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蛙式打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711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8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蛙式打夯机,包括底板、把手、电机、输出带轮、连接轴、第一连接带轮和第二连接带轮、夯头连板、夯头带轮、偏心块、夯头本体、第一皮带、第二皮带,位于第一皮带下侧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张紧机构,第一张紧机构包括用于抵紧在第一皮带上的第一张紧轮,位于第二皮带下侧的夯头连板上设置有第二张紧机构,第二张紧机构包括用于抵紧在第二皮带上的第二张紧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弹簧驱动第一张紧轮抵紧在第一皮带上以后,即可对第一皮带进行张紧;同时扭簧驱动第二张紧轮抵紧在第二皮带上以后,即可对第二皮带进行张紧;最终即可实现减小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发生松弛后打滑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蛙式打夯机
本技术涉及市政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蛙式打夯机。
技术介绍
蛙式打夯机是利用冲击和冲击振动作用分层夯实回填土的压实机械,在市政工程中进行会需要用到蛙式打夯机。目前,公开号为CN2404925,公告日为2000年11月8日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蛙式打夯机,包括有底板、把手以及底板上的动力机及出轴带轮、减速大带轮、减速小带轮和夯头连板,在夯头连板上有夯头带轮和夯头带轮上的偏心块,在夯头连板的下方连接有夯头,该种蛙式打夯机的特点在于所述的底板上的动力机是内燃机。另外,在减速大带轮和减速小带轮之间的连接中轴上还有离合器。该种蛙式打夯机的带轮与带轮之间是通过皮带传动的,然而皮带在传动一端时间以后容易发生磨损,磨损后的皮带就容易松弛,从而导致带轮与皮带之间发生打滑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蛙式打夯机,能够减小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发生打滑的可能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蛙式打夯机,包括底板、把手、位于所述底板上的电机、位于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输出带轮、位于所述底板上的连接轴、位于所述连接轴上的第一连接带轮和第二连接带轮、夯头连板、位于所述夯头连板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蛙式打夯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蛙式打夯机,包括底板(1)、把手(2)、位于所述底板(1)上的电机(3)、位于所述电机(3)输出轴上的输出带轮(4)、位于所述底板(1)上的连接轴(5)、位于所述连接轴(5)上的第一连接带轮(51)和第二连接带轮(52)、夯头连板(6)、位于所述夯头连板(6)上的夯头带轮(61)、位于所述夯头带轮(61)上的偏心块(611)、位于所述夯头连板(6)下端的夯头本体(62)、位于所述输出带轮(4)与所述第一连接带轮(51)之间的第一皮带(7)、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带轮(52)与所述夯头带轮(61)之间的第二皮带(8),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皮带(7)下侧的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第一张紧机构(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蛙式打夯机,包括底板(1)、把手(2)、位于所述底板(1)上的电机(3)、位于所述电机(3)输出轴上的输出带轮(4)、位于所述底板(1)上的连接轴(5)、位于所述连接轴(5)上的第一连接带轮(51)和第二连接带轮(52)、夯头连板(6)、位于所述夯头连板(6)上的夯头带轮(61)、位于所述夯头带轮(61)上的偏心块(611)、位于所述夯头连板(6)下端的夯头本体(62)、位于所述输出带轮(4)与所述第一连接带轮(51)之间的第一皮带(7)、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带轮(52)与所述夯头带轮(61)之间的第二皮带(8),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皮带(7)下侧的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第一张紧机构(9),所述第一张紧机构(9)包括用于抵紧在所述第一皮带(7)上的第一张紧轮(91),位于所述第二皮带(8)下侧的所述夯头连板(6)上设置有第二张紧机构(10),所述第二张紧机构(10)包括用于抵紧在所述第二皮带(8)上的第二张紧轮(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蛙式打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紧机构(9)还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张紧轮(91)上且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底板(1)上的连接杆(92)、一端抵紧在所述连接杆(92)中部且另一端抵紧在底板(1)上的弹簧(93),所述弹簧(93)位于所述连接杆(92)远离所述第一皮带(7)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蛙式打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92)的中部固定有用于嵌入在所述弹簧(93)内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维顾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宏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