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曲轴座联动式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4054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办公坐具领域,一种背曲轴座联动式座椅,包括用于与气杆组件相连接的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椅座和椅背;所述椅座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椅座基台,以及设置在椅座基台上的椅座框架;椅座框架与椅座基台之间通过摆臂相连接,椅座框架能够随摆臂运动;所述椅座框架的后端部联动有腰靠,腰靠的中部铰接在椅背支架上,腰靠的上端部与椅背框架相连接;所述椅座框架运动时,通过腰靠向椅背框架施以作用力,椅背框架的受力区域产生相应的位移。该背曲轴座联动式座椅中的腰靠与椅座联动,当用户乘坐时,椅座下行通过腰靠作为中介驱动椅背框架向前凸出,从而可使椅背紧贴用户腰部,避免乘坐者的腰部与椅背之间留有空隙,提升乘坐舒适度。

A linkage seat with a back crank seat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office seats, a back seat linkage type crankshaft seat, comprising a rod connected with the gas component, and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seat and chair; the chair seat includes a seat arranged on the base of the base station, and is arranged in the seat on the base seat frame; between the seat frame and the seat base stations are connected by a swing arm, a seat frame with swing arm movement; the rear end of the linkage of the seat frame has a waist cushion, waist by the middle bracket is hinged on the back,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back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ckrest of the seat; the frame moves through the waist against the back of the chair frame with force, force area back frame to generate corresponding displacement. The back seat of the crankshaft linkage seat backrest and seat linkage, when the user take the seat, descending through waist as the intermediate drive back frame protrudes forward so that the back to the user's waist, avoid a gap is left between the waist and the back riding, improve ride com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曲轴座联动式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办公坐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曲轴座联动式座椅。
技术介绍
办公椅是现代人办公必备的装备,但是劣质电脑椅是办公室的头号杀手,如果每天在电脑前工作超过十个小时,那么不出两三年,腰背和颈椎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慢性疾病都没有特效药,想通过休息一段时间或采用某种偏方来治愈,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人们高度重视办公座椅的健康性和舒适性,在现有技术中也出现很多具备这方面性能的办公座椅。例如美国赫曼米勒(HermanMiller)的Aeron座椅和Embody座椅。Aeron大胆地采用了悬浮结构,可以和人的身体轮廓完全自然贴合,达到人椅合一的境界,同时融合了古典和现代的设计,Aeron无论放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都能和其他家具很好地搭配。Embody设计灵感来自于人类的脊柱构造,根据其设计理念,Embody能完全贴合人体脊柱的生理弯曲,可以让你自由活动,自然改善血液流动,消除不适感同时集中人的注意力。