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创性可示踪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74405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0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组织工程学和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涉及无创性可示踪生物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组织损伤修复的无创性可示踪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冻干的格林溶液使用交联剂交联后制得三维结构的材料,交联后提高了生物材料的张力和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取材方便,步骤简单,所获得的材料安全性提高,可根据需要塑造成不同形状,用于组织损伤修复以及用于体内组织损伤修复并在体外能被无创示踪,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固性。

A noninvasive tracer bio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tissue engineering and medical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relates to noninvasive traceable biomaterials, in particular to a non-invasive traceable biomaterial for tissue damage repair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uses the freeze-dried Green solution crosslinking agent to make the material of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after crosslinking, it improves the tension and stability of the biomaterial.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is convenient, simple steps, material safety was improved, can be molded into different shape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for the repair of tissue injury and tissue repair for in vivo and in vitro by noninvasive technique, and has a good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创性可示踪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组织工程学和医用材料
,涉及无创性可示踪生物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组织损伤修复的无创性可示踪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资料显示,创伤、肿瘤以及老龄化等原因造成的组织、器官缺损和功能障碍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而缺损组织、器官的修复和功能重建是目前本领域面临的难题。现有技术中,大面积的缺损通常需要采用自体或异体组织、器官移植进行修复,但其中自体移植存在着损伤自身组织的缺点,而异体移植中供体来源不足、免疫排斥是其主要的缺陷。近年来,组织工程学的提出、建立和发展,为解决组织器官移植的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组织工程技术已被本领域普遍认为是解决组织、器官缺损修复与功能重建的有效手段,业内认为它的飞速发展依赖于细胞学、材料学、工程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渗透。现有技术公开了组织工程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研究开发用于修复或改善人体病损组织或器官的结构、功能的生物活性替代物的一门科学,其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将体外培养扩增的正常组织细胞吸附于一种具有优良细胞相容性并可以被机体降解吸收的生物材料上面形成复合物,然后将细胞-生物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创性可示踪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创性可示踪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生物材料为冻干的格林溶液使用交联剂交联后制得三维结构的材料,通过下述方法制备:1)取格林浓度,调整浓度为7mg/ml至15mg/ml;2)待所述格林浓度溶解后,放入模具,液氮冷冻,再放于冻干机8‑12小时冻干,得三维胶原格林材料,用6‑12kGy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创性可示踪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生物材料为冻干的格林溶液使用交联剂交联后制得三维结构的材料,通过下述方法制备:1)取格林浓度,调整浓度为7mg/ml至15mg/ml;2)待所述格林浓度溶解后,放入模具,液氮冷冻,再放于冻干机8-12小时冻干,得三维胶原格林材料,用6-12kGy60Co电子束辐照行灭菌处理;3)将步骤2)制得的格林材料置于含有EDC和NHS的交联溶液中进行交联,于30-40℃放置3-4小时,最后用磷酸缓冲盐溶液洗涤4-8小时,去离子水洗涤4-8小时;4)体外探测使用CESTMRI对生物材料进行探测;5)体内监测,CESTMRI实验动物体内扫描。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创性可示踪生物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剑虹马富凯朱侗明王智富郑永涛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