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向进给机构安装结构以及数控外圆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560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X向进给机构安装结构以及数控外圆磨床,包括设置于底座的上表面的矩形安装腔,所述矩形安装腔由立设于所述上表面的第一侧壁、与其平行的第二侧壁、连接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第一端的第一端壁、连接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的第二端的第二端壁围合而形成,所述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个侧壁以及两个端壁围合形成矩形安装腔,用于安装X向进给机构的部分占用空间较大的部件,利用两个侧壁使所述X向进给机构的两个滑动部滑动设置于其上,使得Y向进给机构能够平稳的滑动设置在X向进给机构上,合理利用了空间及布局,使得本数控外圆磨床的布局更合理及紧凑。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X feed mechanism and CNC cylindrical grin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X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nd feeding mechanism to CNC cylindrical grinder,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of the rectangular installation cavity, the installation of rectangular cavity by vertically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rst side wall, which is parallel to the second side wall and connected to the first side wall and the two side wall the end of the first end wall and connected to the first side wall and the two side wall of the second end of the second end wall formed parallel to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first side wall and the two side wall and the base;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two side walls and two end wall the formation of a rectangular mounting cavity,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X to the feed mechanism part of the larger space components, the two sliding part to slide by two side wall of the X to the feed mechanism is provided in the Y, which can smoothly slide to feed mechanism set In the X feed mechanism, the space and the layout are reasonably used, making the layout of the CNC cylindrical grinding machine more reasonable and comp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X向进给机构安装结构以及数控外圆磨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X向进给机构安装结构以及数控外圆磨床。
技术介绍
外圆磨床主要用于磨削圆柱形和圆锥形外表面,主要的是加工工件圆柱形、圆锥形或其他形状素线展成的外表面和轴肩端面。磨床一般包括床身,在床身上设有磨轮装配组件,磨轮装配组件可以移动。请参见图8,图8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外圆磨床,其主要包括床身、设于所述床设侧面的砂轮架手动进给手轮1和砂轮架进、退及速度调节面板2。在操作中需要人工依次完成装夹产品、手拉砂轮进拨杆、手动转动进给手轮加工产品、手轮进给位、光磨完毕手拉拨杆,砂轮后退、进给手轮手动复位、和卸载产品等步骤。加工中,凭经验看火花光磨产品,产品尺寸一致性较差,传统设备加工产品尺寸不稳定,对员工技能要求较高,且全程手动操作,劳动强度大。由图8可看出,现有的外圆磨床的X方向进给机构通过手工完成,其各个部件占用的空间较大,布局较为扩散。并且,现有的外圆磨床由于床身上的供所述磨轮装配组件的移动部件(即底座、导轨和托板等部件)的结构强度较差,导致现有的大型外圆磨床的工稳定性差,容易变形,用寿命短,同时也无形中增加了使用成本和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用较少安装空间的X向进给机构安装结构以及数控外圆磨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X向进给机构安装结构,用于供X向进给机构安装于数控外圆磨床的底座上,包括设置于底座的上表面的矩形安装腔,所述矩形安装腔由立设于所述上表面的第一侧壁、与其平行的第二侧壁、连接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第一端的第一端壁、连接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的第二端的第二端壁围合而形成,所述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端壁及第二端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顶面上的第一X向导轨槽以及设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顶面上的第二X向导轨槽,所述第一X向导轨槽及第二X向导轨槽分别用于供所述X向进给机构的第一X向导轨和第二X向导轨安装于其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X向导轨槽从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侧壁以从第一侧壁的两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X向导轨槽的断面呈阶梯状,该第一X向导轨槽的槽底壁由靠近其第一外侧槽壁的第一底壁、以及靠近第一内侧槽壁的第二底壁组成,所述第一底壁低于所述第二底壁,所述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外侧槽壁、所述第二底壁朝向所述第一底壁的侧面组合形成一位于所述第一X向导轨槽内的第一U形通槽;在所述第二底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螺纹孔,所述若干第一螺纹孔沿所述第二底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用于供所述第一X向导轨螺锁于其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X向导轨槽从所述第二侧壁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侧壁以从第二侧壁的两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X向导轨槽的断面呈阶梯状,该第二X向导轨槽的槽底壁由靠近其第二外侧槽壁的第三底壁、以及靠近第二内侧槽壁的第四底壁组成,所述第三底壁低于所述第四底壁,所述第三底壁、所述第二外侧槽壁、所述第四底壁朝向所述第三底壁的侧面组合形成一位于所述第二X向导轨槽内的第二U形通槽;在所述第四底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二螺纹孔,所述若干第二螺纹孔沿所述第四底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用于供所述第二X向导轨螺锁于其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数控外圆磨床,包括上述的X向进给机构安装结构。