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过充保护结构及电池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357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过充保护结构以及电池盖,电池过充保护结构,设置在电池的盖板上,具有一可在所述盖板上翻转的翻转本体,所述翻转本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翻转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爆破槽,所述翻转本体位于所述爆破槽位置处的爆破压力值大于所述翻转本体的翻转压力值,当电池内部压力达到翻转压力值时,翻转本体能够翻转以使得电池的外接电路短路释放电芯能量,从而使得电池停止工作;当电池的内部压力持续增大并达到爆破压力值后,翻转本体上的爆破槽爆破以外泄压力,采用翻转本体上设置爆破槽的方式,在实现翻转功能和爆破功能集成的基础上,带来了减小尺寸,简化了盖板结构,且减少防爆片焊接工艺,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过充保护结构及电池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过充保护结构及具有该电池过充保护结构的电池盖。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高容量及高功率,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储能电站。对于动力电池而言,由于其具有高能量和高活性,因此在过充时往往会发生着火爆炸,对此动力电池还应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和较长的循环寿命等,才能达到使用标准和满足人们的需求。目前,动力电池通常包括壳体、盖板以及电芯等,其中,电芯至于壳体的内部,壳体的上端具有开口,盖板则封闭在壳体的上端的开口,再通过形成在盖板上的电极端子,则可以将动力电池与外部的电子元件电性连接,以实现供电。为了防止动力电池着火爆炸,需要将电池的壳体内的压力外泄,对此现有的动力电池采用在盖板上设置爆破片以及翻转片的结构,当电池的动力电池过充时内部压力增大,当内部压力持续增大到一定值时,翻转片会朝上翻转,动力电池的正极与负极之间形成回路,即外接电路短路释放电芯能量,从而使得动力电池停止工作;当翻转片作用失效时,动力电池的内部压力持续增大,且达到一定值后,爆破片爆破以外泄压力,从而避免引起安全事故。上述动力电池,由于爆破片和翻转片分别独立设置,进而加工、制造成本增加、装配过程复杂,对此,中国专利文献CN205583014U公开了一种爆破片及翻转片的一体成型结构,其包括一体成型的板体1'、爆破片2'以及受压朝上翻转的翻转片3',且爆破片2'和翻转片3'相间隔布置,通过翻转片3'的作用,当电池内的压力过大时,可以使得电池断电,实现断电保护;同时利用爆破片2'的爆破将电池内的压力外泄,避免电池爆炸,通过一体化结构设计,达到了节省成本、简化装配过程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动力电池的爆破及断电保护功能由爆破片和翻转片单独实现,所导致的尺寸大、结构复杂的技术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过充保护结构,设置在电池的盖板上,具有一可在盖板上翻转的翻转本体,翻转本体固定安装在盖板上,翻转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爆破槽,翻转本体位于爆破槽位置处的爆破压力值大于翻转本体的翻转压力值,当电池内部压力达到翻转压力值时,翻转本体能够翻转以实现了传统翻转片的功能,即使得电池的外接电路短路释放电芯能量,从而使得电池停止工作;当电池的内部压力持续增大并达到爆破压力值后,翻转本体上的爆破槽爆破以外泄压力,进而实现了传统爆破片的功能,采用翻转本体上设置爆破槽的方式,在实现翻转功能和爆破功能集成的基础上,带来了减小尺寸,简化结构的效果。作为可选,翻转本体包括固定部、接触部以及连接固定部和接触部的翻转部,其中,固定部固定安装在盖板上,并围设在接触部外;接触部的表面凸出设置有凸台,当翻转本体翻转时,凸台沿凸出的方向移动,进而保证了翻转功能的实现。作为可选,翻转本体呈漏斗状,固定部位于漏斗外缘,接触部位于漏斗中心,接触部位于漏斗的内侧表面凸出设置有凸台,凸台的高度大于固定部的高度,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翻转本体的机械强度,并保证了凸台在翻转部翻转后与外接电极电性接触。作为可选,翻转部位于漏斗的内侧表面凹陷设置有多个弧形的爆破槽,多个爆破槽以凸台为中心轴等分设置在翻转部上,从而使得翻转本体在爆破槽爆破后受压更为均匀。作为可选,爆破槽为角度60度的梯形槽,并且翻转部位于爆破槽位置处的厚度为0.1±0.03mm。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盖,包括盖板以及密封设置在盖板上的第一极柱单元,电池盖板上还设置有上述任一项的电池过充保护结构,当电池内部压力值低于翻转压力值时,电池过充保护结构与第一极柱单元断开;当电池内部压力达到翻转压力值时,电池过充保护结构翻转,并与第一极柱单元电性连接;当电池内部压力达到爆破压力值时,爆破槽爆破与电池外界相连通,进而实现了翻转功能和爆破功能的集成,并带来了减小尺寸,简化结构,方便装配的效果。作为可选,盖板包括绝缘板和密封盖合在绝缘板上的导电板;第一极柱单元包括第一绝缘部、第一压板以及第一极柱,第一绝缘部安装在导电板外表面,第一压板设置在第一绝缘部上,第一极柱自绝缘板上背离导电板的一侧穿过盖板和第一绝缘部,第一极柱与导电板相互绝缘,并与第一压板电性连接,进而实现了第一极柱在盖板上的安装,并保证了第一极柱在正常状态下与导电板之间的相互绝缘,使得电池第一极柱能够正常供电工作。作为可选,第一绝缘部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底壁对应于电池过充保护结构开设有贯穿的连接孔;第一压板设置在安装槽中,第一压板上对应于爆破槽开设有开孔,爆破槽通过开孔与电池外界相连通,从而电池内部压力过大使得爆破槽爆破时,电池内部气体能够通过开孔排出,从而有效的减小了电池内部的压力。作为可选,绝缘板对应于电池过充保护结构设置有贯穿的排气孔,电池内部气压能够通过排气孔作用于电池过充保护结构上,导电板对应于电池过充保护结构设置有收容孔,电池过充保护结构的翻转本体电性收容于收容孔中;当翻转本体处于非翻转状态时,翻转本体与第一压板间距设置;当翻转本体处于翻转状态时,翻转本体与第一压板电性接触,进而使得在非翻转状态时,第一压板与导电板之间的绝缘,保证了第一极柱的正常供电功能;在翻转状态时,由于翻转本体与第一压板电性接触,并且翻转本体电性安装在导电板上,从而使得第一极柱与导电板电性导通,达到了外接电路短路的目的。