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印刷基材展平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807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印刷基材展平的装置,该装置中的滚动电机通过转轴带动滚筒旋转的过程中,挤压杆不断顶住圆槽的底部来压缩第一弹簧以实现滚筒缓慢的左右往复移动;第一升降凸轮、第二升降凸轮和第三升降凸轮分别在第一驱动升降电机、第二驱动升降电机和第三驱动升降电机的带动下同步运行,以实现滚筒和挤压杆同步缓慢的上下往复移动;滚筒通过缓慢的左右往复移动和上下往复移动来将位于其上的基材在气孔排出热蒸汽的气熏受热下展平。该装置的滚筒在水平方向上以及竖直方向上均能缓慢的往复移动,通过滚筒缓慢的左右往复移动和上下往复移动,并伴随气孔排出热蒸汽的气熏来将位于其上的基材顺利展平,保证后续印刷工艺的质量。

A device for flattening the printed substrat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inting device substrate flattening and rolling motor in the device through the rotating shaft drives the rotating drum in the process, continue to withstand the extrusion rod circular groove to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compression spring to realize reciprocating movement around the drum slowly; the first lifting cam, second lifting cam and third lifting cam respectively in the first run drive second lifting motor, a lifting motor and drive third drive lifting motor driven to achieve synchronization, roller and extrusion rod synchronous slow down reciprocating movement; the roller through the slow lateral reciprocating motion and reciprocates up and down to the substrate will be located in the air outlet of hot steam heating under flat gas fumes. Reciprocating roller of the device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vertical direction can be slow, slow reciprocating movement through the left and right roller and reciprocates up and down, and with the air outlet steam gas fumigation on the base will be located in the smooth flat,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subsequent print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将印刷基材展平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印刷基材展平的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号为200620152309.3的中国技术专利共开了一种胶条式展平辊装置,其利用整根胶条向两端拉伸来展平,使基材展平不变形。但是该装置中的胶条之间有间隔,导致胶条与基材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少,其对基材的展平力就会欠缺;另外,胶条只沿着轴向即水平方向上拉伸,竖直方向上没有相对于基材产生拉伸运动,因此最终对基材的展平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印刷基材展平的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将印刷基材展平的装置,包括滚筒、第一基座、第二基座、转轴和挤压杆;所述第一基座座和所述第二基座分别处于所述滚筒的两端外侧,在所述第一基座座和所述第二基座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分别可上下位移的设有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滚筒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座上,其另一端可转动的穿过所述第二轴承座后并伸出到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外侧连接滚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转轴上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位置套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滚筒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安装块;所述滚筒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块的一侧上设有一圈圆槽,所述圆槽的深度先逐渐变大后再逐渐变小;所述挤压杆的一端处于所述圆槽内并顶住圆槽的底部,其另一端朝所述第二安装块的方向延伸并可上下位移的安装在第二安装块上;所述第一安装块上且对应所述第一轴承座的下方可转动的设有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两端均伸出到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两侧外,并且所述第一驱动轴靠近所述滚筒的端部设有将转轴的一端向上抬升或向下降落的第一升降凸轮,所述第一驱动轴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驱动升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安装块内且对应所述转轴的下方可转动的设有第二驱动轴和转动腔体,在所述转动腔体内设有将转轴的另一端向上抬升或向下降落的第二升降凸轮,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升降凸轮,所述第二驱动轴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滚筒的方向水平延伸并穿出到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外侧后连接第二驱动升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安装块内且对应所述挤压杆的下方可转动的设有第三驱动轴,所述第三驱动轴的两端均伸出到所述第二安装块的两侧外,并且所述第三驱动轴靠近所述