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家林专利>正文

一种电子针灸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7271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0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针灸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电子针灸设备系统包括:管理平台以及与管理平台进行通信的电子针灸设备,其中管理平台根据待治疗的病症和电子针灸设备所贴附的穴位向电子针灸设备发送对应的处方,电子针灸设备根据所接收的处方执行相应的治疗动作。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动统一控制电子针灸设备的治疗,为用户提供方便。

A system of electronic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equipment and its control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onic acupuncture device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including the electronic acupuncture device: system management platform and the electronic acupuncture device communicates with the management platform, the management platform according to the disease to be treated with electronic acupuncture device attached to the corresponding point to send electronic acupuncture device prescription, electronic acupuncture device to receive a prescription execute the corresponding action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Through the above methods, the invention can automatically control the treatment of the electronic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equipment, and provide the convenience for the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针灸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针灸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自《黄帝内经》以来,中医流派纷呈,但主体治疗方法不外乎是在经络穴位上针刺、灸、按摩、药贴,以及中草药治疗,各有特色,疗效显著。电子针灸理疗仪是在传统的针灸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形成的通过电子技术实现传统针灸的仪器,具备了传统中医针灸技术的基本功能。然而,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长期的研发过程中发现,当前人们在使用电子针灸理疗仪时需要根据待治疗的病症手动设置相应的处方,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针灸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自动统一控制电子针灸设备的治疗,为用户提供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针灸设备系统,所述电子针灸设备系统包括管理平台以及与所述管理平台进行通信的电子针灸设备,其中所述管理平台根据待治疗的病症和所述电子针灸设备所贴附的穴位向所述电子针灸设备发送对应的处方,所述电子针灸设备根据所接收的对应的处方执行相应的治疗动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针灸设备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子针灸设备系统包括管理平台以及与所述管理平台进行通信的电子针灸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待治疗的病症和所述电子针灸设备所贴附的穴位向所述电子针灸设备发送对应的处方;由所述电子针灸设备根据所接收的所述处方执行相应的治疗动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电子针灸设备系统包括管理平台以及与管理平台进行通信的电子针灸设备,其中管理平台根据待治疗的病症和电子针灸设备所贴附的穴位向电子针灸设备发送对应的处方,电子针灸设备根据所接收的处方执行对应的治疗动作。通过上述方式,本专利技术电子针灸设备能够根据从管理平台接收的处方自动执行相应的治疗动作,方便自动统一控制电子针灸设备的治疗,为用户提供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子针灸设备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电子针灸设备沿A-A轴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电子针灸设备沿B-B轴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电子针灸设备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药胶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电子针灸设备控制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7是图2中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贴附在人体穴位上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2中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贴附在人体穴位上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2中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贴附在人体穴位上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电子针灸设备控制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电子针灸设备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电子针灸设备系统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管理平台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管理平台系统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管理平台系统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电子针灸设备系统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电子针灸设备工作的原理,电子针灸设备是通过电场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理论基础是基于生物电原理和针灸理论。