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珍黄胃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420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珍黄胃片及其制备工艺。所述的珍黄胃片包括如下原料:砂仁、樟树子、木香、三七、大黄、石菖蒲、碳酸钙、煅瓦楞子、白及、珍珠层粉、聚乙二醇、微晶纤维素、轻质氧化镁、协同剂、矫味剂,其中所述的协同剂为海藻酸和明胶衍生物以(0.2~1):1的质量比组成,明胶衍生物为羧基化或酸酐化的明胶衍生物。通过超临界流体技术对部分中药原料进行有效提取,并结合热熔制粒技术进行颗粒制备,压片,使制得的片剂外观光洁,硬度较好,脆碎度较低,片重差异少,含量均匀,具有良好的体外溶出行为,并且质量稳定,在不包衣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珍黄胃片的抗吸湿能力,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A kind of Jen Huang Wei table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jyhuang stomach slice and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Zhenhuang stomach tablets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Amomum villosum, camphor seed, Radix Aucklandiae, 37, rhubarb, Shichangpu, calcium carbonate, calcined concha Arcae, Rhizoma Bletillae, pearl powder, polyethylene glycol,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lightweight Magnesium Oxide, collaborative agent, flavoring agent, wherein the synergistic agent for alginate and gelatin derivatives (0.2 ~ 1): 1 of the mass ratio of gelatin derivatives as gelatin derivatives or carboxylic anhydride. By supercritical fluid technology to effectively extract the part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granule preparation, tablet combined with hot melt granulation technology, which makes the tablet smooth appearance, good hardness, low friability, tablet weight variation, content uniformity, good in vitro dissolubility, and the quality is stable, not in the coating conditions,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moisture resistant capability of Zhenhuang stomach tablets,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dru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珍黄胃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珍黄胃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珍黄胃片是以珍珠层粉、白及、樟树子、三七、大黄、瓦楞子(煅)、木香、碳酸钙、砂仁、石菖蒲为药效成分,添加一定的辅料制备而成,具有芳香健胃,行气止痛,止血生肌的作用,用于气滞血瘀、湿浊中阻所致的胃脘胀痛、纳差吞酸,慢性胃炎见上述症状者。现有技术主要通过水提法、水提醇沉法、浸渍法、回流提取法等工艺对珍黄胃片配方中的中药成分进行有效提取,再与合适的辅料混合,通过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而成。然而,中药提取物多含发挥性油成分,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进行制备的干燥温度对药物的有效成分影响很大,导致药效降低或杂质增多。此外,珍黄胃片中含有煅瓦楞子、珍珠层粉、碳酸钙三种成分,流动性和可压成形性较差,使制得的片剂片重差异较大,甚至表面出现麻孔。另一方面,中药片剂具有易吸湿性,非经包衣处理的中药片剂在长期储藏过程中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受潮,影响片剂的崩解和吸收,同时含有挥发性成分的片剂,久贮后成分含量会降低。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珍黄胃片制备工艺以提高珍黄胃片的质量,改善珍黄胃片稳定性,满足临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珍黄胃片及其制备方法,所得片剂含量均匀,具有良好体外溶出行为,不需包衣处理仍保持较佳的储藏稳定性。具体地,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以上目的:一种珍黄胃片,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砂仁250~350份、樟树子500~700份、木香500~700份、三七500~700份、大黄500~700份、石菖蒲500~700份、碳酸钙1000~2000份、煅瓦楞子100~200份、白及1000~2000份、珍珠层粉1000~2000份、聚乙二醇500~1000份、微晶纤维素1000~2000份、轻质氧化镁300~500份、协同剂3000~6000份、矫味剂500~700份。优选地,所述的珍黄胃片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砂仁310份、樟树子625份、木香625份、三七625份、大黄625份、石菖蒲625份、碳酸钙1500份、煅瓦楞子180份、白及1250份、珍珠层粉1500份、聚乙二醇800份、微晶纤维素1500份、轻质氧化镁400份、协同剂5000份、矫味剂600份。进一步地,所述的协同剂为海藻酸和明胶衍生物以(0.2~1):1的质量比组成,其中明胶衍生物为羧基化或酸酐化的明胶衍生物。优选地,所述的协同剂为海藻酸和明胶衍生物以0.5:1的质量比组成。进一步地,所述的明胶衍生物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取有机酸或酸酐溶于水,制成浓度为2%(m/m)的溶液,然后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搅拌至完全溶解,备用;(2)取明胶,加入水,加热至60℃使完全溶解,得浓度为10%(m/m)的明胶溶液,在保温搅拌条件下,滴加步骤(1)制得的溶液,反应60~120min,然后进行真空干燥,即得羧基化或酸酐化的明胶衍生物。上述明胶衍生物的制备中明胶与有机酸或酸酐的质量比为1:0.05~0.2,优选为1:0.1。所述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加入量为有机酸或酸酐加入量的0.01~0.1%(m/m)。进一步地,所述的有机酸为柠檬酸、苹果酸、枸橼酸、马来酸、乙二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酸酐为乙酸酐、马来酸酐、琥珀酸酐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的有机酸为马来酸,所述的酸酐为马来酸酐。进一步地,所述的矫味剂为蔗糖粉、甜蜜素和香荚兰素以1:(0.05~0.1):(0.001~0.006)的质量比组成。