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珏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安装的中医神经内科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8526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中医神经内科治疗仪,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该便于安装的中医神经内科治疗仪,包括治疗仪外框座,所述治疗仪外框座的底部与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治疗仪外框座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与压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压杆的底端贯穿减震器并延伸至减震器的内部与压块的顶部固定连接。该便于安装的中医神经内科治疗仪,通过滑块与滑槽的滑动连接以及连接块与滑杆的插接,使治疗仪本体放置在支撑板顶部,通过转盘带动螺杆转动,使螺杆带动夹板对治疗仪本体进行夹紧固定,不仅便于治疗仪本体的安装,而且安装效果好,操作较简单,省时省力。

An easy to install medical instrument for Chinese Medic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asy to install Chinese medicine medical instrument for neurology,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instruments.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he TCM treatment instrument for easy installation, including instrument frame seat, the seat frame at the bottom of the instrument and the fixed seat is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connection, the internal treatment instrument frame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plate, the supporting plate at the bottom of the four corners are fixed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seat, wherein the first connecting seat and the pressing rod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end, wherein the bottom end of the compression bar through the shock absorber and extends to the shock absorber and internal pressure bloc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he TCM treatment instrument for easy installation, by sliding the sliding block and the sliding groove connecting and inserting connecting block and the slide bar, the treatment instrument body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support plate, the screw is driven to rotate through a rotary disc, the screw rod drives the splint on body treatment instrument for clamping and fixing, not only for the treatment of instrument body installation and installation the effect is good, the operation is relatively simple, time-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中医神经内科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中医神经内科治疗仪。
技术介绍
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一)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二)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三)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四)妊娠控制。医疗器械种类繁多,其中包括中医神经内科治疗仪。目前市面中大部分中医神经内科治疗仪安装不便,需要使用专用的工具,操作起来较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中医神经内科治疗仪,解决了上述提到的目前市面中大部分中医神经内科治疗仪安装不便,需要使用专用的工具,操作起来较麻烦,费时费力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安装的中医神经内科治疗仪,包括治疗仪外框座,所述治疗仪外框座的底部与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治疗仪外框座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与压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压杆的底端贯穿减震器并延伸至减震器的内部与压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块的底部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减震器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的底部与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第二连接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底部与治疗仪外框座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治疗仪外框座内部的右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治疗仪本体的底部接触,所述治疗仪本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右侧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治疗仪本体左侧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方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端贯穿连接块并延伸至连接块的下方与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治疗仪外框座左侧的顶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左端设置有转盘,所述螺杆的右端贯穿治疗仪外框座并延伸至治疗仪外框座的内部与夹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夹板的右侧与治疗仪本体的左侧接触。优选的,所述减震器的开口处设置有挡块。优选的,所述挡块的中部开设有与压杆相适配的圆孔。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与滑杆相适配的通孔。优选的,所述治疗仪外框座与螺杆的连接处开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优选的,所述夹板的右侧设置有防滑垫。(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中医神经内科治疗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便于安装的中医神经内科治疗仪,通过设置的支撑板以及位于治疗仪本体右侧的滑块,并通过开设在治疗仪外框座上的滑槽以及设置的连接块和滑杆,同时通过设置的与转盘固定连接的螺杆以及与螺杆固定连接的夹板,从而通过滑块与滑槽的滑动连接以及连接块与滑杆的插接,使治疗仪本体放置在支撑板顶部,通过转盘带动螺杆转动,使螺杆带动夹板对治疗仪本体进行夹紧固定,从而不仅便于治疗仪本体的安装,而且安装效果好,操作较简单,省时省力。2、该便于安装的中医神经内科治疗仪,通过开设在连接块上与滑杆相适配的通孔,从而便于连接块与滑杆的插接,有效提高治疗仪本体安装的稳定性。