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德韬专利>正文

一种电磁感应定律教学教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107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教学演示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定律教学教具,摇杆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通过从动齿轮带动旋转杆转动;固定套与环型线圈支架将环型线圈固定在旋转杆上,实现了旋转杆带动环型线圈转动;换用不同强度磁铁,可以改变环型线圈切割的磁感线的强度;通过磁铁在磁铁滑槽内滑动可以改变环型线圈切割磁感线的长度;电刷支撑座上的A电刷和B电刷与换向器配合,使电流成为定向电流;A电线连通C电线,B电线连通D电线,使线路板上的电流形成回路;控制A开关可以控制给电流计与小灯泡供电;控制B开关可以控制给电生磁线圈的供电;指南针设在电生磁线圈旁边,在通电时可以通过指南针判断电生磁线圈是否生磁。

A teaching aids for the law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aching appliances, and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 teaching aid law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the rocker drives the driving gear to rotate, the driving gear drives the driven gear to rotate through the rotating rod; the fixed sleeve and the annular coil bracket ring coil fixed on the rotating rod, the rotating rod drives the rotating ring coil; change with different intensity the magnet, can change the ring coil cutting line of magnetic induction strength; through the magnet in the magnet sliding chute can change the ring coil cutting magnetic line length; brush supporting seat A brush and B electric brush and commutator with the current become directional current; A wire connected C wire, B wire connected D wire the current, on the circuit board to form a loop; A control switch can control the galvanometer and the small bulb to control power supply; B switch can control for electro magnetic coil Power supply; the compass is located next to the electric magnetic coil and can be used to judge whether the electric magnetic coil is generated by the compa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感应定律教学教具
本技术涉及教学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定律教学教具。
技术介绍
物理老师在教授电与磁的关系时,一般是用口头讲述和在黑板上作图演示的方式,这种方式非常的抽象,而且不容易让人理解,致使学生对电与磁理解的难度大,老师的讲授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电磁感应定律教学教具,通过摇杆支架上的摇杆带动主动齿轮转动,可以使主动齿轮通过从动齿轮带动旋转杆转动;固定套与环型线圈支架将环型线圈固定在旋转杆上,实现了旋转杆带动环型线圈转动;环型线圈的转动可以切割磁铁之间的磁感线;换用不同强度磁铁,可以改变环型线圈切割的磁感线的强度;电刷支撑座上的A电刷和B电刷与换向器配合,使电流成为定向电流;A电线连通C电线,B电线连通D电线,使线路板上的电流形成回路;控制A开关可以控制给电流计与小灯泡供电;控制B开关可以控制给电生磁线圈的供电;指南针设在电生磁线圈旁边,在通电时可以通过指南针判断电生磁线圈是否生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和线路板;底座一端设置有摇杆支架;摇杆支架上端设置有摇杆;摇杆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摇杆支架中部套装有旋转杆;旋转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旋转杆的另一端套装在旋转杆支架上;旋转杆的中部通过固定套连接环型线圈的一端;环型线圈的另一端通过环型线圈支架套装在旋转杆上;环型线圈的两侧设置有磁铁;磁铁滑动连接在底座上的磁铁滑槽内;环型线圈支架上靠近旋转杆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换向器;换向器的一侧设置有A电刷;换向器的另一侧设置有B电刷;A电刷与B电刷的外端均套装有电刷支撑座;A电刷连接有A电线的一端;B电刷连接有B电线的一端;线路板上端一侧设置有C电线;线路板上端另一侧设置有D电线;C电线中部通过电线连接有电流计的一端;电流计的另一端通过电线连接有小灯泡的一端;小灯泡的另一端通过电线连接有A开关的一端;A开关的一端连接有D电线;C电线与D电线的末端连接有电生磁线圈;电生磁线圈旁边设置有指南针;D电线靠近末端处设置有B开关。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A电线的另一端与C电线的始端相连;B电线的另一端与D电线的始端相连。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电刷支撑座的材料为橡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电刷支撑座上的A电刷和B电刷与换向器相配合的方式,使电流成为定向电流;2、采用A电线连通C电线,B电线连通D电线,使线路板上的电流形成回路;3、通过换用不同强度磁铁,可以改变环型线圈切割的磁感线的强度;4、将指南针设在电生磁线圈旁边,在通电时可以非常简单的判断电生磁线圈是否生磁。