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厂深度综合调峰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厂深度综合调峰系统,用于风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核电厂等。
技术介绍
电网因夜间负荷减少,同时需要消纳风力发电的较大产能负荷,保证作为清洁能源的风力发电、光电优先上网,其它电厂需要根据电网调度情况减少发电量调峰。现有的利用电蓄热设备进行热电联产电厂深度调峰技术有很大的局限性,调节空间有限,无法满足要求:首先只适用于热电厂有热需求的场合,其次只能在冬季供暖季节才能开启调峰,非供暖季电厂深度调峰还要采取其它措施,设备利用率低和经济效益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厂深度综合调峰系统,其目的是:(1)使调峰系统既能用于有热需求的场合,也能用于有冷需求的场合;(2)提高设备利用率;(3)提高经济效益。一种电厂深度综合调峰系统,包括制热设备和吸收式制冷机;所述制热设备用于与变电站相连接,利用电产生热水并输送到供热管网中;所述制热设备包括固体蓄热设备;所述吸收式制冷机与制热设备相连接,用于将制热设备产生的热量转换为冷量并输送到供冷管网中。作为本系统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连接于固体蓄热设备输出端和变电站之间的余热发电机组,用于利用固体蓄热设备 ...
【技术保护点】
电厂深度综合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热设备和吸收式制冷机(4);所述制热设备用于与变电站(1)相连接,利用电产生热水并输送到供热管网中;所述制热设备包括固体蓄热设备(3);所述吸收式制冷机(4)与制热设备相连接,用于将制热设备产生的热量转换为冷量并输送到供冷管网中。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厂深度综合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热设备和吸收式制冷机(4);所述制热设备用于与变电站(1)相连接,利用电产生热水并输送到供热管网中;所述制热设备包括固体蓄热设备(3);所述吸收式制冷机(4)与制热设备相连接,用于将制热设备产生的热量转换为冷量并输送到供冷管网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深度综合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固体蓄热设备(3)输出端和变电站(1)之间的余热发电机组(6),用于利用固体蓄热设备(3)输出的热量发电并将电返至变电站(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深度综合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存罐(5)、第一阀门(101)、第二阀门(102)、第三阀门(103)、第四阀门(104)、第五阀门(105)、第六阀门(106)、第七阀门(107)、第八阀门(108)、第九阀门(109)、第一泵、第二泵、第三泵和第四泵;所述制热设备还包括电加热设备;所述电加热设备和固体蓄热设备(3)均与变电站(1)相连接以产生热水;所述电加热设备输出端通过第一阀门(101)及第一泵与吸收式制冷机(4)相连接,同时还通过第二阀门(102)与储存罐(5)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固体蓄热设备(3)的输出端通过第三阀门(103)、第四泵及第九阀门(109)与供热管网相连接,同时还通过第四阀门(104)及第一泵与吸收式制冷机(4)相连接;所述吸收式制冷机(4)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五阀门(105)及第二泵与供冷管网相连接,第二输出端通过第六阀门(106)与储存罐(5)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储存罐(5)的输出端通过第三泵及第七阀门(107)与供冷管网相连接,同时还通过第三泵及第八阀门(108)与供热管网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厂深度综合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余热发电机组(6)和第十阀门(110),所述固体蓄热设备(3)的输出端通过第三阀门(103)、第四泵及第十阀门(110)与余热发电机组(6)相连接,所述余热发电机组(6)还与变电站(1)相连接,所述余热发电机组(6)利用固体蓄热设备(3)输出的热量发电并将电返至变电站(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厂深度综合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设备包括电极锅炉(2)。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电厂深度综合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蓄热设备(3)包括蓄热模块和热交换模块;所述蓄热模块包括由蓄热砖(3-11)构成的蓄热体、设置于蓄热体外围的绝热层和穿过蓄热体的加热丝组件,所述加热丝组件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真光,于江,杨斌,钟克志,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卓越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