3、该便于安装的中医神经内科治疗仪,通过开设在治疗仪外框座与螺杆连接处的与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从而方便转盘带动螺杆转动,便于带动夹板对治疗仪本体进行夹紧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减震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侧视图。图中:1治疗仪外框座、2固定座、3支撑板、4第一连接座、5压杆、6减震器、7压块、8弹簧、9挡块、10支撑杆、11第二连接座、12滑槽、13治疗仪本体、14滑块、15连接块、16滑杆、17螺杆、18转盘、19夹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中医神经内科治疗仪,如图1-3所示,包括治疗仪外框座1,治疗仪外框座1的底部与固定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治疗仪外框座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3,支撑板3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座4,第一连接座4与压杆5的顶端活动连接,压杆5的底端贯穿减震器6并延伸至减震器6的内部与压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减震器6的开口处设置有挡块9,便于对压杆5进行限位,挡块9的中部开设有与压杆5相适配的圆孔,提高压杆5动作的稳定性,使压杆5不易晃动,压块7的底部与弹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8的另一端与减震器6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减震器6的底部与支撑杆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效对震动进行缓冲,支撑杆10的底端与第二连接座11活动连接,第二连接座11的底部与治疗仪外框座1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治疗仪外框座1内部的右侧开设有滑槽12,支撑板3的顶部与治疗仪本体13的底部接触,治疗仪本体1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滑块14,滑块14的右侧与滑槽12的内壁滑动连接,治疗仪本体13左侧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块15,连接块15的上方设置有滑杆16,滑杆16的底端贯穿连接块15并延伸至连接块15的下方与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块15上开设有与滑杆16相适配的通孔,从而便于连接块15与滑杆16的插接,有效提高治疗仪本体13安装的稳定性,治疗仪外框座1左侧的顶部设置有螺杆17,螺杆17的左端设置有转盘18,螺杆17的右端贯穿治疗仪外框座1并延伸至治疗仪外框座1的内部与夹板19的左侧固定连接,治疗仪外框座1与螺杆17的连接处开设有与螺杆17相适配的螺纹孔,从而方便转盘18带动螺杆17转动,便于带动夹板19对治疗仪本体13进行夹紧固定,夹板19的右侧与治疗仪本体13的左侧接触,夹板19的右侧设置有防滑垫,增大与治疗仪本体13之间的摩擦力。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滑块14与滑槽12的滑动连接以及连接块15与滑杆16的插接,使治疗仪本体13放置在支撑板3顶部,通过转盘18带动螺杆17转动,使螺杆17带动夹板19对治疗仪本体13进行夹紧固定,从而不仅便于治疗仪本体13的安装,而且安装效果好。综上所述,该便于安装的中医神经内科治疗仪,通过设置的支撑板3以及位于治疗仪本体13右侧的滑块14,并通过开设在治疗仪外框座1上的滑槽12以及设置的连接块15和滑杆16,同时通过设置的与转盘18固定连接的螺杆17以及与螺杆17固定连接的夹板19,从而通过滑块14与滑槽12的滑动连接以及连接块15与滑杆16的插接,使治疗仪本体13放置在支撑板3顶部,通过转盘18带动螺杆17转动,使螺杆17带动夹板19对治疗仪本体13进行夹紧固定,从而不仅便于治疗仪本体13的安装,而且安装效果好,操作较简单,省时省力。其次,通过开设在连接块15上与滑杆16相适配的通孔,从而便于连接块15与滑杆16的插接,有效提高治疗仪本体13安装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开设在治疗仪外框座1与螺杆17连接处的与螺杆17相适配的螺纹孔,从而方便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安装的中医神经内科治疗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安装的中医神经内科治疗仪,包括治疗仪外框座(1),所述治疗仪外框座(1)的底部与固定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外框座(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座(4),所述第一连接座(4)与压杆(5)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压杆(5)的底端贯穿减震器(6)并延伸至减震器(6)的内部与压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块(7)的底部与弹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8)的另一端与减震器(6)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6)的底部与支撑杆(10)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0)的底端与第二连接座(1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11)的底部与治疗仪外框座(1)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治疗仪外框座(1)内部的右侧开设有滑槽(12),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与治疗仪本体(13)的底部接触,所述治疗仪本体(1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的右侧与滑槽(1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治疗仪本体(13)左侧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块(15),所述连接块(15)的上方设置有滑杆(16),所述滑杆(16)的底端贯穿连接块(15)并延伸至连接块(15)的下方与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治疗仪外框座(1)左侧的顶部设置有螺杆(17),所述螺杆(17)的左端设置有转盘(18),所述螺杆(17)的右端贯穿治疗仪外框座(1)并延伸至治疗仪外框座(1)的内部与夹板(19)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夹板(19)的右侧与治疗仪本体(13)的左侧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中医神经内科治疗仪,包括治疗仪外框座(1),所述治疗仪外框座(1)的底部与固定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外框座(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座(4),所述第一连接座(4)与压杆(5)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压杆(5)的底端贯穿减震器(6)并延伸至减震器(6)的内部与压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块(7)的底部与弹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8)的另一端与减震器(6)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6)的底部与支撑杆(10)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0)的底端与第二连接座(1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11)的底部与治疗仪外框座(1)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治疗仪外框座(1)内部的右侧开设有滑槽(12),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与治疗仪本体(13)的底部接触,所述治疗仪本体(1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的右侧与滑槽(1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治疗仪本体(13)左侧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块(15),所述连接块(15)的上方设置有滑杆(1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珏
申请(专利权)人:张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