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报警功能的放射科防护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09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报警功能的放射科防护门结构,属于放射科防护门范围。具有报警功能的放射科防护门结构包括钢板层、报警器安放层、铅玻璃层、报警器安放槽;铅玻璃层放置于钢板层与报警器安放层之间;铅玻璃层与报警器安放层、钢板层之间使用螺栓连接;报警器安放槽设置在报警器安放层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加铅玻璃层,设置了双层X射线吸收模式,能够尽可能的通过放射科防护门吸收完X射线,减少了X射线对于人体的伤害;通过在设置报警器安放层,并在报警器安放层上挖报警器安放槽,实现了报警器安装取放的功能;通过在铅玻璃层和报警器安放层之间设置透明塑料薄膜层,预防了铅泄露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

The structure of the radiology protection door with alarm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报警功能的放射科防护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放射科防护门,具体涉及具有报警功能的放射科防护门结构。
技术介绍
X射线是由于原子中的电子在能量相差悬殊的两个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粒子流,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很短约介于0.01~100埃之间。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X射线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透过许多对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如墨纸、木料等。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射线可以使很多固体材料发生可见的荧光,使照相底片感光以及空气电离等效应。X射线最初用于医学成像诊断和X射线结晶学。X射线也是游离辐射等这一类对人体有危害的射线。X射线在医学放射学科上应用很广,通过X射线对人体病变部位能够进行有效的检查,极大的方便了医生对于病因和病源的诊断。同时X射线由于其辐射能量极大,长期处于有X射线的环境中对于人体伤害也极大。现有放射科防护门不能安装其他的报警装置,同时也不能完全防止X光线被吸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安放报警装置以及有X光线透过门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具有报警功能的放射科防护门结构,包括钢板层、报警器安放层、铅玻璃层、报警器安放槽;铅玻璃层放置于钢板层与报警器安放层之间;铅玻璃层与报警器安放层、钢板层之间使用螺栓连接;报警器安放槽设置在报警器安放层上,距离报警器安放层上边门框0.5米,右边门框0.3米处。由于钢材具有很强的硬度,为了增强放射科防护门的强度,在防护门的结构中设计了钢板层。钢板层表面使用化学电镀方法电镀铅,用于吸收X射线。考虑到门的重量,钢板层不能设计的太厚,需要使用铅玻璃层,铅玻璃可以吸收大部分的X射线剩下的就被钢板层吸收。由于铅玻璃比较脆,容易碎,所以需要再设计报警器安放层,报警器安放层使用强化玻璃,增加面向室内一侧的强度。同时在强化玻璃上挖出一个报警器安装槽就能安放报警器。为了方便安装和更换包报警器,将报警器安放槽设计在人手容易触碰和操作的位置。进一步的,铅玻璃层与报警器安放层之间还装有透明塑料薄膜层。铅玻璃层和钢板层上含有的铅都可能会泄露出来。为了防止铅泄露后对人体造成伤害,在铅玻璃层与报警器安放层之间设置了透明塑料薄膜层,用以隔绝泄露的铅,同时一部分铅也可以吸附在透明塑料薄膜层上。进一步的,钢板层面向楼道一侧还连接有塑料板层。钢板层与空气接触磨损后容易氧化,氧化之后损坏程度会加重,为了防止钢板层被氧化,在钢板层之外设计了塑料板层,以此保护钢板层,两者使用螺栓连接,可以随时更换。进一步的,报警器安放槽,高为0.5cm-1cm,长为5cm-20cm,宽为5cm到10cm。考虑到放射科防护门的成本问题,报警器安放层不能设计得太厚,安放槽又设置在报警器安放层上,所以安放槽厚度会受到限制,同时报警器集成度高,0.5cm-1cm的安放槽已经足够使用了。