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伍守真专利>正文

顺序发酵虹吸出渣槽形沼气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7145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顺序发酵虹吸出渣槽形沼气池,是一种农村家用小型沼气池。主要是为了解决“出料难”和因大换料而中断生产,不适应原料供应和产品需求的问题。新池型的发酵间为迂回长槽形,进出料口相连在池的一端。利用间墙上的单向阀门和进料压板的配合作用,进行振荡搅拌和推动发酵原料逐步渐进,顺序发酵。长期运行,不用大换料,管理简便,产气均衡。利用虹吸出渣装置,不用能源设备,很容易地使沉在底部的废渣排出到离地面很浅的废料池里,用肥方便。(*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顺序发酵虹吸出渣槽形沼气池本技术是涉及农村小型沼气生产的一种发酵装置—沼气池。现在我国农村按照国家标准GB4750-4752-84修建的家用小型沼气池已有上千万只,还在不断发展。就池型构造来说,主要是圆筒形池,也有少量球形和扁球形池。就发酵工艺而言,都是采取批量发酵或半连接发酵的生产方法:一批原料在池内发酵产气完毕后,必须适时进行清池换料,把大量的旧料掏出来,再进新料(即大换料),这是沼气生产过程中的一件麻烦事。有不少建成投产的池子,进行一次、两次大换料之后就弃而不用了。因而成为影响农村利用沼气的“老大难”问题。近10多年来,虽然在池型构造上有不少有益的改进,如曲流布料、小康型池等,但发酵工艺都没有跳出批量发酵的范畴。同时,这种发酵方法,在大换料期间,必须中断生产,停止沼气的供应。本申请人此前也曾申请过该项技术的专利,申请号90204229.7,专利号技术65027,因池型构造不够完善,未能推广应用。本技术提供能实现顺序发酵的池型构造,主要目的是使之能避免大换料,并使沼气能连续不断地供应。同时提供虹吸出渣装置,目的是解决“出料难”的问题。本技术的构造,只有把发酵间建成长槽形式,使发酵原料在槽内按照一定的方向循序渐进,在前进过程中顺序发酵。这样才能进行连续不断地生产,连续不断地供气,也能避免大换料的麻烦。如附图1所示(示意图),池身(1)是长圆形(或椭圆形或其他形)、池内有中间墙(2)、一端和挡气墙(11)相连,另一端距对面池墙80cm,中间墙两边宽度相等,使发酵间形成迂回长槽(3),中间墙高度升至池顶。池底(4)带坡度,从进口到出口,由浅而深,如附图1-1所示。池拱顶(5)(6)的投影,如附图1-2所示,两端为两个半圆(进、出料口端少了一部分),中间为一矩形,形状为附图1-1、1-3两图所示。进料口(7)和出料口(8)相连在池的一端,间墙上有单向阀门(9),如附图2所示。进料口有与相配套的活动进料压板,如附图3所示。它是进料和出渣液的必备工具,能在进料口上下推拉,下压和提升活动自如。出料口有虹吸出渣装置(10),如附图4所示。虹吸出渣装置的构造,如附图4所示:(13)、(14)、(15)、(16)、(17)、(18)、为虹吸管道,平时活塞(19)在出口边横管(16)以下,或用黄泥、废渣密封。平时出口边管道(17)内的液面高度总是与出料口(8)的液面持平。需要出渣液时,出料口(8)的液面必须高于横管(16)。-->(水压式沼气池在使用期间出料口的液面每天都有几次升降)。这时握手柄(20)将活塞(19)往上提到横管(16)以上,池底的废渣液便会从虹吸管进口(13)吸入,经管道(14)(16)(17)(18)排放到废料池(24)里。因为活动盖(15)是密封的,活塞(19)的上端有渣液密封,都不影响虹吸管道的正常流通。要停止出渣,只需将活塞(19)往下推到顶端低于横管(16)就可以了。加些废渣液即可密封住。若进口边管道有阻塞,打开活动盖(15),用长杆捅通,再盖好用废渣密封。为了扩大出废渣液的范围,在进口边下段增设一进口分管(22),伸入池内(23)的底部,当进口(13)附近的废渣将近吸光,排放出的尽是些废液时,关住进口活门(21),池内渣液便会从进口(22)吸入,同样经虹吸管道(14)(16)(17)(18)排放到废料池(24)里。