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形航迹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268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隐形航迹灯,包括:基座,其沿一轴线延伸设置并具有壁部,壁部围成具有空腔的结构,壁部具有出光口,出光口配置在基座的径向方向上;以及光源组件,其具有光源,光源组件配置于基座的空腔内;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隐形罩,其具有设置在基座径向外侧的网罩,网罩与基座同轴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网罩的设置,在一定角域内可减少其雷达散射截面,能大幅度减少雷达回波强度。

A stealth track lamp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tact track lamp, comprising a base, its extending along an axis and having walls, wall enclosed structure with a cavity wall, with the light outlet configuration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on the base; and the light source assembly having a light source, the light source component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In the cavity; characterized with: invisible cover, which is provided on the base of the radially outer net, net cover and base of the coaxial set. Th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the design is reasonable, the net cover can be set, the radar cross section can be reduced in a certain angular domain, and the radar echo intensity can be greatly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形航迹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隐形航迹灯,属于灯具领域。
技术介绍
舰船暴露在开阔的海面上,极易被发现,一艘隐身性好的舰船能有效地降低被雷达发现的概率。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探测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水面舰船被发现的概率不断提高,这就对舰船隐身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世界各国对此都相当重视,许多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研究隐身技术和舰船隐身技术。然而,舰船隐蔽性设计所涉及的范围较广、技术复杂、难度深、投资大,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现有技术中的舰船的照明灯具,如果需要隐身性的需求,就很难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隐形航迹灯。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隐形航迹灯,包括:基座,其沿一轴线延伸设置并具有壁部,壁部围成具有空腔的结构,壁部具有出光口,出光口配置在基座的径向方向上;以及光源组件,其具有光源,光源组件配置于基座的空腔内;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隐形罩,其具有设置在基座径向外侧的网罩,网罩与基座同轴设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网罩为铜网构成,铜网的表面设置镀银层。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调光组件,调光组件相对出光口可活动式的设置在基座内,所述调光组件包括调光板,调光板上设置有若干透光区域,透光区域与所述的壁部的出光口对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若干透光区域中,至少有两组透光区域的面积不等。本专利技术所述透光区域开设若干第一通孔,若干第一通孔阵列排布。本专利技术所述透光区域开设一组第二通孔。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支架和第一调节装置,所述调光板设置在支架上,第一调节装置设置在基座上并与支架连接,并控制支架活动。本专利技术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底座和第二调节装置,光源固定在底座上,第二调节装置设置在基座上并与底座连接,并控制底座活动。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结构相同,第一调节装置包括手柄和连接轴,连接轴设置在基座上,手柄转动时,控制第一调节装置以连接轴为中心而转动。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板、定位扣和弹性部件,定位板上具有若干定位孔,定位扣与定位孔匹配,手柄上设置有安装孔,弹性部件和定位扣依次设置在安装孔内,弹性部件施力于定位扣,手柄转动时,以使定位扣与不同的定位扣配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网罩的设置,在一定角域内可减少其雷达散射截面,能大幅度减少雷达回波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隐形航迹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隐形航迹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隐形航迹灯去掉隐形罩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调光板与支架的配合示意图。