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3813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22:41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电源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外接电源连接用于取电,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和控制电路连接;还包括零序互感器TA,漏电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零序互感器TA的二次回路引线的两端连接,漏电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将采集到的信号反馈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脱扣电路连接,为其提供脱扣信号;还包括热敏器件,热敏器件串联连接在脱扣电路或者电源电路的前端用于在故障状态下保护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漏电保护装置,在脱扣电路或者电源电路的前端串联接入热敏器件,故障状态下脱扣线圈延时脱扣或不脱扣断电,通过热敏器件呈高阻态将脱扣产生的大电流转变为小电流,使脱扣回路开路。

Leakage protection device

A leakage protection device, the input end of the power supply circuit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power for electricity, the output control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circuit connection; including zero sequence transformer TA, both ends of the two loop wire input leakage detection circuit and zero sequence transformer TA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akage detection circuit output terminal and the control circu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terminal, the feedback signal is acquired into the control circuit, the control circuit of the output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ipping circuit, providing a tripping signal for it; also includes a thermistor, thermistor connected in series or in front of the tripping circuit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protecting circuit used in the fault state. The utility model of leakage protection device, connected thermistor in tripping circuit or the front end of the power circuit, fault tripping coil delay tripping or tripping off, will produce high current tripping into a small current through the thermosensitive device in a high impedance state, make the trip back to the open r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漏电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漏电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市场上漏电断路器漏电保护模块主要通过晶闸管导通产生大电流带动脱扣线圈使脱扣器动作,产品跳闸。这种方式普遍存在问题:如果脱扣器不及时脱扣或者产品出线端接电源,将导致线圈烧毁,可控硅炸,更严重的是导致整个产品烧毁,对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使用带来极大的危害。市场上有产品采用增加一次性保险丝,其不足点:发生一次保护后,产品将失去漏电功能,如再发生漏电将失去对人体的保护,危害性也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性能安全稳定,成本低的漏电保护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包括电源电路,漏电检测电路,脱扣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外接电源连接用于取电,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和控制电路连接,为其提供工作电源;还包括零序互感器TA,漏电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零序互感器TA的二次回路引线的两端连接,漏电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将采集到的信号反馈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脱扣电路连接,为其提供脱扣信号;还包括热敏器件,所述热敏器件串联连接在脱扣电路或者电源电路的前端用于在故障状态下保护电路。进一步,所述脱扣电路包括脱扣线圈KA,电源电路包括整流电路,热敏器件为热敏电阻;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L相和电源N相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连接,脱扣电路连接在外接电源和整流电路之间,脱扣线圈KA的一端与电源L相连接,另一端与整流电路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热敏电阻串联连接在整流电路和控制电路之间。进一步,所述脱扣电路包括脱扣线圈KA,电源电路包括整流电路,热敏器件为热敏电阻;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L相和电源N相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连接,脱扣电路连接在外接电源和整流电路之间,脱扣线圈KA和热敏电阻串联连接,串联后热敏电阻的一端与电源L相连接,脱扣线圈KA的一端与整流电路的一个输入端连接。进一步,所述脱扣电路包括脱扣线圈KA,电源电路包括整流电路,热敏器件为热敏电阻;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L1相、电源L2相和电源L3相连接,脱扣线圈KA连接在整流电路和控制电路之间,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脱扣电路和控制电路连接;在每相电源输入端和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之间串联有热敏电阻。进一步,所述脱扣电路包括脱扣线圈KA,电源电路包括整流电路,热敏器件为热敏电阻;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L1相、电源L2相和电源L3相连接,脱扣线圈KA和热敏电阻串联连接在整流电路和控制电路之间,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脱扣电路和控制电路连接。进一步,所述脱扣电路还包括二极管VD8,二极管VD8的一端与压敏电阻RT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脱扣线圈KA的一端连接。进一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可控硅VT1和可控硅VT2,可控硅VT1和可控硅VT2串联连接,串联后的一端与脱扣电路连接,另一端与电源电路连接,可控硅VT1的G极和可控硅VT2的G极分别与漏电检测电路连接,通过控制芯片IC同时给可控硅VT1和可控硅VT2输出导通信号才能导通;漏电检测电路通过零序互感器TA直接监测主电路的剩余电流,当漏电检测电路在检测到剩余电流时,控制脱扣电路执行断路器的脱扣动作;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二极管VD7和电阻R4,二极管VD7的正极与漏电检测电路连接,二极管VD7的负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可控硅VT1的G极连接,可控硅VT1的正极与脱扣电路连接,可控硅VT1的负极与可控硅VT2的正极连接,可控硅VT2的负极与电源电路连接,可控硅VT2的G极与漏电检测电路连接。