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印刷介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3855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22:59
可印刷介质,其包含具有图像面和非图像面的复合支承基底,所述基底具有第一和第二构成材料层,其中至少所述构成材料层之一是纤维层,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材料层与阻燃粘结层层压在一起。所述可印刷介质进一步包含涂布在所述复合支承基底的图像面上的第二层上的图像接收层。在本文中描述的可印刷介质中,至少所述复合支承基底的图像面和所述图像接收层是织构化表面。还公开了制造所述织构化介质的方法。

Printable media

The printing medium, comprising image surface and non image surface composite supporting substrate, the substrate has a first and second material layers, wherein at least the material layer is one of the fiber layer, and wherein the first and second layers of material and flame retardant adhesive layer laminated together. The printable medium further includes an image receiving layer on a second layer coated on the image surface of the composite support base. In a printable medium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the image surface of at least the composite support base and the receiving layer of the image are textured surfaces. A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he textured medium is also disclo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印刷介质专利技术背景喷墨印刷技术因其产生经济、优质、多色印刷品的能力而在除家庭和办公用途外还已将其应用扩展到高速商业和工业印刷。这种技术是一种非击打式(non-impact)印刷方法,其中电子信号控制和引导墨滴或墨流,其可沉积在各种各样的介质基底上。喷墨印刷技术已在不同基底,包括例如纤维素纸、金属、塑料、织物等上找到各种应用。基底在印刷图像的整体图像品质和持久性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大幅面印刷介质变得越来越普遍并可用于许多应用,如墙面饰层、条幅和许多类型的标识,它们可以经过印刷以生成具有一个或多个符号、文本和照片的图像。当在这样的基底上印刷时,由于它们的特殊性质而存在挑战。因此,继续研究以开发可有效用于大幅面印刷和/或用于墙面饰层,并提供良好的印刷性能的介质基底。附图概述附图图解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可印刷介质的各种实施方案并且是说明书的一部分。图1、2和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可印刷介质的横截面视图。图4图解说明了由峰向谷的过渡形成的织构化表面和倾斜角(slopeangle)。图5是图解说明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制造可印刷介质的方法的流程图。专利技术详述在公开和描述本公开的特定实施方案之前,要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本文中公开的特定工艺和材料。还要理解的是,本文中所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方案并且无意构成限制,因为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在描述和要求保护本专利技术的制品和方法时,会使用下列术语: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行规定,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种”和“该”包括复数对象。浓度、量和其它数值数据在本文中可能以范围格式呈现。要理解的是,这样的范围格式仅为方便和简要起见而使用,并应灵活解释为不仅包括作为该范围的界限明确列举的数值,而且还包括该范围内涵盖的所有独立的数值或子范围,就如同明确列举各数值和子范围那样。例如,大约1重量%至大约20重量%的重量范围应被解释为不仅包括1重量%至20重量%的明确列举的浓度界限,而且还包括独立的浓度,如2重量%、3重量%、4重量%和子范围,如5重量%至15重量%、10重量%至20重量%等。除非另行指明,否则所有百分数按重量计(重量%)。如本文中所用的“图像”是指用可见或不可见的墨水组合物沉积在材料或基底上的标记、标识、符号、图形、指示和/或外观(appearances)。图像的实例可包括字符、词语、数字、字母数字符号、标点、文本、线条、下划线、突出显示(highlights)等。本公开涉及可印刷记录介质或可印刷介质,包含具有图像面和非图像面的复合支承基底,所述基底具有第一和第二构成材料层,其中至少构成材料层之一是纤维层,并且其中第一和第二材料层与阻燃粘结层层压在一起;以及涂布在复合支承基底的图像面上的第二层上的图像接收层;其中,至少复合支承基底的图像面和图像接收层是织构化表面。本文中还公开了制造这样的介质的方法。如本文中公开的可印刷介质可以用作用于家庭或商业用途、用于装饰或展示的墙面饰层材料(例如壁纸)以及标识或条幅等。在一些实例中,本公开的可印刷介质是墙面饰层基底。在另一些实例中,可印刷介质是含有多层复合结构的墙面饰层基底。该复合结构包括在可印刷介质上形成非图像面和图像面的层压层。非图像面或背面在墙面饰层应用中或甚至在具有单一图像面的标识或条幅应用中是面向并附着到墙壁上的面。图像面是包括用于接收、支承和保护图像的材料层的面。如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墙面饰层”是指相对于小幅面办公用纸或照片介质产品(例如信件、A4、法定规格等尺寸),具有远大于宽度的长度(或反之亦然)的大幅面印刷介质。例如,墙面饰层可以成卷提供,其为1.37米(54英寸)宽和27.43米(30直线码数)长。此外,术语“墙面饰层”是指支承用于成像的各种成像材料和应用,例如各种类型的喷墨墨水和喷墨印刷(包括数字印刷)的印刷介质。此外,术语“墙面饰层”是指符合关于墙面饰层的联邦和工业标准或规范,包括但不限于CCC-W-408A和D、ASTMF793和CFFAW-101D的产品。在这些标准下,墙面饰层具有取决于该墙面饰层属于哪种类别或类型的重量和耐久性要求。类别I是仅装饰性墙面饰层,而类别VI是商业服务性墙面饰层。(在标准中,I、II和III型墙面饰层基本上分别相当于类别IV、V和VI)。根据本文中所述的原理的墙面饰层具有符合上述标准的II型或可能更高等级的墙面饰层的耐磨损和撕裂性并可能满足或超过在上述标准下对于II型墙面饰层所设立的标准。在本文中,术语“墙面饰层”、“墙面饰层印刷介质”和“墙面饰层数字印刷介质”可互换使用。在一些实例中,本公开的可印刷介质在用作墙面饰层时具有满足或超过II型商业服务性墙面饰层标准或规范的耐久性以提供耐久的II型墙面饰层,其还不含对环境有害的聚氯乙烯(PVC)。在另一些实例中,可印刷介质在用作室内环境中的墙面饰层时能够满足“耐火性或阻燃性(FireResistanceorflameresistance)”标准,例如ASTME84。在又另一些实例中,可印刷介质在用于墙面饰层应用时具有在至少50lb至大约60lb的范围内;或在大约55lb至大约60lb的范围内的机械断裂强度。机械断裂强度在纵向(MD)上可以为大约58lb至大约60lb,在横向(CMD)上可以为大约55lb至大约58lb。根据ASTMD751“涂层织物标准测试法(Standardtestmethodforcoatedfabrics)”进行这样的测量。可印刷介质在用于墙面饰层应用时可以具有300个或可能更多的线性磨耗周期的最低耐擦洗性。根据ASTMF793“涂层织物标准测试法”进行这样的测量。本公开由此还涉及具有多层复合结构的墙面饰层基底,所述多层复合结构包括阻燃粘结层、具有织物结构的第一构成材料层和具有合成聚合物纤维与合成聚合物膜的第二构成材料层,在其上施加表面粗糙度大于5微米的图像接收层。可印刷介质可以是喷墨可印刷介质。可印刷介质由此可以专门设计成接收任何可喷墨印刷墨水,例如有机溶剂基喷墨墨水或水基喷墨墨水。可沉积、建设或以其它方式印刷在可印刷介质上的喷墨墨水的实例包括基于颜料的喷墨墨水、基于染料的喷墨墨水、基于着色胶乳的喷墨墨水和可UV固化的喷墨墨水。本公开的可印刷介质是织构化介质。词语“织构化”是指介质的外部和视觉方面。织构化方面是由于以下事实:至少复合支承基底和图像接收层是织构化表面。织构化介质在本文中指的是已经被嵌入(embedded)并呈现宏观织构化表面的介质。织构化表面不光滑,具有明显的物理特征。织构化介质可以被认为具有二维和三维设计,其可以通过其被感知的物理性质来区分。介质的织构由此具有来自于介质表面上的物理变化的物理织构。这样的“物理织构”与“视觉织构”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可以通过触觉感知的物理品质。该介质的物理表面织构影响介质的平滑度。介质表面上的织构化特征的尺寸是宏观的,其尺寸大到足以被人眼(从正常的观看距离)看到。这样的宏观特征可以具体化为例如“峰”和“谷”。织构表面的峰和谷限定了例如可以小于60°的倾斜角(α)。在一些实例中,由于普通人眼可以自1米的观看距离解析小至0.35毫米的特征,介质表面上的织构化特征的平均尺寸至少超过大约0.3毫米。在另一些实例中,如图4中所示,复合支承基底的图像面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印刷介质

