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霉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3457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霉钟,包括外壳体、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的LCD显示屏、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显示开关机状态的LED灯、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设置发霉钟的SET/DEW POINT按键、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启闭发霉钟的ON/OFF按键、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摄氏温度与露点温度的温度转换按键、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设置湿度上限值以及下限值的湿度设置按键、设置于该外壳体顶部的蜂鸣器、设置于该外壳体内的电源电路以及设置于该外壳体内的控制电路;LCD显示屏、LED灯、SET/DEW POINT按键、ON/OFF按键、温度转换按键、湿度设置按键、蜂鸣器以及电源电路均与控制电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霉钟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霉钟。
技术介绍
室内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生活以及身体的健康。室内环境包括室内的空气质量、温湿度等因素。现有的室内温湿度参数的获取大多还停留在通过温湿度计的人为主观读取,该种方式存在温湿度获取滞后,温湿度判断不准确以及数据反映不直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霉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霉钟,包括一外壳体、一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的LCD显示屏、一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显示开关机状态的LED灯、一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设置发霉钟的SET/DEWPOINT按键、一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启闭发霉钟的ON/OFF按键、一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摄氏温度与露点温度的温度转换按键、一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设置湿度上限值以及下限值的湿度设置按键、一设置于该外壳体顶部的蜂鸣器、一设置于该外壳体内的电源电路以及一设置于该外壳体内的控制电路;所述LCD显示屏、所述LED灯、所述SET/DEWPOINT按键、所述ON/OFF按键、所述温度转换按键、所述湿度设置按键、所述蜂鸣器以及所述电源电路均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LCD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前侧面上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LED灯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前侧面下部中间;所述ON/OFF按键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前侧面下部且设置于所述LED灯左侧;所述SET/DEWPOINT按键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前侧面下部且设置于所述ON/OFF按键左侧;所述温度转换按键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前侧面下部且设置于所述LED灯右侧;所述湿度设置按键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前侧面下部且设置于所述温度转换按键右侧。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前侧的面板。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一MK9A35。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LCD显示屏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以及第五引脚分别对应于所述MK9A35的COM5、COM4、COM3、COM2以及COM1引脚相连;所述LCD显示屏的第六引脚至第二十四引脚分别对应连接至所述MK9A35的S1至S19引脚。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LED灯包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级管的一端与一第一电阻的一端以及一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一第一三级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MK9A35的LED引脚相连;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电源电路的第一电源端。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转换按键、所述湿度设置按键、所述SET/DEWPOINT按键以及所述ON/OFF按键均对应连接至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以及第六电阻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以及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对应连接至一HF0241的TP0引脚、TP1引脚、TP2引脚以及TP3引脚,且还与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第四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HF0241的AHLB引脚、VDD引脚、TOG引脚以及LPMB引脚均与第五电容一端相连,并接入所述电源端电路的第一电源端;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HF0241的SM引脚、OD引脚、VSS引脚以及MOTO引脚接地;所述HF0241的TPQ0引脚、TPQ1引脚、TPQ2引脚以及TPQ3引脚对应连接至所述MK9A35的RE引脚、K3引脚、K2引脚以及D5引脚。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蜂鸣器的一端与一第七电阻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路的第一电源端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一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经一第八电阻连接至所述MK9A35的BZ引脚以及SN1引脚相连。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电路包括一第六电容以及第九电阻;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与外接电源的一端以及第九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外接电源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地;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MK9A35的的LB引脚相连。