进一步,所述漏电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双向二极管D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5,电容C4和控制芯片IC;所述电源L1相,电源L2相,电源L3相导线穿过零序互感器TA,电阻R2和电阻R3分别串联连接在零序互感器TA的二次线圈的两端和控制芯片IC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之间,双向二极管D1和调试电阻R1并联连接在电阻R2和电阻R3靠近零序互感器TA的一侧,电容C1并联连接在电阻R2和电阻R3的另一侧,电容C2的一端分别与控制芯片IC的第四管脚和第五管脚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IC的第三管脚连接,电容C3的两端分别并联连接在控制芯片IC的第三管脚和第六管脚之间,电容C4的两端分别并联连接在控制芯片IC的第三管脚和第七管脚之间,电容C5的两端分别并联连接在控制芯片IC的第三管脚和第八管脚之间;控制芯片IC的第七管脚和第八管脚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芯片IC的第八管脚与电源电路连接。进一步,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包括浪涌吸收电路和降压电路;浪涌吸收电路分别与电源L1相,电源L2相和电源L3连接,对各相电压进行浪涌吸收保护;浪涌吸收电路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降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将整流后的电压进行降压,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漏电检测电路连接,将降压后电压提供给漏电检测电路。进一步,所述浪涌吸收电路包括压敏电阻RV1,压敏电阻RV2,压敏电阻RV3和压敏电阻RV4,压敏电阻RV3并联连接在电源L3相和电源L1相之间,压敏电阻RV2并联连接在电源L2相和电源L3相之间,压敏电阻RV1并联连接在电源L1相和电源L2相之间,压敏电阻RV4并联连接在整流电路和脱扣电路的两端,对经过压敏电阻RV1,压敏电阻RV2,压敏电阻RV3吸收过的残留电压进行二次吸收;所述整流电路为全波整流,包括二极管VD1,二极管VD2,二极管VD3,二极管VD4,二极管VD5和二极管VD6;二极管VD1和二极管VD2、二极管VD3和二极管VD4、二极管VD5和二极管VD6分别串联连接后并联连接在一起,并联后的一端与脱扣电路连接,二极管VD1和二极管VD2的中间节点与电源L1相连接,二极管VD3和二极管VD4的中间节点与电源L2相连接,二极管VD5和二极管VD6的中间节点与电源L3相连接;所述降压电路包括电阻R5和电阻R6;电阻R5和电阻R6串联后的一端与整流电路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漏电检测电路连接。本技术漏电保护装置,在脱扣电路或者电源电路的前端串联接入热敏器件,正常状态下,脱扣电路的脱扣线圈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脱扣断电,故障状态下(脱扣器自身故障不脱扣或者产品出线端接电源)脱扣线圈延时脱扣或不脱扣断电,脱扣回路一直存在大电流,通过热敏器件呈高阻态将脱扣产生的大电流转变为小电流,断开控制电路,使脱扣回路开路。本技术漏电保护装置,通过在控制电路串联接入两个可控硅VT1和可控硅VT2,可控硅VT1的G极和可控硅VT2的G极分别与控制芯片IC连接,需要控制芯片IC需要同时触发可控硅VT2和可控硅VT1导通,控制电路才能向脱扣电路发出脱扣信号执行断路器的脱扣动作,漏电保护装置的精度高,安全性能高,稳定性能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单相电整流电流前保护电路;图2是本技术单相电整流电流后保护电路;图3是本技术三相四线制整流电流前保护电路;图4是本技术三相四线制整流电流后保护电路;图5是本技术三相电断路器电路的具体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至5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漏电保护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漏电保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包括电源电路,漏电检测电路,脱扣电路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外接电源连接用于取电,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和控制电路连接,为其提供工作电源;还包括零序互感器TA,漏电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零序互感器TA的二次回路引线的两端连接,漏电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将采集到的信号反馈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脱扣电路连接,为其提供脱扣信号;还包括热敏器件,所述热敏器件串联连接在脱扣电路或者电源电路的前端用于在故障状态下保护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包括电源电路,漏电检测电路,脱扣电路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外接电源连接用于取电,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和控制电路连接,为其提供工作电源;还包括零序互感器TA,漏电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零序互感器TA的二次回路引线的两端连接,漏电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将采集到的信号反馈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脱扣电路连接,为其提供脱扣信号;还包括热敏器件,所述热敏器件串联连接在脱扣电路或者电源电路的前端用于在故障状态下保护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电路包括脱扣线圈KA,电源电路包括整流电路,热敏器件为热敏电阻;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L相和电源N相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连接,脱扣电路连接在外接电源和整流电路之间,脱扣线圈KA的一端与电源L相连接,另一端与整流电路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热敏电阻串联连接在整流电路和控制电路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电路包括脱扣线圈KA,电源电路包括整流电路,热敏器件为热敏电阻;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L相和电源N相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连接,脱扣电路连接在外接电源和整流电路之间,脱扣线圈KA和热敏电阻串联连接,串联后热敏电阻的一端与电源L相连接,脱扣线圈KA的一端与整流电路的一个输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电路包括脱扣线圈KA,电源电路包括整流电路,热敏器件为热敏电阻;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L1相、电源L2相和电源L3相连接,脱扣线圈KA连接在整流电路和控制电路之间,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脱扣电路和控制电路连接;在每相电源输入端和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之间串联有热敏电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电路包括脱扣线圈KA,电源电路包括整流电路,热敏器件为热敏电阻;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L1相、电源L2相和电源L3相连接,脱扣线圈KA和热敏电阻串联连接在整流电路和控制电路之间,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脱扣电路和控制电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电路还包括二极管VD8,二极管VD8的一端与压敏电阻RT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脱扣线圈KA的一端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可控硅VT1和可控硅VT2,可控硅VT1和可控硅VT2串联连接,串联后的一端与脱扣电路连接,另一端与电源电路连接,可控硅VT1的G极和可控硅VT2的G极分别与漏电检测电路连接,通过控制芯片IC同时给可控硅VT1和可控硅VT2输出导通信号才能导通;漏电检测电路通过零序互感器TA直接监测主电路的剩余电流,当漏电检测电路在检测到剩余电流时,控制脱扣电路执行断路器的脱扣动作;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二极管VD7和电阻R4,二极管VD7的正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峰李求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