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式计算机多重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配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置式计算机多重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计算机部件中大量使用集成电路。众所周知,高温是集成电路的大敌。高温不但会导致系统运行不稳,使用寿命缩短,甚至有可能使某些部件烧毁。导致高温的热量不是来自计算机外,而是计算机内部,或者说是集成电路内部。散热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将这些热量发散到机箱内或者机箱外,保证计算机部件的温度正常。现有技术中,经常会采用风冷散热方式,这种方式成本低廉,然而当空气温度较高时,却无法达到理想的散热效果,影响计算机的性能及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式计算机多重散热装置,该装置散热效果更佳,可有效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式计算机多重散热装置,所述多重散热装置包括机架、散热风扇和辅助散热器,所述机架安装于计算机机箱的内部,所述机架具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一端为进风口,所述风道的另一端为出风口,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风道内且由外接电源或计算机电源提供动力,所述散热风扇能够带动空气从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式计算机多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散热装置包括机架(11)、散热风扇(12)和辅助散热器(13),所述机架(11)安装于计算机机箱的内部,所述机架(11)具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一端为进风口,所述风道的另一端为出风口,所述散热风扇(12)设置于所述风道内且由外接电源或计算机电源提供动力,所述散热风扇(12)能够带动空气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风道内且经过所述出风口流出至待散热区域;所述辅助散热器(13)包括相互连通且形成散热通道的热交换器(130)、制冷器(131)和水泵(132),所述散热通道内具有冷却液,所述热交换器(130)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且用于吸收所述进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式计算机多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散热装置包括机架(11)、散热风扇(12)和辅助散热器(13),所述机架(11)安装于计算机机箱的内部,所述机架(11)具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一端为进风口,所述风道的另一端为出风口,所述散热风扇(12)设置于所述风道内且由外接电源或计算机电源提供动力,所述散热风扇(12)能够带动空气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风道内且经过所述出风口流出至待散热区域;所述辅助散热器(13)包括相互连通且形成散热通道的热交换器(130)、制冷器(131)和水泵(132),所述散热通道内具有冷却液,所述热交换器(130)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且用于吸收所述进风口处空气的热量,所述制冷器(131)安装于计算机机箱的外部且用于对所述冷却液制冷,所述热交换器(130)的进液口通过所述水泵(132)与所述制冷器(131)的出液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130)的出液口与所述制冷器(131)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水泵(132)由外接电源或计算机电源供电且带动所述冷却液在所述散热通道内循环流动,所述水泵(132)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水泵(132)开启或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计算机多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器(131)包括密封壳(133)和制冷水管(134),所述密封壳(133)设置有制冷空腔,所述制冷空腔内放置有制冷冰袋,所述制冷水管(134)分别与所述热交换器(130)和所述水泵(132)连通,所述制冷水管(134)蜿蜒设置于所述制冷空腔内,所述制冷冰袋用于对所述制冷水管(134)内的所述冷却液制冷,所述密封壳(133)与所述制冷水管(134)可拆卸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计算机多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1)为圆筒状,所述机架(11)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与计算机机箱固定的固定耳(110),所述固定耳(110)上设置有用于穿设螺栓的固定通孔,所述热交换器(130)的所在平面与所述机架(11)的轴线垂直,所述散热风扇(12)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机架(11)的轴线重合,所述机架(11)的内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沿所述机架(11)的周向设置;所述热交换器(130)包括螺旋管(135)和至少三个支撑件(136),所述螺旋管(135)为螺旋状且用于供所述冷却液流动,所述至少三个支撑件(136)沿所述螺旋管(135)的周向设置于所述螺旋管(135)的外侧,所述支撑...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