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布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8202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刺绣布料,旨在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良好的弹性以及良好的透气性等优点的刺绣布料,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本层和通过刺绣工艺固定在基本上的花型立体层,所述基本层包括上层、底层以及位于上层和底层之间的加固层,所述加固层包括经线和纬线,所述经线采用金属丝线、磁性丝线混合呈麻花状相加捻的结构,所述纬线包括缠绕线和并列排布的第一基线、第二基线,所述缠绕线交替缠绕第一基线和第二基线,缠绕线从下方缠绕第一基线后,从第一基线和第二基线之间进入下方缠绕第二基线,再从第一基线和第二基线之间进入下方缠绕第一基线,依次交替缠绕包覆两根基线,所述经线和纬线采用角度斜纹组织编织结合交织之间形成透气孔。

embroidered fabric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embroidery cloth, which aims to provide a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good flexibility and good permeability and other advantages of embroidery cloth,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including the basic layer and by embroidery pattern basically fixed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layer, the base layer comprises an upper layer, and is located in the bottom the reinforcement layer between the top and bottom, the reinforcing layer including the warp and weft, the warp yarn, silk mixed with metal magnetic twist twisting phase structure was, the weft comprises a winding and the first base line, the parallel arrangement of second baseline, the first winding winding alternately at baseline and second baseline. The winding line from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winding after entering the lower baseline, from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baseline baseline winding second baseline, then from entering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under the baseline baseline The first base line of the square winding is alternately wrapped and covered with two baselines in turn. The meridians and weft lines are formed by holes and weaves, weaving and interwe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刺绣布料
本技术涉及纺织工艺品
,特别涉及一种刺绣布料。
技术介绍
刺绣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之一,早在远古时代就伴随着祭天礼器(青铜器、玉器)、陶器和织物而诞生,且世代更迭生生不息。如今,传统手工刺绣在工业化生产的浪潮中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公开号为CN2933912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机织锦镶绣工艺品,包括有布料,布料上制有凹凸花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料是甲布料和乙布料两块布料,甲布料和乙布料之间有镶拼的连接线,甲布料和乙布料上有凹凸花型。这种手机织锦镶绣工艺品的甲布料上为手工镶绣,随着电商的发展,现在很少在实体店买衣服,网上买来的经常出现尺寸不合的问题,以至于使用后,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花型走型,影响美观,同时甲布料与乙布料容易产生分层,因此,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刺绣布料,其具有结构简单、良好的弹性以及良好的透气性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刺绣布料,包括基本层和通过刺绣工艺固定在基本层上的花型立体层,所述基本层包括上层、底层以及位于上层和底层之间的加固层,所述加固层包括经线和纬线,所述经线采用金属丝线、磁性丝线混合呈麻花状相加捻的结构,所述纬线包括缠绕线和并列排布的第一基线、第二基线,所述缠绕线交替缠绕第一基线和第二基线,缠绕线从下方缠绕第一基线后,从第一基线和第二基线之间进入下方缠绕第二基线,再从第一基线和第二基线之间进入下方缠绕第一基线,依次交替缠绕包覆两根基线,所述经线和纬线采用角度斜纹组织编织,结合交织之间形成透气孔。如此设置,由基本层和花型立体层组成,使得加固层整体具有较好的结构支撑能力,另外,纬线包括缠绕线和并列排布的第一基线、第二基线,花型立体层加工到基本层上以后,纬线能提供较好的缝纫空间,纬线能很好的保护经线在整体中的复位效果,同时经线与纬线的结合还形成方便气流流通的透气孔,使得刺绣布料制成的服饰穿着更具有舒适感。进一步设置:所述经线的外表面还包覆有蛹蛋白纤维纱线,在加捻过程中,所述金属丝线向左旋转,磁性丝线同时向右旋转,来拥抱金属丝线。如此设置,蛹蛋白纤维纱线选用优良的动物蛋白和纯净的天然植物纤维制成,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很好的提高经线的实用性。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基线和第二基线均采用弹丝。如此设置,能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并且使加固层具有较好的弹性,从而具有更好的复位能力。进一步设置:所述经线与纬线的直径大小比为1:1.1~1.5。如此设置,经线与纬线1:1.1-1.5的直接大小比,形成的结构上形成若干个凹处,能进一步的提高加固层在底层和上层之间的透气性。进一步设置:所述经线和纬线的表面均设有防油层。