狭窄的椅背能让你的手臂来回移动,有助于打开胸腔,让肺部吸收更多的空气,运输更多的氧气到大脑。而纵观现有普通座椅是依据人体工学数据量身制作,坐在椅子上个部位尺寸比例符合身体支撑需要,舒适感强烈,长时间乘坐后乘坐者身体会做出不同姿态改变来调节由于久坐而形成的不适应感,当身体发生改变时而座椅没有发生相应的改变,身体得不到有效支撑,这时座椅失去功效。如公开号为“CN206414057U”的中国专利中记载的一种电脑椅,该电脑椅通过设置腰靠,对腰部进行支撑,避免引发腰部的疾病;但是该电脑椅上的腰部是固定在椅背上的,无法做出适应性调节,当使用者久坐之后调整姿势,使用者乘坐时腰背与腰靠之间会留有间隙,从而无法形成对于腰背的有效支撑,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曲轴座联动式座椅,该座椅中的腰靠与椅座联动,当用户乘坐时,椅座下行通过腰靠作为中介驱动椅背框架向前凸出,从而可使椅背紧贴用户腰部;让乘坐者有一种被顶腰的感觉,使椅背能够完全贴合人体腰部形成有效支撑,避免乘坐者的腰部与椅背之间留有空隙,提升乘坐舒适度。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背曲轴座联动式座椅,包括用于与气杆组件相连接的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椅座和椅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椅座基台,以及设置在椅座基台上的椅座框架;椅座框架与椅座基台之间通过摆臂相连接,椅座框架能够随摆臂运动;所述椅背包括椅背支架,以及连接在椅背支架上的椅背框架;所述椅座框架的后端部联动有腰靠,腰靠的中部铰接在椅背支架上,腰靠的上端部与椅背框架相连接;所述椅座框架运动时,通过腰靠向椅背框架施以作用力,椅背框架的受力区域产生相应的位移。作为优选,所述腰靠的上端部呈Y形向两侧分叉,椅座框架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腰靠的分叉端端部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该技术方案中,腰靠的分叉端端部与限位槽之间的配合,实现滑动限位配合。作为优选,所述腰靠的下端部通过骨链与所述椅座框架的后端部相连接,骨链是指由多段单元块串联并依次铰接而成的链体。该技术方案中,考虑到用户坐下时作用力较大,容易导致腰靠顶出时作用力较大,对用户产生损伤。因此采用骨链,骨链是指由多段单元块串联并依次铰接而成的链体,作用力会在多段单元块之间传输减弱。作为优选,所述摆臂的下端部与椅座基台之间相互铰接,且该铰接处内设有扭簧;摆臂的上端部与椅座框架相互铰接。该技术方案中,扭簧对摆臂提供复位力,使摆臂及其上的椅座框架能够在不乘坐时复位。作为优选,所述椅座基台与底座相铰接;椅座基台的前端部两端角向前延伸设有第一曲臂,椅座基台的后端部两端角向后延伸设有第二曲臂;底座的前端部上穿设有摆轴,摆轴的端部上设有手柄,摆轴的轴杆上套设有摆套,摆套包括与摆轴套接的轴心部,以及与轴心部相连接的摆心部,椅座基台的第一曲臂与摆套的摆心部相铰接;所述椅背的支架上端面固定有曲臂耳板,椅座基台的第二曲臂与曲臂耳板相铰接。该技术方案中,人工旋转摆轴可带动摆套沿其轴心部转动,并带动椅座基台摆动,由于是曲臂连接方式,在椅座基台摆动过程中椅座基台实现前后和高低的调节,从而可调节椅座的高度。作为优选,所述椅背支架包括前端部与所述底座相铰接的椅背下支架,以及下端部插接在椅背下支架后端部上的椅背上支架;椅背下支架的前端部通过转轴与所述底座侧面相连接,底座侧面上还开设有以转轴为圆心的弧形槽,椅背下支架设有销轴穿设在所述弧形槽内。该技术方案中,整个椅背可以转轴为轴心,以弧形槽为轨道,在弧形槽限定的摆动角度内摆动。使用时,使用者背部靠在椅背上时,实现椅背的向后倾斜。基于上述特点,由于椅座基台的第二曲臂是与椅背的曲臂耳板相铰接,即椅座基台与椅背下支架相联动。所述椅背下支架前端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摆动调节,实现椅背的向后倾斜或向前回位。因此,当椅背角度进行调整时,相应的椅座基台角度也进行调整。作为优选,所述椅背下支架的后端部上设有插槽,椅背上支架的下端部上设有插头,椅背上支架插接在椅背下支架后端部上;所述椅背上支架是呈Y形支架,椅背框架是周向围合框体,椅背框架与椅背上支架的Y形开口两端部相连接固定。作为优选,所述椅座两侧设有扶手,扶手下端固定在椅背支架上;所述扶手包括插设固定在椅背下支架上的扶手座,以及设置在扶手座上的扶手体,以及设置在扶手体上方的托盘组件;所述扶手座上端部为套杆部,套杆部内设有线性槽,以及沿线性槽依次设置并与之相通的多个齿状卡槽;所述扶手体包括扶手套,以及设置在扶手套内部的卡扣件;卡扣件包括卡扣杆,以及固定在卡扣杆下端部的卡齿,以及固定在卡扣杆上端部的按钮;所述扶手套设置在扶手座的套杆部外侧,卡扣杆上端部与扶手套的内侧壁面相铰接,卡扣杆处于套杆部的线性槽内,卡齿用于对齿状卡槽卡接锁合实现锁紧,按钮处于扶手套的外侧。上述技术方案,操作按钮可使卡扣杆沿其上端部摆动,可解开卡齿与齿状卡槽之间的锁接关系,便于调节扶手的支撑高度。作为优选,所述头靠包括头靠支架,以及头靠支架上的头靠框架;所述头靠框架的后端部铰接在头靠支架的上端部上,头靠框架是周向围合框体,头靠框架上固定网布用以形成头靠支撑面,头靠支撑面的形状根据头靠框架构成,头靠支撑面呈贴合人体颈部及其上端后脑部位的弧形面。