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切换线圈匝数的电机环形绕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446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切换线圈匝数的电机环形绕组,其包括:第一环形线圈、自第一环形线圈一侧依次向外间隔安装的若干线圈组件及左绝缘环、自第一环形线圈另一侧向外间隔安装的若干第二环形线圈及右绝缘环。第一环形线圈上安装有第一转接块和第二转接块,线圈组件中左半圈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第一转接块连接,线圈组件中右半圈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连接端及第四连接端,第三连接端与第一连接端相对设置,第四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相对设置。第二环形线圈上安装有第三转接块、第四转接块及第五转接块,第四转接块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第二环形线圈上。该环形绕组的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可调适应性强,非常实用。

Motor ring winding with the number of switchable coil turns

The motor wind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witchable coil number comprises: a first loop, since the first loop are separately arranged some outward side coil assembly and left the insulating ring, since the first loop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ng second interval outwards and right installation coil insulation ring. The first loop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connecting block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block, both ends of the coil assembly left half ring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end and the two connecting end, the first connecting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witching block, both ends of the right ring coil assembly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third connecting end and the four connecting end, the third e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end the fourth set, the connecting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end is opposite. The second ring coil is equipped with third transfer blocks, fourth transfer blocks and five transfer blocks. The ends of the fourth transfer block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adjacent second ring coils. The structure of the ring winding is simple, easy to assemble, adjustable and adaptable, and is very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切换线圈匝数的电机环形绕组
本技术涉及开关磁阻电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切换线圈匝数的电机环形绕组。
技术介绍
开关磁阻电机由于其结构简单、适应恶劣环境运行、无转子铜耗等优点已成为低制造成本、高可靠性以及高能量效率的机电运动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开关磁阻电机根据通电绕组磁通方向与运动方向的不同,分为径向磁通开关磁阻电机和横向磁通开关磁阻电机。径向磁通开关磁阻电机定子绕组缠绕在定子铁芯上,相邻铁芯间绕组方式复杂,耦合性强。横向磁通开关磁阻电机定子绕组为环形绕组,固定在定子极靴上,嵌入在定子或转子铁芯的凹槽中,绕组方式简单,实现了磁路与电路结构上的解耦,从而转矩密度高、效率高。目前,横向磁通开关磁阻电机定子绕组结构复杂、组装困难、可调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横向磁通开关磁阻电机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可调适应性强的可切换线圈匝数的电机环形绕组。一种可切换线圈匝数的电机环形绕组,包括:第一环形线圈、自所述第一环形线圈一侧依次向外间隔安装的若干线圈组件及左绝缘环、自所述第一环形线圈另一侧向外间隔安装的若干第二环形线圈及右绝缘环;所述第一环形线圈上安装有第一转接块和第二转接块;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左半圈和右半圈,所述左半圈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转接块连接;所述右半圈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连接端及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对设置,所述第四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环形线圈上安装有第三转接块、第四转接块及第五转接块,所述第三转接块与所述第五转接块相对设置,所述第四转接块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二环形线圈上,所述第五转接块与所述第二转接块连接。上述可切换线圈匝数的电机环形绕组,包括第一环形线圈、自第一环形线圈一侧依次向外间隔安装的若干线圈组件及左绝缘环、自第一环形线圈另一侧向外间隔安装的若干第二环形线圈及右绝缘环,这些部件通过螺丝安装在一起形成环形绕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通过不同的环形绕组、第一转接块、第二转接块、第三转接块、第四转接块、第五转接块、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及第四连接端可以实现匝数切换,当输入一定的电压时,通过改变环形绕组的匝数来改变主磁场的强度,进而调节该电机的输出扭矩及转速,可调适应性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线圈上凸伸出若干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间隔位于所述第一环形线圈的外缘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半圈上凸伸出若干左安装块,所述左安装块与所述支撑块相对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右半圈上凸伸出若干右安装块,所述右安装块与所述支撑块相对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绝缘环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片,所述第一安装片与所述左安装块、右安装块相对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环形线圈上凸伸出若干锁紧块,所述锁紧块间隔位于所述第二环形