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车擦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8160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15:11
一种洗车擦干装置,包括机架、位于机架顶部上且能相对机架来回移动的移动架体、置于移动架体上的擦干单元,置于移动架体中能相对于移动架体转动的转动轴,转动轴与转动轴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擦干单元的上部与转动轴相联动,擦干单元中的擦干布能受重力自动下垂而接触于停在除水区位置的车身上,移动架体还设置有能摆动擦干布的摆动装置。其优点在于:整个装置完全摒弃了靠旋转的辊刷接触车身来擦拭除水的传统方案,只采用一根转动轴及擦干布单元等结构,通过擦干布的前后、左右摆动及拍打车身等工艺实现对车身的良好去污目的,擦干布拆卸十分便捷,清洗与除水结构的一体化集成变得可行,制造成本也低,很好地满足了擦干布日常清洗维护等现实需求。

A washing and drying device for car washing

A dry wash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is located in the top of the frame and can move relative to the frame frame, a moving frame dry unit body, a movable frame body can move relative to the frame body to rotate the rotating shaft,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rotating shaft driving device is connected, the upper part of the drying unit with the rotating shaft linkage, dry unit dry cloth can automatically by gravity sag and in contact with water in addition to stop position on the body of the movable frame bod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swing device for swing dry cloth. The whole device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letely eliminating the roller brush contact body rotation to wipe the traditional scheme except water, using only one rotating shaft and dry cloth unit structure, to achieve good decontamination of the body before and after the dry cloth, swinging and flapping body process, dry cloth disassembly is very convenient in addi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water cleaning and structure integration becomes feasible, low cost, good to meet the dry cloth daily cleaning maintenance dem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洗车擦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清洗设备领域,尤其指一种用于洗车机的洗车擦干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脑洗车机,在给汽车车身表面除水时有采用旋转的辊刷进行擦干的方式,其擦干刷的结构较为复杂,机构占用空间大,也难以对刷布做经常性的拆、装和清洗。因此,擦干工艺的技术方案一直不理想,适用性受到影响,市场推广普及成问题。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0910138590.3名称为《擦干用刷子》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吸水性不降低而耐久性及拉伸强度提高的干燥用刷子。擦干用刷子设于洗车机本体上,使洗车机本体与被洗车辆做水平方向的相对移动的同时,将附着于上述被洗车辆表面的水滴做擦拭。布制刷子单体的单面的整面以热压着处理,在使热压着处理面成为内侧地折叠的状态下,配置于轴体侧。通过与轴体成一体状而旋转,由此,以离心力伸展而使旋转的布制刷子单体通过使未热压处理的另一面(非热压处理面)接触于被洗车辆的表面,水滴的擦拭不会使吸收性降低,而且不会损伤被洗车辆的两侧面,可经常适当地进行。该专利描述的擦干刷工作方式,通过轴体带动刷子旋转,以布制刷子与车身的接触来做擦拭,需要检测、控制刷子与车身的合理距离,整体结构复杂,刷子拆装费事,因此机构体积较大、刷布清洗不便,亟待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洗车擦干装置,本系统结构新颖,体积小,对车身除水效率高,用于擦干车身的擦干单元更换、清洗方便。