滚筒的端部设有将挤压杆向上抬升或向下降落的第三升降凸轮,所述第三驱动轴的另一端连接第三驱动升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转轴对应所述滚筒的部分以及其远离所述第二安装块一端的内部均为空心结构,在所述滚筒上均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气孔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内部的空心结构,其另一端沿着所述滚筒的径向竖直延伸到滚筒的外部;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第二安装块的一端设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上接有连接热蒸汽发生装置的气管;所述滚动电机通过所述转轴带动所述滚筒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挤压杆不断顶住所述圆槽的底部来压缩所述第一弹簧以实现所述滚筒缓慢的左右往复移动;所述第一升降凸轮、所述第二升降凸轮和所述第三升降凸轮分别在第一驱动升降电机、所述第二驱动升降电机和所述第三驱动升降电机的带动下同步运行,以实现所述滚筒和所述挤压杆同步缓慢的上下往复移动;所述滚筒通过缓慢的左右往复移动和上下往复移动来将位于其上的基材在气孔排出热蒸汽的气熏受热下展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的滚筒在水平方向上以及竖直方向上均能缓慢的往复移动,并且滚筒的任何移动均受到相应弹簧的约束,使其移动平稳缓和,通过滚筒缓慢的左右往复移动和上下往复移动,并伴随气孔排出热蒸汽的气熏来将位于其上的基材顺利展平,保证后续印刷工艺的质量。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挤压杆处于所述圆槽内的端部设有用于顶住圆槽底部的滚珠。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减少挤压杆与圆槽底部的摩擦,并降低噪音。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块上对应所述第一轴承座上方设有供第一轴承座上下位移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抵住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第一滑槽顶部侧壁的第二弹簧。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第一轴承座可上下位移。进一步,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对应所述第二轴承座的位置处设有供第二轴承座和所述转轴上下位移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抵住所述第二轴承座和所述通孔顶部侧壁的第三弹簧。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第二轴承座可上下位移。进一步,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对应所述挤压杆端部的上方设有供挤压杆上下位移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抵住所述挤压杆端部和所述滑槽顶部侧壁的第四弹簧。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第挤压杆可上下位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滚筒,2、第一基座,3、第二基座,4、转轴,5、挤压杆,6、第一安装块,7、第二安装块,8、第一轴承座,9、第二轴承座,10、滚动电机,11、第一弹簧,12、圆槽,13、第一驱动轴,14、第一升降凸轮,15、第一驱动升降电机,16、第二驱动轴,17、转动腔体,18、第二升降凸轮,19、第二驱动升降电机,20、第三驱动轴,21、第三升降凸轮,22、第三驱动升降电机,23、滚珠,24、第一滑槽,25、第二弹簧,26、通孔,27、第三弹簧,28、第二滑槽,29、第四弹簧,30、气孔,31、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将印刷基材展平的装置,包括滚筒1、第一基座2、第二基座3、转轴4和挤压杆5;所述第一基座2座和所述第二基座3分别处于所述滚筒1的两端外侧,在所述第一基座2座和所述第二基座3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块6和第二安装块7。所述第一安装块6和所述第二安装块7上分别可上下位移的设有第一轴承座8和第二轴承座9,具体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所述第一安装块6上对应所述第一轴承座8上方设有供第一轴承座8上下位移的第一滑槽24,所述第一滑槽24内设有抵住所述第一轴承座8和所述第一滑槽24顶部侧壁的第二弹簧25;所述第二安装块7上对应所述第二轴承座9的位置处设有供第二轴承座9和所述转轴4上下位移的通孔26,所述通孔26内设有抵住所述第二轴承座9和所述通孔26顶部侧壁的第三弹簧27。所述滚筒1固定在所述转轴4上,所述转轴4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座8上,其另一端可转动的穿过所述第二轴承座9后并伸出到所述第二安装块7的外侧连接滚动电机10的输出端。所述转轴4上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块6的位置套有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弹簧11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滚筒1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安装块6;所述滚筒1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块7的一侧上设有一圈圆槽12,所述圆槽12的深度先逐渐变大后再逐渐变小;所述挤压杆5的一端处于所述圆槽12内并顶住圆槽12的底部,其另一端朝所述第二安装块7的方向延伸并可上下位移的安装在第二安装块7上,具体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所述第二安装块7上对应所述挤压杆5端部的上方设有供挤压杆5上下位移的第二滑槽28,所述第二滑槽28内设有抵住所述挤压杆5端部和所述滑槽顶部侧壁的第四弹簧29。优选的:所述挤压杆5处于所述圆槽12内的端部设有用于顶住圆槽12底部的滚珠23。