人体组织是由水分、无机盐和带电生物胶体组成的复杂的电解质电导体。电子针灸设备是应用专用的电信号输出装置针灸某些经络穴位,是以人体引入电场,利用构成回路的端电压的两端,产生电效应,使机体产生集电效应、生物效应,从而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的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及免疫学变化,进而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与新陈代谢机能,改善局部营养供给以及提高组织的再生能力。下面将具体介绍本专利技术电子针灸设备相关内容。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子针灸设备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电子针灸设备沿A-A轴线的剖视图,图3为图1电子针灸设备沿B-B轴线的剖视图。请参阅图2,该电子针灸设备包括:信号产生电路20、分别连接信号产生电路20的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4、第一容置部26。具体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信号产生电路20可以集成到电子针灸设备的印刷线路板(PCB)上,用于向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4提供脉冲电流/电压信号或者持续电流/电压信号,具体地,信号产生电路20可以为脉冲发生器,通过脉冲发生器产生脉冲电流/电压信号或者持续电流/电压信号。第一容置部26用于容纳第一中药药胶,第一电极22与第一容置部26内的第一中药药胶电连接,其中,第一中药药胶的呈现形式可为固体状,也可以为固液混合的泥状或膏状,也可以是棉花或海绵吸附上液体中药后的呈现形式,等等,其内所含的中药成分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调理的病症进行调配,另外,第一中药药胶可导电,其导电性可以由于其中药成分中的某些中药成分导电,或者由于在中药成分中添加某一种或多种不影响药效的导电物质,例如导电离子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容置部26和第一电极22可以为同一结构,即第一电极22制备成具有朝向人体皮肤一侧的类似拱形的结构,即第一电极呈凹槽设置,该结构即形成了第一容置部26;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容置部26和第一电极22为各自独立的结构,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第一电极22呈片状设置,第一容置部26设置于第一电极22朝向人体皮肤的一侧,该第一容置部26具有导电性,其材质可以是铝、铜等金属,也可以是石墨等非金属,第一电极22通过第一容置部26与第一中药药胶电连接;在另一个应用场景中,该第一容置部26具有绝缘性,第一容置部26的侧壁包括孔洞,第一电极22包括伸出的导电丝,导电丝通过孔洞与第一中药药胶电连接。当上述电子针灸设备贴附到人体皮肤上时,第一中药药胶与人体皮肤接触,第一电极22至少经第一中药药胶与人体皮肤电连接,第二电极24进一步与人体皮肤电连接,信号产生电路20用于在第一电极22、第一中药药胶、人体皮肤和第二电极24所形成的传输路径上产生刺激电流,进而可以将针灸和第一中药药胶同时作用在人体的穴位上,在针灸的同时将第一中药药胶的药性通过皮肤渗入人体,使得电子针灸设备的疗效增大;另外与口服、外贴或者药浴的中药治疗手段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子针灸设备可以精准给药,直达病所,且节约中药药材。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图4为本专利技术电子针灸设备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针灸设备上设置有第二容置部40,第二容置部40用于容纳第二中药药胶,第二电极42与第二容置部40内的第二中药药胶电连接,其中,第二中药药胶可导电,第二中药药胶的呈现形式可为固体状,也可以为固液混合的泥状或膏状,也可以是棉花或海绵吸附上液体中药后的呈现形式,等等,其内所含的中药成分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调理的病症进行调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子针灸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针灸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针灸设备系统包括管理平台以及与所述管理平台进行通信的电子针灸设备,其中所述管理平台根据待治疗的病症和所述电子针灸设备所贴附的穴位向所述电子针灸设备发送对应的处方,所述电子针灸设备根据所接收的对应的处方执行相应的治疗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针灸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针灸设备系统包括管理平台以及与所述管理平台进行通信的电子针灸设备,其中所述管理平台根据待治疗的病症和所述电子针灸设备所贴附的穴位向所述电子针灸设备发送对应的处方,所述电子针灸设备根据所接收的对应的处方执行相应的治疗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针灸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针灸设备上设置有用户可识别的设备唯一标识,所述管理平台根据所述待治疗的病症为不同穴位分配相应的所述电子针灸设备,并根据分配结果向用户呈现所述穴位与所述电子针灸设备的所述设备唯一标识的对应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针灸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平台向所述用户呈现一人体穴位分布图,并根据所述分配结果在所述人体穴位分布图的所述穴位上呈现所述设备唯一标识;其中,当所述电子针灸设备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两个以上的所述电子针灸设备分别对应需要同时治疗的同一经络的两个以上的穴位,和/或,分别对应不同经络的两个以上的穴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针灸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平台根据所述分配结果向不同穴位所分配的所述电子针灸设备发送与所述穴位对应的所述处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针灸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针灸设备包括控制器、供电电路和加热器,所述电子针灸设备上设置有容置部,所述容置部用于容纳中药药胶,所述加热器在所述供电电路的供电作用下对所述中药药胶进行加热,所述处方包括灸处方,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灸处方控制所述供电电路,进而设置所述加热器对所述中药药胶的加热参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针灸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针灸设备包括控制器、信号产生电路、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信号产生电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林
申请(专利权)人:陈家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