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8315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21:13
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垂直悬挑于主体结构外侧面;包括有至少两层,其中下层为镂空框架结构,次下层为劲性梁、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组合结构;所述镂空框架结构包括有沿横向、平行间隔悬挑于主体结构外侧面的下层主梁和连接在相邻下层主梁前端之间的下层边梁;所述组合结构包括有沿横向、平行间隔悬挑于主体结构外侧面的劲性主梁,连接在相邻劲性主梁前端之间的劲性边梁和浇筑在劲性主梁与劲性边梁之间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所述劲性主梁前端与下层主梁前端之间支撑有边立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底模及钢筋混凝土楼板模板加固困难、施工危险系数高的技术问题。

A High Altitude Long Span Cantilever Structure

A high-altitude large-span cantilevered structure, vertical cantilever on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outer side; including at least two layer, wherein the lower hollow frame structure, a lower composite structure of rigid beams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the hollow frame structure comprises a lower girder along the transverse and parallel spaced cantilever on the main structure the outer side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ront end and the adjacent lower girder lower edge beam;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comprises a cantilever, laterally spaced parallel to the main structure of lateral stiffness of girder, rigid connection between adjacent steel girder front edge beam and between the steel girder and the concrete strength of beams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side column support between the steel girder and the lower girder front end.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the traditional high altitude large-span cantilever structure, the bottom mould and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floor formwork, which are difficult to reinforce and high in construction ri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呈现出造型奇特、结构复杂的特点,同时也给工程师们带来了诸多挑战。特别是公共建筑,常采用高空大悬挑的手法来满足建筑造型要求,凸显建筑立面上的层次感,但对于这种大跨度悬挑结构,从受力及功能角度出发都必须进行特殊的结构设计,包括构件材料选型、截面尺寸、连接方式等。例如,一栋塔楼在高空位置设置三层大跨度悬挑结构,下层为镂空钢骨架仅有悬挑钢梁及外边梁,无楼层板)、中间层为大截面悬挑劲性梁、大截面劲性边梁、钢筋混凝土楼板、上层为钢筋桁架楼层板。然而,此类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在全国类似工程罕见,可参考的技术资料较少。此类结构特点是:高度高、悬挑跨度大、超大截面悬挑劲性梁线荷载大,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支撑架无立足位置。