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628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由上壳体以及下壳体组成的壳体,下壳体内部设有净化腔,净化腔内设有上下伸长设置的粘附轴,下壳体顶面左右两侧相应设有插固件,上壳体内设有第一动力装置,第一动力装置底部配合连接有强度操控箱,强度操控箱底部配合连接有通贯上壳体底面且转绕配合连接的第一转杆,第一转杆左右两侧的上壳体顶面内均设有与插固件相对设置的插固槽,两组插固槽反向的侧壁内均设有锁固滑运槽,每个锁固滑运槽离去插固槽一侧通贯设有向后伸长设置的第一滑运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拆卸维护,能实现粘附空气中的丝状物,提高排气效率。

An efficient air clean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efficiency air purifying device, comprising an upper shell and the shell shell composition of the purify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casing internal purification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upper and lower adhesion axis elongation set, under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top surface of the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 plug on the corresponding firmware,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ower plant, the first power plant the bottom is matched with a strength control box, control box is matched with a bottom strength through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casing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turn around the rotating rod, the first rotating rod an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shell top inserted groove are arranged in the plug and firmware are relatively arranged, two groups of inserting fixing groove in the side wall of the reverse are equipped with locking chute, each locking chute is fixedly inserted through the left slo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lip back cavity are arranged and extended;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dis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can realize the adhesion in the air The filamentous material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exhau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现如今,空气质量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为了身体健康越来越多的场所安装了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在净化空气的过程中内部容易被头发丝等丝状物缠缚,严重影响内部部件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单独设置粘附丝状物的结构,现有的这类空气净化器多为整体式结构,不利于运输和操作,检修困难,增加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由上壳体以及下壳体组成的壳体,所述下壳体内部设有净化腔,所述净化腔内设有上下伸长设置的粘附轴,所述下壳体顶面左右两侧相应设有插固件,所述上壳体内设有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底部配合连接有强度操控箱,所述强度操控箱底部配合连接有通贯所述上壳体底面且转绕配合连接的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左右两侧的所述上