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83743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嘴装置,其包括负压单元、第一移动单元、第二移动单元和吸附单元,其中第一移动单元和第二移动单元设置在负压单元内并且第二移动单元设置在第一移动单元下方,第一移动单元用于将吸附单元连接到负压单元,第一移动单元的通道能够与吸附单元的空腔以及通道连通并且与负压单元的第一环形空腔和第二环形空腔连通,负压单元的第一环形空腔与外部负压源连接,吸附单元能够在第一负压作用下向上运动并能够在第二负压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以便能够吸附纸张。该吸嘴装置在完成递纸动作后位于支撑板下面,避免了划伤纸张。

A kind of suction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suction nozzle device, comprising a vacuum unit, the first mobile unit, second mobile unit and adsorption unit, wherein the first mobile unit and second mobile unit is arranged in the negative pressure unit and second mobile unit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mobile unit, the mobile unit for the first adsorption unit is connected to the vacuum unit, the first mobile the unit can channel and cavity absorption unit and connected with the negative pressure channel and unit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annular cavity communicated with the annular cavity, the first annular cavity with an external vacuum source connected with negative pressure adsorption unit, unit in the first under the action of negative pressure moves up and down in the second to move under the action of negative pressure, so as to adsorption paper. The suction device is located under the supporting plate after completing the paper delivery, and avoids the scratch pa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附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吸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吸嘴装置有2个工位。当开始吸气时,活塞盖与阀芯压缩弹簧上升,直到吸嘴装置略高于支撑板,皮碗将纸张吸住后,送到相应的位置后,完成一次递纸过程。停止吸气,阀芯与活塞盖在压簧的回复力作用下,下降到吸筒的底部,然后退回到起始位置,完成一次吸纸、递纸过程。存在问题:吸嘴装置吸住纸张时,阀芯下降到吸筒的底部,皮碗将吸住纸张下降一段距离,纸张可能会出现变形褶皱情况,导致在递纸过程中,损坏纸张;且回退过程中,皮碗和正在向前运动的纸张接触,容易划伤纸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吸嘴装置,以解决现有吸嘴装置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吸嘴装置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吸嘴装置,其中所述吸嘴装置包括负压单元、第一移动单元、第二移动单元和吸附单元,其中第一移动单元和第二移动单元设置在负压单元内并且第二移动单元设置在第一移动单元下方,第一移动单元用于将吸附单元连接到负压单元,第一移动单元的通道能够与吸附单元的空腔以及通道连通并且与负压单元的第一环形空腔和第二环形空腔连通,负压单元的第一环形空腔与外部负压源连接,使得在负压单元、第一移动单元和吸附单元之间产生第一负压,第一移动单元在第一负压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吸附单元向上运动,以便使得上升后的吸附单元吸附纸张,随着第一移动单元沿着负压单元向上运动,使得在负压单元、第一移动单元、第二移动单元和吸附单元之间产生第二负压,第一移动单元在其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向下运动,第二移动单元在第二负压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并与第一移动单元抵接,使得下降后的吸附单元吸附纸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吸嘴装置,其中负压单元包括端盖、带有环形腔的吸筒和挡圈,端盖连接到吸筒的顶部,挡圈连接到吸筒的底部,吸筒邻近端盖处设置有开口,开口与外部负压源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吸嘴装置,其中吸筒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环形腔和第二环形腔,端盖包括彼此连接的卡接部和连接部和设置在连接部的卡槽,卡接部卡接到吸筒的第一环形腔的外部,连接部与吸筒的第一环形腔抵接,紧固件穿过吸筒第一环形腔的外壁与端盖的卡槽结合,从而将端盖固定到吸筒的第一环形腔,第二环形腔的底部设置有环形槽,挡圈安装到环形槽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吸嘴装置,其中第一移动单元包括阀芯、设置在阀芯内的通道和设置在阀芯外的弹性元件,其中阀芯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环形部和第二环形部,第一环形部的外径小于第二环形部的外径,第一环形部的外壁上设置有通孔,从而使得第一移动单元的通道与负压单元的第一环形腔和第二环形腔连通,弹性元件设置在端盖和阀芯的第一环形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吸嘴装置,其中第二移动单元为活塞盖,其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环形部和第二环形部,其中第一环形部的外径小于第二环形部的外径,第二移动单元抵靠在吸筒的第二环形腔的内壁并且设置在第一移动单元和挡圈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吸嘴装置,其中吸附单元包括带有通道的吸头、连接到吸头外部的皮碗和空腔,其中空腔形成于吸头上方与皮碗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吸嘴装置,其中吸头包括头部和颈部,通道贯穿吸头的头部和颈部,空腔与通道连通,吸附单元通过吸头的颈部与第一移动单元的通道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吸嘴装置,其中吸头的颈部与第一移动单元的通道螺纹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吸嘴装置,其中当皮碗吸住纸张向前递纸并送到相应位置后,开口停止吸气,皮碗与纸张分离,阀芯与活塞盖下降到吸筒的底部。