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洗车擦干装置,包括机架、位于机架顶部上且能相对机架来回移动的移动架体、置于移动架体上的擦干单元,其特征在于:本洗车擦干装置还包括有置于移动架体中能相对于移动架体转动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转动轴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擦干单元的上部与转动轴相联动,所述擦干单元中的擦干布能受重力自动下垂而接触于停在除水区位置的车身上,所述移动架体还设置有能摆动擦干布的摆动装置。作为改进,所述摆动装置包括能拨动擦干单元中擦干布的拨杆,所述拨杆呈“凵”字形,在所述拨杆的“凵”字形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分别设置在转动轴的相应位置上、能与转动轴一起转动,转动时拨杆中的底杆能贴置于擦干布的一侧面上将擦干布撩起,并在凸轮与转动轴的连接处设置有当凸轮转动到设定位置时,凸轮与转动轴相互脱离而能使拨杆自动复位的脱离机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架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当凸轮触碰第一限位块时,脱离机构使凸轮与转动轴不再同步转动,当凸轮触碰第二限位块时,凸轮回复到初始位置,脱离机构包括第一棘轮、铁制的第一棘爪、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第一棘爪复位电磁铁,具体为:所述第一棘轮与凸轮一侧的转动轴相固定;所述第一棘爪为能相对凸轮转动的翘板状结构,第一棘爪的中部转轴能转动地设置在凸轮上,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能分别吸附第一棘爪两端地固定在凸轮上;第一棘爪复位电磁铁设置在第二限位块一侧的移动架体上,第一棘爪复位电磁铁通电时,第一棘爪被第二磁体吸住,使第一棘轮与第一棘爪扣合带动凸轮旋转。作为改进,所述擦干单元包括由挂杆、连接片和N片擦干布组成,所述挂杆的两端通过各自的吊耳与转动轴相连接,所述吊耳与转动轴的连接处设置有能使挂杆与转动轴一起转动亦能使挂杆与转动轴相分离的离合器,所述连接片的上端与挂杆相连接,连接片的下端与擦干布上边脱卸式相连接,所述N为大于1的自然数。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片的下端可优选与擦干布通过纽扣或/和雌雄扣相连接。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挂杆上可优选套置能在挂杆上来回移动的套管,所述连接片的上边与套管相连接,并在移动架体上设置有能带动套管沿挂杆来回移动的拉动装置。进一步改进,所述拉动装置包括有第三棘轮、第三转动凸轮、铁制的第三棘爪、拉绳、第三复位弹簧、第五磁体、第六磁体、第五限位块、第三复位电磁铁、第六限位块组成;第五限位块与第六限位块安装在吊耳上,第三转动凸轮上带有止位块,当止位块顶触在第六限位块上时,第三转动凸轮与挂架相对静止;所述第三棘轮与第三转动凸轮一侧的转动轴相固定,所述第三棘爪为能相对第三转动凸轮转动的翘板状结构,第三棘爪的中部转轴能转动地设置在第三转动凸轮上,第五磁体和第六磁体能分别吸附第三棘爪两端地固定在第三转动凸轮上;第三复位电磁铁设置在第六限位块一侧的移动架体上,当第六限位块与止位块顶触时,第三复位电磁铁通电动作,则使第三棘爪向第六磁体趋近并被吸附,使第三棘轮与第三棘爪扣合带动第三转动凸轮旋转;所述拉绳一端固定在套管的端部,另一端固定在第三转动凸轮的外缘上,随着第三转动凸轮的往复转动,拉绳带动套管沿着挂杆来回移动,第三复位弹簧套接在挂杆上,第三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挂杆的端部,第三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套管的端部,第三复位弹簧在安装时设定初始变形以保证拉绳始终处于受拉张紧状态。作为改进,所述转动轴可优选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转动轴的内腔通过管道与蜡水或清水的管路相连通,并在转动轴上分布有内腔与外表面相连通的出水通孔。进一步改进,在靠近车辆出口位置的除水区的两侧面上可优选分别安装有落地式风机,落地式风机的出风口对准车身侧面的中下部,并偏向除水区。进一步改进,在出风口上可优选安装有擦车布条,当汽车驶离除水区域经过出风口前方时,出风口排出气流并将擦车布条导向车身,使擦车布条随风抖动而擦拭车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整个擦干装置完全摒弃了传统的靠旋转的辊刷接触车身来擦拭除水的方案,只采用了一根转动轴及相应的擦干布单元,通过擦干布的前后摆动、左右摆动及拍打车身等工艺实现对车身的良好去渍去污目的。因此,该结构不需要测控转动轴与车身的距离,而且擦干布拆卸十分便捷,可徒手进行,很好地满足了擦干布的日常清洗维护的现实需求。再有,转动轴可通过喷出冷、热水,辅之以适当的转动产生的离心力,浸润擦干布,解决了擦干布干燥发硬、冬季低温板结等现有难题。该管路以蜡水为介质,就能实现擦干工艺、打蜡工艺的二合一,增加了擦干装置的功能,进一步简化了汽车清洗装置的整体结构。