图6是图5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的隐形航迹灯包括基座1、光源组件2、隐形罩5和调光组件3。本实施例中的基座1,其沿一轴线延伸设置并具有壁部11,壁部11围成具有空腔的结构,壁部11具有出光口111,出光口111配置在基座1的径向方向上。本实施例中的光源组件2,其具有光源21,光源组件2配置于基座1的空腔内,光源21发光时,光线从壁部11的出光口111射出。本实施例中的隐形罩5,其具有设置在基座1径向外侧的网罩51,网罩51与基座1同轴设置。网罩51的设置,在一定角域内可减少其雷达散射截面,能大幅度减少雷达回波强度。本实施例中的网罩51为铜网构成,铜网的表面设置镀银层。本实施例中的网罩51在轴向上向下的方向上,其直径递增。网罩51与轴线的夹角为三十度。以此,可进一步减少雷达散射截面。本实施例中的调光组件3相对出光口111可活动式的设置在基座1内,调光组件3包括调光板31,调光板31上设置有若干透光区域,透光区域与所述的壁部11的出光口111对应。本实施例中的若干透光区域中,至少有两组透光区域的面积不等。以此,可通过使不同的透光区域与出光口111对应,来调节亮度。本实施例中的透光区域具体设置方式之一为:透光区域开设若干第一通孔311,若干第一通孔311阵列排布。透光区域实际为上述第一通孔311组成的区域,光源21发光后,光线依次通过第一通孔311和出光口111而射出。本实施例中的透光区域具体设置方式之一为:透光区域开设一组第二通孔312。第二通孔312的面积与出光口111的面积基本相等,当第二通孔312与出光口111对准时,其亮度最大。本实施例中的透光区域选自为上述的两种设置方式中的一者。优选的,透光区域设置为三组,中间一组透光区域设置有第二通孔312,两侧的透光区域上设置若干第一通孔311。本实施例中的调光组件3还包括支架32和第一调节装置33,调光板31设置在支架32上,第一调节装置33设置在基座1上并与支架32连接,并控制支架32活动。在第一调节装置33调节时,可使调光板31上的不同的透光区域与所述出光口111对应,以此来调节出光方式和亮度等。本实施例中的光源组件2包括底座22和第二调节装置23,光源21固定在底座22上,第二调节装置23设置在基座1上并与底座22连接,并控制底座22活动。这样一来,可控制光源21的位置,以此调节出光方式和亮度等。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调节装置33和第二调节装置23结构相同,当然,第一调节装置33和第二调节装置23结构也可以不同,只要能实现类似的功能即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调节装置33包括手柄331和连接轴332,连接轴332设置在基座1上,手柄331转动时,控制第一调节装置33以连接轴332为中心而转动,支架32与连接轴332连接,支架32以连接轴332为中心转动,以此带动调光板31转动而调节。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调节装置33还包括定位结构34,定位结构34包括定位板341、定位扣342和弹性部件343,定位板341上具有若干定位孔3411,定位扣342与定位孔3411匹配,手柄331上设置有安装孔3311,弹性部件343和定位扣342依次设置在安装孔3311内,弹性部件343施力于定位扣342,手柄331转动时,以使定位扣342与不同的定位扣342配合。手柄331定位完成后,定位扣342配合在定位孔3411内,当需要调节时,转动手柄331,定位扣342作用于弹性部件343,以使弹性部件343变形,而使定位扣342能从定位孔3411滑出,当定位扣342进入另一个定位孔3411,此时弹性部件343以一定的力,施加于定位扣342上。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扣342的端部设置弧形面3421,以使定位扣342更容易进入或滑出定位孔3411。本实施例中的弹性部件343为弹簧。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板341可单独设置,也可直接成型于基座1上。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板341直接成型于基座1上,由此可减少部件,降低装配难度。本实施例中的基座1的壁部11,在其相对出光口111的另一侧设置电气接口4,电气接口4相当于设置在隐形航迹灯的背面,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隐形航迹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隐形航迹灯,包括:基座,其沿一轴线延伸设置并具有壁部,壁部围成具有空腔的结构,壁部具有出光口,出光口配置在基座的径向方向上;以及光源组件,其具有光源,光源组件配置于基座的空腔内;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隐形罩,其具有设置在基座径向外侧的网罩,网罩与基座同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15 CN 20171069552171.一种隐形航迹灯,包括:基座,其沿一轴线延伸设置并具有壁部,壁部围成具有空腔的结构,壁部具有出光口,出光口配置在基座的径向方向上;以及光源组件,其具有光源,光源组件配置于基座的空腔内;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隐形罩,其具有设置在基座径向外侧的网罩,网罩与基座同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航迹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罩为铜网构成,铜网的表面设置镀银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隐形航迹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光组件,调光组件相对出光口可活动式的设置在基座内,所述调光组件包括调光板,调光板上设置有若干透光区域,透光区域与所述的壁部的出光口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形航迹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透光区域中,至少有两组透光区域的面积不等。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形航迹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域开设若干第一通孔,若干第一通孔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小科刘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沪乐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