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增材制造系统的副光路二次固化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4601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系统的副光路二次固化成型装置,包括DLP投影系统,DLP投影系统中包括数字化微镜设备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数字化微镜设备连接;控制电路控制数字化微镜设备转动得到主光路和副光路;副光路光线反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转向光学元件,转向光学元件将副光路光线反射到需加强固化的模型上,进行二次固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集成于增材制造系统之上,通过在副光路中设置转向光学元件,利用副光路光线对模型进行二次固化,无需额外的造型结构设计,无需额外的紫外光源购买,也无需额外的电力供给;这样既大大节省了成本,又解决了副光路杂散光收集的问题,而且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Two time curing forming device of auxiliary light path based on material increasing manufacturing system

An increase in material manufacturing system based on the optical path of the two side cur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DLP projection system, DLP projection system including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and control circuit, control circuit and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connection; control circuit controls the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rotation main optical path and side light the road side light path; light reflection position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steering optical element, optical element, optical steering side light reflection to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curing model, two curing.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evice integrated on increasing material manufacturing system, by setting the steering optical components in the side light path, two curing the model by using optical side light, without additional structural design, no extra UV light to buy, no additional power supply; this is big the cost savings, but also solve the side light path of stray light collection, and extremely easy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增材制造系统的副光路二次固化成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增材制造系统的副光路二次固化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增材制造以其零废料、成型时间短、成型形状多样化等优点颠覆了传统的去材制造方法,革新了制造理论,在近几十年来发展迅猛。其中SLA成型机利用光敏树脂在紫外光照射下固化的原理,快速成型。一般情况下,利用SLA成型机固化成型的模型,还需要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进行二次固化。现在大部分的解决方案是购买市场上的二次固化机进行二次固化,功率较小,无法满足快速二次固化的需求。另外固化机与增材打印设备分开,既增加了成本,使用也非常不便。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是:现有技术中对模型进行二次固化,通常采用二次固化机进行固化,其功率较小,无法满足快速二次固化的需求。另外固化机与增材打印设备分开,既增加了成本,使用也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系统的副光路二次固化成型装置,集成于增材制造系统之上,通过在副光路中设置转向光学元件,利用副光路光线对模型进行二次固化,无需额外的造型结构设计,无需额外的紫外光源购买,也无需额外的电力供给;这样既大大节省了成本,又解决了副光路杂散光收集的问题,而且使用起来极为方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系统的副光路二次固化成型装置,包括:DLP投影系统,所述DLP投影系统中包括数字化微镜设备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数字化微镜设备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数字化微镜设备转动得到主光路光线和副光路光线;所述副光路光线反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转向光学元件,所述转向光学元件将所述副光路光线反射到需加强固化的模型上,进行二次固化,其中,所述需加强固化的模型为通过所述数字化微镜设备产生的主光路光线进行模型固化得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增材制造系统的副光路二次固化成型装置,其技术方案为:DLP投影系统,所述DLP投影系统中包括数字化微镜设备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数字化微镜设备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数字化微镜设备转动得到主光路光线和副光路光线;所述副光路光线反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转向光学元件,所述转向光学元件将所述副光路光线反射到需加强固化的模型上,进行二次固化,其中,所述需加强固化的模型为通过所述数字化微镜设备产生的主光路光线进行模型固化得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增材制造系统的副光路二次固化成型装置,集成于增材制造系统之上,通过在副光路中设置转向光学元件,利用副光路光线对模型进行二次固化,无需额外的造型结构设计,无需额外的紫外光源购买,也无需额外的电力供给;这样既大大节省了成本,又解决了副光路杂散光收集的问题,而且使用起来极为方便。