若设法将出口边管道(18)延伸,使出口低于或与池底持平,可将池内渣液全部放光。但在使用期间,不宜一次放出过多的废渣液,以免池内形成太大的负压。有必要多出废渣时,必须配合进料。废料池较浅,约70cm深,取肥方便。虹吸出渣装置的制作材料:短期使用可用D=110mm的硬塑料管及其相配套的三接头连通,缺点是不够结实耐用,两筒相接密封性差。较理想的是用GRC材料制作,将三接头与直管结合为一体,省去连接密封,管内平滑,安装方便。活塞材料短期使用,可用竹、木车园。如欲正规、经久、耐用,应采用硬橡胶或硬塑料做成圆柱体。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原料入池后(一般为粪便)沉在进料口(7)的底部,先推拉二、三下进料压板,使沉在底部的原料稍微往前移动,然后拴住单向阀门,(平时单向阀门处于中间关闭位置,但未拴住)推拉进料压板,使槽内(3)的渣液来回冲撞,实现振荡搅拌。槽内两边距离近,渣液容易搅混,两头距离远,进料口(7)和出料口(8)的渣液不可能搅混到一起来。这样多次推拉、搅混之后,再松开单向阀门,继续推拉进料压板。往下推时,出料口(8)液面上升,压力增大,单向阀门开,出料口(8)的池液便会经单向阀门流入进料口(7),推挤进料边的渣液往前移动。进料压板往上拉时,单向阀门关,渣液不会反向流动。如此又反复推拉多次,进料边的渣液就会不断地往前移动。这样,每次进料后,先推拉二、三下进料压板,后又拴住单向阀门,推拉搅拌,再放开单向阀门,多次推拉的结果,虽然不会是发酵槽内的渣液整体的齐头并进向前移动,但也不存在相对固定的边界层。同次入池的原料,会先后不一地被推移到出料口(8),总体上实现原料在发酵槽内逐步前进,顺序发酵。但被推移到出料口(8)沉在池底的废渣,要取出来还有相当困难,利用虹吸出渣装置(10)附图4所示,可以很容易使废渣液上升到离地面较浅的废料池(13)里,可以根据废渣沉积的多少,用肥的需要,随时出肥。这样就避免了大换料,适应原料陆续供-->给,达到沼气不断供应,也解决了出料难的问题。本技术的优点:1、长期使用,不用大换料,出料方便,日常管理简单,产气均衡。2、虹吸出渣装置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出渣不用能源设备。3、顺序发酵的方法,能较好地发挥池容和原料的效益。实现本技术,参照国家标准GB4750-4752-84。本技术的构造,可以看作是将圆筒形池劈成两半拉开,如附图1-2所示,池身成长圆形,进出料口相连在池的一端。只是把池身由圆形改为长圆形,中部增一小段垂直平面,池顶池底作相应变动。故建池工艺、方法、步骤,砂浆、混凝土标号、池底、池墙、池顶厚度,矢跨比等及密封层做法,均按国家标准进行。池内构造的改进,是先按标准施工,建好池体,并搞好池内和进出料口的密封之后进行的。先砌中间墙、进出料口间墙、墙上安单向阀门,最后安装虹吸出渣装置。只有虹吸横管(4),应在砌出料口池墙时安置好。这部分的改进,对加强池型结构和搞好密封,不但无妨,还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农村家用小型沼气池一般为圆筒形池,采用批量发酵或半连续发酵的生产方法。本实用新型为槽形顺序发酵,池型构造的主要特征是池内有中间墙,发酵间迂回长槽形、进出料口相连在池的一端,间墙上有单向阀门、进料口有与之相配套的活动进料压板,池底带坡度,从进口到出口,由浅而深,出料口有虹吸出渣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农村家用小型沼气池一般为圆筒形池,采用批量发酵或半连续发酵的生产方法。本实用新型为槽形顺序发酵,池型构造的主要特征是池内有中间墙,发酵间迂回长槽形、进出料口相连在池的一端,间墙上有单向阀门、进料口有与之相配套的活动进料压板,池底带坡度,从进口到出口,由浅而深,出料口有虹吸出渣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守真沈北联伍文峰伍先宁伍宁辉
申请(专利权)人:伍守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