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秀娟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698437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是包括以下中药成分:白术16g,党参28g,茯苓16g,莲子28g,芡实28g,乌梅16g,赤石脂16g,砂仁16g,木香13g,黄连6g,甘草13g。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先将药材用清水浸泡2小时,浸泡的水量以淹没药面3cm为宜,用武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50分钟,将药液倒出,第二次煎煮加入以刚淹没药渣3cm的热水,煎煮50分钟,将药液倒出,将2次药液混合为1剂,每天1剂,分2次温服。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and preparation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coliti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for treating chronic colitis,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tractylodes 16g, dangshen 28g, Poria 16g, lotus 28g, Gorgon 28g, ebony 16g, Chishizhi 16g, Amomum 16g, 13g of Radix Aucklandiae, Rhizoma Coptidis 6G, licorice 13g.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irst herbs in water for 2 hours, soaking submerged in water emulsion 3cm is appropriate, Wuhuo boil, boil with fire boil for 50 minutes, the solution was poured out, second times Decoction added to the dregs just submerged 3cm hot water, boiling for 50 minutes the liquor is poured out, the 2 solution mixed into 1 agents, 1 day, 2 tim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慢性结肠炎治疗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慢性结肠炎是慢性结肠通常根据致病原因分为特异性,即有明显原因的结肠炎,和非特异性即致病原因不明的结肠炎。慢性结肠炎的致病原因有很多,如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另外,长期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过度精神紧张、营养不良、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术后、肠道寄生虫病等,均可导致疾病发作。慢性结肠炎的治疗目前以西医治疗为主,多以黄连素、肠炎灵、胃肠灵氧氟沙星、甲硝唑等消炎止痛药治疗,这些药物一般只有短期疗效或缓解症状的作用,而且副作用大,不能根治,疗程长,治愈率低,难于痊愈,且其中有些药长期使用易产生抗药性。结肠炎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治愈,结肠粘膜就会逐步溃疡,溃疡面逐步加大,有时必须进行开刀手术,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现代科学研究的前沿手段,以中医辩证理论参照中药药理研究,既严格遵从中医的理法方药辩证体系,又强调以西医的病因病理为基础,结合中药有效化学成分,根据中药药理、药效及药代动力学基础深入探讨中医治疗效果。根据慢性结肠炎脾肾阳虚,寒湿下注,兼夹湿热内存,本虚标实,寒热错杂的病理病机特点,结合中药药理、功效,选用的具有温补脾肾,温中行气、利湿祛寒,清利湿热之功效的中药,起到杀菌抗炎,增强体质,调节胃肠功能,提高结肠对各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及抗病能力之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能有效治疗慢性结肠炎,治疗效果显著,见效快,治愈率高,无任何副作用,适于推广应用。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白术16g,党参28g,茯苓16g,莲子28g,芡实28g,乌梅16g,赤石脂16g,砂仁16g,木香13g,黄连6g,甘草13g。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先将药材用清水浸泡2小时,浸泡的水量以淹没药面3cm为宜,用武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50分钟,将药液倒出,第二次煎煮加入以刚淹没药渣3cm的热水,煎煮50分钟,将药液倒出,将2次药液混合为1剂,每天1剂,分2次温服。专利技术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配方,选择天然药物,针对慢性结肠炎病因病机,各味药材各具其效,互相协调,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乌梅对大肠埃希杆菌,绿脓杆菌等肠道致病菌有效;白术、党参、茯苓、甘草益气健脾;砂仁、木香利湿行气;莲子、芡实味甘力缓,涩肠止泻,兼补脾肾;赤石脂甘酸性温,入胃与大肠,收涩固脱。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白术16g,党参28g,茯苓16g,莲子28g,芡实28g,乌梅16g,赤石脂16g,砂仁16g,木香13g,黄连6g,甘草13g。实施例2:如果患者腹痛,在上述组分中加香附16g,当归16g,郁金13g。实施例3:如果患者腹胀,在上述组分中加木香15g,厚朴16g,陈皮13g。实施例4:如果患者苔白厚、大便粘液多,在上述组分中加川木通16g,车前草13g。先将药材用清水浸泡2小时,浸泡的水量以淹没药面3cm为宜,用武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50分钟,将药液倒出,第二次煎煮加入以刚淹没药渣3cm的热水,煎煮50分钟,将药液倒出,将2次药液混合为1剂,每天1剂,分2次温服。以下通过实用例来阐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慢性结肠炎护理的中药配方的临床治疗效果。1、临床资料临床观察慢性结肠炎100例患者,年龄25-60岁,病程多在6个月到20年,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新药研究指南》。2、疗效标准:参照贝政平主编《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拟定临床治愈:溃疡面完全消失,局部轻度发红、无明显水肿,自觉症状全部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溃疡面基本消失,仍有明显炎症、主要症状消失;有效:溃疡病灶缩小50%以上,主要症状明显减轻;无效:溃疡病灶缩小不及50%,自觉症状无改善。3、治疗结果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3个疗程,痊愈87例,随访未见复发;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中药品不良反应(ADR)评价,未发生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典型案例:患者李某,男,51岁,肠鸣、腹痛、腹泻5年余,曾在某医院作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中西医治疗仅得一时之愈,停药后即发,症状时轻时重。近年来每日晨起则肠鸣阵作,继则腹胀、腹痛加剧,急欲登厕,便溏夹有不消化食物及粘液,便后腹痛减轻,每日3~4次。面色萎黄,纳谷一般,舌边偏红,苔微黄腻,脉细弦。证属肝强脾弱,肠中湿浊未清。服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汤剂两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成形。后又服用一周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未复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白术16g,党参28g,茯苓16g,莲子28g,芡实28g,乌梅16g,赤石脂16g,砂仁16g,木香13g,黄连6g,甘草13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白术16g,党参28g,茯苓16g,莲子28g,芡实28g,乌梅16g,赤石脂16g,砂仁16g,木香13g,黄连6g,甘草13g。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配方还包括香附16g,当归16g,郁金13g。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配方还包括木香15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曹秀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