报警装置安放层材料为强化玻璃,厚度为1cm-3cm。强化玻璃主要是用于保护铅玻璃,以及设置报警器安放槽。考虑到成本问题使用厚度为1cm-3cm的强化玻璃即可。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有:1、通过增加铅玻璃层,设置了双层X射线吸收模式,能够尽可能的通过放射科防护门吸收完X射线。2、通过在设置报警器安放层,并在报警器安放层上挖报警器安放槽,实现了报警器安装取放的功能。3、通过在铅玻璃层和报警器安放层之间设置透明塑料薄膜层,预防了铅泄露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报警器安放层,2-透明塑料薄膜层,3-铅玻璃层,4-钢板层,5-塑料板层,6-报警器安放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所示:具有报警功能的放射科防护门结构,包括钢板层、报警器安放层1、铅玻璃层、报警器安放槽;铅玻璃层放置于钢板层与报警器安放层1之间;铅玻璃层与报警器安放层1、钢板层之间使用螺栓连接;报警器安放槽设置在报警器安放层1上,距离报警器安放层1上边门框0.5米,右边门框0.3米处。由于钢材具有很强的硬度,为了增强放射科防护门的强度,在防护门的结构中设计了钢板层。钢板层厚度设置为3cm。钢板层表面使用化学电镀方法电镀铅,用于吸收X射线。考虑到门的重量,钢板层不能设计的太厚,需要使用铅玻璃层,铅玻璃可以吸收大部分的X射线剩下的就被钢板层吸收。铅玻璃层厚度设置为1到2cm。由于铅玻璃比较脆,容易碎,所以需要再设计报警器安放层1,报警器安放层1使用强化玻璃,增加面向室内一侧的强度。同时在强化玻璃上挖出一个报警器安装槽就能安放报警器。为了方便安装和更换包报警器,将报警器安放槽设计在人手容易触碰和操作的位置。报警器安装层,设置为2cm到3cm的厚度。铅玻璃层与报警器安放层1之间还装有透明塑料薄膜层2。铅玻璃层3和钢板层4上含有的铅都可能会泄露出来。透明塑料薄膜层2厚度设置为2mm,使用普通的聚乙烯材料即可。为了防止铅泄露后对人体造成伤害,在铅玻璃层3与报警器安放层1之间设置了透明塑料薄膜层2,用以隔绝泄露的铅,同时一部分铅也可以吸附在透明塑料薄膜层2上。钢板层4面向楼道一侧还连接有塑料板层5。钢板层4与空气接触磨损后容易氧化,氧化之后损坏程度会加重,为了防止钢板层4被氧化,在钢板层4之外设计了塑料板层5,以此保护钢板层4,两者使用螺栓连接。塑料板层5设计为1到2cm后,使用螺栓连接可以方便的进行塑料板层5的更换,延长钢板层4的使用期。报警器安放槽6,高0.5cm到1cm,长5cm到20cm,宽5cm到10cm。考虑到放射科防护门的成本问题,报警器安放层1不能设计得太厚,安放槽又设置在报警器安放层1上,所以安放槽厚度会受到限制,同时报警器集成度高,0.5cm到1cm的安放槽已经足够使用了。报警装置安放层材料为强化玻璃,厚度为1cm到3cm。强化玻璃主要是用于保护铅玻璃,以及设置报警器安放槽6。考虑到成本问题使用厚度为1cm到3cm的强化玻璃即可。为了防止碰撞造成损坏,所以选材为强化玻璃。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报警功能的放射科防护门结构

【技术保护点】
具有报警功能的放射科防护门结构,包括钢板层(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器安放层(1)、铅玻璃层(3)、报警器安放槽(6);铅玻璃层(3)放置于钢板层(4)与报警器安放层(1)之间;铅玻璃层(3)与报警器安放层(1)、钢板层(4)之间使用螺栓连接;报警器安放槽(6)设置在报警器安放层(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报警功能的放射科防护门结构,包括钢板层(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器安放层(1)、铅玻璃层(3)、报警器安放槽(6);铅玻璃层(3)放置于钢板层(4)与报警器安放层(1)之间;铅玻璃层(3)与报警器安放层(1)、钢板层(4)之间使用螺栓连接;报警器安放槽(6)设置在报警器安放层(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报警装置的防护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铅玻璃层3与报警器安放层(1)之间还装有透明塑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中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合众思创防护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