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动器悬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3850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作动器悬挂装置,包括底座、上端盖、活动部件以及驱动部件,活动部件分别设有穿接部件、支撑部件及导向部件,支撑部件采用板式复合弹簧,板式复合弹簧包括连接板、连接衬套以及橡胶板,连接板和连接衬套为金属材质,连接板设有中部通孔,连接衬套同轴设置在中部通孔中,橡胶板硫化成型于连接板的内侧边和连接衬套的外壁之间,连接板与底座连接,连接衬套与穿接部件连接,连接衬套与橡胶板悬空设置。由于橡胶材料可实现低动态刚度高静态刚度,因此提高了作动器悬挂装置的轴向刚度,由于其轴向刚度高,因此,可只在底座与活动部件之间设置支撑部件,因此,其轴向高度在一定程度上缩减,提高了其安装适应性。

An actuator suspens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ctuator suspens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 upper cover, moving parts and drive parts, moving part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component, support member and wear guide member support member using the plate composite spring plate composite spring comprises a connecting plate, a connecting sleeve and a rubber plate,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connecting sleeve metal material, connec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entral through hole, a connecting sleeve coaxially arranged in the through hole in the middle part, rubber vulcanization molding plate between the inner side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connecting sleeve wall connect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sleeve wear, a connecting sleeve and a rubber board suspended. Because the rubber material can achieve low dynamic stiffness and static stiffness, so the axial actuator suspension stiffness increase, due to the axial stiffness is high, therefore, can only support memb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ase and the moving parts so that the axial height in a certain extent reduced, improves the adaptability of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作动器悬挂装置
本技术涉及主动减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作动器悬挂装置。
技术介绍
在人们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振动与噪声,由于机械传动、电场感应、自然界影响等都会造成设备的振动,而振动又会产生各种噪声,会对设备的安全性和环境的舒适性造成破坏。为了减小振动和降低噪声,在设备上采取了隔震和避震的方法来降低振动量级,而通常隔震和避震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振动幅值,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简称减振降噪。目前减振分为被动减振和主动减振,被动减振是利用材料的阻尼特性来实现,是一种开环形式,减振效果的好坏由材料的结构和特性来决定,通常对高频的振动比较有效,对300Hz以下的中低频减振效果不明显;主动减振是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来实现减振的,通过采集振动源、运算、发出指令、施加反向力来实现减振,是一个闭环控制过程,对全频段都有效果,特别是对低频段减振效果比较明显,可弥补被动减振的不足。在主动减振系统中产生反作用力的部件称为作动器,作动器是减振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减振系统的效果。参见图1,为改进前的作动器悬挂装置,包括底座110、上端盖120、活动部件210、支撑部件220、导向部件230以及驱动部件300,支撑部件220沿竖直方向弹性支撑活动部件210,导向部件230沿竖直方向导向活动部件210,活动部件210通过支撑部件220传力至底座110上,驱动部件300传力至底座110上。其中,活动部件210构成一磁路系统,同步产生驱动驱动部件300振动的作用力和驱动其自身振动的反作用力,支撑部件220采用四组螺旋弹簧,四组螺旋弹簧分别支撑连接于活动部件210与底座110和上端盖120之间,导向部件230采用导向轴,导向轴的下端通过螺栓与底座110连接,导向轴的上端通过螺栓与上端盖120连接,驱动部件300采用线圈组件,包括驱动线圈和不锈钢的线圈骨架。作动器的底座110安装到控制机械上,作动器的驱动线圈连接外部的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输出电流到驱动线圈,当驱动线圈中通有交变电流时,电磁作用对驱动线圈产生电磁力,因为驱动线圈固定在线圈骨架,因此电磁力通过线圈骨架传递到底座110,同时驱动线圈会对活动部件210产生反作用力,使活动部件210产生往复运动,往复运动会使支撑部件220产生回复力传递到底座110,两个力的合力即为输出力,需要同时使用4组螺旋弹簧,一致性难以得到非常可靠地保证,而且占用空间大,低频时易产生噪音,因此开发出一种结构紧凑、轴向刚度高并且寿命长的作动器来提高减振系统的减振效率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作动器悬挂装置,其支撑部件采用板式复合弹簧,并且近设置在底座与活动部件之间,作动器结构紧凑、轴向刚度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作动器悬挂装置,包括底座、上端盖、活动部件以及驱动部件,所述活动部件分别设有穿接部件、支撑部件以及导向部件,所述穿接部件沿竖直方向依次连接所述活动部件的各组件,所述支撑部件沿竖直方向弹性支撑所述活动部件,所述导向部件沿竖直方向导向所述活动部件,所述活动部件通过所述支撑部件传力至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部件传力至所述底座上,所述活动部件构成一闭合磁路系统,以同步产生驱动所述驱动部件振动的作用力和驱动其自身振动的反作用力,所述支撑部件采用板式复合弹簧,所述板式复合弹簧包括连接板、连接衬套以及橡胶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连接衬套为金属材质,所述连接板设有中部通孔,所述连接衬套同轴设置在所述中部通孔中,所述橡胶板硫化成型于所述连接板的内侧边和所述连接衬套的外壁之间,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连接衬套与所述穿接件连接,所述连接衬套与所述橡胶板悬空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穿设部件采用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下端设有螺纹内孔,所述连接衬套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中穿设有可相对其转动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连后与所述螺纹内孔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衬套的上端高出所述橡胶板的上端的距离与所述活动部件的振动行程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部分向上延伸形成一环形凸台,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环形凸台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衬套沿竖直方向投影于所述安装孔中。