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测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3486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20:32
手持测量设备属于直流电流的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测量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的手持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壳3,外壳3上设置有按键4、液晶屏5和充电接口13,外壳3内设置有手持设备电池6、手持设备天线7、液晶屏接口8、手持设备MCU9、存储电路10、手持设备无线通信模块11和实时时钟电路12;MCU9分别与存储电路10、手持设备无线通信模块11、实时时钟电路12、按键4相连,MCU9通过液晶屏接口8与液晶屏5相连,手持设备无线通信模块11与手持设备天线7相连,手持设备电池6与充电接口13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测量设备
本技术属于直流电流的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手持测量设备。
技术介绍
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直流耐压试验能够及时发现绝缘内部隐藏的缺陷,因此直流耐压试验是电力设备在停电检修时必须做的试验项目之一。但是在高压直流试验中,用于测量直流电流的微安表经常受到干扰甚至损坏,运输和试验中易受到震动以及在高压发生器放电过程中受到冲击而无法正常工作等问题发生率较高,并且由于不同生产厂生产的高压微安尺寸不同而无法相互替换,导致了试验过程中一旦微安表损坏,整个试验将长时间无法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的手持测量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外壳3,外壳3上设置有按键4、液晶屏5和充电接口13,外壳3内设置有手持设备电池6、手持设备天线7、液晶屏接口8、手持设备MCU9、存储电路10、手持设备无线通信模块11和实时时钟电路12;MCU9分别与存储电路10、手持设备无线通信模块11、实时时钟电路12、按键4相连,MCU9通过液晶屏接口8与液晶屏5相连,手持设备无线通信模块11与手持设备天线7相连,手持设备电池6与充电接口13相连。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外壳采用工程塑料外壳,按键采用PVC薄膜按键、液晶显示屏是采用128×64点阵显示屏。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手持设备MCU采用C8051F002芯片U4,实时时钟电路采用DS1302芯片,手持设备无线通信模块采用REF24L01芯片,存储电路采用M25P128芯片,液晶屏采用B12864型号液晶屏。U4的1脚与REF24L01芯片18脚相连,U4的2~5脚分别与B12864型号液晶屏的11~14脚对应相连,U4的6脚分别与地线、电容C19一端相连,电容C19另一端分别与SYS_VCC_3.3V电源端、U4的7脚相连,U4的8~11、14、15、22~24分别与按键端口K1~K9对应连接;U4的16脚分别与电阻R11一端、DS1302芯片的5脚相连,电阻R1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0一端、SYS_VCC_3.3V电源端、电容C18一端、电阻R12一端、DS1302芯片的1脚相连,电容C18另一端接地,DS1302芯片的8脚与手持设备电池正极相连,手持设备电池负极分别与地线、DS1302芯片的4脚相连,DS1302芯片的2脚通过晶振与DS1302芯片的3脚相连,DS1302芯片的6脚分别与电阻R12另一端、100欧姆电阻一端相连,100欧姆电阻另一端与U4的17脚相连。U4的18脚通过电阻R16分别与电阻R15一端、电容C8一端相连,电容C8另一端接地,电阻R15另一端接SYS_VCC_3.3V电源端。U4的20脚与REF24L01芯片的7脚相连,REF24L01芯片的1脚分别与REF24L01芯片的2脚、SYS_VCC_3.3V电源端、电容C5一端、电容C1一端相连,电容C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5另一端、地线相连;REF24L01芯片的18、19脚分别与U4的1、44脚对应连接。U4的21脚与DS1302芯片的7脚相连,U4的25~27、32、35、38~41脚与B12864型号液晶屏的6~4、15、16、7~10脚对应连接;B12864型号液晶屏的20脚分别与电容C4一端、电容C20一端、B12864型号液晶屏的1脚、地线相连,电容C4另一端分别与B12864型号液晶屏的2脚、SYS_VCC_3.3V电源端、变阻器R17一端、电阻R14一端、B12864型号液晶屏的19脚相连,变阻器R17拨动端与B12864型号液晶屏的3脚相连,变阻器R17另一端与B12864型号液晶屏的18脚相连,电阻R14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0另一端、B12864型号液晶屏的17脚相连。U4的36脚与M25P128芯片7脚相连,U4的37脚与M25P128芯片16脚相连,U4的42脚与M25P128芯片8脚相连,U4的43脚与M25P128芯片15脚相连;M25P128芯片1脚分别与SYS_VCC_3.3V电源端、M25P128芯片2脚、电容C16一端相连,电容C16另一端接地;M25P128芯片10脚分别与地线、电容C17一端相连,电容C17另一端分别与M25P128芯片9脚、SYS_VCC_3.3V电源端相连。SYS_VCC_3.3V电源端分别与绿光发光二极管DS1阳极、电容C11一端、电容C3正极、电容C2正极、电容C9一端、LM117芯片U2的2脚相连,U2的3脚分别与电容C10一端、手持设备电池正极、充电接口正极相连,充电接口负极分别与手持设备电池负极、电容C10另一端、U2的1脚、电容C9另一端、电容C2负极、电容C3负极、电容C11另一端、电阻R5一端相连,电阻R5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DS1阴极。