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镜精磨机精磨液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7538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镜精磨机精磨液回收装置,支撑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挡板,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收集槽,收集槽的内部还贯穿设置有多组外径一致的排液沟渠,排液沟渠在收集槽的内部间隔设置,排液沟渠的一端安装有滤网,排液沟渠的另一端套接有漏斗,漏斗的下端设置有收集罐;本透镜精磨机精磨液回收装置,多组排液沟渠加快精磨液的收集速率,精磨液在自身重力结合地心引力因素的作用下从排液沟渠渗透到收集罐中,收集过程中,无机械传动,因而不会产生故障,收集效率高,利于生产,精磨液通过回收达到再利用,有效的节约生产成本。

A fine grinding liquid recovery device for lens finishing mi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ens grinding grinding liquid recovery device, a support base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face of a baffle support base are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inside the collecting tank, collecting tank through also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groups of the same to the external diameter of drainage ditches, drainage ditches in the collection interval of the inner groove, one end drainage ditch drainage ditches are provided with filter screens, the other end is sheathed with a funnel, the funnel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lens collecting tank; fine grinding mill liquid recovery device, multiple sets of drainage ditches to speed up the fine grinding collection rate, grinding fluid combined with gravity factors in gravity from drainage ditches penetrate into the collection tank in the collection process, no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and thus will not have fault, high collection efficiency, conducive to the production of fine grinding, through recycling to re-use, saving the production cost effectiv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镜精磨机精磨液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学元件加工机械
,具体为一种透镜精磨机精磨液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透镜是光学元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透镜用途广泛,已然涉猎到许多不同的领域,包括光学元件、单反相机、车载透镜、激光分析设备等,透镜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打磨,从而得到理想的成品,精磨机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加工设备,精磨机针对透镜外表面进行精细打磨,从而加强透镜的光学性能,精磨机在打磨过程中为避免对透镜造成强烈磨损,会不断地外加精磨液,然而精磨液也仅仅停留在透镜表面短暂时间就会顺着透镜表面下滑,现有的精磨机需要外接回收设备来进行集中回收工作,然而打磨的杂质会跟随精磨液与一并进入回收装置内部,想要再次利用时,还需要再次筛除杂质,这就使得回收效率低下,可操作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精磨机精磨液回收装置,具备不易故障,结构合理,效率高特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镜精磨机精磨液回收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端设置有精磨装置,精磨装置由导柱、升降平台、伸缩气缸、驱动电机、磨盘、输液管和原料箱组成,所述导柱在支撑底座的上表面间隔设置,导柱的底部与支撑底座固定焊接,导柱的顶部设置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与导柱固定套接,升降平台的外表面设置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与升降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平台的外表面还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升降平台的外表面,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磨盘,磨盘与驱动电机套接连接,驱动电机的侧面还设置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一端延伸至磨盘的上表面,输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原料箱,原料箱与输液管无缝套接;所述支撑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挡板,挡板环绕设置在支撑底座的外圈,挡板通过螺丝与支撑底座可拆卸安装,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内部还贯穿设置有多组外径一致的排液沟渠,排液沟渠在收集槽的内部间隔设置,所述排液沟渠的一端安装有滤网,滤网与排液沟渠固定嵌装,排液沟渠的另一端套接有漏斗,漏斗的上端与支撑底座的底面紧密贴合,所述漏斗的下端设置有收集罐,漏斗与收集罐活动套接。优选的,所述收集槽居中设置在支撑底座的上端面,排液沟渠由收集槽的上端面延伸至支撑底座的底面。优选的,所述排液沟渠在收集槽的内部均匀排列并呈环形矩阵形式。优选的,所述漏斗的顶部与排液沟渠的底部无缝套接,漏斗的底部延伸至收集罐的内腔。优选的,所述滤网为纯铝材质的金属过滤网,滤网的孔径尺寸为0.2cm至0.4cm。优选的,所述输液管与磨盘不产生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透镜精磨机精磨液回收装置,多组排液沟渠加强精磨液的收集速率,精磨液在自身重力结合地心引力因素的作用下从排液沟渠渗透到收集罐中,收集过程中,无机械传动,因而不会产生故障,收集效率高,利于生产,精磨液通过回收达到再利用,有效的节约生产成本,滤网耐侵蚀,孔径小,容纳精磨液通过的同时,阻绝碎屑进入排液沟渠,从根部提高回收精度,整体结构合理,工作时处于稳定状态,局部连接紧密,资源利用率高,回收装置中无机械结构,故障可能性低,收集工作持续有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底座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底座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具备连接关系图。