壳体顶面内均设有与所述插固件相对设置的插固槽,两组所述插固槽反向的侧壁内均设有锁固滑运槽,每个所述锁固滑运槽离去所述插固槽一侧通贯设有向后伸长设置的第一滑运腔,两组所述第一滑运腔之间的所述上壳体内设有第二滑运腔,两组所述第一滑运腔与所述第二滑运腔相邻侧之间均相通贯设有通道槽,每个所述锁固滑运槽内均设有锁固块,每个所述第一滑运腔内均滑运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运块,每个所述通道槽内均滑运配合连接有向左右两侧伸长设置的承压件,两组所述承压件反向均探入所述第一滑运腔内且与所述第一滑运腔内的所述第一滑运块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承压件相对侧均探入所述第二滑运腔内的上方,所述第二滑运腔内的每个所述承压件上均设有第一斜边面,所述第二滑运腔内下方设有前后伸长设置的螺状杆,所述螺状杆上螺状纹配合连接有承压滑运块,所述承压滑运块前端两侧分别设有用以与两组所述承压件上的所述第一斜边面承压滑运配合的承压斜边面,所述上壳体顶面固定设置有空气质量检测组件,所述上壳体外侧面上部固定设置有LED显示屏,所述空气质量检测组件将检测结果反馈在所述LED显示屏上,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上设置有降噪缓震装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杆底部固定设有伸长到所述上壳体底面外的卡固轴。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粘附轴顶部通贯所述下壳体顶面且转绕配合连接,所述粘附轴底部末梢与所述净化腔内底壁转绕配合连接,所述粘附轴顶部末梢侧面内设有用以与所述卡固轴配合连接的卡固槽,所述粘附轴两侧的所述净化腔内底壁内相应设有向下伸长设置的出气管,每个所述出气管内均设有启闭阀,所述粘附轴外表面设有粘附叶。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体底部两侧相应设有脚撑,两组所述脚撑之间的所述下壳体底部设有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内设有油压泵,每个所述出气管底部伸长段均与所述油压泵连接,所述油压泵底部设有通贯所述排气装置底面且固定连接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底部末梢伸长到所述排气装置底面外且末梢连接有出气口。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插固件内设有锁固孔,两组所述插固件顶部反向均设有第二斜边面。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螺状杆后侧端与第二动力装置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运腔后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螺状杆前侧端与所述第二滑运腔前侧内壁转绕配合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每个所述锁固块离去所述插固槽末梢均设有簧圈,每个所述第一滑运块前端均固定设有第一导块,每个所述第一导块内均配合连接有前侧面探入所述锁固滑运槽内且与所述锁固块固定连接的第二导块,两组所述锁固块向对侧均设有分别用以与左右两侧所述插固件上的所述第二斜边面承压滑运配合连接的第三斜边面。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降噪缓震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上的降噪套和缓震片,所述降噪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上下两侧面,所述缓震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左右两侧面,所述降噪套和所述缓震片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两组插固槽反向的侧壁内均设锁固滑运槽,每个锁固滑运槽离去插固槽一侧通贯设向后伸长设置的第一滑运腔,两组第一滑运腔之间的上壳体内设第二滑运腔,两组第一滑运腔与第二滑运腔相邻侧之间均相通贯设通道槽,每个锁固滑运槽内均设锁固块,每个第一滑运腔内均滑运配合连接第一滑运块,每个通道槽内均滑运配合连接向左右两侧伸长设置的承压件,两组承压件反向均探入第一滑运腔内且与第一滑运腔内的第一滑运块固定连接,两组承压件相对侧均探入第二滑运腔内的上方,第二滑运腔内的每个承压件上均设第一斜边面,第二滑运腔内下方设前后伸长设置的螺状杆,螺状杆上螺状纹配合连接承压滑运块,承压滑运块前端两侧分别设用以与两组承压件上的第一斜边面承压滑运配合的承压斜边面,从而实现自动锁固安装工作,方便拆装速度,提高空气排气的整体工作效率,方便拆卸维护。2.通过粘附轴顶部通贯下壳体顶面且转绕配合连接,粘附轴底部末梢与净化腔内底壁转绕配合连接,粘附轴顶部末梢侧面内设用以与卡固轴配合连接的卡固槽,粘附轴两侧的净化腔内底壁内相应设向下伸长设置的出气管,每个出气管内均设启闭阀,粘附轴外表面设粘附叶,从而自动控制粘附轴转绕,实现自动完成空气净化工作。3.通过下壳体底部两侧相应设脚撑,两组脚撑之间的下壳体底部设排气装置,排气装置内设油压泵,每个出气管底部伸长段均与油压泵连接,油压泵底部设通贯排气装置底面且固定连接的排气管,排气管底部末梢伸长到排气装置底面外且末梢连接出气口,从而实现高速排气工作,提高工作效率。