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4432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采血管内壁形成有糖酵解复合抑制剂,所述糖酵解复合抑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槲皮素3‑5份,甘油醛0.2‑0.3份,L‑半胱氨酸2‑4份,柠檬酸钠1.6‑1.9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合成的采血管可以有效抑制血液标本中的糖酵解,保证了血糖含量测定的准确性。

A kind of blood vessel used for medical clinical tes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blood sampling and preparation, the blood is form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glycolysis inhibitor compound, composite inhibitor solution by weight of the raw materials prepared by the fermentation of quercetin: 3 glyceraldehyde 0.2 5 copies, 0.3 copies of L the 2 cysteine 4, citric acid 1.6 sodium 1.9. The synthetic blood vessel of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glycolysis in the blood specimen, and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blood sugar con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检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血液葡萄糖检测是临床常见的检验项目,血糖检测可以用于糖尿病、柯兴综合征、阿狄森氏病、肾上腺皮质瘤、肾上腺髓质瘤等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因此血糖定量检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但是血液标本采集后,由于离体血液中的红细胞仍存在糖酵解,导致标本血糖浓度降低,另外,一般在医院里,标本在采集完成后还要进行登记、核对过程,等标本到实验室后也很难做到来一个处理一个,因此,不可能做到对标本进行即时处理,从而影响血糖定量检测的准确性。现有技术常采用含有氟化钠-草酸钾的采血管进行血液标本的存储,能够很大程度上抑制离体血液的糖酵解过程,但是由于草酸钾溶解较慢,而氟化钠虽然能阻断烯醇化酶,抑制甘油3磷酸脱氢酶的活性,使葡萄糖分解抑制,但是其不能抑制限速酶活性,故起效慢,因此,其对血糖的稳定效果仍不够理想。因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抑制糖酵解过程的采血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及其制备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所述采血管内壁形成有糖酵解复合抑制剂,所述糖酵解复合抑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槲皮素3-5份,甘油醛0.2-0.3份,L-半胱氨酸2-4份,柠檬酸钠1.6-1.9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医学检验的采血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如下重量份比例分别称取各原料:槲皮素3-5份,甘油醛0.2-0.3份,L-半胱氨酸2-4份,柠檬酸钠1.6-1.9份,待用;S2:将称取的槲皮素溶于热乙醇中,得到槲皮素的乙醇溶液;S3:将称取的甘油醛、L-半胱氨酸和柠檬酸钠加水溶解,得到混合溶液;S4:将S2得到的槲皮素乙醇溶液均匀喷在采血管的内壁,然后室温放置,直至乙醇完全挥发;S5:将S3得到的混合溶液均匀喷在经S4步骤处理后的采血管中,于35-45℃进行烘干;S6:将S5烘干后的采血管按预置真空容量抽真空、盖胶塞盖安全帽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血糖酵解抑制剂主要是抑制参与糖酵解的酶的活性,其中抑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这3中限速酶效果最佳,采血管中加入的甘油醛不仅能够抑制己糖激酶,并能通过自身氧化形成甲乙二醛或丙酮酸来抑制丙酮酸激酶,因此,其抑制速度快,效果好;2、槲皮素和柠檬酸钠主要起抗凝作用,槲皮素可以有效的抑制血小板聚集,又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从而起到抗凝作用,枸橼酸钠主要通过与血样中钙离子螯合而起抗凝作用;3、L-半胱氨酸能够抑制丙酮酸激酶的活性,使糖酵解的中间产物积累,使ATP的生成受到抑制,从而抑制糖酵解过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所述采血管内壁形成有糖酵解复合抑制剂,所述糖酵解复合抑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槲皮素3份,甘油醛0.2份,L-半胱氨酸2份,柠檬酸钠1.6份。制备上述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如下重量份比例分别称取各原料:槲皮素3份,甘油醛0.2份,L-半胱氨酸2份,柠檬酸钠1.6份,待用;S2:将称取的槲皮素溶于热乙醇中,得到槲皮素的乙醇溶液;S3:将称取的甘油醛、L-半胱氨酸和柠檬酸钠加水溶解,得到混合溶液;S4:将S2得到的槲皮素乙醇溶液均匀喷在采血管的内壁,然后室温放置,直至乙醇完全挥发;S5:将S3得到的混合溶液均匀喷在经S4步骤处理后的采血管中,于35-45℃进行烘干;S6:将S5烘干后的采血管按预置真空容量抽真空、盖胶塞盖安全帽即可。实施例2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所述采血管内壁形成有糖酵解复合抑制剂,所述糖酵解复合抑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槲皮素4份,甘油醛0.25份,L-半胱氨酸3份,柠檬酸钠1.8份。制备上述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制备方法相同。实施例3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所述采血管内壁形成有糖酵解复合抑制剂,所述糖酵解复合抑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槲皮素5份,甘油醛0.3份,L-半胱氨酸4份,柠檬酸钠1.9份。制备上述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制备方法相同。实施例4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其糖酵解复合抑制剂的组分与实施例3中的组分相同,制备上述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如下重量份比例分别称取各原料:槲皮素5份,甘油醛0.3份,L-半胱氨酸4份,柠檬酸钠1.9份,待用;S2:将称取的槲皮素溶于热乙醇中,得到槲皮素的乙醇溶液;S3:将称取的甘油醛、L-半胱氨酸和柠檬酸钠加水溶解,得到混合溶液;S4:将S2得到的槲皮素乙醇溶液均匀喷在采血管的内壁,然后室温放置,直至乙醇完全挥发;S5:将S3得到的混合溶液均匀喷在经S4步骤处理后的采血管中,于35-45℃进行烘干;S6:将S5烘干后的采血管按预置真空容量抽真空、盖胶塞盖安全帽即可。为了验证上述采血管抑制血糖酵解的效果,我们对实施例1-3中制备的采血管的血糖稳定效果进行研究。实验方法:对50例受检者各抽血8mL,2mL加入实施例1中的采血管,2mL加入实施例2中的采血管,2mL加入实施例3中的采血管,2mL加入无添加剂的采血管中,将上述4种血液标本在室温条件下放置,然后分别于0h、1h、2h、4h、8h、12h、24h离心分离血清,并立即测定血清葡萄糖含量。实验仪器与试剂:日本HITACHI718O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试剂盒(葡萄糖氧化酶法)。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4种血液标本放置各时间段的血糖测定值(n=50)从上表可以看出:相较于即时(0h)血糖含量,24h后,实施例1-3的血糖含量分别降低了6.89%、4.28%、4.78%,而不含添加剂的对照组的血糖含量降低了90.73%,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采血管与不含有添加剂的采血管相比,可以显著抑制血液标本中葡萄糖的酵解,所以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采血管使得血糖含量的测定更加准确。以上公开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管内壁形成有糖酵解复合抑制剂,所述糖酵解复合抑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槲皮素3‑5份,甘油醛0.2‑0.3份,L‑半胱氨酸2‑4份,柠檬酸钠1.6‑1.9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管内壁形成有糖酵解复合抑制剂,所述糖酵解复合抑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槲皮素3-5份,甘油醛0.2-0.3份,L-半胱氨酸2-4份,柠檬酸钠1.6-1.9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如下重量份比例分别称取各原料:槲皮素3-5份,甘油醛0.2-0.3份,L-半胱氨酸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雷谷峰刘亚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