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钓钩组合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88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9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钓钩组合件,属于钓具技术领域,该钓钩组合件包括支架模块、自动起钩模块和钓钩组件,所述自动起钩模块包括弹性件、起钓块、连杆驱动件和三连杆,所述钓钩组件包括钓钩、第一子线和第二子线,第二子线绷直,第一子线处于放松状态;在鱼吃饵料往下拉钓钩时,第二子线会将连杆驱动件往下拉,连杆驱动件往下压第一连杆一端,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运动进而带动第三连杆往外侧运动,当鱼往下拉钓钩一定距离时,第三连杆就会放开起钓块,起钓块就会在弹性件的弹力下往上活动,起钓块的运动会通过第一子线将钓钩往上拉扯,钓钩就会挂住吃饵料的鱼儿,解决跑鱼的问题。

An automatic hook assembl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hook assembly,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ishing, the hook assembly comprises a support module, automatic hook module and a hook component, wherein the automatic hook module includes an elastic member, fishing rod drive block, and the three connecting rod, the hook, the hook assembly includes a first sub line and second line second, line stretched straight, the first line in a relaxed state; pull the hook in the fish to eat bait, second line will link drive down, drive down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on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the connecting rod drives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second moves to drive the third link to the lateral movement, when the fish pulled down the hook a certain distance, the third link will open fishing, fishing will block in the elastic force of the elastic part to play, play catch block games through the first line will pull up the hook, fishing Will eat fish bait on the hook, solve the problem of running fi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钓钩组合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钓具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钓钩组合件。
技术介绍
现在钓鱼爱好者越来越多,然而钓鱼是一项既考验钓鱼技术又考验钓具先进程度的运动,无论钓鱼经验多么丰富的老钓友,在垂钓时都无法把握每次起钓的时机,起钓早了鱼还没上钩,起钓迟了鱼已吃完饵料跑了,而且有时候稍微一走神,鱼就吃完饵料跑得无影无踪,都来不及起钓,跑鱼一直都是钓鱼爱好者苦恼而得不到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钓钩组合件,设有弹性的自动起钩模块,当鱼吃饵料往下拉鱼钩到一定距离时,自动起钩模块就会工作,自动往回拉扯钓钩,钓钩就会挂住吃饵料的鱼儿,解决跑鱼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钓钩组合件,包括支架模块、自动起钩模块和钓钩组件;所述支架模块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螺纹连接所述下壳体,所述上壳体朝向下壳体的一侧上开设有弹性件安装盲孔,所述下壳体朝向上壳体的一侧面上开设有连杆安装室,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连接后,所述弹性件安装盲孔与所述连杆安装室相互连通并构成自动起钩模块安装腔,所述连杆安装室内设置有第三连杆支撑架,所述第三连杆支撑架安装在下壳体上部;所述自动起钩模块设于所述自动起钩模块安装腔,其包括弹性件、起钓块、连杆驱动件和三连杆;所述弹性件竖直布置在弹性件安装盲孔上,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起钓块一端;所述起钓块的另一端开设有连杆驱动件安装盲孔,且所述起钓块外侧面上设有止动圈,所述起钓块还位于第三连杆支撑架一侧;所述连杆驱动件置于所述连杆驱动件安装盲孔内,并通过所述连杆驱动件安装盲孔内的连杆驱动件连接绳连接起钓块;所述连杆驱动件中部设有第一子线穿过通孔