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自动锁固安装以及自动解锁拆卸工作,方便拆卸维护,能实现粘附空气中的丝状物,防止空气中的丝状物缠缚在内部部件上,从而提高排气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上壳体内部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承压滑运块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安装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右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由上壳体5以及下壳体6组成的壳体,所述下壳体6内部设有净化腔64,所述净化腔64内设有上下伸长设置的粘附轴641,所述下壳体6顶面左右两侧相应设有插固件63,所述上壳体5内设有第一动力装置52,所述第一动力装置52底部配合连接有强度操控箱53,所述强度操控箱53底部配合连接有通贯所述上壳体5底面且转绕配合连接的第一转杆54,所述第一转杆54左右两侧的所述上壳体5顶面内均设有与所述插固件63相对设置的插固槽55,两组所述插固槽55反向的侧壁内均设有锁固滑运槽56,每个所述锁固滑运槽56离去所述插固槽55一侧通贯设有向后伸长设置的第一滑运腔57,两组所述第一滑运腔57之间的所述上壳体5内设有第二滑运腔58,两组所述第一滑运腔57与所述第二滑运腔58相邻侧之间均相通贯设有通道槽59,每个所述锁固滑运槽56内均设有锁固块561,每个所述第一滑运腔57内均滑运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运块571,每个所述通道槽59内均滑运配合连接有向左右两侧伸长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由上壳体以及下壳体组成的壳体,其特征在于:下壳体内部设有净化腔,净化腔内设有上下伸长设置的粘附轴,下壳体顶面左右两侧相应设有插固件,上壳体内设有第一动力装置,第一动力装置底部配合连接有强度操控箱,强度操控箱底部配合连接有通贯上壳体底面且转绕配合连接的第一转杆,第一转杆左右两侧的上壳体顶面内均设有与插固件相对设置的插固槽,两组插固槽反向的侧壁内均设有锁固滑运槽,每个锁固滑运槽离去插固槽一侧通贯设有向后伸长设置的第一滑运腔,两组第一滑运腔之间的上壳体内设有第二滑运腔,两组第一滑运腔与第二滑运腔相邻侧之间均相通贯设有通道槽,每个锁固滑运槽内均设有锁固块,每个第一滑运腔内均滑运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运块,每个通道槽内均滑运配合连接有向左右两侧伸长设置的承压件,两组承压件反向均探入第一滑运腔内且与第一滑运腔内的第一滑运块固定连接,两组承压件相对侧均探入第二滑运腔内的上方,第二滑运腔内的每个承压件上均设有第一斜边面,第二滑运腔内下方设有前后伸长设置的螺状杆,螺状杆上螺状纹配合连接有承压滑运块,承压滑运块前端两侧分别设有用以与两组承压件上的第一斜边面承压滑运配合的承压斜边面,上壳体顶面固定设置有空气质量检测组件,上壳体外侧面上部固定设置有LED显示屏,第一动力装置上设置有降噪缓震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由上壳体以及下壳体组成的壳体,其特征在于:下壳体内部设有净化腔,净化腔内设有上下伸长设置的粘附轴,下壳体顶面左右两侧相应设有插固件,上壳体内设有第一动力装置,第一动力装置底部配合连接有强度操控箱,强度操控箱底部配合连接有通贯上壳体底面且转绕配合连接的第一转杆,第一转杆左右两侧的上壳体顶面内均设有与插固件相对设置的插固槽,两组插固槽反向的侧壁内均设有锁固滑运槽,每个锁固滑运槽离去插固槽一侧通贯设有向后伸长设置的第一滑运腔,两组第一滑运腔之间的上壳体内设有第二滑运腔,两组第一滑运腔与第二滑运腔相邻侧之间均相通贯设有通道槽,每个锁固滑运槽内均设有锁固块,每个第一滑运腔内均滑运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运块,每个通道槽内均滑运配合连接有向左右两侧伸长设置的承压件,两组承压件反向均探入第一滑运腔内且与第一滑运腔内的第一滑运块固定连接,两组承压件相对侧均探入第二滑运腔内的上方,第二滑运腔内的每个承压件上均设有第一斜边面,第二滑运腔内下方设有前后伸长设置的螺状杆,螺状杆上螺状纹配合连接有承压滑运块,承压滑运块前端两侧分别设有用以与两组承压件上的第一斜边面承压滑运配合的承压斜边面,上壳体顶面固定设置有空气质量检测组件,上壳体外侧面上部固定设置有LED显示屏,第一动力装置上设置有降噪缓震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杆底部固定设有伸长到所述上壳体底面外的卡固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轴顶部通贯所述下壳体顶面且转绕配合连接,所述粘附轴底部末梢与所述净化腔内底壁转绕配合连接,所述粘附轴顶部末梢侧面内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严
申请(专利权)人:惠安县通联机械研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