特别是对于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及施工,若稍有不当,即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故完善此类高空大跨度现浇悬挑劲性梁、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技术很有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要解决传统的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底模及钢筋混凝土楼板模板加固困难、施工危险系数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垂直悬挑于主体结构外侧面;包括有至少两层,其中下层为镂空框架结构,次下层为劲性梁、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组合结构;所述镂空框架结构包括有沿横向、平行间隔悬挑于主体结构外侧面的下层主梁和连接在相邻下层主梁前端之间的下层边梁;所述组合结构包括有沿横向、平行间隔悬挑于主体结构外侧面的劲性主梁,连接在相邻劲性主梁前端之间的劲性边梁和浇筑在劲性主梁与劲性边梁之间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所述劲性主梁与下层主梁对应设置,其中劲性主梁的顶面与劲性边梁的顶面平齐,劲性主梁的底面超出劲性边梁的底面;所述劲性主梁前端与下层主梁前端之间支撑有边立柱。优选的,所述劲性主梁的高度为劲性边梁高度的1.5~2.5倍。优选的,所述劲性主梁包括有垂直连接在主体结构外侧面的劲性主梁型钢主体,平行于劲性主梁长轴方向、设置在劲性主梁型钢主体四周的劲性主梁主筋、环箍在劲性主梁主筋外侧的环向劲性主梁箍筋以及浇筑在劲性主梁型钢主体外侧的劲性主梁混凝土;其中劲性主梁型钢主体为工字钢或者槽钢或者方钢或者H型钢制成。优选的,所述劲性边梁包括有平行于主体结构外侧面、连接在相邻劲性主梁前端之间的劲性边梁型钢主体,平行于劲性边梁长轴方向、设置在劲性边梁型钢主体四周的劲性边梁主筋、环箍在劲性边梁主筋外侧的环向劲性边梁箍筋以及浇筑在劲性边梁型钢主体外侧的劲性边梁混凝土;其中劲性边梁型钢主体为工字钢或者槽钢或者方钢或者H型钢制成。优选的,所述镂空框架结构上、相邻下层主梁顶部之间沿纵向均平行间隔设置有连梁;纵向的连梁之间通过沿横向平行间隔设置的纵向通长固定型钢连接。优选的,所述镂空框架结构的前端、沿横向平行间隔设有一组悬挑钢梁;所述悬挑钢梁的末端固定在靠近镂空框架结构中部的连梁上。优选的,所述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还包括有钢筋桁架楼层板结构;所述钢筋桁架楼层板结构位于组合结构的上方、垂直悬挑于主体结构外侧面;所述钢筋桁架楼层板结构包括有上层主梁、上层边梁以及上层钢筋桁架板;所述上层主梁与劲性主梁对应设置,上层边梁与劲性边梁对应设置;其中上层主梁的顶面与上层边梁的顶面平齐;所述上层钢筋桁架板搭设在上层主梁与上层边梁顶部之间。优选的,所述组合结构与钢筋桁架楼层板结构的前端之间设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与边立柱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上层钢筋桁架板为钢筋桁架和浇筑在其外侧的混凝土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悬挑结构中至少有两层,其中下层为镂空框架结构,施工次上层结构时,此镂空框架结构上能够搭设支撑平台作为次上层劲性梁、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组合结构的施工平台,使得在此支撑平台上的搭设次上层劲性梁、楼板模板支撑变得方便、简单。2、本技术中的下层镂空框架结构包括下层主梁和下层边梁,施工时能够根据需要在下层主梁和下层边梁上搭设临时支撑平台,在施工结束后能够拆除循环使用,节约了成本加快施工进度。3、本技术中在镂空框架结构的前端、沿横向平行间隔设有一组悬挑钢梁作为临边防护,提高了施工的安全系数,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4、本技术利用下层镂空框架搭设支撑平台作为钢筋混凝土楼板支撑架基础,并在悬挑钢梁进行外防护架搭设,次上层施工时,搭设的支撑受力明确、施工便利,成功解决了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模板支撑体系及安全防护施工难的问题,保证了施工安全与质量、节约了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5、本技术的下层镂空框架中连接有连梁,并采用固定型钢将连梁整体连接,增加了支撑平台的稳定性,并且在连梁与固定型钢构成的结构下方还能够加挂设安全网,进一步增加施工的安全性。