如此设置,在经线和纬线的表面加设的防油层能有效的对经线和纬线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在实际穿着中,减少汗液中带有的油质粘黏在布料上,从而起到了良好的防堵作用,进一步提高透气性的性能。进一步设置:所述金属丝线为金、银、镍、铬或钛中的一种拉成细丝纤维状。如此设置,金属丝线为金、银、镍、铬或钛中的一种,使用寿命较好,并且拉成细丝纤维状能有效的提高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设置:所述经线密度为每厘米20-40根,所述纬线密度为每厘米30-50根。如此设置,经线密度为每厘米20-40根,纬线密度为每厘米30-50根,采用这样的密度有利于使布料具有更好的透气性和使用舒适度。进一步设置:所述加固层与上层贴合,上层和加固层通过缝纫线上下贯穿底层固定在底层上。如此设置,生产方式简单,能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基本层和花型立体层组成,其中基本层通过上层、底层以及位于上层和底层之间的加固层结合而成,在加固层的作用下使得布料整体具有良好的结构支撑能力;2、加固层由经线和纬线采用角度斜纹组织编织结合交织而成,并且在交织处形成透气孔,使得加固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3、纬线由弹丝以及沿弹丝呈螺旋式缠绕的竹原纤维、涤纶丝组成,整体组成结构能大大提高经线的韧性强度,从而能大大的提高加固层的弹性质量,使得布料发生形变后具有很好的复原能力,同时对弹丝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刺绣布料的各层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刺绣布料中加固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刺绣布料在图2中A区域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刺绣布料在加固层中经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刺绣布料在加固层中纬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1、上层;102、底层;103、加固层;104、缝纫线;105、花型立体层;1、经线;11、金属丝线;12、磁性丝线;13、蛹蛋白纤维;2、纬线;21、第一基线;22、第二基线;23、缠绕线;3、透气孔;4、防油层。具体实施方式下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刺绣布料,如图1所示,包括基本层和通过刺绣工艺固定在基本层上的花型立体层105,基本层包括了上层101、底层102以及位于上层101和底层102之间的加固层103,一般的,加固层103与上层101贴合,上层101和加固层103通过缝纫线104上下贯穿底层102固定在底层102上。结合图2和3所示,加固层103包括了经线1和纬线2,结合图4所示,其中经线1采用金属丝线11、磁性丝线12混合呈麻花状相加捻的结构,在经线1的外表面还包覆有蛹蛋白纤维13纱线,在加捻过程中,金属丝线11向左旋转,磁性丝线12同时向右旋转,来拥抱金属丝线11,蛹蛋白纤维13纱线选用优良的动物蛋白和纯净的天然植物纤维制成,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其中丝氨酸、苏氨酸等具有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加速伤口愈合,防止皮肤衰老的功能。另外,结合图5所示,纬线2包括了缠绕线23和并列排布的第一基线21、第二基线22,通常第一基线21和第二基线22均会采用弹丝,具体的结构方式为缠绕线23交替缠绕第一基线21和第二基线22,缠绕线23从下方缠绕第一基线21后,从第一基线21和第二基线22之间进入下方缠绕第二基线22,再从第一基线21和第二基线22之间进入下方缠绕第一基线21,依次交替缠绕包覆两根基线,经线1和纬线2采用角度斜纹组织编织结合交织之间形成透气孔3。在实际生产中,经线1和纬线2采用角度斜纹组织编织结合交织之间形成透气孔3,通常经线1密度为每厘米20-40根,纬线2密度为每厘米30-50根,优化的方案,经线1密度为每厘米29根,纬线2密度为每厘米44根,采用这样的密度有利于使布料具有更好的透气性和使用舒适度,一般的,经线1与纬线2的直径大小比为1:1.1~1.5,优选用1:1.4,这样的大小比,形成的结构上形成若干个凹处,能进一步的提高加固层103在底层102和上层101之间的透气性。另外,在经线1和纬线2的表面加设的防油层4能有效的对经线1和纬线2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在实际穿着中,减少汗液中带有的油质粘黏在布料上,从而起到了良好的防堵作用,进一步提高透气性的性能。防油层4采用PTFE材料制造,防油层4均匀的分布在涤纶面料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刺绣布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刺绣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本层和通过刺绣工艺固定在基本层上的花型立体层(105),所述基本层包括上层(101)、底层(102)以及位于上层(101)和底层(102)之间的加固层(103),所述加固层(103)包括经线(1)和纬线(2),所述经线(1)采用金属丝线(11)、磁性丝线(12)混合呈麻花状相加捻的结构,所述纬线(2)包括缠绕线(23)和并列排布的第一基线(21)、第二基线(22),所述缠绕线(23)交替缠绕第一基线(21)和第二基线(22),缠绕线(23)从下方缠绕第一基线(21)后,从第一基线(21)和第二基线(22)之间进入下方缠绕第二基线(22),再从第一基线(21)和第二基线(22)之间进入下方缠绕第一基线(21),依次交替缠绕包覆两根基线,所述经线(1)和纬线(2)采用角度斜纹组织编织,结合交织之间形成透气孔(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刺绣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本层和通过刺绣工艺固定在基本层上的花型立体层(105),所述基本层包括上层(101)、底层(102)以及位于上层(101)和底层(102)之间的加固层(103),所述加固层(103)包括经线(1)和纬线(2),所述经线(1)采用金属丝线(11)、磁性丝线(12)混合呈麻花状相加捻的结构,所述纬线(2)包括缠绕线(23)和并列排布的第一基线(21)、第二基线(22),所述缠绕线(23)交替缠绕第一基线(21)和第二基线(22),缠绕线(23)从下方缠绕第一基线(21)后,从第一基线(21)和第二基线(22)之间进入下方缠绕第二基线(22),再从第一基线(21)和第二基线(22)之间进入下方缠绕第一基线(21),依次交替缠绕包覆两根基线,所述经线(1)和纬线(2)采用角度斜纹组织编织,结合交织之间形成透气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绣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1)的外表面还包覆有蛹蛋白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业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