【技术保护点】
可印刷介质,其包含:a.具有图像面和非图像面的复合支承基底,所述基底具有第一和第二构成材料层,其中至少所述构成材料层之一是纤维层,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材料层与阻燃粘结层层压在一起;b.和涂布在所述复合支承基底的图像面上的第二层上的图像接收层;其中,至少所述复合支承基底的图像面和所述图像接收层是织构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可印刷介质,其包含:a.具有图像面和非图像面的复合支承基底,所述基底具有第一和第二构成材料层,其中至少所述构成材料层之一是纤维层,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材料层与阻燃粘结层层压在一起;b.和涂布在所述复合支承基底的图像面上的第二层上的图像接收层;其中,至少所述复合支承基底的图像面和所述图像接收层是织构化表面。2.权利要求1的可印刷介质,其中所述复合支承基底的图像面和所述图像接收层是具有受控的峰向谷的过渡和小于60°的倾斜角(α)的织构化表面。3.权利要求1的可印刷介质,其中所述可印刷介质的表面粗糙度按照PPS方法大于5微米。4.权利要求1的可印刷介质,其中所述图像接收层包含颜料填料和聚合物粘合剂。5.权利要求1的可印刷介质,其中所述复合基础基底的第一和第二构成材料层是纤维层。6.权利要求1的可印刷介质,其中所述复合基础基底的纤维层含有作为第一成分的合成聚合物材料和作为第二成分的天然纤维。7.权利要求1的可印刷介质,其中所述复合基础基底的第一或第二构成材料层是织物层。8.权利要求1的可印刷介质,其中所述复合基础基底的第一或第二构成材料层是包含天然纤维及合成纤维的织物层,其中合成纤维的量占纤维总量的大约20%至大约90%。9.权利要求1的可印刷介质,其中所述复合支承基底包含具有织物结构的第一构成材料层和具有在非织造结构中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绪龙周晓奇F·K·皮拉耶什P·C·兰德勒姆
申请(专利权)人: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