6、本技术解决了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的挑劲性梁底模及钢筋混凝土楼板模板难加固、支撑难的技术问题;具有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可行、施工便利、质量可控和材料节约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劲性主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劲性边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下层镂空框架结构上支设模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体结构、2-连梁、3-钢筋混凝土楼板、4-劲性主梁、41-劲性主梁型钢主体、42-劲性主梁主筋、43-劲性主梁箍筋、44-劲性主梁混凝土、5-劲性边梁、51-劲性边梁型钢主体、52-劲性边梁主筋、53-劲性边梁箍筋、54-劲性边梁混凝土、6-下层主梁、7-下层边梁、8-边立柱、9-固定型钢、10-悬挑钢梁、11-上层主梁、12-上层边梁、13-上层钢筋桁架板、14-支撑立柱、15-外防护架。具体实施方式总体设计思路:根据结构设计意图及受力特点,悬挑结构次下层劲性主梁4为主受力构件,劲性主梁模板支撑体系利用劲性主梁型钢主体41自身进行承载,采用倒置U型螺杆及高强度螺母固定型钢的方式吊挂梁底模;次下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3采用扣件式式钢管支撑架,钢筋混凝土楼板3相应位置下方的下层镂空钢骨架上设置支撑平台作为模板的支撑架基础、施工操作平台及安全防护平台。图1至图3所示,这种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垂直悬挑于主体结构1外侧面;包括有三层,其中下层为镂空框架结构,次下层为劲性梁、楼板的组合结构;所述镂空框架结构包括有沿横向、平行间隔悬挑于主体结构1外侧面的下层主梁6和连接在相邻下层主梁6前端之间的下层边梁7;所述组合结构包括有沿横向、平行间隔悬挑于主体结构1外侧面的劲性主梁4,连接在相邻劲性主梁4前端之间的劲性边梁5和浇筑在劲性主梁4与劲性边梁5之间的钢筋混凝土楼板3;所述劲性主梁4与下层主梁6对应设置,其中劲性主梁4的顶面与劲性边梁5的顶面平齐,劲性主梁4的底面超出劲性边梁5的底面;所述劲性主梁4前端与下层主梁6前端之间支撑有边立柱8;所述组合结构与钢筋桁架楼层板结构的前端之间设有支撑立柱14;所述支撑立柱14与边立柱8对应设置;所述上层钢筋桁架板13为钢筋桁架和浇筑在其外侧的混凝土构成。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垂直悬挑于主体结构外侧面;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两层,其中下层为镂空框架结构,次下层为劲性梁、钢筋混凝土楼板(3)的组合结构;所述镂空框架结构包括有沿横向、平行间隔悬挑于主体结构(1)外侧面的下层主梁(6)和连接在相邻下层主梁(6)前端之间的下层边梁(7);所述组合结构包括有沿横向、平行间隔悬挑于主体结构(1)外侧面的劲性主梁(4),连接在相邻劲性主梁(4)前端之间的劲性边梁(5)和浇筑在劲性主梁(4)与劲性边梁(5)之间的钢筋混凝土楼板(3);所述劲性主梁(4)与下层主梁(6)对应设置,其中劲性主梁(4)的顶面与劲性边梁(5)的顶面平齐,劲性主梁(4)的底面超出劲性边梁(5)的底面;所述劲性主梁(4)前端与下层主梁(6)前端之间支撑有边立柱(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垂直悬挑于主体结构外侧面;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两层,其中下层为镂空框架结构,次下层为劲性梁、钢筋混凝土楼板(3)的组合结构;所述镂空框架结构包括有沿横向、平行间隔悬挑于主体结构(1)外侧面的下层主梁(6)和连接在相邻下层主梁(6)前端之间的下层边梁(7);所述组合结构包括有沿横向、平行间隔悬挑于主体结构(1)外侧面的劲性主梁(4),连接在相邻劲性主梁(4)前端之间的劲性边梁(5)和浇筑在劲性主梁(4)与劲性边梁(5)之间的钢筋混凝土楼板(3);所述劲性主梁(4)与下层主梁(6)对应设置,其中劲性主梁(4)的顶面与劲性边梁(5)的顶面平齐,劲性主梁(4)的底面超出劲性边梁(5)的底面;所述劲性主梁(4)前端与下层主梁(6)前端之间支撑有边立柱(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劲性主梁(4)的高度为劲性边梁(5)高度的1.5~2.5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劲性主梁(4)包括有垂直连接在主体结构(1)外侧面的劲性主梁型钢主体(41),平行于劲性主梁(4)长轴方向、设置在劲性主梁型钢主体(41)四周的劲性主梁主筋(42)、环箍在劲性主梁主筋(42)外侧的环向劲性主梁箍筋(43)以及浇筑在劲性主梁型钢主体(41)外侧的劲性主梁混凝土(44);其中劲性主梁型钢主体(41)为工字钢或者槽钢或者方钢或者H型钢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劲性边梁(5)包括有平行于主体结构(1)外侧面、连接在相邻劲性主梁(4)前端之间的劲性边梁型钢主体(51),平行于劲性边梁(5)长轴方向、设置在劲性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还向州王介炀葛然钱建基陈威张雷陈建军谢宏雨钱沨沈培井双全李林周郝旭珍陆夏沈傲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