;所述三连杆安装在连杆安装室,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下壳体,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置于所述连杆驱动件之下,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铰链连接于所述下壳体;所述第三连杆位于第一连杆上方,其另一端紧贴于所述止动圈的上表面,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支撑架;所述钓钩组件包括钓钩和子线组,所述子线组穿设下壳体并伸入自动起钩模块安装腔,其包括第一子线和第二子线;所述第一子线一端位于下壳体外侧,并连接所述钓钩,另一端一次贯穿所述下壳体、第一子线穿过孔后连接所述起钓块,所述第二子线一端位于下壳体外侧,并连接所述钓钩,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杆驱动件。优选地,所述下壳体还设有位于连杆安装室内的第一连杆铰链凸台和第二连杆铰链凸台,所述第一连杆铰链凸台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杆铰链凸台的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杆铰链凸台和第二连杆铰链凸台上分别固定有用于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铰链。优选地,所述支架模块左右对称,所述自动起钩模块左右对称。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杆支撑架设有第三连杆滑动孔,所述第三连杆贯穿所述第三连杆滑动孔,并且所述第三连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连杆滑动孔的直径。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连接的一端设有滑槽,所述第三连杆一端设有滑柱,所述滑柱置于所述滑槽中。优选地,所述支架模块还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固定于所述上壳体顶部,所述连接环上绑接有主线。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拉力弹簧,所述连杆驱动件连接绳的长度>所述连杆驱动件安装盲孔的竖直长度-所述连杆驱动件的竖直长度+所述拉力弹簧的拉伸长度。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钓钩组合件,在鱼吃饵料往下拉钓钩时,第二子线会将连杆驱动件往下拉,连杆驱动件往下压第一连杆一端,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运动进而带动第三连杆往外侧运动,当鱼往下拉钓钩一定距离时,第三连杆就会脱离止动圈,这时拉力弹簧是拉伸的,起钓块就会在弹簧的弹力下往上活动,起钓块的运动会通过第一子线将钓钩往上拉扯,钓钩就会挂住吃饵料的鱼儿,解决跑鱼的问题。由于下壳体还设有铰链凸台,铰链凸台上固定有用于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铰链,凸台为一平面,可方便打孔,用于固定铰链。由于支架模块左右对称以及自动起钩模块左右对称,整个自动钓钩组合件的重心处于竖直中心线中,确保钓线竖直,自动起钩模块的运动方向与钓线方向相同。由于第三连杆支撑架设有第三连杆滑动孔,第三连杆贯穿第三连杆滑动孔,并且第三连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连杆滑动孔的直径,第三连杆可在第三连杆滑动孔左右滑动。由于第二连杆的与第三连连杆铰接的一端设有滑槽,第三连杆一端设有滑柱,滑柱置于滑槽中,第二连杆运动时会带动第三连杆运动,并保持第三连杆运动方向水平。由于支架模块还包括连接环,连接环固定于上壳体顶部中心,钓钩主线绑接连接环,绑接主线较为方便。由于弹性件为拉力弹簧,连杆驱动件连接绳的长度>连杆驱动件安装盲孔的竖直长度-连杆驱动件的竖直长度+拉力弹簧的拉伸长度,当拉力弹簧恢复自由长度的时候无需带上连杆驱动件,减轻了弹簧的载重,可加快弹簧的回到自由长度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自动起钩模块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11-上壳体、12-下壳体、121-第三连杆支撑架、2-自动起钩模块、21-拉力弹簧、22-起钓块、221-止动圈、222-连杆驱动件安装盲孔、23-连杆驱动件、231-第一子线穿过孔、24-连杆驱动件连接绳、25-第一连杆、26-第二连杆、27-第三连杆、31-钓钩、32-第一子线、33-第二子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自动钓钩组合件,包括一个支架模块、一个自动起钩模块2和一个钓钩组件。支架模块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螺纹连接下壳体12,上壳体11朝向下壳体12的一侧上开设有弹性件安装盲孔,下壳体12朝向上壳体1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连杆安装室。下壳体12和上壳体11连接后,弹性件安装盲孔与连杆安装室相互连通并构成自动起钩模块安装腔。连杆安装室内设置有第三连杆支撑架121,第三连杆支撑架121安装在下壳体12上部。支架模块还包括连接环,连接环固定于上壳体11顶部,连接环上绑接有主线。此外,支架模块左右对称。