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电磁感应定律教学教具俯视图。图2为一种电磁感应定律教学教具左视图。图3为一种电磁感应定律教学教具右视图。图中:1、底座;2、线路板;3、摇杆支架;4、摇杆;5、主动齿轮;6、旋转杆;7、从动齿轮;8、旋转杆支架;9、固定套;10、环型线圈;11、环型线圈支架;12、磁铁;13、磁铁滑槽;14、换向器;15、A电刷;16、B点刷;17、电刷支撑座;18、A电线;19、B电线;20、C电线;21、D电线;22、电流计;23、小灯泡;24、A开关;25、电生磁线圈;26、指南针;27、B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3所示,一种电磁感应定律教学教具,包括底座1和线路板2;底座1一端设置有摇杆支架3;摇杆支架3上端设置有摇杆4;摇杆4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5;摇杆支架3中部套装有旋转杆6;旋转杆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7;旋转杆6的另一端套装在旋转杆支架8上;旋转杆6的中部通过固定套9连接环型线圈10的一端;环型线圈10的另一端通过环型线圈支架11套装在旋转杆6上;环型线圈10的两侧设置有磁铁12;磁铁12滑动连接在底座1上的磁铁滑槽13内;环型线圈支架11上靠近旋转杆支架8的一侧设置有换向器14;换向器14的一侧设置有A电刷15;换向器14的另一侧设置有B电刷16;A电刷15与B电刷16的外端均套装有电刷支撑座17;A电刷15连接有A电线18的一端;B电刷16连接有B电线19的一端;线路板2上端一侧设置有C电线20;线路板2上端另一侧设置有D电线21;C电线20中部通过电线连接有电流计22的一端;电流计22的另一端通过电线连接有小灯泡23的一端;小灯泡23的另一端通过电线连接有A开关24的一端;A开关24的一端连接有D电线21;C电线20与D电线21的末端连接有电生磁线圈25;电生磁线圈25旁边设置有指南针26;D电线21靠近末端处设置有B开关27;A电线18的另一端与C电线20的始端相连;B电线19的另一端与D电线21的始端相连;电刷支撑座17的材料为橡胶。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通过摇杆支架3上的摇杆4带动主动齿轮5转动,可以使主动齿轮5通过从动齿轮7带动旋转杆6转动,主动齿轮5直径大于从动齿轮7,形成增速机构,从动齿轮7的转速大于摇杆4转速,从而使环形线圈10以较高的速度切割磁感线;固定套9与环型线圈支架11将环型线圈10固定在旋转杆6上,实现了旋转杆6带动环型线圈10转动;环型线圈10的两侧设置有磁铁12,通过磁铁12在磁铁滑槽13内滑动可以改变环型线圈10处在磁铁12中的位置,可以改变环型线圈10切割磁感线的长度;电刷支撑座17上的A电刷15和B电刷16与换向器14配合,使电流成为定向电流;A电线18连通C电线20,B电线19连通D电线21,使线路板2上的电流形成回路;控制A开关24可以控制给电流计22与小灯泡23供电;控制B开关27可以控制给电生磁线圈25的供电;指南针26设在电生磁线圈25旁边,在通电时可以通过指南针26判断电生磁线圈25是否生磁;通过换用不同强度磁铁12,可以改变环型线圈10切割的磁感线的强度。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磁感应定律教学教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感应定律教学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线路板(2);底座(1)一端设置有摇杆支架(3);摇杆支架(3)上端设置有摇杆(4);摇杆(4)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5);摇杆支架(3)中部套装有旋转杆(6);旋转杆(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7);旋转杆(6)的另一端套装在旋转杆支架(8)上;旋转杆(6)的中部通过固定套(9)连接环型线圈(10)的一端;环型线圈(10)的另一端通过环型线圈支架(11)套装在旋转杆(6)上;环型线圈(10)的两侧设置有磁铁(12);磁铁(12)滑动连接在底座(1)上的磁铁滑槽(13)内;环型线圈支架(11)上靠近旋转杆支架(8)的一侧设置有换向器(14);换向器(14)的一侧设置有A电刷(15);换向器(14)的另一侧设置有B电刷(16);A电刷(15)与B电刷(16)的外端均套装有电刷支撑座(17);A电刷(15)连接有A电线(18)的一端;B电刷(16)连接有B电线(19)的一端;线路板(2)上端一侧设置有C电线(20);线路板(2)上端另一侧设置有D电线(21);C电线(20)中部通过电线连接有电流计(22)的一端;电流计(22)的另一端通过电线连接有小灯泡(23)的一端;小灯泡(23)的另一端通过电线连接有A开关(24)的一端;A开关(24)的一端连接有D电线(21);C电线(20)与D电线(21)的末端连接有电生磁线圈(25);电生磁线圈(25)旁边设置有指南针(26);D电线(21)靠近末端处设置有B开关(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感应定律教学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线路板(2);底座(1)一端设置有摇杆支架(3);摇杆支架(3)上端设置有摇杆(4);摇杆(4)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5);摇杆支架(3)中部套装有旋转杆(6);旋转杆(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7);旋转杆(6)的另一端套装在旋转杆支架(8)上;旋转杆(6)的中部通过固定套(9)连接环型线圈(10)的一端;环型线圈(10)的另一端通过环型线圈支架(11)套装在旋转杆(6)上;环型线圈(10)的两侧设置有磁铁(12);磁铁(12)滑动连接在底座(1)上的磁铁滑槽(13)内;环型线圈支架(11)上靠近旋转杆支架(8)的一侧设置有换向器(14);换向器(14)的一侧设置有A电刷(15);换向器(14)的另一侧设置有B电刷(16);A电刷(15)与B电刷(16)的外端均套装有电刷支撑座(17);A电刷(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德韬
申请(专利权)人:胡德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