U4的28脚分别与SYS_VCC_3.3V电源端、电容C21一端相连,电容C21另一端分别与地线、U4的29脚相连;U4的30脚分别与16M晶振一端、电容C7一端相连,电容C7另一端分别与地线、电容C6一端相连,电容C6另一端分别与16M晶振另一端、U4的31脚相连。另外,本技术所述按键端口K1分别与数字9按键一端、数字0按键一端、*号按键一端、.号按键一端相连,按键端口K2分别与数字5按键一端、数字6按键一端、、数字7按键一端、数字8按键一端相连,按键端口K3分别与数字10按键一端、数字11按键一端、数字12按键一端、数字13按键一端相连,按键端口K4分别与ok符号按键一端、menu符号按键一端、cancel符号按键一端、return符号按键一端相连,按键端口K5分别与数字up符号按键一端、down符号按键一端、left符号按键一端、right符号按键一端相连。按键端口K6分别与数字up符号按键另一端、ok符号按键另一端、数字1按键另一端、数字5按键另一端、数字9按键另一端相连,按键端口K7分别与数字down符号按键另一端、menu符号按键另一端、数字2按键另一端、数字6按键另一端、数字0按键另一端相连,按键端口K8分别与数字left符号按键另一端、cancel符号按键另一端、数字3按键另一端、数字7按键另一端、*号按键另一端相连,按键端口K9分别与数字right符号按键另一端、return符号按键另一端、数字4按键另一端、数字8按键另一端、.号按键另一端相连。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可与无线测量终端配合使用组成高压直流耐压试验通用电流测量装置。高压直流耐压试验通用电流测量装置基于无线的直流电流测量技术,研制高压试验中通用的微安级直流测量装置,能够适用于所有高压直流试验的测量场合,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把数据实时的远传到手持设备上,方便试验也保护了人身安全。本技术研究了高压直流微安级电流测量技术和高压直流放电冲击的机理,并设计相关的保护电路。研制了基于无线通信方式的并能够实时读取测量装置数据的手持设备,最终形成一种通用的直流耐压试验中的电流测量装置。本技术实现各电压等级的电力设备在高压直流耐压试验中,可以使用一种通用的电流测量技术,为各电力设备直流耐压试验提供新型的无线直流测量装置。本技术无线测量终端串联在高压直流发生器与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手持测量设备

【技术保护点】
手持测量设备,包括外壳(3),其特征在于外壳(3)上设置有按键(4)、液晶屏(5)和充电接口(13),外壳(3)内设置有手持设备电池(6)、手持设备天线(7)、液晶屏接口(8)、手持设备MCU(9)、存储电路(10)、手持设备无线通信模块(11)和实时时钟电路(12);MCU(9)分别与存储电路(10)、手持设备无线通信模块(11)、实时时钟电路(12)、按键(4)相连,MCU(9)通过液晶屏接口(8)与液晶屏(5)相连,手持设备无线通信模块(11)与手持设备天线(7)相连,手持设备电池(6)与充电接口(1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持测量设备,包括外壳(3),其特征在于外壳(3)上设置有按键(4)、液晶屏(5)和充电接口(13),外壳(3)内设置有手持设备电池(6)、手持设备天线(7)、液晶屏接口(8)、手持设备MCU(9)、存储电路(10)、手持设备无线通信模块(11)和实时时钟电路(12);MCU(9)分别与存储电路(10)、手持设备无线通信模块(11)、实时时钟电路(12)、按键(4)相连,MCU(9)通过液晶屏接口(8)与液晶屏(5)相连,手持设备无线通信模块(11)与手持设备天线(7)相连,手持设备电池(6)与充电接口(1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持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采用工程塑料外壳,按键采用PVC薄膜按键、液晶显示屏是采用128×64点阵显示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持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设备MCU采用C8051F002芯片U4,实时时钟电路采用DS1302芯片,手持设备无线通信模块采用REF24L01芯片,存储电路采用M25P128芯片,液晶屏采用B12864型号液晶屏;U4的1脚与REF24L01芯片18脚相连,U4的2~5脚分别与B12864型号液晶屏的11~14脚对应相连,U4的6脚分别与地线、电容C19一端相连,电容C19另一端分别与SYS_VCC_3.3V电源端、U4的7脚相连,U4的8~11、14、15、22~24分别与按键端口K1~K9对应连接;U4的16脚分别与电阻R11一端、DS1302芯片的5脚相连,电阻R1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0一端、SYS_VCC_3.3V电源端、电容C18一端、电阻R12一端、DS1302芯片的1脚相连,电容C18另一端接地,DS1302芯片的8脚与手持设备电池正极相连,手持设备电池负极分别与地线、DS1302芯片的4脚相连,DS1302芯片的2脚通过晶振与DS1302芯片的3脚相连,DS1302芯片的6脚分别与电阻R12另一端、100欧姆电阻一端相连,100欧姆电阻另一端与U4的17脚相连;U4的18脚通过电阻R16分别与电阻R15一端、电容C8一端相连,电容C8另一端接地,电阻R15另一端接SYS_VCC_3.3V电源端;U4的20脚与REF24L01芯片的7脚相连,REF24L01芯片的1脚分别与REF24L01芯片的2脚、SYS_VCC_3.3V电源端、电容C5一端、电容C1一端相连,电容C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5另一端、地线相连;REF24L01芯片的18、19脚分别与U4的1、44脚对应连接;U4的21脚与DS1302芯片的7脚相连,U4的25~27、32、35、38~41脚与B12864型号液晶屏的6~4、15、16、7~10脚对应连接;B12864型号液晶屏的20脚分别与电容C4一端、电容C20一端、B12864型号液晶屏的1脚、地线相连,电容C4另一端分别与B12864型号液晶屏的2脚、SYS_VCC_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宇孙哲张巍朱江刘博刘旸韩惠博冯兴文李伟李继伟吴鹏梅永峰韩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