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BIPV项目屋面施工安全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918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移动的BIPV项目屋面施工安全网,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安全网、主钢丝绳轨道、定滑轮、地面固定物、钢丝绳扣、卡环、手动葫芦ⅠⅡ、移动钢丝绳,两条主钢丝绳轨道定位在厂房两侧的梁或柱上,主钢丝绳轨道的一端分别通过钢丝绳扣锁紧在厂房一端两侧的梁或柱上,另一端分别绕过定滑轮后再向下延伸绕过手动葫芦Ⅰ与地面固定物连接,卡环均匀的连接在安全网的两侧,两排卡环分别串在两条主钢丝绳轨道上,四条移动钢丝绳的上端分别与安全网四个角的卡环连接,四条移动钢丝绳的下端分别与其下侧的地面固定物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经济性好、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的BIPV项目屋面施工安全网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的BIPV项目屋面施工安全网。
技术介绍
BIPV(即BuildingIntegratedPV是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阵集成到建筑工程之中,将光伏组件直接安装在屋架檩条上,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同时满足光伏发电的功能。在BIPV屋面进行施工时,屋面只有檩条,无安全操作平台,并且车间内有生产设备、电器、吊灯或其它障碍物,在车间内搭设安装安全网的操作平台,无法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须采取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即屋面檩条下张挂安全网。传统的安全网张挂系统为屋顶下满铺安全网,并将安全网固定于厂房两侧的柱子上,传统方法有以下不足之处:1、BIPV屋面面积较大,满铺安全网很浪费材料;2、BIPV屋面高度较高,每张挂或拆除一张安全网都需要工人爬上爬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耗费人工较多;3、厂房宽度较大,利用人工张拉安全网,无法使安全网中间与两边达到水平,下垂严重,保护效果较差;4、BIPV屋面车间内有生产设备、电器、吊灯或其它障碍物,无法安装安全网,屋面施工安全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移动的BIPV项目屋面施工安全网,其可一次性安装、经济性好、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沿施工方向前后移动。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的BIPV项目屋面施工安全网,包括安全网,还包括主钢丝绳轨道、定滑轮、地面固定物、钢丝绳扣、卡环、手动葫芦Ⅰ、手动葫芦Ⅱ、移动钢丝绳,两条主钢丝绳轨道定位在厂房两侧的梁或柱上,两条主钢丝绳轨道的一端分别通过钢丝绳扣锁紧在厂房一端两侧的梁或柱上,两条主钢丝绳轨道的另一端分别绕过定滑轮后再向下延伸与定滑轮下侧的地面固定物相互连接,手动葫芦Ⅰ连接在定滑轮下侧的主钢丝绳轨道中,卡环均匀的连接在安全网的两侧,两排卡环分别串在两条主钢丝绳轨道上,四条移动钢丝绳的上端分别与安全网四个角的卡环连接,四条移动钢丝绳的下端分别与其下侧的地面固定物连接,安全网每一侧的两条移动钢丝绳中有一条移动钢丝绳上连接有手动葫芦Ⅱ。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厂房两侧的梁或柱上还设置有能够定位主钢丝绳轨道的固定用钢丝绳头。本技术可移动的BIPV项目屋面施工安全网与传统的安全网张挂系统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经济性好:本技术不需满铺安全网,仅利用一张安全网来回移动便可实现保护施工区域安全的目的,不仅大大节省了材料,而且有效降低了人工费,缩短了工期。2、操作简单方便:本技术通过移动安全网四角的钢丝绳便可实现在地面人工移动安全网至施工区域的目的,操作简单,无需工人爬上爬下,降低工人劳动强度。3、稳定性强:本技术充分利用定滑轮和手动葫芦张拉钢丝绳和安全网,有效克服了人工张拉安全网力度不足的缺点,有效保证了安全网的张挂高度和稳定性。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可移动的BIPV项目屋面施工安全网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移动的BIPV项目屋面施工安全网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可移动的BIPV项目屋面施工安全网的透视图;图3是钢丝绳扣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卡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手动葫芦Ⅰ,2-定滑轮,3-移动钢丝绳,4-主钢丝绳轨道,5-卡环,6-钢丝绳扣,7-横梁,8-安全网,9-立柱,10-固定用钢丝绳头,11-地面固定物,12-手动葫芦Ⅱ。