进一步的,所述橡胶板包括沿径向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內缘部分、中间部分以及外缘部分,所述內缘部分的厚度与所述连接衬套相匹配,所述中间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外缘部分的厚度,且二者均远大于所述连接板的厚度。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部件包括磁缸、设置在所述磁缸中的永磁体、设置在所述磁缸和所述永磁体上侧位置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永磁体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上轭铁以及设置在所述永磁体下侧的下轭铁,所述固定板、所述上轭铁、所述永磁体以及所述下轭铁通过第一螺栓穿接,所述连接衬套设于所述下轭铁下侧并设有光孔,所述光孔中穿设一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光孔后与所述第一螺栓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磁缸通过第三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上,下轭铁与所述磁缸之间形成的上,下气隙中,包括线圈骨架和驱动线圈,所述线圈骨架与所述底座相对固定,所述驱动线圈缠绕在所述线圈骨架上。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部分向上延伸形成筒形支架,所述筒形支架作为所述线圈骨架。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部件与所述上端盖之间的空间略大于所述活动部件的振动行程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作动器中采用板式复合弹簧作为支撑部件,板式复合弹簧采用橡胶作为减振主体平板式减震器可以隐藏在驱动线圈里面,它结构紧凑,能有效的利用空间,最终可以减小作动器25%的体积;(2)本技术中的板式复合弹簧的橡胶材料弹性模量小,可以得到较大的弹性变形,容易实现理想的非线性特性,具有较高的内阻,对于突然冲击和高频振动的吸收有良好的效果,振幅比螺旋弹簧要小很多,振幅比较稳定,可实现低动态刚度和高静态刚度;(3)本技术中的板式复合弹簧的橡胶传递声音的阻力要比金属大的多,所以减振隔音效果良好,工作的噪音小,共振领域小,使用寿命长,成本低,还有良好的耐寒性,优良的气密性,防水性,电绝缘性等;(4)本技术通过在连接衬套开设连接孔,连接孔中穿设有可相对其转动的第二螺栓,第二螺栓与穿接件连接,第二螺栓不会对连接衬套产生扭力,连接衬套不会对其外侧的橡胶板产生扭力,防止橡胶板受连接衬套的扭力后涨裂开,且作动器结构更加紧凑;(5)本技术中连接衬套的上端高出橡胶板的上端的距离与活动部件的行程相匹配,在活动部件振动时其不会碰触到橡胶;(6)本技术中的底座部分向上延伸形成一环形凸台,连接板与环形凸台固定连接,使得橡胶板为悬空状态,进一步达到缓冲的目的。(7)本技术在底座设有安装孔,连接衬套沿竖直方向投影于安装孔中,一方面方便了第二螺栓的拆装,另一方面保证了连接衬套一直处于悬空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作动器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作动器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支撑部件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公开的支撑部件的俯视图。其中,110、底座;120、上端盖;210、活动部件;220、支撑部件230、导向部件;300、驱动部件;11、底座;12、上端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作动器悬挂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作动器悬挂装置,包括底座、上端盖、活动部件以及驱动部件,所述活动部件分别设有穿接部件、支撑部件以及导向部件,所述穿接部件沿竖直方向依次连接所述活动部件的各组件,所述支撑部件沿竖直方向弹性支撑所述活动部件,所述导向部件沿竖直方向导向所述活动部件,所述活动部件通过所述支撑部件传力至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部件传力至所述底座上,所述活动部件构成一闭合磁路系统,以同步产生驱动所述驱动部件振动的作用力和驱动其自身振动的反作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采用板式复合弹簧,所述板式复合弹簧包括连接板、连接衬套以及橡胶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连接衬套为金属材质,所述连接板设有中部通孔,所述连接衬套同轴设置在所述中部通孔中,所述橡胶板硫化成型于所述连接板的内侧边和所述连接衬套的外壁之间,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连接衬套与所述穿接件连接,所述连接衬套与所述橡胶板悬空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动器悬挂装置,包括底座、上端盖、活动部件以及驱动部件,所述活动部件分别设有穿接部件、支撑部件以及导向部件,所述穿接部件沿竖直方向依次连接所述活动部件的各组件,所述支撑部件沿竖直方向弹性支撑所述活动部件,所述导向部件沿竖直方向导向所述活动部件,所述活动部件通过所述支撑部件传力至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部件传力至所述底座上,所述活动部件构成一闭合磁路系统,以同步产生驱动所述驱动部件振动的作用力和驱动其自身振动的反作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采用板式复合弹簧,所述板式复合弹簧包括连接板、连接衬套以及橡胶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连接衬套为金属材质,所述连接板设有中部通孔,所述连接衬套同轴设置在所述中部通孔中,所述橡胶板硫化成型于所述连接板的内侧边和所述连接衬套的外壁之间,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连接衬套与所述穿接件连接,所述连接衬套与所述橡胶板悬空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动器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接部件采用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下端设有螺纹内孔,所述连接衬套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中穿设有可相对其转动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连后与所述螺纹内孔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动器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衬套的上端高出所述橡胶板的上端的距离与所述活动部件的振动行程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动器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分向上延伸形成一环形凸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雄胡文骁周俊李申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东菱智能减振降噪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