线圈的外缘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块与所述支撑块相对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右绝缘环上设有若干第二安装片,所述第二安装片与所述锁紧块一一相对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第二环形线圈之间的所述右绝缘环上设有一开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转接块为Z型块,所述第四转接块从所述开口中穿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可切换线圈匝数的电机环形绕组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可切换线圈匝数的电机环形绕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可切换线圈匝数的电机环形绕组的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可切换线圈匝数的电机环形绕组中第一环形线圈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可切换线圈匝数的电机环形绕组中线圈组件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可切换线圈匝数的电机环形绕组中左绝缘环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可切换线圈匝数的电机环形绕组中外圈第二环形线圈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可切换线圈匝数的电机环形绕组中外圈右绝缘环的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10-可切换线圈匝数的电机环形绕组,11-螺丝,20-第一环形线圈、21-第一转接块,22-第二转接块,23-支撑块,30-线圈组件,31-左半圈,32-右半圈,33-第一连接端,34-第二连接端,35-左安装块,36-第三连接端,37-第四连接端,38-右安装块,40-左绝缘环,41-第一安装片,50-第二环形线圈,51-第三转接块,52-第四转接块,53-锁紧块,54-第五转接块,60-右绝缘环,61-第二安装片,62-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照图1至图8,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可切换线圈匝数的电机环形绕组10,该可切换线圈匝数的电机环形绕组10主要为了克服横向磁通开关磁阻电机定子绕组结构复杂、组装困难、线圈匝数不可控的问题。其包括第一环形线圈20、自第一环形线圈20一侧依次向外间隔安装的若干线圈组件30及左绝缘环40、自第一环形线圈20另一侧向外间隔安装的若干第二环形线圈50及右绝缘环60,第一环形线圈20、线圈组件30、左绝缘环40、第二环形线圈50、右绝缘环60之间通过螺丝11安装在一起。本实施例中,线圈组件30、第二环形线圈50的数量为两个,左绝缘环40、右绝缘环60的数量为三个且最外侧的左绝缘环40、右绝缘环60的厚度大,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应调整设计线圈组件30、左绝缘环40、第二环形线圈50、右绝缘环60的数量。第一环形线圈20上安装有第一转接块21和第二转接块22,第一转接块21与第二转接块22交错相对设置。第一环形线圈20上凸伸出若干支撑块23,支撑块23间隔位于第一环形线圈20的外缘上,支撑块23的数量为十块。线圈组件30包括左半圈31和右半圈32,左半圈3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端33及第二连接端34,第一连接端33与第一转接块21连接,相邻的左半圈31通过两个第一连接端33并联。左半圈31上凸伸出若干左安装块35,左安装块35与支撑块23相对设置,该左安装块35的数量为五块。右半圈3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连接端36及第四连接端37,第三连接端36与第一连接端33相对设置,第四连接端37与第二连接端34相对设置,相邻的右半圈32通过两个第三连接端36并联。右半圈32上凸伸出若干右安装块38、右安装块38与支撑块23相对设置,该右安装块38的数量为五块。左绝缘环40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片41,第一安装片41与左安装块35、右安装块38相对设置,左绝缘环40在相邻线圈组件30之间或者在线圈组件30、第一环形线圈20之间起到绝缘的作用。第二环形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可切换线圈匝数的电机环形绕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切换线圈匝数的电机环形绕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环形线圈、自所述第一环形线圈一侧依次向外间隔安装的若干线圈组件及左绝缘环、自所述第一环形线圈另一侧向外间隔安装的若干第二环形线圈及右绝缘环;所述第一环形线圈上安装有第一转接块和第二转接块;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左半圈和右半圈,所述左半圈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转接块连接;所述右半圈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连接端及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对设置,所述第四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环形线圈上安装有第三转接块、第四转接块及第五转接块,所述第三转接块与所述第五转接块相对设置,所述第四转接块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二环形线圈上,所述第五转接块与所述第二转接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切换线圈匝数的电机环形绕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环形线圈、自所述第一环形线圈一侧依次向外间隔安装的若干线圈组件及左绝缘环、自所述第一环形线圈另一侧向外间隔安装的若干第二环形线圈及右绝缘环;所述第一环形线圈上安装有第一转接块和第二转接块;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左半圈和右半圈,所述左半圈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转接块连接;所述右半圈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连接端及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对设置,所述第四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环形线圈上安装有第三转接块、第四转接块及第五转接块,所述第三转接块与所述第五转接块相对设置,所述第四转接块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二环形线圈上,所述第五转接块与所述第二转接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线圈匝数的电机环形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线圈上凸伸出若干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间隔位于所述第一环形线圈的外缘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切换线圈匝数的电机环形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圈上凸伸出若干左安装块,所述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戴乐强杨观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国安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