本专利技术的吸嘴装置,吸嘴装置有3个工位。吸嘴装置将纸张吸住时,皮碗位置略高于支撑板2-3mm,此时,阀芯不会下降到吸筒的底部,而是停在一个平衡状态位置,皮碗吸住纸张进行向前递纸,支撑板用来支撑纸张。纸张到达相应位置后,递纸动作完成,回退过程时吸嘴装置位于支撑板下面,避免了吸嘴装置中的皮碗退到起始位置过程中,将纸张划伤。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吸嘴装置的剖面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的吸嘴装置的剖面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处于第三工作位置的吸嘴装置的剖面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多个吸嘴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吸嘴装置的剖面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的吸嘴装置的剖面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处于第三工作位置的吸嘴装置的剖面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多个吸嘴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吸嘴装置100包括负压单元1、第一移动单元2、第二移动单元3和吸附单元4,其中第一移动单元2和第二移动单元3设置在负压单元内1并且第二移动单元3设置在第一移动单元底部2,第一移动单元2用于将吸附单元4连接到负压单元1,第一移动单元2的通道24能够与吸附单元4的空腔42以及通道43连通并且与负压单元1的第一环形空腔10和第二环形空腔11连通,负压单元的空腔与外部负压源连接,使得首先在负压单元1、第一移动单元2和吸附单元4之间产生第一负压,第一移动单元2在第一负压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吸附单元4向上运动,以便使得上升后的吸附单元4吸附纸张6,随着第一移动单元2沿着负压单元1向上运动,使得在负压单元1、第一移动单元2、第二移动单元3和吸附单元4之间产生第二负压,第一移动单元2在其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向下运动,第二移动单元3在第二负压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并与第一移动单元2抵接,使得下降后的吸附单元4吸附纸张6。如图1-图4所示,负压单元1包括端盖13、带有环形腔10、11的吸筒16和挡圈14,端盖13连接到吸筒16的顶部,挡圈14连接到吸筒16的底部,吸筒16邻近端盖13处设置有开口17,开口17与外部负压源连通,使得在环形腔10、11中形成负压。吸筒16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环形腔10和第二环形腔11。端盖13包括彼此连接的卡接部130和连接部131和设置在连接部131的卡槽132,卡接部130卡接到吸筒16的第一环形腔10的外部,连接部131与吸筒16的第一环形腔10抵接,紧固件(未示出)穿过吸筒第一环形腔10的外壁与端盖13的卡槽132结合,从而将端盖13固定到吸筒16的第一环形腔10。第二环形腔11的底部设置有环形槽12,挡圈14安装到环形槽12中。如图1-图4所示,第一移动单元2包括阀芯20、设置在阀芯20内的通道24和设置在阀芯20外的弹性元件23,其中阀芯20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环形部21和第二环形部22,第一环形部21的外径小于第二环形部22的外径。第一环形部21的外壁上设置有通孔210,从而使得第一移动单元的通道24与负压单元1的第一环形腔10和第二环形腔11连通。弹性元件23设置在端盖13和阀芯20的第一环形部21之间。如图1-图4所示,第二移动单元3为活塞盖33,其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环形部30和第二环形部32,其中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吸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装置包括负压单元、第一移动单元、第二移动单元和吸附单元,其中第一移动单元和第二移动单元设置在负压单元内并且第二移动单元设置在第一移动单元下方,第一移动单元用于将吸附单元连接到负压单元,第一移动单元的通道能够与吸附单元的空腔以及通道连通并且与负压单元的第一环形空腔和第二环形空腔连通,负压单元的第一环形空腔与外部负压源连接,使得在负压单元、第一移动单元和吸附单元之间产生第一负压,第一移动单元在第一负压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吸附单元向上运动,以便使得上升后的吸附单元吸附纸张,随着第一移动单元沿着负压单元向上运动,使得在负压单元、第一移动单元、第二移动单元和吸附单元之间产生第二负压,第一移动单元在其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向下运动,第二移动单元在第二负压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并与第一移动单元抵接,使得下降后的吸附单元吸附纸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装置包括负压单元、第一移动单元、第二移动单元和吸附单元,其中第一移动单元和第二移动单元设置在负压单元内并且第二移动单元设置在第一移动单元下方,第一移动单元用于将吸附单元连接到负压单元,第一移动单元的通道能够与吸附单元的空腔以及通道连通并且与负压单元的第一环形空腔和第二环形空腔连通,负压单元的第一环形空腔与外部负压源连接,使得在负压单元、第一移动单元和吸附单元之间产生第一负压,第一移动单元在第一负压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吸附单元向上运动,以便使得上升后的吸附单元吸附纸张,随着第一移动单元沿着负压单元向上运动,使得在负压单元、第一移动单元、第二移动单元和吸附单元之间产生第二负压,第一移动单元在其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向下运动,第二移动单元在第二负压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并与第一移动单元抵接,使得下降后的吸附单元吸附纸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嘴装置,其特征在于,负压单元包括端盖、带有环形腔的吸筒和挡圈,端盖连接到吸筒的顶部,挡圈连接到吸筒的底部,吸筒邻近端盖处设置有开口,开口与外部负压源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嘴装置,其特征在于,吸筒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环形腔和第二环形腔,端盖包括彼此连接的卡接部和连接部和设置在连接部的卡槽,卡接部卡接到吸筒的第一环形腔的外部,连接部与吸筒的第一环形腔抵接,紧固件穿过吸筒第一环形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首云飞杨成文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长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