本技术的安装结构以及外圆磨床,通过两个侧壁以及两个端壁围合形成矩形安装腔,用于安装X向进给机构的部分占用空间较大的部件(下述的X向丝杆、丝杆螺母等等),利用两个侧壁使所述X向进给机构的两个滑动部滑动设置于其上,使得Y向进给机构能够平稳的滑动设置在X向进给机构上,合理利用了空间及布局,使得本数控外圆磨床的布局更合理及紧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数控外圆磨床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a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1b是图1a中第一X向导轨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本技术数控外圆磨床一实施例中第一X向导轨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数控外圆磨床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a是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3中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数控外圆磨床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数控外圆磨床一实施例中工件夹具与磨轮装配组件的方位示意图。图7是图6的侧视图。图8是现有技术中外圆磨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见图1至图7,本技术的数控外圆磨床包括底座1、沿底座1长度方向设置于其上的X向进给机构2、沿所述底座1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X向进给机构2上的Y向进给机构3、设于所述Y向进给机构3上的磨轮装配组件4、设于所述底座1上并靠近所述磨轮装配组件4的磨轮的滚动面(工作面)的工件夹具安装台5、设于所述工件夹具安装台5上的工件夹具6以及控制所述X向进给机构2和Y向进给机构3的控制单元(图未示出),在所述底座1上设有供所述X向进给机构2安装的安装结构8。具体地:关于底座1:请参见图1,图1是去除壳体后的数控外圆磨床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底座1呈长方体状,在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上向下凹设有用于安装上述X向进给机构2、Y向进给机构3、磨轮装配组件4以及工件夹具6安装的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形状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形状相匹配,略小于所述底座1的表面面积。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未向下凹设的四个边缘形成所述安装槽11的四个槽壁。关于设于底座1上的X向进给机构2安装的安装结构8(即X向进给机构安装结构8):请继续参见图1及图1a,所述安装结构8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槽11的槽底面(即底座的上表面)的矩形安装腔81,所述矩形安装腔81由立设于所述槽底面的第一侧壁811、与其平行的第二侧壁812、连接于第一侧壁811及第二侧壁812第一端的第一端壁813、连接于第一侧壁811及第二侧壁812的第二端的第二端壁814围合而形成,所述第一侧壁811及第二侧壁81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平行,即与X向平行,所述第一端壁813及第二端壁81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座1的宽度方向平行,即与Y向平行,从而使得所述矩形安装腔8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相应。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811及第二侧壁812的宽度可以相等,所述第一侧壁811及第二侧壁812的宽度均可以大于所述第一端壁813及第二端壁814的宽度。所述安装结构8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811的顶面上的第一X向导轨槽821以及设于所述第二侧壁812的顶面上的第二X向导轨槽822,从而使得第一侧壁811和第二侧壁812分别形成第一X向导轨座和第二X向导轨座。所述第一X向导轨座831及第二X向导轨座832的长度相等且高度相等,其高度高于所述第一端壁813及第二端壁814的高度。所述第一X向导轨槽821和第二X向导轨槽822均可采用现有的导轨槽结构,例如U形槽。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X向进给机构安装结构以及数控外圆磨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X向进给机构安装结构,用于供X向进给机构安装于数控外圆磨床的底座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底座的上表面的矩形安装腔,所述矩形安装腔由立设于所述上表面的第一侧壁、与其平行的第二侧壁、连接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第一端的第一端壁、连接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的第二端的第二端壁围合而形成,所述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端壁及第二端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顶面上的第一X向导轨槽以及设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顶面上的第二X向导轨槽,所述第一X向导轨槽及第二X向导轨槽分别用于供所述X向进给机构的第一X向导轨和第二X向导轨安装于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X向进给机构安装结构,用于供X向进给机构安装于数控外圆磨床的底座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底座的上表面的矩形安装腔,所述矩形安装腔由立设于所述上表面的第一侧壁、与其平行的第二侧壁、连接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第一端的第一端壁、连接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的第二端的第二端壁围合而形成,所述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端壁及第二端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顶面上的第一X向导轨槽以及设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顶面上的第二X向导轨槽,所述第一X向导轨槽及第二X向导轨槽分别用于供所述X向进给机构的第一X向导轨和第二X向导轨安装于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向进给机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X向导轨槽从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侧壁以从第一侧壁的两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X向导轨槽的断面呈阶梯状,该第一X向导轨槽的槽底壁由靠近其第一外侧槽壁的第一底壁、以及靠近第一内侧槽壁的第二底壁组成,所述第一底壁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永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跃典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