优选地,所述的矫味剂为蔗糖粉、甜蜜素和香荚兰素以1:0.05:0.005的质量比组成。进一步地,所述的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PEG4000、聚乙二醇PEG6000、聚乙二醇PEG8000、聚乙二醇PEG10000、聚乙二醇PEG20000中的至少一种。在本专利技术珍黄胃片的制备过程中,采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对部分中药原料进行有效提取,并结合热熔制粒技术进行颗粒制备,压片,使整个制备过程不必使用水或有机溶剂,可避免药物水解和有机溶剂残留,并免除干燥步骤,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节能省时,一步制粒,大大地缩短生产周期。具体地,所述的珍黄胃片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取砂仁、樟树子、木香粉碎成粗粉,混合,置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中,加入粗粉重量的30~50%体积分数为70~90%的乙醇,调控二氧化碳流量为15~20L/h,萃取压力为15~35MPa,萃取温度为40~60℃,萃取时间为1.5~2h,减压分离制得到超临界萃取物;(2)取三七、大黄、石菖蒲、白芨、煅瓦楞子、珍珠层粉、碳酸钙分别粉碎,过100~120目筛,备用;(3)取60~80%(m/m)经步骤(2)处理的珍珠层粉、碳酸钙与步骤(1)得到超临界萃取物,混匀,加入处方量一半的聚乙二醇、协同剂和矫味剂,混匀,加热至60~70℃,达到预定温度后保温15~20min,室温冷却,整粒,得到颗粒A,备用;(4)取20~40%(m/m)经步骤(2)处理的珍珠层粉、碳酸钙与经步骤(2)处理的三七、大黄、石菖蒲、白芨、煅瓦楞子混匀,加入剩余处方量一半的聚乙二醇、协同剂和矫味剂,加热至60~70℃,达到预定温度后保温15~20min,室温冷却,整粒,得到颗粒B,备用;(5)将步骤(3)和(4)得到的颗粒A和B混匀,加入轻质氧化镁、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压片,即得珍黄胃片。在本专利技术珍黄胃片的配方中,添加一定量的轻质氧化镁,并以海藻酸和明胶衍生物混合物作为协同剂,可显著改善片剂制备过程中的流动性和可压成形性,使制得的片剂具有较佳的性能,外观光洁,硬度较好,脆碎度较低,片重差异少,含量均匀。具体地,在热熔制粒过程中,通过加热、剪切、混合等方式,使药物和辅料在熔融状态下以分子分散的方式混合形成混合物,同时,在海藻酸的协同作用下,羧基化或酸酐化的明胶衍生物在形成的混合物表面上形成一层薄膜,有利于促进形成球形度较高的颗粒,改善颗粒的流动性,并抑制颗粒的吸湿性,提高稳定性,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掩饰中药成分的苦味,改善依从性。此外,海藻酸的加入,还可防止薄膜化的颗粒溶出延缓,促进药物溶出,保持较佳的溶出度,提高生物利用度。另一方面,轻质氧化镁的加入,可显著提高中药片剂有效成分的稳定性,防止中药油性成分在长期储藏过程中散失。同时,轻质氧化镁中的镁元素可与羧基化或酸酐化的明胶衍生物中的羧基进行结合,使轻质氧化镁均分分散于明胶衍生物薄膜化的颗粒表面,进一步提高颗粒的流动性和分散性,避免传统中药片剂制备过程中,为克服中药原料流动性差,可压性差,需加入较大量润滑剂或填充剂,而导致细粉堆积,片重差异增大的问题。与常规的制备方法采用将所有活性成分与辅料混合,再制湿粒,然后压片,制成片剂比较,在本专利技术珍黄胃片的制备工艺中,通过对活性成分合理分配,分别制粒,再加以混合压片,可克服煅瓦楞子、珍珠层粉、碳酸钙三种成分流动性和可压成形性较差的难题,以及规避中药原料粉末量大致使混合不均的现象,显著降低珍黄胃片的片重差异,提高溶出效果,从而充分发挥各成分的协同效应。本专利技术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将砂仁、樟树子、木香经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得到的萃取物与处方较大量的珍珠层粉、碳酸钙,以及处方量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珍黄胃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剂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砂仁250~350份、樟树子500~700份、木香500~700份、三七500~700份、大黄500~700份、石菖蒲500~700份、碳酸钙1000~2000份、煅瓦楞子100~200份、白及1000~2000份、珍珠层粉1000~2000份、聚乙二醇500~1000份、微晶纤维素1000~2000份、轻质氧化镁300~500份、协同剂3000~6000份、矫味剂500~7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珍黄胃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剂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砂仁250~350份、樟树子500~700份、木香500~700份、三七500~700份、大黄500~700份、石菖蒲500~700份、碳酸钙1000~2000份、煅瓦楞子100~200份、白及1000~2000份、珍珠层粉1000~2000份、聚乙二醇500~1000份、微晶纤维素1000~2000份、轻质氧化镁300~500份、协同剂3000~6000份、矫味剂500~7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黄胃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剂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砂仁310份、樟树子625份、木香625份、三七625份、大黄625份、石菖蒲625份、碳酸钙1500份、煅瓦楞子180份、白及1250份、珍珠层粉1500份、聚乙二醇800份、微晶纤维素1500份、轻质氧化镁400份、协同剂5000份、矫味剂60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珍黄胃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协同剂为海藻酸和明胶衍生物以(0.2~1):1的质量比组成,其中明胶衍生物为羧基化或酸酐化的明胶衍生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珍黄胃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协同剂为海藻酸和明胶衍生物以0.5:1的质量比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珍黄胃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明胶衍生物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取有机酸或酸酐溶于水,制成浓度为2%(m/m)的溶液,然后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搅拌至完全溶解,备用;(2)取明胶,加入水,加热至60℃使完全溶解,得浓度为10%(m/m)的明胶溶液,在保温搅拌条件下,滴加步骤(1)制得的溶液,反应60~120min,然后进行真空干燥,即得羧基化或酸酐化的明胶衍生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珍黄胃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明胶衍生物的制备中明胶与有机酸或酸酐的质量比为1:0.05~0.2;所述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胜曾佐达梁烽焱张浩潘洁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一力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