二低压气体管与所述第二四通阀的低压节点相连,所述辅助压缩机构出口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空气源热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源热泵,包括主压缩机构(1)、加热器(2),至少两个第一换向装置(40)、两个第一换热器(3)和两个第一节流机构(4),其特征是:该空气源热泵还包括回液装置(30),所述回液装置(30)出口端通过第一低压气体管(6)与所述主压缩机构(1)入口端相连,所述主压缩机构(1)出口端依次通过所述加热器(2)入口端、加热器(2)出口端与高压液体管(7)相连,所述回液装置(30)入口端通过高压气体管(5)与所述主压缩机构(1)出口端和所述加热器(2)入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一个所述第一换向装置(40)、一个所述第一换热器(3)和一个所述第一节流机构(4)构成一组室外换热单元;所述第一节流机构(4)一端与所述高压液体管(7)相连,所述第一节流机构(4)另一端通过第一换热器(3)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40)的换向节点(C)相连,所述第一换向装置(40)的低压节点(B)与所述第一低压气体管(6)相连,所述第一换向装置(40)的高压节点(A)与所述高压气体管(5)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09 CN 2016109106231;2016.10.09 CN 201621131.一种空气源热泵,包括主压缩机构(1)、加热器(2),至少两个第一换向装置(40)、两个第一换热器(3)和两个第一节流机构(4),其特征是:该空气源热泵还包括回液装置(30),所述回液装置(30)出口端通过第一低压气体管(6)与所述主压缩机构(1)入口端相连,所述主压缩机构(1)出口端依次通过所述加热器(2)入口端、加热器(2)出口端与高压液体管(7)相连,所述回液装置(30)入口端通过高压气体管(5)与所述主压缩机构(1)出口端和所述加热器(2)入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一个所述第一换向装置(40)、一个所述第一换热器(3)和一个所述第一节流机构(4)构成一组室外换热单元;所述第一节流机构(4)一端与所述高压液体管(7)相连,所述第一节流机构(4)另一端通过第一换热器(3)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40)的换向节点(C)相连,所述第一换向装置(40)的低压节点(B)与所述第一低压气体管(6)相连,所述第一换向装置(40)的高压节点(A)与所述高压气体管(5)相连。2.一种空气源热泵,包括主压缩机构(1)、加热器(2),至少两个第一换向装置(40)、两个第一换热器(3)和两个第一节流机构(4),其特征是:该空气源热泵还包括辅助压缩机构(8),所述辅助压缩机构(8)入口端通过第一低压气体管(6)与所述主压缩机构(1)入口端相连,所述主压缩机构(1)出口端依次通过所述加热器(2)入口端、加热器(2)出口端与高压液体管(7)相连;所述辅助压缩机构(8)出口端通过高压气体管(5)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40)的高压节点(A)相连;一个所述第一换向装置(40)、一个所述第一换热器(3)和一个所述第一节流机构(4)构成一组室外换热单元;所述第一节流机构(4)一端与所述高压液体管(7)相连,所述第一节流机构(4)另一端通过第一换热器(3)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40)的换向节点(C)相连,所述第一换向装置(40)的低压节点(B)与所述第一低压气体管(6)相连。3.一种空气源热泵,包括主压缩机构(1)、加热器(2),至少一个第一换向装置(40)、一个第一换热器(3)和一个第一节流机构(4),其特征是:该空气源热泵还包括辅助压缩机构(8),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换向装置(41)、一个第二换热器(9)和一个第二节流机构(10);一个所述第一换向装置(40)、一个所述第一换热器(3)和一个所述第一节流机构(4)构成一组室外换热单元;一个所述第二换向装置(41)、一个所述第二换热器(9)和一个所述第二节流机构(10)也构成一组室外换热单元;所述主压缩机构(1)入口端通过第一低压气体管(6)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40)的低压节点(B)相连,所述主压缩机构(1)出口端依次通过加热器(2)入口端、加热器(2)出口端、高压液体管(7)分别与所述第一节流机构(4)、第二节流机构(10)一端相连;所述辅助压缩机构(8)入口端通过第二低压气体管(12)与所述第二换向装置(41)的低压节点(B)相连,所述辅助压缩机构(8)出口端通过高压气体管(5)与所述主压缩机构(1)出口端和加热器(2)入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所述第一节流机构(4)另一端通过第一换热器(3)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40)的换向节点(C)相连,所述第一换向装置(40)的高压节点(A)与高压气体管(5)相连;所述第二节流机构(10)另一端通过第二换热器(9)与所述第二换向装置(41)的换向节点(C)相连,所述第二换向装置(41)的高压节点(A)与高压气体管(5)相连。