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集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6609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8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力停留时间大,污水处理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人工湿地集化处理系统,包括人工湿地池、沉砂池和澄清池,所述人工湿地池包括基质和水生植物,所述基质由防渗挡板隔为六层,从上往下依次为:沙土层、沸石层、好氧固定微生物床层、灰渣层、厌氧固定微生物床层和砾石层;沉砂池和澄清池位于在人工湿地池外,沉砂池和澄清池在水平截面上围成一个圆环形,沉砂池和澄清池由挡墙分隔且相互对称,沉砂池和澄清池纵向截面呈直角梯形,池底为较短的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铺设防渗挡板及沉砂池和澄清池结构上的设计,提高了污水水力停留时间,进而强化污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湿地集化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人工湿地集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染物进行吸附、吸收和转化,不仅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病原微生物等以净化污水,还能吸收SO2、CO2以净化空气。目前,国内外做了大量关于人工湿地的构造、基质组配、植物组配等方面的研究,也诞生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但是仍有许多问题待解决,如提高水力停留时间,提升净化效果,减小占地面积,防止堵塞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力停留时间大,污水处理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人工湿地集化处理系统,包括人工湿地池、沉砂池和澄清池,所述人工湿地池为中空圆柱体,所述沉砂池和澄清池位于在人工湿地池外,沉砂池和澄清池在水平截面上围成一个圆环形,所述沉砂池和澄清池由挡墙分隔且相互对称,所述沉砂池和澄清池的纵向截面呈直角梯形,池底为较短的底,所述人工湿地池、沉砂池、澄清池的池体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池壁均涂有防渗材料。所述人工湿地池包括基质和水生植物,所述基质由多块相互平行的防渗挡板分隔为六层,从上往下依次为:沙土层、沸石层、好氧固定微生物床层、灰渣层、厌氧固定微生物床层和砾石层,所述水生植物的根茎置于沙土层中;所述好氧固定微生物床层中设有环形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曝气头,曝气管的进气端与空气连通;所述砾石层中设有环形的布水管,布水管上均匀分布若干出水孔,所述布水管通过管道与沉砂池连通,布水管的进水端位于沉砂池液面以下;所述人工湿地池的液面处设有溢流水管,溢流水管的出水端与澄清池连通并伸入澄清池液面以下1/2~2/3。所述沉砂池的底部设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阀;所述沉砂池远离人工湿地池的池壁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向池底弯折;所述澄清池的池边上设有水泵,水泵的一端连接出水管,另一端连接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进水端位于澄清池液面以下。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位于沉砂池和澄清池上远离人工湿地池的相反两侧,进水管和出水管靠近挡墙,所述布水管的进水端位于人工湿地池靠近出水管的一侧,所述溢流水管的进水端位于人工湿地靠近进水管的一侧。优选的,所述防渗挡板在人工湿地池纵向截面上水平交错布置,防渗挡板的材料为防渗土工布。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人工湿地池的基质中铺设了防渗挡板,使污水同时产生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流动,大大提高了污水在每层之间的水力停留时间,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沉砂池和澄清池以环状绕人工湿地,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以挡墙隔开,避免因分别设置沉砂池和澄清池而增大占地面积,同时,充分利用流体力学和结构设计的方法,使污水中大颗粒及不溶性物质易在池底沉降而及时被排污管排出,防止系统堵塞。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污水流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2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2所示,人工湿地集化处理系统,包括人工湿地池1、沉砂池2和澄清池3,人工湿地池1为中空圆柱体,沉砂池2和澄清池3位于在人工湿地池1外,沉砂池2和澄清池3在水平截面上围成一个圆环形,沉砂池2和澄清池3由挡墙4分隔且相互对称,沉砂池2和澄清池3纵向截面呈直角梯形,池底为短底,为了防止地下水污染,人工湿地池1、沉砂池2、澄清池3的池体22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池壁均涂有防渗材料,也可以在池壁上铺设HDPE塑料薄膜。