作为可选,导电板对应于第一极柱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中插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极柱穿过第一密封圈插设在第一通孔中,进而使得第一电极与导电板并未直接接触,从而保证了电池正常供电状态下第一电极与导电板之间的绝缘。作为可选,第一极柱与第一压板之间卡接,第一极柱上设置有卡槽,第一压板对应第一极柱开设有卡接孔,卡接孔的内壁凸设有卡柱,第一极柱穿过卡接孔,卡柱适配的卡接于卡槽中。作为可选,还包括密封设置在盖板上的第二极柱单元,第二极柱单元包括导电块、第二绝缘部、第二压板以及第二极柱,其中,导电块设置在导电板上,并于导电板电性接触;第二绝缘部盖合在导电块外;第二压板设置在第一绝缘部上,并与导电块电性接触;第二极柱自绝缘板上背离导电板的一侧穿过盖板、导电块和第一绝缘部,并与第一压板电性连接,进而通过第一压板和导电块,实现了第二极柱与导电板之间的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过充保护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电池盖,由于电池过充保护结构翻转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爆破槽,翻转本体位于爆破槽位置处的爆破压力值大于翻转本体的翻转压力值,进而在实现翻转功能和爆破功能集成的基础上,带来了减小尺寸,简化了盖板结构,且减少防爆片焊接工艺,降低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爆破片及翻转片的一体成型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盖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电池盖的爆炸图;图4为图2所示电池盖沿Ⅰ-Ⅰ剖切后的放大图;图5为图4所示电池盖A区域的放大图;图6为图5所示电池盖B区域的放大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板体;2'-爆破片;3'-翻转片;10-翻转本体;11-爆破槽;12-固定部;13-接触部;131-凸台;14-翻转部;20-盖板;21-绝缘板;211-排气孔;212-第三通孔;2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池过充保护结构及电池盖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过充保护结构,用于设置在电池的盖板(20)上,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可在所述盖板(20)上翻转的翻转本体(10),所述翻转本体(10)固定安装在所述盖板(20)上,所述翻转本体(10)上设置有至少一爆破槽(11),所述翻转本体(10)位于所述爆破槽(11)位置处的爆破压力值大于所述翻转本体(10)的翻转压力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过充保护结构,用于设置在电池的盖板(20)上,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可在所述盖板(20)上翻转的翻转本体(10),所述翻转本体(10)固定安装在所述盖板(20)上,所述翻转本体(10)上设置有至少一爆破槽(11),所述翻转本体(10)位于所述爆破槽(11)位置处的爆破压力值大于所述翻转本体(10)的翻转压力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过充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本体(10)包括固定部(12)、接触部(13)以及连接所述固定部(12)和所述接触部(13)的翻转部(14),其中,所述固定部(12)固定安装在所述盖板(20)上,并围设在所述接触部(13)外;所述接触部(13)的表面凸出设置有凸台(131),当所述翻转本体(10)翻转时,所述凸台(131)沿凸出的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过充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本体(10)呈漏斗状,所述固定部(12)位于所述漏斗外缘,所述接触部(13)位于所述漏斗中心,所述接触部(13)位于所述漏斗的内侧表面凸出设置有所述凸台(131),所述凸台(131)的高度大于所述固定部(12)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过充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部(14)位于所述漏斗的内侧表面凹陷设置有多个弧形的所述爆破槽(11),多个所述爆破槽(11)以所述凸台(131)为中心轴等分设置在所述翻转部(14)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过充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破槽(11)为角度60度的梯形槽,并且所述翻转部(14)位于所述爆破槽(11)位置处的厚度为0.1±0.03mm。6.一种电池盖,包括盖板(20)以及密封设置在盖板(20)上的第一极柱单元(3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板(20)上还设置有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过充保护结构,当电池内部压力值低于所述翻转压力值时,所述电池过充保护结构与所述第一极柱单元(30)断开;当电池内部压力达到所述翻转压力值时,所述电池过充保护结构翻转,并与所述第一极柱单元(30)电性连接;当电池内部压力达到所述爆破压力值时,所述爆破槽(11)爆破与所述电池外界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0)包括绝缘板(21)和密封盖合在所述绝缘板(21)上的导电板(22);所述第一极柱单元(30)包括第一绝缘部(31)、第一压板(32)以及第一极柱(33),所述第一绝缘部(31)安装在所述导电板(22)外表面,所述第一压板(32)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部(31)上,所述第一极柱(33)自所述绝缘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元刚梁巨江胡鹏何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欣迪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