自动起钩模块2设于自动起钩模块安装腔,其包括弹性件、起钓块22、连杆驱动件23和三连杆,弹性件竖直布置在弹性件安装盲孔上,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上壳体11和起钓块22一端。优选地,弹性件为拉力弹簧21。起钓块22的另一端开设有连杆驱动件安装盲孔222,且起钓块22外侧面上设有止动圈221,起钓块22还位于第三连杆支撑架121一侧。连杆驱动件23置于连杆驱动件安装盲孔222内,并通过连杆驱动件安装盲孔222内的连杆驱动件连接绳24连接起钓块22。连杆驱动件连接绳24一端连接起钓块22,另一端连接连杆驱动件23的上端,并且连杆驱动件连接绳24为放松状态。连杆驱动件23中部设有第一子线穿过通孔231。三连杆安装在连杆安装室,其包括第一连杆25、第二连杆26和第三连杆27。第一连杆25的中部铰接下壳体12,下壳体12设有位于连杆安装室内的第一连杆25铰链凸台,第一连杆25铰链凸台的端面与第一连杆25平行设置,第一连杆25铰链凸台上固定有用于连接第一连杆25的铰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钓钩组合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钓钩组合件,包括支架模块、自动起钩模块和钓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模块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螺纹连接所述下壳体,所述上壳体朝向下壳体的一侧上开设有弹性件安装盲孔,所述下壳体朝向上壳体的一侧面上开设有连杆安装室,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连接后,所述弹性件安装盲孔与所述连杆安装室相互连通并构成自动起钩模块安装腔,所述连杆安装室内设置有第三连杆支撑架,所述第三连杆支撑架安装在下壳体上部;所述自动起钩模块设于所述自动起钩模块安装腔,其包括弹性件、起钓块、连杆驱动件和三连杆;所述弹性件竖直布置在弹性件安装盲孔上,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起钓块一端;所述起钓块的另一端开设有连杆驱动件安装盲孔,且所述起钓块外侧面上设有止动圈,所述起钓块还位于第三连杆支撑架一侧;所述连杆驱动件置于所述连杆驱动件安装盲孔内,并通过所述连杆驱动件安装盲孔内的连杆驱动件连接绳连接起钓块;所述连杆驱动件中部设有第一子线穿过通孔;所述三连杆安装在连杆安装室,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下壳体,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置于所述连杆驱动件之下,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铰链连接于所述下壳体;所述第三连杆位于第一连杆上方,其另一端紧贴于所述止动圈的上表面,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支撑架;所述钓钩组件包括钓钩和子线组,所述子线组穿设下壳体并伸入自动起钩模块安装腔,其包括第一子线和第二子线;所述第一子线一端位于下壳体外侧,并连接所述钓钩,另一端一次贯穿所述下壳体、第一子线穿过孔后连接所述起钓块,所述第二子线一端位于下壳体外侧,并连接所述钓钩,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杆驱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钓钩组合件,包括支架模块、自动起钩模块和钓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模块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螺纹连接所述下壳体,所述上壳体朝向下壳体的一侧上开设有弹性件安装盲孔,所述下壳体朝向上壳体的一侧面上开设有连杆安装室,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连接后,所述弹性件安装盲孔与所述连杆安装室相互连通并构成自动起钩模块安装腔,所述连杆安装室内设置有第三连杆支撑架,所述第三连杆支撑架安装在下壳体上部;所述自动起钩模块设于所述自动起钩模块安装腔,其包括弹性件、起钓块、连杆驱动件和三连杆;所述弹性件竖直布置在弹性件安装盲孔上,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起钓块一端;所述起钓块的另一端开设有连杆驱动件安装盲孔,且所述起钓块外侧面上设有止动圈,所述起钓块还位于第三连杆支撑架一侧;所述连杆驱动件置于所述连杆驱动件安装盲孔内,并通过所述连杆驱动件安装盲孔内的连杆驱动件连接绳连接起钓块;所述连杆驱动件中部设有第一子线穿过通孔;所述三连杆安装在连杆安装室,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下壳体,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置于所述连杆驱动件之下,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铰链连接于所述下壳体;所述第三连杆位于第一连杆上方,其另一端紧贴于所述止动圈的上表面,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支撑架;所述钓钩组件包括钓钩和子线组,所述子线组穿设下壳体并伸入自动起钩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魁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柳南区钓乐园渔具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