由于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选材、制造要求不高,设备安装空间、刷体重量也大大小于现有的旋转擦干刷系统,不仅可以单独安装在一个移动架体上,也使同一移动架体上集成安装清洗、擦干装置变得现实可行,显著增强了洗车机对各种场地的适应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擦干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擦干单元沿离合器一侧竖直平面剖开后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摆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与拨杆相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使擦干布左右摆动相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落地式风机的立体图;图8是图4中与拨杆相关部件另一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洗车擦干装置,包括机架1、位于机架顶部上且能相对机架1来回移动的移动架体14、置于移动架体14上的擦干单元,置于移动架体14中能相对于移动架体14转动的转动轴2,所述转动轴2与转动轴驱动装置21相连接,所述擦干单元的上部与转动轴2相联动,所述擦干单元中的擦干布33能受重力自动下垂而接触于停在除水区位置的车身4上,所述移动架体14还设置有能摆动擦干布33的摆动装置。摆动装置包括能拨动擦干单元中擦干布33的拨杆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洗车擦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车擦干装置,包括机架(1)、位于机架顶部上且能相对机架(1)来回移动的移动架体(14)、置于移动架体(14)上的擦干单元,其特征在于:本洗车擦干装置还包括有置于移动架体(14)中能相对于移动架体(14)转动的转动轴(2),所述转动轴(2)与转动轴驱动装置(21)相连接,所述擦干单元的上部与转动轴(2)相联动,所述擦干单元中的擦干布(33)能受重力自动下垂而接触于停在除水区位置的车身(4)上,所述移动架体(14)还设置有能摆动擦干布(33)的摆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车擦干装置,包括机架(1)、位于机架顶部上且能相对机架(1)来回移动的移动架体(14)、置于移动架体(14)上的擦干单元,其特征在于:本洗车擦干装置还包括有置于移动架体(14)中能相对于移动架体(14)转动的转动轴(2),所述转动轴(2)与转动轴驱动装置(21)相连接,所述擦干单元的上部与转动轴(2)相联动,所述擦干单元中的擦干布(33)能受重力自动下垂而接触于停在除水区位置的车身(4)上,所述移动架体(14)还设置有能摆动擦干布(33)的摆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车擦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装置包括能拨动擦干单元中擦干布(33)的拨杆(5),所述拨杆(5)呈“凵”字形,在所述拨杆(5)的“凵”字形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轮(52),所述凸轮(52)分别设置在转动轴(2)的相应位置上、能与转动轴(2)一起转动,转动时拨杆(5)中的底杆(510)能贴置于擦干布(33)的一侧面上将擦干布(33)撩起,并在凸轮(52)与转动轴(2)的连接处设置有当凸轮(52)转动到设定位置时,凸轮(52)与转动轴(2)相互脱离而能使拨杆(5)自动复位的脱离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车擦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体(14)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58)和第二限位块(54),当凸轮(52)触碰第一限位块(58)时,所述脱离机构使凸轮(52)与转动轴(2)不再同步转动,当凸轮(52)触碰第二限位块(54)时,凸轮(52)回复到初始位置,脱离机构包括第一棘轮(51)、铁制的第一棘爪(53)、第一磁体(56)、第二磁体(57)、第一棘爪复位电磁铁(59),具体为:所述第一棘轮(51)与凸轮(52)一侧的转动轴(2)相固定;所述第一棘爪(53)为能相对凸轮(52)转动的翘板状结构,第一棘爪(53)的中部转轴能转动地设置在凸轮(52)上,第一磁体(56)和第二磁体(57)能分别吸附第一棘爪(53)两端地固定在凸轮(52)上;第一棘爪复位电磁铁(59)设置在第二限位块(54)一侧的移动架体(14)上,第一棘爪复位电磁铁(59)通电时,第一棘爪(53)被第二磁体(57)吸住,使第一棘轮(51)与第一棘爪(53)扣合带动凸轮(52)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洗车擦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擦干单元包括由挂杆(313)、连接片(32)和N片擦干布(33)组成,所述挂杆(313)的两端通过各自的吊耳(311)与转动轴(2)相连接,所述吊耳(311)与转动轴(2)的连接处设置有能使挂杆(313)与转动轴(2)一起转动亦能使挂杆(313)与转动轴(2)相分离的离合器(312),所述连接片(32)的上端与挂杆(313)相连接,连接片(32)的下端与擦干布(33)上边脱卸式相连接,所述N为大于1的自然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车擦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会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令清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