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且用于检测温湿度的温湿度检测电路,包括一用于检测湿度的RH302以及一用于检测温度的RT1NTC-49.12K;所述RH302的一端经第十电阻接入所述MK9A35的SEN1引脚,另一端经第十一电阻的一端接入一基准电阻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RT1NTC-49.12K的一端经一第十二电阻连接至所述MK9A35的SEN0引脚,另一端经第十三电阻的一端接入所述基准电阻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基准电阻的一端还与所述MK9A35的RREF引脚相连;所述基准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MK9A35的CX引脚以及第七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发霉钟,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发霉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发霉钟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发霉钟中的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中发霉钟LCD屏幕中关于湿度变化显示内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现有软件,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在该说明过程中所涉及的现有软件均不是本技术所保护的客体,本技术仅保护该装置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本技术提供一种发霉钟,包括一外壳体1、一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2的LCD显示屏3、一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显示开关机状态的LED灯4、一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设置发霉钟的SET/DEWPOINT按键5、一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启闭发霉钟的ON/OFF按键6、一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摄氏温度与露点温度的C/F温度转换按键7、一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设置湿度上限值以及下限值的MAX/MIN湿度设置按键8、一设置于该外壳体顶部的蜂鸣器9、一设置于该外壳体内的电源电路以及一设置于该外壳体内的控制电路;LCD显示屏、LED灯、SET/DEWPOINT按键、ON/OFF按键、温度转换按键、湿度设置按键、蜂鸣器以及电源电路均与控制电路相连。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LCD显示屏设置于外壳体前侧面上部。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LED灯设置于外壳体前侧面下部中间;ON/OFF按键设置于外壳体前侧面下部且设置于LED灯左侧;SET/DEWPOINT按键设置于外壳体前侧面下部且设置于ON/OFF按键左侧;温度转换按键设置于外壳体前侧面下部且设置于LED灯右侧;湿度设置按键设置于外壳体前侧面下部且设置于温度转换按键右侧。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一设置于外壳体前侧的面板10,该面板10设置于凹槽2内,该面板上分别设置有与LCD配合的LCD屏幕区域以及与按键配合的按键区域,按键区域分别对应每个按键设置有如下字符:SET/DEWPOINT,ON/OFF,℃/℉/▼,MAX/MIN/▲。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控制电路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发霉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霉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壳体、一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的LCD显示屏、一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显示开关机状态的LED灯、一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设置发霉钟的SET/DEW POINT按键、一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启闭发霉钟的ON/OFF按键、一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摄氏温度与露点温度的温度转换按键、一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设置湿度上限值以及下限值的湿度设置按键、一设置于该外壳体顶部的蜂鸣器、一设置于该外壳体内的电源电路以及一设置于该外壳体内的控制电路;所述LCD显示屏、所述LED灯、所述SET/DEW POINT按键、所述ON/OFF按键、所述温度转换按键、所述湿度设置按键、所述蜂鸣器以及所述电源电路均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霉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壳体、一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的LCD显示屏、一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显示开关机状态的LED灯、一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设置发霉钟的SET/DEWPOINT按键、一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启闭发霉钟的ON/OFF按键、一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摄氏温度与露点温度的温度转换按键、一设置于开设于该外壳体前侧凹槽且用于设置湿度上限值以及下限值的湿度设置按键、一设置于该外壳体顶部的蜂鸣器、一设置于该外壳体内的电源电路以及一设置于该外壳体内的控制电路;所述LCD显示屏、所述LED灯、所述SET/DEWPOINT按键、所述ON/OFF按键、所述温度转换按键、所述湿度设置按键、所述蜂鸣器以及所述电源电路均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霉钟,其特征在于,所述LCD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前侧面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霉钟,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前侧面下部中间;所述ON/OFF按键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前侧面下部且设置于所述LED灯左侧;所述SET/DEWPOINT按键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前侧面下部且设置于所述ON/OFF按键左侧;所述温度转换按键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前侧面下部且设置于所述LED灯右侧;所述湿度设置按键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前侧面下部且设置于所述温度转换按键右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霉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一MK9A3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霉钟,其特征在于,所述LCD显示屏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以及第五引脚分别对应于所述MK9A35的COM5、COM4、COM3、COM2以及COM1引脚相连;所述LCD显示屏的第六引脚至第二十四引脚分别对应连接至所述MK9A35的S1至S19引脚。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霉钟,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包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一端与一第一电阻的一端以及一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一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MK9A35的LED引脚相连;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电源电路的第一电源端。7.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忠东王荣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易美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