图中:1支撑底座、11收集槽、12排液沟渠、13滤网、14漏斗、15收集罐、2精磨装置、21导柱、22升降平台、23伸缩气缸、24驱动电机、25磨盘、26输液管、27原料箱、3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透镜精磨机精磨液回收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精磨装置2,精磨装置2由导柱21、升降平台22、伸缩气缸23、驱动电机24、磨盘25、输液管26和原料箱27组成,导柱21在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间隔设置,导柱21的底部与支撑底座1固定焊接,导柱21的顶部设置有升降平台22,导柱21限定升降平台22的位移范围,从而约束精磨装置2的有效工作行程,升降平台22与导柱21固定套接,升降平台22的外表面设置有伸缩气缸23,伸缩气缸23带动升降平台22位移,伸缩气缸23的输出端与升降平台22固定连接,升降平台22的外表面还设置有驱动电机24,驱动电机24固定安装在升降平台22的外表面,驱动电机24的输出端设置有磨盘25,驱动电机24带动磨盘25转动从而达到打磨的效果,磨盘25与驱动电机24套接连接,驱动电机24的侧面还设置有输液管26,输液管26的一端延伸至磨盘25的上表面,输液管26与磨盘25不产生接触,避免输液管26因磨盘25转动而不能稳定输液,输液管26的另一端连接有原料箱27,原料箱27供给精磨液,原料箱27与输液管26无缝套接,资源利用程度高,原料箱27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填料,并且不耽误正常的生产操作。支撑底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挡板3,挡板3避免精磨液蹦出,令整体装置便于打理,挡板3环绕设置在支撑底座1的外圈,挡板3通过螺丝与支撑底座1可拆卸安装,挡板3可拆卸并进行单独清洗,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收集槽11,收集槽11收集下滑的精磨液,收集槽11居中设置在支撑底座1的上端面,加强结构合理程度,收集槽11的内部还贯穿设置有多组外径一致的排液沟渠12,排液沟渠12由收集槽11的上端面延伸至支撑底座1的底面,排液沟渠12在收集槽11的内部均匀排列并呈环形矩阵形式,多组排液沟渠12加强精磨液的收集速率,精磨液在自身重力结合地心引力因素的作用下从排液沟渠12渗透到收集罐15中,收集过程中,无机械传动,因而不会产生故障,收集效率高,利于生产,精磨液通过回收达到再利用,有效的节约生产成本,排液沟渠12在收集槽11的内部间隔设置,排液沟渠12的一端安装有滤网13,滤网13为纯铝材质的金属过滤网,滤网13的孔径尺寸为0.2cm至0.4cm,滤网13耐侵蚀,孔径小,容纳精磨液通过的同时,阻绝碎屑进入排液沟渠12,从根部提高回收精度,避免收集液中含有杂质,滤网13与排液沟渠12固定嵌装,排液沟渠12的另一端套接有漏斗14,漏斗14的上端与支撑底座1的底面紧密贴合,漏斗14的下端设置有收集罐15,漏斗14与收集罐15活动套接,漏斗14的顶部与排液沟渠12的底部无缝套接,漏斗14的底部延伸至收集罐15的内腔,本透镜精磨机精磨液回收装置,整体结构合理,工作时处于稳定状态,局部连接紧密,资源利用率高,回收装置中无机械结构,故障可能性低,收集工作持续有效。综上所述:本透镜精磨机精磨液回收装置,多组排液沟渠12加强精磨液的收集速率,精磨液在自身重力结合地心引力因素的作用下从排液沟渠12渗透到收集罐15中,收集过程中,无机械传动,因而不会产生故障,收集效率高,利于生产,精磨液通过回收达到再利用,有效的节约生产成本,滤网13耐侵蚀,孔径小,容纳精磨液通过的同时,阻绝碎屑进入排液沟渠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透镜精磨机精磨液回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镜精磨机精磨液回收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精磨装置(2),精磨装置(2)由导柱(21)、升降平台(22)、伸缩气缸(23)、驱动电机(24)、磨盘(25)、输液管(26)和原料箱(27)组成,所述导柱(21)在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间隔设置,导柱(21)的底部与支撑底座(1)固定焊接,导柱(21)的顶部设置有升降平台(22),所述升降平台(22)与导柱(21)固定套接,升降平台(22)的外表面设置有伸缩气缸(23),伸缩气缸(23)的输出端与升降平台(2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平台(22)的外表面还设置有驱动电机(24),驱动电机(24)固定安装在升降平台(22)的外表面,所述驱动电机(24)的输出端设置有磨盘(25),磨盘(25)与驱动电机(24)套接连接,驱动电机(24)的侧面还设置有输液管(26),所述输液管(26)的一端延伸至磨盘(25)的上表面,输液管(26)的另一端连接有原料箱(27),原料箱(27)与输液管(26)无缝套接;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挡板(3),挡板(3)环绕设置在支撑底座(1)的外圈,挡板(3)通过螺丝与支撑底座(1)可拆卸安装,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收集槽(11),所述收集槽(11)的内部还贯穿设置有多组外径一致的排液沟渠(12),排液沟渠(12)在收集槽(11)的内部间隔设置,所述排液沟渠(12)的一端安装有滤网(13),滤网(13)与排液沟渠(12)固定嵌装,排液沟渠(12)的另一端套接有漏斗(14),漏斗(14)的上端与支撑底座(1)的底面紧密贴合,所述漏斗(14)的下端设置有收集罐(15),漏斗(14)与收集罐(15)活动套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镜精磨机精磨液回收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精磨装置(2),精磨装置(2)由导柱(21)、升降平台(22)、伸缩气缸(23)、驱动电机(24)、磨盘(25)、输液管(26)和原料箱(27)组成,所述导柱(21)在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间隔设置,导柱(21)的底部与支撑底座(1)固定焊接,导柱(21)的顶部设置有升降平台(22),所述升降平台(22)与导柱(21)固定套接,升降平台(22)的外表面设置有伸缩气缸(23),伸缩气缸(23)的输出端与升降平台(2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平台(22)的外表面还设置有驱动电机(24),驱动电机(24)固定安装在升降平台(22)的外表面,所述驱动电机(24)的输出端设置有磨盘(25),磨盘(25)与驱动电机(24)套接连接,驱动电机(24)的侧面还设置有输液管(26),所述输液管(26)的一端延伸至磨盘(25)的上表面,输液管(26)的另一端连接有原料箱(27),原料箱(27)与输液管(26)无缝套接;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挡板(3),挡板(3)环绕设置在支撑底座(1)的外圈,挡板(3)通过螺丝与支撑底座(1)可拆卸安装,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收集槽(11),所述收集槽(11)的内部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久春
申请(专利权)人:共青城旭鸿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