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具
本技术涉及灯的
,尤其涉及一种灯具。
技术介绍
灯具通过光源器件产生光向外投射光线,为了提高对光的利用率和满足不同的照明需求,灯具通过透镜等部件对光进行再分配,达到相应的照明需求。相关技术中,为了满足不同的照明需求,需要更换不同的灯,提高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灯具,通过更换不同的透镜满足不同的照明需求,避免光污染,还可以降低成本。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灯具,包括透镜、PCB板和散热板,透镜包括透镜本体,透镜本体的内表面凸设有条形的导光部;导光部从底部到顶部逐渐向内收缩,导光部的顶部凹陷形成用于容置光源器件的容置区,容置区沿导光部的长度方向设置;透镜包括偏光透镜和对称透镜,对称透镜的导光部宽度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偏光透镜的导光部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外侧面的倾斜度不一致;PCB板固定于偏光透镜或对称透镜的内侧,PCB板呈直线排布有光源器件,光源器件容置于容置区中;散热板的正面设置有透镜固定区,偏光透镜或对称透镜固定于透镜固定区内。进一步的,透镜的外周向外延伸形成透镜防水部;散热板的透镜固定区的边缘凸设形成外边沿,外边沿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的内表面凸设有条形的导光部(14);所述导光部(14)从底部到顶部逐渐向内收缩,所述导光部(14)的顶部凹陷形成用于容置光源器件(91)的容置区(141),所述容置区(141)沿所述导光部(14)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透镜包括对称透镜和偏光透镜,所述对称透镜的所述导光部(14)宽度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偏光透镜的所述导光部(14)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外侧面的倾斜度不一致;PCB板(9),固定于所述偏光透镜或所述对称透镜的内侧,所述PCB板(9)呈直线排布有光源器件(91),所述光源器件(91)容置于所述容置区(14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的内表面凸设有条形的导光部(14);所述导光部(14)从底部到顶部逐渐向内收缩,所述导光部(14)的顶部凹陷形成用于容置光源器件(91)的容置区(141),所述容置区(141)沿所述导光部(14)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透镜包括对称透镜和偏光透镜,所述对称透镜的所述导光部(14)宽度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偏光透镜的所述导光部(14)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外侧面的倾斜度不一致;PCB板(9),固定于所述偏光透镜或所述对称透镜的内侧,所述PCB板(9)呈直线排布有光源器件(91),所述光源器件(91)容置于所述容置区(141)中;散热板(2),其正面设置有透镜固定区,所述偏光透镜或所述对称透镜固定于所述透镜固定区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1)的外周向外延伸形成透镜防水部(11);所述散热板(2)的所述透镜固定区的边缘凸设形成外边沿(21),所述外边沿(21)的内周面向内凸出形成散热板防水部(211),所述透镜防水部(11)的顶面与所述散热板防水部(211)的顶面基本持平,所述透镜防水部(11)的顶面凸设有第一凸条(12),所述散热板防水部(211)的顶面凸设有第二凸条(212);所述灯具还包括:防水胶圈(3),其底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凸条(12)和第二凸条(212)抵接;压板(4),沿所述外边沿(21)固定,所述压板(4)的内侧凸出于所述散热板(2)且压在所述防水胶圈(3)的顶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防水部(11)由所述透镜(1)的外周面的底部延伸形成,所述透镜(1)的外周面靠近顶部的区域凹陷形成压接部(13),所述压板(4)的底面压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勇,李总正,周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奇创享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