进一步地,所述转向光学元件为反光镜。进一步地,所述转向光学元件为棱镜。进一步地,所述转向光学元件还包括匀光光学元件,所述匀光光学元件设置在所述副光路中。进一步地,所述匀光光学元件为透镜。基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利用副光路中需要被吸收的光作为光能对模型等进行二次固化;(2)在副光路中采用反射镜或棱镜等转向光学元件,使固化光线射至理想位置;(3)在副光路中采用透镜等光学元件,以改变光斑大小光斑均匀度等光学参数以实现更好的二次固化效果的;(4)无需额外的造型结构设计,无需额外的紫外光源购买,也无需额外的电力供给;这样既大大节省了成本,又解决了副光路杂散光收集的问题,而且使用起来极为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系统的副光路二次固化成型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系统的副光路二次固化成型装置,包括:DLP投影系统,DLP投影系统中包括数字化微镜设备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数字化微镜设备连接;控制电路控制数字化微镜设备转动得到主光路光线和副光路光线;副光路光线反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转向光学元件,转向光学元件将副光路光线反射到需加强固化的模型上,进行二次固化,其中,需加强固化的模型为通过数字化微镜设备产生的主光路光线进行模型固化得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增材制造系统的副光路二次固化成型装置,其技术方案为:DLP投影系统,DLP投影系统中包括数字化微镜设备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数字化微镜设备连接;控制电路控制数字化微镜设备转动得到主光路光线和副光路光线;副光路光线反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转向光学元件,转向光学元件将副光路光线反射到需加强固化的模型上,进行二次固化,其中,需加强固化的模型为通过数字化微镜设备产生的主光路光线进行模型固化得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增材制造系统的副光路二次固化成型装置,集成于增材制造系统之上,通过在副光路中设置转向光学元件,利用副光路光线对模型进行二次固化,无需额外的造型结构设计,无需额外的紫外光源购买,也无需额外的电力供给;这样既大大节省了成本,又解决了副光路杂散光收集的问题,而且使用起来极为方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转向光学元件为反光镜。需要说明的是,至于副光路处的反射镜,可以放置多于一块,也可以一块也不放置,只要副光路上的光线可以到达预先设定好的二次固化模型放置处即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转向光学元件为棱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转向光学元件还包括匀光光学元件,匀光光学元件设置在副光路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匀光光学元件为透镜。通过透镜或其它匀光设备等,可以改变光斑大小光斑均匀度等光学参数以实现更好的二次固化效果的。结合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工作原理说明:DLP投影系统的核心部件为DMD(DigitalMicromirrorDevice,数字化微镜设备),当一束平行光入射到DMD上的微镜时,通过控制电路,数字信号会激活各镜片下放的微型电极,电极就推动镜片迎向或避开光源,镜片随之发生发生偏转,ON状态的微镜绕其对角线旋转+12°,将入射光反射至镜头中成像;off状态的微镜绕其对角线旋转-12°,将不需要的光线反射至吸收板上。将DMD微镜旋转+12°时,形成的光路称之为主光路;把DMD微镜旋转-12°时,形成的光路称之为副光路。根据DMD的工作原理可知,主光路光线进入镜头中成像,用于模型固化;而副光路中的光线通常为不需要的杂散光需要被吸收。本实施例中提出的基于DLP增材制造系统的副光路二次固化成型装置,利用副光路杂散光作为二次固化机的光源,对需加强固化的模型,进行二次固化。参见图1,黑色实线为DMD的入射光线;黑色虚线为DMD,ON状态时的反射光线,也就是进入镜头成像的光线;黑色点画线为DMD,OFF状态时的反射光线,也就是需要被吸收板吸收的光线。在副光路也就是图中黑色点画线代表的反射光线合适位置放置一面反射镜,设置反射镜与光线的夹角,使得反射光线可以入射至二次固化模型放置处,对模型进行二次固化。基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利用副光路中需要被吸收的光作为光能对模型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增材制造系统的副光路二次固化成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系统的副光路二次固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DLP投影系统,所述DLP投影系统中包括数字化微镜设备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数字化微镜设备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数字化微镜设备转动得到主光路光线和副光路光线;所述副光路光线反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转向光学元件,所述转向光学元件将所述副光路光线反射到需加强固化的模型上,进行二次固化,其中,所述需加强固化的模型为通过所述数字化微镜设备产生的主光路光线进行模型固化得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系统的副光路二次固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DLP投影系统,所述DLP投影系统中包括数字化微镜设备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数字化微镜设备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数字化微镜设备转动得到主光路光线和副光路光线;所述副光路光线反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转向光学元件,所述转向光学元件将所述副光路光线反射到需加强固化的模型上,进行二次固化,其中,所述需加强固化的模型为通过所述数字化微镜设备产生的主光路光线进行模型固化得到的。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佳裕李忠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晗竣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