所述人工湿地池包括基质和水生植物5,基质由防渗挡板6隔为六层,从上往下依次为:沙土层7、沸石层8、好氧固定微生物床层9、灰渣层10、厌氧固定微生物床层11和砾石层12,水生植物5的根茎置于沙土层7中;好氧固定微生物床层11中设有环形的曝气管13,曝气管13的进气端与空气连通;砾石层12中设有环形的布水管14,布水管14通过管道与沉砂池2连通,且布水管14的进水端位于沉砂池2液面以下;人工湿地池1的液面处设有溢流水管15,溢流水管15的出水端与澄清池3连通并伸入澄清池3液面以下1/2~2/3。沉砂池2的底部设有排污管16,排污管16上设置有排污阀17;沉砂池2远离人工湿地池1的池壁上设有进水管18,进水管18的出水端向池底弯折;澄清池3的池边上设有水泵19,水泵19的一端连接出水管20,另一端连接抽水管21,抽水管21的进水端位于澄清池3液面以下。如图2所示,进水管18和出水管20位于远离人工湿地池1的相反两侧,进水管18和出水管20靠近挡墙4,布水管14的进水端位于人工湿地池1靠近出水管20的一侧,溢流水管15的进水端位于人工湿地1靠近进水管18的一侧。防渗挡板6在纵向截面上水平交错布置,防渗挡板6的材料为防渗土工布。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污水经由进水管18进入沉砂池2,在沉砂池2内绕人工湿地池1作旋流流动,其中较大的颗粒物或不溶性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至池底,污水流至布水管14进水端时,沉砂池2上部的污水流入布水管14并从出水孔流出均匀分散至人工湿地池1的底部砾石层中,在基质中的防渗挡板6作用下,污水在上行的同时也作水平流动,提高了污水在基质中水力停留时间,上行过程中,砾石层12、灰渣层10、沸石层8、沙土层7及水生植物5对污水中的有机物颗粒、重金属等吸附、过滤、消化,厌氧固定微生物床层11能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消化,曝气管13向好氧固定微生物床层9通入空气,使污水中有机物在好氧固定微生物床层9进一步分解氧化,达到脱氮除磷效果,人工湿地池1净化处理后的污水经溢流水管15溢出流入澄清池3,澄清池3中的上清液由水泵19经抽水管21抽出后从出水管20排出;沉砂池2中的底部污泥定期通过排污管16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人工湿地集化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人工湿地集化处理系统,包括人工湿地池(1)、沉砂池(2)和澄清池(3),所述人工湿地池(1)为中空圆柱体,所述沉砂池(2)和澄清池(3)位于在人工湿地池(1)外,沉砂池(2)和澄清池(3)在水平截面上围成一个圆环形,所述沉砂池(2)和澄清池(3)由挡墙(4)分隔且相互对称,所述沉砂池(2)和澄清池(3)的纵向截面呈直角梯形,池底为较短的底,所述人工湿地池(1)、沉砂池(2)、澄清池(3)的池体(22)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池壁均涂有防渗材料;所述人工湿地池(1)包括基质和水生植物(5),所述基质由多块相互平行的防渗挡板(6)分隔为六层,从上往下依次为:沙土层(7)、沸石层(8)、好氧固定微生物床层(9)、灰渣层(10)、厌氧固定微生物床层(11)和砾石层(12),所述水生植物(5)的根茎置于沙土层(7)中;所述好氧固定微生物床层(9)中设有环形的曝气管(13),所述曝气管(13)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曝气头,曝气管(13)的进气端与空气连通;所述砾石层(12)中设有环形的布水管(14),布水管(14)上均匀分布若干出水孔,所述布水管(14)通过管道与沉砂池(2)连通,布水管(14)的进水端位于沉砂池(2)液面以下;所述人工湿地池(1)的液面处设有溢流水管(15),溢流水管(15)的出水端与澄清池(3)连通并伸入澄清池(3)液面以下1/2~2/3;所述沉砂池(2)的底部设有排污管(16),排污管(16)上设置有排污阀(17);所述沉砂池(2)远离人工湿地池(1)的池壁上设有进水管(18),所述进水管(18)的出水端向池底弯折;所述澄清池(3)的池边上设有水泵(19),水泵的一端连接出水管(20),另一端连接抽水管(21),所述抽水管(21)的进水端位于澄清池(3)液面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人工湿地集化处理系统,包括人工湿地池(1)、沉砂池(2)和澄清池(3),所述人工湿地池(1)为中空圆柱体,所述沉砂池(2)和澄清池(3)位于在人工湿地池(1)外,沉砂池(2)和澄清池(3)在水平截面上围成一个圆环形,所述沉砂池(2)和澄清池(3)由挡墙(4)分隔且相互对称,所述沉砂池(2)和澄清池(3)的纵向截面呈直角梯形,池底为较短的底,所述人工湿地池(1)、沉砂池(2)、澄清池(3)的池体(22)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池壁均涂有防渗材料;所述人工湿地池(1)包括基质和水生植物(5),所述基质由多块相互平行的防渗挡板(6)分隔为六层,从上往下依次为:沙土层(7)、沸石层(8)、好氧固定微生物床层(9)、灰渣层(10)、厌氧固定微生物床层(11)和砾石层(12),所述水生植物(5)的根茎置于沙土层(7)中;所述好氧固定微生物床层(9)中设有环形的曝气管(13),所述曝气管(13)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曝气头,曝气管(13)的进气端与空气连通;所述砾石层(12)中设有环形的布水管(14),布水管(14)上均匀分布若干出水孔,所述布水管(14)通过管道与沉砂池(2)连通,布水管(14)的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庆李小川李军温凤云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利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