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增全专利>正文

三管式沼气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7275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管式沼气池,由发酵池、气箱、隔离板、水箱、连通管、沼气管、进粪通道、吊管、安全盖板组成,吊管是呈“V”形圆筒,底端插入发酵池粪便中,上端反向帽沿扣在隔离板上,内壁上部对应两侧有提取钩,吊管和连通管的底端在同一水平位置上连通管另一端位于水箱中,沼气管一端位于气箱中,另一端伸出水箱外,粪便推出猪圈出粪口,通过进粪通道经吊管自动进入发酵池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有一个主体发酵池,取粪方便,有效利用率高,占地面积小,造价低,管理方便。(*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管式沼气池本技术涉及一种沼气能利用领域,特别是一种只有一个主体发酵池的三结合三管式沼气池。目前广大农村所使用的沼气池均为两口一池型,即有一个进料口和一个出料口以及一个发酵池,这样的沼气池存在的问题有:取粪不方便,发酵池的有效利用率低,占地面积大,造价高,管理使用不方便。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旨在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只有一个主体发酵池的三结合三管式沼气池。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是由发酵池、气箱、隔离板、水箱、连通管、沼气管、进粪通道、吊管、安全盖板组成的。发酵池位于整个装置的下部,内装有粪便,发酵池的上面是气箱,发酵池与气箱之间是敞口联接;气箱的上面是隔离板,隔离板上开有沼气管孔,连通管孔和吊管孔,隔离板上面是水箱,水箱的上盖上有进粪通道孔和沼气管孔,水箱内充满了水。连通管一圆筒形,连通管穿过隔离板上的连通管孔,上端伸入水箱中,下端经气箱进入发酵池,插入发酵池内的粪便中;沼气管是一圆筒形,上端经过水箱-->上盖的沼气管孔,伸出水箱外,下端经过水箱,穿过隔离板上的沼气管孔,进入气箱中,沼气管下端进入气箱的长度不超过10毫米;进粪通道是一方形,位于水箱内,上端经过水箱上盖的进粪通道孔,伸出水箱,下端开口对应隔离板上的吊管孔,且进粪通道下端开口面积大于吊管孔的面积,进粪通道下端开口对应的隔离板上有“门”形压钉和活动契子;吊管是呈“V”型的圆筒,吊管壁是上厚下薄,上端开口有反向帽沿,用于扣合在隔离板上,吊管穿过隔离板上的吊管孔,吊管的反向帽沿扣合在隔离板上,通过隔离板上的“门”形压钉和活动契子,运用杠杆原理,用一小木棒穿过“门”形压钉,一端压住吊管的反向帽沿,用活动契子支撑小木棒的另一端,从而把吊管固定在隔离板上,吊管上部的内壁对应的两侧上有提取钩,用于方便取出吊管,吊管下端经过气箱,进入发酵池,插入粪便中,吊管下端底部与连通管下端底部在同一水平位置上,且吊管应有300毫米-400毫米的长度插入发酵池的粪便中,连通管安装在远离吊管的本装置的另一端,进粪通道高于水箱,进粪通道上有安全盖板,安全盖板上有插孔,进粪通道与厕所和猪圈的出粪口相通,充分考虑沼气池应满足“三结合”-->的原则,对本技术,猪圈的覆盖面积应达到60%-70%。使用时,粪便推出猪圈出粪口,通过本技术的进粪通道,经吊管自动进入发酵池内发酵,产生的气体充满气箱,气体将发酵池内的粪便通过连通管压入水箱,用气时,水箱内的粪液通过连通管流入发酵池,将沼气通过沼气管压出供使用。当进粪通道和吊管上面有覆盖物时,可通过安全盖板上的插孔,用小棒插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充分考虑了沼气池应满足“三结合”的原则,增大了粪便发酵的有效体积,同时,粪便在进入发酵池以及取粪时,振动发酵池内的粪便,提高了发酵池的有效利用率,增加了产气量;2.本技术只有一个主体发酵池,减少了进出粪口所占用的土地面积,节约了土地,同时,也降低了造价;3.本技术取粪更加方便,管理使用科学,少量取粪(液)时,直接从水箱内舀取粪液;大量取粪时,只须取出活动契子,拿出压住吊管反向帽沿的小水棒,通过吊管内的提取钩,取出吊管后,直接在发酵池内取粪,这样舀取粪的空间增大,取粪更方便,且管理使用也科学。-->下面给出本技术的附图。图一本技术的正视平面结构图图二本技术的俯视平面结构图图三本技术的隔离板的平面结构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是由发酵池1,气箱2,隔离板3,水箱4,连通管5,沼气管6,进粪通道7,吊管8,安全盖板9组成。