所述第一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将印刷基材展平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印刷基材展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1)、第一基座(2)、第二基座(3)、转轴(4)和挤压杆(5);所述第一基座(2)座和所述第二基座(3)分别处于所述滚筒(1)的两端外侧,在所述第一基座(2)座和所述第二基座(3)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块(6)和第二安装块(7),所述第一安装块(6)和所述第二安装块(7)上分别可上下位移的设有第一轴承座(8)和第二轴承座(9);所述滚筒(1)固定在所述转轴(4)上,所述转轴(4)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座(8)上,其另一端可转动的穿过所述第二轴承座(9)后并伸出到所述第二安装块(7)的外侧连接滚动电机(10)的输出端;所述转轴(4)上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块(6)的位置套有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弹簧(11)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滚筒(1)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安装块(6);所述滚筒(1)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块(7)的一侧上设有一圈圆槽(12),所述圆槽(12)的深度先逐渐变大后再逐渐变小;所述挤压杆(5)的一端处于所述圆槽(12)内并顶住圆槽(12)的底部,其另一端朝所述第二安装块(7)的方向延伸并可上下位移的安装在第二安装块(7)上;所述第一安装块(6)上且对应所述第一轴承座(8)的下方可转动的设有第一驱动轴(13),所述第一驱动轴(13)的两端均伸出到所述第一安装块(6)的两侧外,并且所述第一驱动轴(13)靠近所述滚筒(1)的端部设有将转轴(4)的一端向上抬升或向下降落的第一升降凸轮(14),所述第一驱动轴(1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驱动升降电机(15)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安装块(7)内且对应所述转轴(4)的下方可转动的设有第二驱动轴(16)和转动腔体(17),在所述转动腔体(17)内设有将转轴(4)的另一端向上抬升或向下降落的第二升降凸轮(18),所述第二驱动轴(1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升降凸轮(18),所述第二驱动轴(16)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滚筒(1)的方向水平延伸并穿出到所述第二安装块(7)的外侧后连接第二驱动升降电机(19)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安装块(7)内且对应所述挤压杆(5)的下方可转动的设有第三驱动轴(20),所述第三驱动轴(20)的两端均伸出到所述第二安装块(7)的两侧外,并且所述第三驱动轴(20)靠近所述滚筒(1)的端部设有将挤压杆(5)向上抬升或向下降落的第三升降凸轮(21),所述第三驱动轴(20)的另一端连接第三驱动升降电机(22)的输出端;所述转轴(4)对应所述滚筒(1)的部分以及其远离所述第二安装块(7)一端的内部均为空心结构,在所述滚筒(1)上均匀设有多个气孔(30);所述气孔(30)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4)内部的空心结构,其另一端沿着所述滚筒(1)的径向竖直延伸到滚筒(1)的外部;所述转轴(4)远离所述第二安装块(7)的一端设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上接有连接热蒸汽发生装置的气管(31);所述滚动电机(10)通过所述转轴(4)带动所述滚筒(1)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挤压杆(5)不断顶住所述圆槽(12)的底部来压缩所述第一弹簧(11)以实现所述滚筒(1)缓慢的左右往复移动;所述第一升降凸轮(14)、所述第二升降凸轮(18)和所述第三升降凸轮(21)分别在第一驱动升降电机(15)、所述第二驱动升降电机(19)和所述第三驱动升降电机(22)的带动下同步运行,以实现所述滚筒(1)和所述挤压杆(5)同步缓慢的上下往复移动;所述滚筒(1)通过缓慢的左右往复移动和上下往复移动来将位于其上的基材在气孔(30)排出热蒸汽的气熏受热下展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将印刷基材展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1)、第一基座(2)、第二基座(3)、转轴(4)和挤压杆(5);所述第一基座(2)座和所述第二基座(3)分别处于所述滚筒(1)的两端外侧,在所述第一基座(2)座和所述第二基座(3)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块(6)和第二安装块(7),所述第一安装块(6)和所述第二安装块(7)上分别可上下位移的设有第一轴承座(8)和第二轴承座(9);所述滚筒(1)固定在所述转轴(4)上,所述转轴(4)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座(8)上,其另一端可转动的穿过所述第二轴承座(9)后并伸出到所述第二安装块(7)的外侧连接滚动电机(10)的输出端;所述转轴(4)上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块(6)的位置套有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弹簧(11)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滚筒(1)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安装块(6);所述滚筒(1)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块(7)的一侧上设有一圈圆槽(12),所述圆槽(12)的深度先逐渐变大后再逐渐变小;所述挤压杆(5)的一端处于所述圆槽(12)内并顶住圆槽(12)的底部,其另一端朝所述第二安装块(7)的方向延伸并可上下位移的安装在第二安装块(7)上;所述第一安装块(6)上且对应所述第一轴承座(8)的下方可转动的设有第一驱动轴(13),所述第一驱动轴(13)的两端均伸出到所述第一安装块(6)的两侧外,并且所述第一驱动轴(13)靠近所述滚筒(1)的端部设有将转轴(4)的一端向上抬升或向下降落的第一升降凸轮(14),所述第一驱动轴(1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驱动升降电机(15)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安装块(7)内且对应所述转轴(4)的下方可转动的设有第二驱动轴(16)和转动腔体(17),在所述转动腔体(17)内设有将转轴(4)的另一端向上抬升或向下降落的第二升降凸轮(18),所述第二驱动轴(1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升降凸轮(18),所述第二驱动轴(16)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滚筒(1)的方向水平延伸并穿出到所述第二安装块(7)的外侧后连接第二驱动升降电机(19)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安装块(7)内且对应所述挤压杆(5)的下方可转动的设有第三驱动轴(20),所述第三驱动轴(20)的两端均伸出到所述第二安装块(7)的两侧外,并且所述第三驱动轴(20)靠近所述滚筒(1)的端部设有将挤压杆(5)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俊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市味美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