作为优选,所述头靠支架的下端部上设有滑槽,椅背上支架上设有滑动组件,连接在所述头靠支架的滑槽上,滑动组件能够沿滑槽移动调节使头靠能够上下调节,并且滑动组件能够在滑槽末端脱离;所述滑槽内的头靠支架上沿滑槽方向线性排布有若干凸起,相邻两凸起之间形成卡槽;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滑槽内的基块,以及固定在基块外端面的顶块,以及固定在基块内的卡块;所述顶块与基块之间形成卡口,椅背上支架的架杆穿过卡口与所述滑动组件连接固定;所述卡块内端面与滑槽内卡槽相匹配且卡接。上述技术方案中,头靠支架通过滑动组件相对椅背上支架进行滑动调节,实现头靠高度调整,更可实现头靠拆卸。滑动组件中的卡块与卡槽实现头靠位置的定位。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背曲轴座联动式座椅,该座椅的椅座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椅座基台,以及设置在椅座基台上的椅座框架;椅座框架与椅座基台之间通过摆臂相连接,椅座框架能够随摆臂运动;所述椅座框架的后端部联动有腰靠,腰靠的中部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背曲轴座联动式座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曲轴座联动式座椅,包括用于与气杆组件相连接的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椅座和椅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椅座基台,以及设置在椅座基台上的椅座框架;椅座框架与椅座基台之间通过摆臂相连接,椅座框架能够随摆臂运动;所述椅背包括椅背支架,以及连接在椅背支架上的椅背框架;所述椅座框架的后端部联动有腰靠,腰靠的中部铰接在椅背支架上,腰靠的上端部与椅背框架相连接;所述椅座框架运动时,通过腰靠向椅背框架施以作用力,椅背框架的受力区域产生相应的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曲轴座联动式座椅,包括用于与气杆组件相连接的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椅座和椅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椅座基台,以及设置在椅座基台上的椅座框架;椅座框架与椅座基台之间通过摆臂相连接,椅座框架能够随摆臂运动;所述椅背包括椅背支架,以及连接在椅背支架上的椅背框架;所述椅座框架的后端部联动有腰靠,腰靠的中部铰接在椅背支架上,腰靠的上端部与椅背框架相连接;所述椅座框架运动时,通过腰靠向椅背框架施以作用力,椅背框架的受力区域产生相应的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曲轴座联动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靠的上端部呈Y形向两侧分叉,椅座框架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腰靠的分叉端端部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曲轴座联动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靠的下端部通过骨链与所述椅座框架的后端部相连接,骨链是指由多段单元块串联并依次铰接而成的链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曲轴座联动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的下端部与椅座基台之间相互铰接,且该铰接处内设有扭簧;摆臂的上端部与椅座框架相互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背曲轴座联动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基台与底座相铰接;椅座基台的前端部两端角向前延伸设有第一曲臂,椅座基台的后端部两端角向后延伸设有第二曲臂;底座的前端部上穿设有摆轴,摆轴的端部上设有手柄,摆轴的轴杆上套设有摆套,摆套包括与摆轴套接的轴心部,以及与轴心部相连接的摆心部,椅座基台的第一曲臂与摆套的摆心部相铰接;所述椅背的支架上端面固定有曲臂耳板,椅座基台的第二曲臂与曲臂耳板相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背曲轴座联动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支架包括前端部与所述底座相铰接的椅背下支架,以及下端部插接在椅背下支架后端部上的椅背上支架;椅背下支架的前端部通过转轴与所述底座侧面相连接,底座侧面上还开设有以转轴为圆心的弧形槽,椅背下支架设有销轴穿设在所述弧形槽内。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如佳贺小余毛必梁
申请(专利权)人:大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