发酵池1位于整个装置的下部,发酵池1的上面是气箱2,发酵池1和气箱2是敞口联接;气箱2的上面是隔离板3,隔离板3上开有沼气管孔10,连通管孔11和吊管孔12,隔离板3上面是水箱4,水箱4的上盖上有进粪通道孔13和沼气管孔10,连通管5是一圆筒形,连通管5穿过隔离板3上的连通管孔11,上端伸入水箱4中,下端经气箱2进入发酵池1,插入发酵池1内的粪便中;沼气管6是一圆筒形,上端经过水箱4上盖的沼气管孔10,伸出水箱4外,下端经过水箱4,穿过隔离板3上的沼气管孔11,进入气箱2中,沼气管6下端进入气箱2的长度为10毫米,进粪通道7是一方形,位于水箱4中,上端经过水箱4上盖的进粪通道孔13,伸出水箱4外,下端开口对应隔离板3上的吊管孔12,且进粪通道7-->下端开口面积大于吊管孔12的面积,进粪通道7下端开口内对应的隔离板3上有“门”形压钉14和活动契子15;吊管8是呈“V”形的圆筒,吊管8壁是上厚下薄,上端开口有反向帽沿16,吊管8穿过隔离板3上的吊管孔12,吊管8的反向帽沿16扣合在隔离板3上,通过“门”形压钉14和活动契子15,用一小木棒穿过“门”形压钉14,一端压住吊管8的反向帽沿16,用活动契子15支撑小木棒的另一端,从而把吊管8固定在隔离板3上,吊管8上部的内壁对应的两侧上有提取钩17,吊管8下端经过气箱2,进入发酵池1,插入粪便中,吊管8的下端底部与连通管5下端底部在同一水平位置上,且吊管8有300毫米的长度插入发酵池1的粪便中,连通管5安装在远离吊管8的本装置的另一端,进粪通道7高于水箱4,进粪通道7上有安全盖板9,安全盖板9上有插孔18,进粪通道7与厕所和猪圈的的出粪口19相通,对于本技术,猪圈的覆盖面积应达到60%。使用时,粪便推出猪圈出粪口19,通过本技术的进粪通道7,经吊管8自动进入发酵池1内发酵,产生的气体充满气箱2,气体将发酵池1内的粪便通过连通管5压入水箱4,用气时,水箱4内的粪液通过连通管5流入发酵池1,-->将沼气通过沼气管6压出,供使用。同样道理,当吊管8有400毫米的长度插入发酵池1的粪便中,对于本技术,猪圈的覆盖面积达到70%时,同样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充分考虑了沼气池应满足“三结合”的原则,提高了发酵池1的有效利用率,增加了产气量,节约了土地,降低了造价,取粪更加方便,管理使用更科学,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管式沼气池,由发酵池(1),气箱(2),隔离板(3),水箱(4),连通管(5),沼气管(6),进粪通道(7),吊管(8)和安全盖板(9)组成,其特征在于:发酵池(1)位于整个装置下部,发酵池(1)的上面是气箱(2),发酵池(1)和气箱(2)是敞口联接,气箱(2)上面是隔离板(3),隔离板(3)上开有沼气管孔(10),连通管孔(11)和吊管孔(12),隔离板(3)上面是水箱(4),水箱(4)的上盖上有进粪通道孔(13)和沼气管孔(10),连通管(5)和沼气管(6)是圆筒形,连通管(5)穿过连通管孔(11),上端伸入水箱(4)中,下端经气箱(2)进入发酵池(1),插入发酵池(1)内的粪便中,沼气管(6)的上端经水箱(4)上盖的沼气管孔(10),伸出水箱(4)外,下端经水箱(4),穿过隔离板(3)上的沼气管孔(10),进入气箱(2)中,沼气管(6)下端进入气箱(2)的长度不超过10毫米,进粪通道(7)是方形,位于水箱(4)中,上端经过进粪通道孔(13),伸出水箱(4)外,下端开口对应吊管孔(12),且进粪通道(7)下端开口面积大于吊管孔(12)的面积,隔离板(3)上有“门”形压钉(14)和活动契子(15)在进粪通道(7)下端开口内对应的位置上,吊管(8)是呈“V”形圆筒,吊管(8)壁是上厚下薄,上端开口有反向帽沿(6),吊管(8)穿过吊管孔(12),反向帽沿(16)扣合在隔离板(3)上,通过“门”形压钉(14)和活动契子(15),用一小木棒把吊管(8)固定在隔离板(3)上,吊管(8)上部的内壁对应的两侧上有提取钩(17),吊管(8)下端经过气箱(2),进入发酵池(1),插入粪便中,吊管(8)下端底部与连通管(5)下端底部在同一水平位置上,且吊管(8)有300毫米至400毫米的长度插入发酵池(1)的粪便中,进粪通道(7)高于水箱(4),进粪通道(7)上有安全盖板(9),安全盖板(9)上有插孔(18),进粪通道(7)与厕所和猪圈的出粪口(19)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管式沼气池,由发酵池(1),气箱(2),隔离板(3),水箱(4),连通管(5),沼气管(6),进粪通道(7),吊管(8)和安全盖板(9)组成,其特征在于:发酵池(1)位于整个装置下部,发酵池(1)的上面是气箱(2),发酵池(1)和气箱(2)是敞口联接,气箱(2)上面是隔离板(3),隔离板(3)上开有沼气管孔(10),连通管孔(11)和吊管孔(12),隔离板(3)上面是水箱(4),水箱(4)的上盖上有进粪通道孔(13)和沼气管孔(10),连通管(5)和沼气管(6)是圆筒形,连通管(5)穿过连通管孔(11),上端伸入水箱(4)中,下端经气箱(2)进入发酵池(1),插入发酵池(1)内的粪便中,沼气管(6)的上端经水箱(4)上盖的沼气管孔(10),伸出水箱(4)外,下端经水箱(4),穿过隔离板(3)上的沼气管孔(10),进入气箱(2)中,沼气管(6)下端进入气箱(2)的长度不超过10毫米,进粪通道(7)是方形,位于水箱(4)中,上端经过进粪通道孔(13),伸出水箱(4)外,下端开口对应吊管孔(12),且进粪通道(7)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增全
申请(专利权)人:蒋增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