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可移动的BIPV项目屋面施工安全网,包括安全网8、主钢丝绳轨道4、定滑轮2、地面固定物11、钢丝绳扣6、卡环5、手动葫芦Ⅰ1、手动葫芦Ⅱ12、移动钢丝绳3。主钢丝绳轨道4采用φ10mm的钢丝绳,每一条长约200米,移动钢丝绳3采用φ5mm钢丝绳,每一条长约20米。两条主钢丝绳轨道4定位在厂房两侧的梁或柱上,两条主钢丝绳轨道4的一端分别通过钢丝绳扣6锁紧在厂房一端两侧的梁或柱上,两条主钢丝绳轨道4的另一端分别绕过定滑轮2后再向下延伸与定滑轮2下侧的地面固定物11相互连接,手动葫芦Ⅰ1连接在定滑轮2下侧的主钢丝绳轨道4中。卡环5均匀的连接在安全网8的两侧,两排卡环5分别串在两条主钢丝绳轨道4上,四条移动钢丝绳3的上端分别与安全网8四个角的卡环5连接,四条移动钢丝绳3的下端分别与其下侧的地面固定物11连接,安全网8每一侧的两条移动钢丝绳3中有一条移动钢丝绳3上连接有手动葫芦Ⅱ12。在厂房两侧的梁或柱上还设置有能够定位主钢丝绳轨道4的固定用钢丝绳头10(图中仅示意出一对固定用钢丝绳头,在实际现场安装有多对固定用钢丝绳头),固定用钢丝绳头10采用φ8mm纲丝绳。安装时,将安全网8两侧卡环5分别串在两条主钢丝绳轨道4上,将两条主钢丝绳轨道4的一端分别通过钢丝绳扣6锁紧在厂房一端两侧的梁或柱上,再将两条主钢丝绳轨道4的另一端分别绕过定滑轮2后再向下延伸与手动葫芦Ⅰ1连接,然后用手动葫芦Ⅰ1慢慢将主钢丝绳轨道4和安全网8收起上升,达到离屋面约2米左右后再将钢丝绳未端固定于地面固定物11,并用φ8mm固定用钢丝绳头10将φ10mm主钢丝绳轨道4每间隔约40米与车间柱或梁收紧防止主钢丝绳两边的弧度过低。最后,在地面利用安全网8四角的可移动钢丝绳3将安全网8缓慢拉开,使安全网8有效张开,无下垂即可,达到宽度后用手动葫芦Ⅱ12拉紧主钢丝绳轨道4,使安全网8水平,无下垂现象。安全网8沿着作为轨道用的主钢丝绳轨道4做前后的移动,在安全网8移动至有固定用钢丝绳头10的位置时,可将该位置的固定用钢丝绳头10拆下,并将拆下的固定用钢丝绳头10安装到安全网8后侧的主钢丝绳轨道4和立柱上,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工人可根据屋面施工区域的变化,在地面拉着系在安全网8四角的钢丝绳随时前后移动安全网8。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列举的形式,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移动的BIPV项目屋面施工安全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的BIPV项目屋面施工安全网,包括安全网(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钢丝绳轨道(4)、定滑轮(2)、地面固定物(11)、钢丝绳扣(6)、卡环(5)、手动葫芦Ⅰ(1)、手动葫芦Ⅱ(12)、移动钢丝绳(3),两条主钢丝绳轨道(4)定位在厂房两侧的梁或柱上,两排地面固定物(11)均匀布置在两条主钢丝绳轨道(4)下侧的地面上,两条主钢丝绳轨道(4)的一端分别通过钢丝绳扣(6)锁紧在厂房一端两侧的梁或柱上,两条主钢丝绳轨道(4)的另一端分别绕过定滑轮(2)后再向下延伸与定滑轮(2)下侧的地面固定物(11)相互连接,手动葫芦Ⅰ(1)连接在定滑轮(2)下侧的主钢丝绳轨道(4)中,卡环(5)均匀的连接在安全网(8)的两侧,两排卡环(5)分别串在两条主钢丝绳轨道(4)上,四条移动钢丝绳(3)的上端分别与安全网(8)四个角的卡环(5)连接,四条移动钢丝绳(3)的下端分别与其下侧的地面固定物(11)连接,安全网(8)每一侧的两条移动钢丝绳(3)中有一条移动钢丝绳(3)上连接有手动葫芦Ⅱ(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BIPV项目屋面施工安全网,包括安全网(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钢丝绳轨道(4)、定滑轮(2)、地面固定物(11)、钢丝绳扣(6)、卡环(5)、手动葫芦Ⅰ(1)、手动葫芦Ⅱ(12)、移动钢丝绳(3),两条主钢丝绳轨道(4)定位在厂房两侧的梁或柱上,两排地面固定物(11)均匀布置在两条主钢丝绳轨道(4)下侧的地面上,两条主钢丝绳轨道(4)的一端分别通过钢丝绳扣(6)锁紧在厂房一端两侧的梁或柱上,两条主钢丝绳轨道(4)的另一端分别绕过定滑轮(2)后再向下延伸与定滑轮(2)下侧的地面固定物(11)相互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幼辙李世兴黎钟辉潘东美陶兴南甘恬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