4.一种空气源热泵,包括主压缩机构(1)、加热器(2),至少两个第一四通阀(50)、两个第一换热器(3)、两个第一节流机构(4)和两个第一单向阀(71),其特征是:该空气源热泵还包括辅助压缩机构(8)和回液装置(30);一个所述第一四通阀(50)、一个所述第一换热器(3)、一个所述第一节流机构(4)和一个所述第一单向阀(71)构成一组室外换热单元;所述辅助压缩机构(8)入口端通过第一低压气体管(6)与所述主压缩机构(1)入口端相连,所述主压缩机构(1)出口端依次通过所述加热器(2)入口端、加热器(2)出口端、高压液体管(7)与所述第一节流机构(4)一端相连;所述辅助压缩机构(8)出口端通过高压气体管(5)与所述第一四通阀(50)的高压节点(51)相连;所述第一节流机构(4)另一端通过第一换热器(3)与所述第一四通阀(50)两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换向节点(52)相连,所述第一四通阀(50)的低压节点(53)与所述第一低压气体管(6)相连,所述第一四通阀(50)的另一个换向节点(54)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71)入口端、第一单向阀(71)出口端、高压排气管(11)、回液装置(30)与所述第一低压气体管(6)相连。5.一种空气源热泵,包括主压缩机构(1)、加热器(2);至少一个第一四通阀(50)、一个第一换热器(3)、一个第一节流机构(4)和一个第一单向阀(71);至少一个第二四通阀(80)、一个第二换热器(9)、一个第二节流机构(10)和一个第二单向阀(72);其特征是:该空气源热泵还包括辅助压缩机构(8)和回液装置(30);一个所述第一四通阀(50)、一个所述第一换热器(3)、一个所述第一节流机构(4)和一个所述第一单向阀(71)构成一组室外换热单元;一个所述第二四通阀(80)、一个所述第二换热器(9)、一个所述第二节流机构(10)和一个所述第二单向阀(72)也构成一组室外换热单元;所述主压缩机构(1)入口端通过第一低压气体管(6)与所述第一四通阀(50)的低压节点(53)相连,所述主压缩机构(1)出口端依次通过所述加热器(2)入口端、加热器(2)出口端、高压液体管(7)分别与所述第一节流机构(4)和第二节流机构(10)的一端相连;所述辅助压缩机构(8)入口端通过第二低压气体管(12)与所述第二四通阀(80)的低压节点(83)相连,所述辅助压缩机构(8)出口端通过高压气体管(5)与所述主压缩机构(1)出口端和加热器(2)入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所述第二四通阀(80)的高压节点(81)与所述高压气体管(5)相连,所述第二四通阀(80)两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换向节点(82)通过第二换热器(9)与所述第二节流机构(10)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四通阀(80)的另一个换向节点(84)依次通过第二单向阀(72)入口端、第二单向阀(72)出口端、高压排气管(11)、回液装置(30)与所述第一低压气体管(6)或第二低压气体管(12)相连;所述第一四通阀(50)的高压节点(51)与所述高压气体管(5)或所述第二四通阀(80)的高压节点(81)和高压气体管(5)之间的管道相连,所述第一四通阀(50)两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换向节点(52)通过第一换热器(3)与所述第一节流机构(4)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四通阀(50)的另一个换向节点(54)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71)入口端、第一单向阀(71)出口端与所述高压排气管(11)相连。6.一种空气源热泵,包括主压缩机构(1)、加热器(2),至少两个第一四通阀(50)、两个第一换热器(3)、两个第一节流机构(4)和两个第一单向阀(71),其特征是:该空气源热泵还包括回液装置(30);一个所述第一四通阀(50)、一个所述第一换热器(3)、一个所述第一节流机构(4)和一个所述第一单向阀(71)构成一组室外换热单元;所述主压缩机构(1)入口端依次通过第一低压气体管(6)、回液装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雄王谦黄从新张俊惠芳芳郭旗刘珂杨艳芳侯文生王玉琦
申请(专利权)人:刘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